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政治的重点不在权力斗争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3-02-05 20:02:5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
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
古代的政治观念和现代不同,在专制政治的格局之下,君王心中
所想的是如何巩固及扩张自身的权力,要想胜过竞争对手,就必须做
充分的准备,拥有比对手更强大的物质力量才行,包括城池、兵革、
米粟等,还要占据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才能在战争中获胜。但孟子
此处却逆向思考,过分依赖这些物质力量,觉得万无一失,反而会导
致失败,人心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战国时代固然是“打天下”,诸侯都想逐鹿中原。但即使是大一
统的时代,君王也不能完全放心,还是会落入永无休止的权力斗争。
皇帝虽然名义上是最高领袖,但朝廷内外总是有大大小小的朋党或利
益团体在一旁虎视眈眈,等待机会篡夺皇帝的权力。中国历史上宦官
、外戚、权臣、藩镇的问题层出不穷,皇帝也想了各种办法来控制、
镇压臣民,比如秦代废封建、设郡县,收缴民间兵器;汉代初期杀功
臣,分封刘姓王族;宋代实行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明代废除宰相等
。这些防堵措施不能说都无效,但效果有限,时间一久还是会出现漏
洞:秦朝被推翻是因为农民起义;汉代灭亡是外戚、宦官乱政以及由
此引发的军阀割据;宋明两代亡于异族等。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通过军事武力或政治制度,只要君王的出发点是自私的,心中
想的是如何独占权力而不是爱民,就已经是堕入邪道,不会有什么好
结果。
现代民主政治关注的主要问题不是皇帝如何防止臣下篡位,而是
如何约束政府,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伤害到老百姓。因此在制度上也做
了种种设计,包括制订宪法,这是政府与人民共同签订的契约;三权
分立,没有单一个人或机关可以独占所有权力,而是将权力分散,让
不同的机构相互制衡。光是约束臣下没什么意思,要约束最高领袖才
有用,民主政治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民
主政治虽然在制度上优于古代,但不能保证选举出来的领袖都是大公
无私,还是可能有私心,只是因为有制度的约束,对国家的伤害不像
古代那么严重而已。有私心的政治领袖,还是会游走在法律边缘,表
面上合法,私底下仍然会操作各种灰色地带的手段打压政敌。因此我
们还是要重温孟子的名言“得道者多助”,权力斗争是无效的,让人
民感受到幸福,人民自然会支持政府,不用烦恼失去政权的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