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札记9.1孔子很少谈论利、命、仁。船山认为这是正义而远利,修身
而立命,默识而存仁。少谈利是因为“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计较小
利而无长远眼光,恐沦为小人。少谈命是因为道德信念不够坚定而妄
测吉凶,恐流于迷信而放弃修持。少谈仁是因为说了会变成空洞的理
念,仁必须以当机指点、具体实践来掌握。
论语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
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札记9.2达巷是乡里名。如曾昭旭老师所说,孔子的学问是“成人之
学”,认真做人的本身就有莫大意义,“人”优先于成为各行各业的
专家,故孔子不以一技之长闻名。但孔子也绝无后世读书人的傲慢习
气,不仅是射箭,连为人驾车这类卑下的事,孔子也愿意做。能够同
情体会各种人的辛苦,才成就孔子的博大。
论语9.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
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札记9.3儒家重视礼,不只是讲求表面的仪节,或为了维持封建秩序
;更重要的是透过礼传达出精神价值。如果能够表达内心的真诚与敬
意,任何仪式皆可采用,以大家方便为主。如麻冕制作费力,以丝冕
代替,诚意不变。但如果礼的改变会使人骄傲怠慢,如拜见君主时只
在堂上行礼,则不应采用,以免有害修养。
论语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札记9.4“毋意”是指心中勿有猜测(臆)或期待,“毋必”是不将
期待硬套在事上。这不是要人放弃理想,而是人生无常,应有坦然接
受及克服挫折的心理准备。“毋固”是指心中勿执著成见、习气、欲
望,“毋我”则是反省前述种种皆出于假我,需舍弃之而回归真我。
真我必以实现理想为依归,而无意必固我。
论语9.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札记9.5孔子在匡地被误认为恶人阳虎而受困。礼乐至周文王集大成
,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而能奔驰天下。文王死后,孔子认为只
有自己能传道。天要灭亡华夏文明就算了,但如果天要保存此道,匡
人又怎能害我呢?孔子对自己来到世上的使命有充分的自觉,对礼乐
背后的天道有坚定的信念,故能化险为夷。
论语9.6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
“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
故艺。’”
札记9.6大宰以为圣人就是多才多艺(多能、艺)。子贡说孔子是“
天纵之圣”,这不是说天生是圣人,而是孔子将天命之性彻底实现出
来。孔子是圣人又多才多艺,但才艺是因为出身贫困、不被重用(试
)、到处打杂而学会。生活艰困确实可磨练心志,但环境只是助缘,
君子靠修养不靠环境或才艺,故不必多能。
论语9.7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札记9.7王阳明对本章的解释为“良知之外,别无知矣”。孔子成为
圣人并不是靠知识渊博,而是充分发挥良知,故此解不算错。但良知
不可把捉,须“叩其两端而竭焉”,在善恶、得失混杂时,反复思辨
以求得切合时宜的做法及理由,良知才有用处。这种思辨就要靠心灵
的活泼明觉,不能陷入僵化的观念或习气。
论语9.8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札记9.8凤是灵鸟,在舜、周文王时曾经出现。河图是伏羲氏看见龙
马负图出于黄河,据此画成八卦。凤、图皆是祥瑞,表示明君在位,
天下太平。“已矣夫”是算了吧。孔子虽然有道德、有才华,但当时
没有明君重用他,故只能尊重客观的限制而无法强求。孔子并未因此
灰心,转向教育文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论语9.9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
趋。
札记9.9孔子看见服丧者、官员与盲人,即使对方年纪较轻,他也一
定从座位上站起来;经过对方面前时,也一定加快脚步。一般人虽然
有恻隐与恭敬之心,但必须刻意去做才能合乎礼。孔子的心与众人没
有差别,他胜过众人之处,便是敏锐感应情境的变化,当下使内外合
一、即心即礼。可见孔子的修养已臻化境。
论语9.10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
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札记9.10“文”是指一切知识及制度,“礼”是指生活中的具体行为
规范。仰高、钻坚、前后皆是对道的指点,道是形而上的存有,如朱
子说“无穷尽、无方体”,实践亦随之无穷尽,故欲从末由。但行道
又必须切实,孔子循循善诱,要颜渊通过博文约礼将心中的道透显出
来(卓尔),方知行道之难而加倍用功。
