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论语》中的“君子”(18)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17-07-25 00:07:46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女”通“汝”,你的意思。孔子告诫子夏:要做君子儒,不要
做小人儒。“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差别何在?王船山说:“君子
、小人相对勘。盖天下自有一种‘小人儒’,以儒为利,曲学阿世,
自无真识真修。君子于道,自见其不可不学,求之必至,自处必严。
‘无为’者,不可夹带一分俗学也。”(《四书笺解》)这段话的关
键在于“以儒为利”,君子儒是将儒学本身揭示的理想当成追求的目
标;小人儒则是将儒学当成手段、工具,用来追求儒学以外的事物,
如功名利禄。
  儒学本身揭示的理想是什么?可以〈大学〉首章为例来说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内圣,
“亲民”是外王,“止于至善”是两者的结合。换句话说,儒家是修
己、治人之道兼备的,但“内圣”完全操之在己,“外王”就需要靠
其他条件配合,如知识或时机等。因此君子会将重点放在修养自己,
爱人、助人则只能尽力而为,无法在结果上强求。
  君子、小人的差别在于动机、心态或价值观,君子是为了追求自
我与别人的生命成长而学习儒学,故在学习时会经常思考:如何运用
到生活中?如何对自己的身心修养有帮助?君子固然也会广泛学习知
识,如前文所述,外王层面仍需要知识的辅助,但这是以爱人、助人
为前提,不是为知识而知识。小人则是将儒学知识化、理论化,当作
一种学问去背诵、理解、阐释。知识化、理论化没有不好,将观念讲
清楚也很重要,有助于道德思考与实践。问题在于小人将知识、理论
当成建立个人声望、成就、地位的工具,比别人多一点学问,受到大
家拥护、崇拜,就沾沾自喜、骄傲自夸,才是最大的毛病。君子的学
习是因为“义所当为”,别无其他动机或目的。小人则是只想到自己
,动机不纯粹。
  “止于至善”是永恒的理想,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做到。小人学
习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妆点自己的形象;所以即使明知所讲的学问自
己做不到,还是要标榜提倡,以免形象破灭。至于君子,则会坦然认
错,“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论语‧子张》)。即使仍有
缺失,但至少已因为内心的这一分真诚,而有改过向善的可能了。
  孔子为什么特别告诫子夏要做“君子儒”而不要做“小人儒”?
可能因为子夏在孔门是文学(取广义,泛指各种学术)科的高材生,
长于学术之人容易有拘泥于语言文字、光说不练的毛病,所以孔子特
别提醒他:实践才是儒学的根本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