[新闻] 运动未必减重 演化告诉你

楼主: cloning (南部台客)   2017-03-06 16:19:27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3364&t=1
运动未必减重 演化告诉你
努力运动却不能有效减重?远在坦赞比亚的狩猎采集
民族也许有助于解答这个长久以来的谜团,关键可能
就藏在人类代谢引擎的演化。
撰文/庞泽尔(Herman Pontzer)
翻译/林慧珍
精打细算的卡路里经济学
对人类的演化及生态感兴趣的研究人员通常会关注能量消耗,
因为能量是生物学一切内涵的核心。我们能借由测量代谢来了
解任何物种:生命基本上是一场把能量转化成后代的游戏,且
具备的每个性状都经过天择调教,使消耗的每一卡路里热量都
能让生命获得最大的演化效益。理想的情况是,研究的物种刚
好生活在最初演化出该物种的同一环境,那些曾经形塑其生物
特征的生态压力至今依然发挥作用。但这在人类身上很难办到
,因为大多数人早已远离每天从野外获取食物的生活。近200
万年来,人类和我们的祖先泰半时间都以狩猎采集方式为生并
经历演化,直到一万多年前才有农业;工业化都市和现代技术
则不过是近几个世代的事。若想了解在牛只、汽车与电脑出现
之前,人体是如何演化及运作,像哈扎人这种现代世界仅存的
狩猎采集民族便成为重要的解谜关键。
哈扎人的生活方式非常耗费体力,每天早上,女性分成几组各
别离开营地草屋,有些还背着襁褓的婴儿,为的是寻觅野生浆
果或其他可食的东西。野生块茎是哈扎人的主食,这些女性可
能得花上好几个小时用棍棒把它们从岩石地里挖出来。男性则
带着自制的弓箭狩猎,一天要走好几公里。猎物稀少时,他们
就用简单的斧具砍断树木枝干采集野生蜂蜜,蜂巢往往位于离
地12公尺高的树冠层之上。就连小孩也要帮忙用水桶挑水回家
,有时,离营地最近的水池也可能在近两公里之外甚至更远。
傍晚时分,人们回到营地,围着煮食的篝火席地而坐,一边聊
天,一边分享一天的收获并照顾小孩。同样的生活日复一日,
历经干季与雨季,持续数千年至今。
但请抛开任何有关失落伊甸园的浪漫想像,狩猎采集生活既费
神又危险,是以卡路里为筹码的高风险赌局,输了则意味死亡
。像摩瓦沙德这样的哈扎男性每天消耗数百大卡进行狩猎及追
踪,希望这场赌注能换得猎物做为报酬。常识与耐力同等重要
,其他掠食动物或许能以速度与力量来获取猎物,但人类必须
在思考判断上胜过猎物,了解牠们的生活习性并搜索野地里的
猎物踪迹。即使如此,哈扎男性捕获长颈鹿这类大型猎物的机
会,大概一个月只有一次。如果哈扎女性不去采取同样复杂精
密的觅食策略,运用她们对当地植物的渊博知识,每日持续带
回足够食物给家人,哈扎人就会饿死。这种复杂的合作觅食行
为正是人类出奇成功的原因,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
的根本。
长期以来,研究公卫和人类演化的科学家认为,以狩猎采集为
生的人类祖先比住在都市和城镇的现代人消耗更多热量,鉴于
哈扎族的体能负荷吃重,这想法似乎理所当然。许多公卫学者
甚至认为,每日能量消耗的减少是全球已开发国家肥胖盛行的
主因:所有未燃烧的热量逐渐囤积成脂肪。我们测量哈扎人代
谢的动机之一,就是想知道这个能量缺口有多大,以了解西方
人每日能量消耗不足的程度。在炎热及尘土飞扬的田野调查季
节结束之后,我回到美国的家,小心翼翼把装了哈扎人尿液的
样本瓶置于干冰上打包,再送往美国最好的二重标识水法实验
室之一的贝勒医学院,想像测量出的总能量消耗肯定很高。
但在同位素比值质谱仪的检验过程中,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贝
勒医学院送回的分析显示,哈扎人看起来就跟其他人类群体没
什么两样:哈扎男性每天消耗大约2600大卡,女性则约是1900
大卡,与美国或欧洲的成年人一样。我们用尽各种的方法来分
析这些数据,把体型、脂肪百分比、年龄和性别的影响通通考
虑进去,结果完全没有不同。怎么可能?我们疏漏了什么吗?