论语9.11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
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
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札记9.11孔子病重时,子路以家臣之礼治丧。但孔子未任官,子路的
举动不合礼,故在病情缓和后,受到孔子严厉责备。可见孔子不爱慕
虚荣,与其追求排场,临终前不如有几位真心的弟子陪伴。且孔子自
律甚严,注重言行举止,以免辱及名节;也认为天时时照察自己、不
可欺瞒。子路对孔子是爱之适足以害之。
论语9.12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
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札记9.12“韫?”是藏在柜中。“贾”指商人或价格。子贡以巧妙的
比喻,请教孔子对仕隐的抉择。积极出仕易流于争名逐利,独善其身
又对社会没有贡献。依儒家精神,个人必定要在群体中才能充分实现
自我,“沽之”即原则上应出仕。但问题不在仕隐本身,而在是否合
义,获得明君赏识信任,出仕才有意义。
论语9.13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札记9.13九夷是东方的少数民族。本章表现孔子的自信,旁人对孔子
有意移居蛮荒感到迷惑,孔子却认为只要有自己在就能发光发热,将
文明带到当地。可见他修养有成,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心灵的明觉与
创造,这才是陋不陋的关键。且九夷也是人,还保有善良纯朴的天性
,恐怕比文明人更听得进孔子的道理呢!
论语9.14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札记9.14孔子周游列国见道不行,晚年返回鲁国,专注于教育和古籍
整理。古代教育不普及,人民未必能了解抽象的哲理。但中正和平的
乐音,却能够直通人心,达成潜移默化的功效,故孔子以整理音乐为
要务。雅与颂是《诗经》的类别,乐正是去芜存菁、重新分类,使义
理、文辞(诗)、声情(乐)相互搭配。
论语9.15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
困,何有于我哉!”
札记9.15俗话说:“魔鬼藏在细节里。”修养的要点不在空谈玄妙的
心性,也不在谈论政治等难以立即解决的议题,而是在当下自问:该
做的事有尽力做好吗?问心无愧吗?公卿、父兄、丧事、饮酒是一般
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做好就能马上看出成效。孔子从这些小事养
成坚定自信的心,时时勉励自己不懈怠。
论语9.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札记9.16本章一般解作感叹时光飞逝,或比喻大化流行。朱子以此示
“道体之本然”,阳明说“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与他川水一
般”,可见孔子乃是由水的意象,指点出道的健动不息(当然道亦有
静定一面)。此创造性即在各人心中,不因过去的成就而自满,时时
有源头活水,才能养成刚健光辉的气象。
论语9.17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札记9.17〈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
好色。”好色是本能反应,不假思索;好德却必须刻意修养,唤醒内
在的良知善性。一般人虽然也好德,但诚意不够,容易被好色、好名
、好利等念头吸引而分心。若能将求美色时全心全意投入的精神气力
用在修德上,必能守住良知而成就德行。
论语9.1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
覆一篑,进,吾往也。”
札记9.18本章说明立志的重要。即使只差一步就达成目标,如果因为
懈怠而自己选择放弃努力,别人再怎么鼓励也没用。即使还有千万步
才能达成目标,如果自己下定决心去做,再远的目标都能慢慢接近,
不必靠别人鼓励。堆土成山是如此,道德实践更是如此,自己立定志
向才是关键,半途而废的人谁也救不了。
论语9.19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札记9.19孔子讲的道理皆切实可行,不空谈无用之学。但大部分学生
未必能理解;即使能理解,也只是欣赏道理之美,未必落在生活中实
践;即使有志实践,也未必彻底做到。毫无懈怠之心,不因劳累困苦
而放弃,学生当中只有颜回一人。颜回的伟大不在聪明,而是对道的
专注坚持,如此则德行必日渐成长茁壮。
论语9.20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札记9.20本章是颜渊逝世后孔子的感叹。孔子的一切言行虽然无不指
向道,但颜渊每次听讲,都能领悟出新的意涵(闻一知十),一次又
一次在心中薰陶涵养、潜移默化,并且对道理奉行不渝(其心三月不
违仁),故只见他进步。颜渊又很谦虚(无伐善、无施劳),绝不因
已有的成就而骄傲自满,故不见他停止。
