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教育财政学:适应、公平、效率

楼主: ttsung2 (宗宗)   2019-12-17 14:52:19
https://imgur.com/dImozVo
教育部规划未来师资培育制度将改为“先考教师检定、后实习”,预计实习教师人数会从
8000人降到 5000人。另草案中也规划,未来教师实习第3个月起可担任代课教师支领钟点
费,以每周不超过8堂课为限。通过教检的师资生也可以选择到偏乡或海外学校(包括海外
台湾学校及侨民学校)担任代理教师,代理2年间可支领薪水并折抵教育实习。请试就教育
财政学的价值(liberty/responsiveness, equity, efficiency)分析该政策的适切性。
一、教育财政学
教育财政学是研究如公平且有效率的运用及分配有限的资源来提升教育品质,因此其目的
就是要达到自由 (liberty) / 适应 (responsiveness)、公平 (equity)与效率
(efficiency)三大原则。
自由在教育财政学有时也称为适应 (responsiveness),指使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应考
量到不同团体与个体的需求与能力,例如:中央给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学校本位管理与课
程、开放多元选修。公平又称均等或正义,是指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人,具体来说可分为
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机会平等是指不论你是谁,都享有同等机会的对待,如:教育均等
的概念、原住民教育、特殊教育。而结果均等是指能力相当的人,应享有结果上的均等,
如:给予额外的辅导。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而好的效率应该是在特定资源下成
果极大化,或是特定成果下所投入的成本极小化。
二、师培制度
此次师培制度有三个与财政相关的变革:(1)先检定后实习、(2)实习兼代课、(3)代课抵
实习。
先检定后实习纾解师资生边准备考试边实习的压力,也避免完成实习却无法通过教检取得
教师证而造成浪费,而且实习人数预估会减少,故先检定后实习能达到适应与效率原则。
实习兼代课,除了在中期给予师资生一些开源的可能外,也可以快速补足学校的人力缺口
,并给予师资生更多的教学经验,因此可说是双赢的政策,故可以达到适应与效率原则。
代课抵实习,除了给予学生多一个代替实习的机会外,也可以促进在偏乡或海外学校的人
力缺口,进而促进教育均等的理念,固有达到适应、公平与效率原则。
整体来说,这三项的变革都有达到相对应的财政价值,也就是说这些政策是具有财政上的
适切性,尤其是在适应与效率原则上,但政策变革所衍生出来的问题,或是原本就存在的
教育问题,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可能会削弱预期的效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