我们对人类生物学和演化还有什么误解吗?
别被运动手环给骗了
身体活动量大的人燃烧更多热量的想法,似乎理所当然,因此
人们在没有太多批判质疑或实验证据下,便将之奉为真理。但
从1980~1990年代起,随着二重标识水法的出现,科学家得到
的实际数据经常挑战公卫和营养学的传统观点。关于哈扎人的
研究结果看似奇怪,却算不上晴天霹雳,只能说它像是蓄积已
久却一直被忽视的乌云,终于落下第一颗冰冷的雨滴打在你的
头顶,然后顺着颈子一流而下。
最初针对危地马拉、冈比亚和玻利维亚传统农民的二重标识水
法研究显示,他们的能量消耗与都市居民大致相似。在2008年
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美国芝加哥罗耀拉大学公共卫生学系的研
究人员鲁克(Amy Luke)进一步比较了尼日利亚农村女性与芝
加哥非裔美籍女性的能量消耗和体能活动差异,发现两个群体
的活动量虽然差距很大,每天的能量消耗却没有差别,与针对
哈扎人的研究一致。在这项研究之后,同样在芝加哥罗耀拉大
学的杜加斯(Lara Dugas)与鲁克等人又分析了全球各地98项
研究中的数据,结果显示在已开发国家享受现代便利生活的人
,能量消耗情形与生活在较落后国家、体能需求较大的人相近

人类并非唯一具有固定能量消耗率的物种。在哈扎人的研究之
后,我继而发起一项大规模的合作计画,测量灵长类的每日能
量消耗,包括猴子、猿类、狐猴和人类。我们发现,圈养在实
验室和动物园里的灵长类虽然在体能活动上与野生动物有明显
差异,每日消耗的能量却一样。2013年,澳洲研究人员研究绵
羊和袋鼠,发现无论圈养或任其自由活动,能量消耗都差不多
。2015年,一个中国团队的研究也指出,动物园的猫熊和野生
猫熊的能量消耗相差无几。
为了更深入探讨、比较个体间的差异,我最近与鲁克和她的团
队(包括杜加斯)合作,展开一项称为流行病转型研究模型(
METS)的大型多年期分析研究,检视体能活动和能量消耗的关
系。
【欲阅读更丰富内容,请参阅科学人2017 年第 181 期 03 月号】
作者: jacko1 (asd)   2017-03-06 16:27:00
为什么哈扎人跟你依样吃2600卡,他可以做这么多事你却只能坐在电脑前8个小时,偶尔散散步某种程度上,现代人只是在浪费能量而已我们使用能量的效率极低,尤其是对体脂肪的使用效率
作者: odinhung (奥丁)   2017-03-06 17:10:00
那飞鱼干嘛一天吃一万卡?..
作者: Triedge (...喔...嘎...)   2017-03-06 17:20:00
裂缝都从裂缝流失掉了,选我正解
作者: ashin1069 (新希望)   2017-03-06 17:54:00
问题就是一堆人宁愿在那边计较一口饭多少卡却不愿花时间去养身体,不要再拿演化来说了,事实上我们就是需要运动去维持体力跟内脏运作
作者: XXPLUS (随缘等新车)   2017-03-06 17:55:00
不是"只能"坐在电脑前8个小时,而是为了薪水"必须"坐8小时
作者: JITER (噴出總在被洗後)   2017-03-07 07:48:00
应该说身体会习惯啦.比如你开始只能跑7分速..跑了3个月后.如果还是维持这个速度..那热量消耗可能只有三个月前一半所以强度必须随着时间慢慢增强..就像重训也是愈推愈重一样在增加强度中..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挑战以及产生兴趣过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