论语9.21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札记9.21本章所比喻的,可能是感叹颜渊早死,但也可以说明修养必
须坚持到底。苗是谷子开始生长,秀是开花,实是结果。苗如同良知
,是价值根源。秀如同文采之美,由良知出发去学习义理、启发智慧
,并以文章表达。但这还不够,要将义理落实在行为上,做到了才算
体现良知。学者绝不可中途自满而懈怠。
论语9.22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
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札记9.22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人还有无限可
能,只要善用时间,就有机会超越长辈。但等到四、五十岁再开始努
力,恐怕就太迟了。“闻”的重点不在求取名声,而是借由社会评价
勉励人踏实努力。“畏”的重点也不在气力强弱,而是有一颗进德修
业、积极上进的心,如此自然受人敬重。
论语9.23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
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札记9.23法语是义正辞严,巽与是委婉动听,绎是推究理由。心理学
上有“道德许可证”效应:当我们做了一件好事,会以纵容自己当作
奖赏,违反了当初的目标。本章亦是如此,“从”只是表面应付,“
悦”(说)只是自我陶醉,彻底改过才是真正用心,理性思考才能止
于至善。半调子的觉悟比不觉悟更麻烦。
论语9.24与1.8的内容相同,故不重复。
论语9.2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札记9.25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
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人在
行道时之所以会懈怠,并不是因为外物引诱,而是意志不坚定。外物
(如三军统帅)随时在变动,自身不能决定方向。但志向却完全可以
由自己确立,环境再恶劣也能坚守道义。
论语9.26子曰:“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
臧!”
札记9.26子路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貂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也不感
到羞愧。可见他有充分的自信,不以贫富等外在条件来衡量自己的价
值,心中没有嫉妒或贪求等情绪,怎么会不好(臧,善也)呢?子路
的心态虽然健康,但真正的善应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此。孔子提醒他
更进一步,忘掉自己的好,勿以此自夸。
论语9.2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札记9.27古人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安逸的环境看不出
君子的操守,真正的修养必须通过艰困的考验才能证明,如同在寒冬
中,松、柏的生命力才彰显出来,比其他草木更晚凋谢。但君子并不
是遭遇变故才修养,而是平时就不断蓄积品德、储备学问,养成乐天
知命的人格风范,遇事自然能坚贞不移。
论语9.2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札记9.28王船山以一“诚”字贯串智、仁、勇,“诚”可解释为内外
合一,将良心发用出来而成就真实的道德行为。智者明辨是非,在当
下的情境中,选择最有意义的事去做,不被繁杂的现象所惑。仁者有
无条件的自信,无论得失皆能自安自足,不怀忧丧志。勇者做好面对
困难的准备,故能克服恐惧而坚持到底。
论语9.29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
与立,未可与权。”
札记9.29广义的“学”即道德实践,本章的四个阶段便是由浅入深,
展示为学次第。狭义的“学”即研读经典,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
适道”是将所学落实在行为上。“立”是行道有成,一方面内心坚定
不被物欲扰乱,一方面言行皆有法度。“权”则是以良心来衡量各种
情境下适用的准则,于精微处曲尽其妙。
论语9.30“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
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札记9.30古诗:“唐棣树的花翩然摇动,难道不思念吗?只是住处太
远。”本章说明心与道的关系,道就在每个人心中而不在心外。阳明
说见父知孝、见兄知悌,面对各种情境自然知道哪些事情该做且能做
。一般人只是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不肯用心去想罢了!只要努力
思考,道理就如在眼前,命令人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