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困难的事从简单做起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3-01-11 21:19:47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
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
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最近有一本畅销书《原子习惯》基于西方心理学理论,提出以下
说法:“能量是珍贵的,大脑的设定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人类的天
性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则’:在两个类似选项中抉择时,人自然倾向
选择花费最少力气的那个。”(页176) 但可别以为这本书的作者提
倡大家都成为“躺平族”,真正的躺平族大概也不会看这本书。作者
的主张是:善用大脑的这项特性,将困难的事变得轻松、毫不费力,
提高开始执行一项新习惯的机率;只要有了开始,接下来的行动就顺
理成章。
从儒道思想的观点来看,应该不会反对上述说法。古人当然没有
现代大脑科学的知识,在人性论、理论基础上和西方心理学不同,不
是从“节省能量”出发,而是以回归良知本心为前提;但在修练方法
上不见得有冲突。比如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困
难的事如读书、写作、运动等,也是一步步培养累积而成,因此只要
做好最轻松的当下这一步即可。王阳明先生说:“只念念要存天理,
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
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立志做圣人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难如登天的目标,但其实只要从最
简单的“一念存养扩充”、“念念要存天理”开始即可,这一念既是
知,也是行,因为知行合一,有什么想法当然就有相应的行动。《论
语》说的“言忠信,行笃敬”也是同样的意思,言行都出于忠信笃敬
,也就是出于高度的心灵自觉,不散慢、不怠惰、不放失,出错的机
率自然就少。
儒学和心理学的目标都是要人去做困难的事。不同之处在于:心
理学比较能够正视人的有限性,一个人就算有良知本心,气力毕竟是
有限的,所以容易虎头蛇尾、三分钟热度,一开始认真执行某些好习
惯,时间一久就后继无力,不知不觉就成为遵循“最小努力原则”的
懒人。因此不是“致良知”这个说法不对,而是要有其他的配套措施
,从简单到容易循序渐进,通过一定的程序、步骤、方法落实实践,
不是光靠满腔热血拚命向前冲就可以的。孔子说:“站着时,就好像
忠信笃敬也站在你前面一样;在车上,就好像忠信笃敬也靠在车前横
轭。”子张把孔子的话写在衣带上,都是用一些方法提醒自己,以免
因为人的有限性而忘记。只要最简单的“忠信笃敬”或“存天理”这
一念还在,即使行为有了偏差,也可以及时拉回正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