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
,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
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
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
生命是一个整体,各部分互有关连,原本不可分析,但为了方便
做说明,需要暂时分解成两部分,建立起道德理论来指导实践。儒家
从孟子开始已经有基本的分析,将生命分成大体(心官)和小体(耳
目之官)。或如引文提到的,广义来说,“耳目口鼻四肢”和“仁义
礼智圣”都是“性命”(天所赋予我者)。但狭义来说,只有通过心
灵自觉努力修养,可以开发出无限价值的部分“仁义礼智圣”才是性
;至于“耳目口鼻四肢”有一定的规格,再怎么努力锻炼还是有其极
限,所以称为命(有限性)。
到了宋代的理学,分成“理”和“气”两部分,“理”相当于大
体或心性,“气”相当于小体或命。程朱理学的基本立场是理先气后
,理气虽然不离,但以理为主;气的部分有昏明、清浊、厚薄的差异
,气的偏差会妨碍理的实践。这区分虽然清楚明确,但可能会产生两
个问题:第一是片面强调形而上的理,忽略具体生活情境。孟子原文
虽然强调仁义礼智圣,但这五种价值是在父子、君臣、宾主、贤者、
天道,换句话说,就是在人伦世界当中展现的。如果离开生活世界去
空谈抽象的理,有可能会变成闭门造车,不近人情。
第二是孟子的“耳目口鼻四肢”是指中性的生理感官机能,本身
并无所谓好坏。但理学的气意义比较广泛,除了小体之外,还包括心
理层面、性格上的特殊性、差异性。性格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要看
用在什么样的场合、情境,和道德价值及人事物发生关连以后,才有
善恶问题。昏浊之气经过修养以后,反而可以有更丰富的经验内容,
不一定不好。我们可以先将性格当成客观中性的事实来研究,不必太
快贴上价值判断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