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仁义内在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4-01-07 15:51:51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吾弟则爱之,秦人
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
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
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孟子‧告子
上》)
告子主张“仁内义外”,孟子主张“仁义内在”,但告子说的仁
义和孟子说的仁义,意义并不一样。告子主张“食色,性也”,不承
认孟子说的性善,因此告子的仁不是出于本心本性,只是感性的好恶
,和自己亲近的人(如吾弟)就喜爱,和自己疏远的人(如秦人之弟
)就不爱。儒家当然也强调亲疏远近,但友爱兄弟是一种道德感情,
不会流于盲目滥情,如舜的弟弟象性格傲慢,虽然舜不和象计较,甚
至封象为诸侯,但也不会放任象残害百姓,会另外任命官员治理当地。
告子的义是受外在条件、对象决定,只要符合“年长”这个条件
,不管是楚国的长者,还是自家的长者,告子都一律尊敬。告子的义
同样不是出于本心本性,自己没有主见,一切看情况决定。孟子的义
不是这个意思,孟子以烤肉做比喻,虽然烤肉不管是秦国还是自家的
都一样好吃,但并不表示好不好吃由烤肉本身决定,还是要由自己的
舌头品尝才会产生味觉。同样地,虽然在大体相同的情境下的确会有
类似做法,但并不表示自己的心完全不参与其中,还是要以良心作主
,行为才有道德意义。
孟子的思想有“心”和“事”两层,事情本身可以不一样也可以
一样,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背后的根据──良心是相同的,所以说
“仁义内在”。回到良心,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真正的共识,而不是拿
自己的喜好和别人对抗,或者欠缺中心思想,立场随环境而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