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儒家的中和工夫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4-04-02 19:54:36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
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一章〉)
“中”与“和”是儒学的重要概念,大致上来说,“中”并不是
指形而下的大脑意识状态,而是要指点一个形而上、超越的心性本体
。当然形下与形上也不是毫无关连,比如孟子说的“夜气”,深夜到
清晨万籁俱寂,不与外界接触,大脑暂时休息关机时,良心善性的确
比较容易呈现,可以借此机会体认。“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也
可以如此理解,不管是借由静坐工夫,或是日常生活心情平稳时,都
是体察心性的好时机;但并不是直接把发呆放空当做“中”,也不是
像佛家、道家那样,直接将内心的虚无寂灭当做“中”。儒家的“中
”强调不偏不倚,当然不会陷溺在任何一种特定的情绪(如喜怒哀乐
)当中出不来,这是儒道佛三家共通处;但儒家除了不陷溺之外,还
要另外讲一个价值的标准或根据,而用“中”来表示。
讲完“中”的意义,接下来探讨“中”与“和”的关系。其实中
就是和,和就是中,两者都是同一本体。道德价值、道德实践的依据
只有一个,就是“良心善性”,不会有二;只是在未发(人心与外物
尚未接触)时称为“中”,在发而中节(心物接触,心对物妥善安顿
)时称为“和”罢了,其实都是一回事。但在未发时比较单纯,可以
直接体认心性本体(用“中”表示);已发时要用喜怒哀乐回应外物
,比较复杂,选择哪一种感情、感情抒发的程度都要斟酌拿捏,恰到
好处(中节),才是“和”。
为什么“致中和”可以“天地位,万物育”?不应该做神秘的解
释,以为圣人像佛菩萨一样神通广大,可以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儒家的圣贤不是仙佛,关注的是人间世,安顿天地万物还是要从周遭
切身相关的人事物开始。也不一定只有圣王才有资格和能力安顿天地
万物,比如现今全球暖化,环境破坏严重,每个人只要尽自己的一分
心力,做好资源回收,即使力量微小,也已经是走在“天地位,万物
育”的道路上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