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如何理解慎独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4-03-16 20:33:07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
庸‧第一章〉)
〈中庸〉的“慎独”有两种理解方式,第一种是在感官经验的层
次下,将“不睹不闻”理解成自己或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现实状况
。这种理解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是自己“不睹不闻”,也就是事情
尚未发生时,我们的内心要“戒慎恐惧”,时时警觉。但既然事情尚
未发生,“戒慎恐惧”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对象,事前当然应该做好准
备,但现实状况随时在变化,还是要临机应变,不太可能都按照原本
的规划。而且“戒慎恐惧”也并不只是在事前,在做事时的每一刻也
都应该“戒慎恐惧”。其次是别人“不睹不闻”,即使别人没看见或
没听到,我们也应该端正自己的言行,因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坏事总有一天会显现。这样讲也有问题,因为道德是出于本心自我
的要求,“举头三尺有神明”或想像随时有人在旁边监督,固然是对
自己的一种提醒,但并不是因为怕被别人发现所以才不做坏事。
比较恰当的理解方式应该是第二种,也就是不着眼于外在现实,
改从内在起心动念的角度来理解,“戒慎恐惧”的对象是内心的偏见
或私欲。自己心里在想什么,别人当然不会完全知道,只能从当事人
外在的言行表现去推测,也就是“不睹不闻”。但自己的内心却是雪
亮的,只要你愿意诚实去面对反省就可以察觉,所以说“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是比隐微的自私念头更明显的)
,一察觉就马上克治去除,便是“慎独”。同样地,“戒慎恐惧”的
目的也是内心保持高度警觉专注,时时刻刻持守光明良善的本心,不
管事情发生前或发生后,都要有这样的心境,才能够妥善因应处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