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啊!哲学、科学、佛学、易学!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4-05-18 23:09:07
※ [本文转录自 W-Philosophy 看板 #1JUCof_m ]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看板: W-Philosophy
标题: [心得] 啊!哲学、科学、佛学、易学!
时间: Sun May 18 23:07:11 2014
啊!哲学、科学、佛学、易学!
  谈到所谓的“学”,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国民教育下的数学、物理学、
化学、历史学、地理学、国文等种种学科。这些学科的差异划分乃是以其内容范畴
来决定,以其所针对探讨的学术内容来决定学科。但佛学、易学、科学、哲学所探
讨的学术内容都是没有范畴限制,都是遍及所有一切现象,所以不能以针对内容来
划分差异,而是要以研究规范来划分差异。而这种研究规范的差异乃是与其研究动
机有关。
  当然,谈到世间学问的研究动机,其实大多数人是为了饭碗才来研究学问的。
人们为了生活,需要保障饭碗的职业工作,乃是无可厚非的必然现实。所以其实人
类自有文明以来,为了饭碗,各种学问都在源源不断生产知识;随着时代饭碗的不
同,也就流行不同生产学问的型态。譬如汉朝流行经学,到了东汉,所谓经师往往
可以解经解到成篇累牍数十万字。譬如基督教中古的经院神学,学者们会很认真地
讨论针尖上可以容纳几位天使跳舞的问题。譬如当代学界取位升迁需凭论文,所以
大量论文不断生产出来。但其实大多数为了饭碗的学问知识只是为生产而生产,所
以在历史洪流的洗涤冲刷下,绝大多数的学问知识随着时过境迁便都湮没无存,只
有少数经典知识能够存留下来。佛学、易学、科学、哲学就是这些经典知识在研究
方法上的主要典范。
  一切学问基本上都可谓是哲学,因为只要生产知识,必然要涉及思想,而哲学
方法就是重在思想。只要有所思想,就必然涉及哲学,所以哲学乃是一切学问之母
。然而作为学问之母,当所怀育的孩子纷纷成长独立,自身处境反而愈形孤寂零落
。这也就是当代哲学的尴尬处境─往往只能选择其他学门所不研究的冷门思想领域
,作为自身研究场域。因而一般世人往往以为哲学是无用之学,孰不知一切有用之
学都是哲学所蕴育。没有哲学探究,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思想开创。然而一般未曾认
真思维的人,总是认为自己生活不受哲学影响。事实上,当我们认为没有思想影响
我们时,正是某种思想完全洗脑了我们;就如同海里的鱼一直泡在水中,就很容易
忽视水的存在。因此,二十世纪著名经济学家凯因斯就说:‘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
家的思想,不论其对错,都比一般人想像的要有力得多。实际上统治世界者,也就
是这些思想而已。那些讲求实际的人,自以为不受任何观念的影响,到头来,也只
是某位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而已。’事实上,因为哲学观念可以让一般人不知不觉
的受到制约,所以哲学其实是统治者的学问,难怪哲人柏拉图在其理想国要强调哲
学家皇帝。可是世界并不需要太多统治者,而占世人绝大多数的被统治者又不能理
解统治者的心思;所以哲学被世人当成无用之学,也是势所必然。没有哲学思想,
也就没有真正独立的人格力量。没有哲学思想的知识工作者,充其量也只是一位训
练有素的专家。而这样的专家,只是依照前人哲思在堆砌知识,即使生产累积再多
知识,也不能跳出前人哲思的范畴掌心。如果一个学人总是满足于学科既有的思维
范式,他是不可能真正踏入哲学的领域。踏入哲学领域的动机不仅只是兴趣,更重
要的是不满现状。兴趣往往只是让人满足现状,而只有真正不满现状的人,才会真
切热诚地思想探究,希望能解决面临现状的问题。哲学起源于问题,而其方法是思
想。然而光是思想,往往不足以解决问题。对于不能仅仅满足于思想探究的人们,
佛学、易学与科学就是他们继续发展探究方法的三种典范路向。
  科学起源于追求问题的客观解答。当人们各凭一己思想而争辩不休时,若要找
到让大家心服口服的解决之道,往往只能在人们所共识以为的客观世界进行实验。
何谓客观?客观就是不受人们的主观干扰!为了不受人们的主观干扰,就不能信任
人们的独特感觉经验,往往要借助外在于人们的客体仪器来实验,才能达成所谓客
观的标准。因而不能被被客体仪器所观察记录的现象,往往就不被科学界认可。然
而,信任外在仪器的真实存在,这已默认了唯物论的观点。如果人们不相信有外在
客观世界,那他们也就不会相信客体仪器可以验证真实!然而对于存在于同一外在
客观世界的人们,如果他们必须要对他们共存的世界现象达成共识,也就不得不接
受科学的方法典范。这种典范默认了客观世界的真实,也只能解决客观世界的问题
。所以科学不是没有立场;客观唯物就是科学的立场,也是科学的限制;那些不能
客观化的问题,也就被剔除于科学之外。但科学所谓的客观,其实并没有脱离主观
,因为科学所谓客观共识得以仰赖的客体仪器记录,还是需要常人感觉经验作为观
察基础来使用仪器或记录。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相信常人的感觉经验呢?或许参与
思想争辩的人们都有共同的错误感觉经验,而错误认知了自以为是的客观世界现象
!那么所谓的科学,不就只会将人们的经验学问拘限在自以为是的客观世界里?就
好像一群达成共识的精神病患,活在他们自以为是的幻想世界中,还自以为是唯一
的真实世界。如果常人感官经验所建立的客观标准,不能信任,那我们要如何解决
问题呢?
  基于感官经验的不可信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采取了信任思维,而相信只有
思想能及的理型世界才是真实。不过他就和后世宣称“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一样
,没有发现思维也是不可信任的。如果我们觉得外在感官是不可信任的,为什么要
认为思维这种内在感官是值得信任呢?反之,如果我们否定了一切可以实证的感官
经验现象,又还有什么可以信任呢?佛学面对这个问题,采取了修行以观照感官经
验现象,以解离经验而证悟实相。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借由观照心物万象,而彻
底透析感官经验的生灭无常,才能破除幻相障碍而了悟空性实相,正如偈语所谓: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了悟实相的无相空性,并不是解
决问题,而是化解问题;也就是说,对于了悟者来说,问题不再是问题了。但对于
其他未了悟者,问题依旧是问题;所以佛学修证若与科学实验相比,可说是完全主
观的实证进路。不过,对于了悟者来说,已经没有主观或客观的分别了,因为心物
主客赖以依存的时空境界幻相已然了悟,了悟者自我身心也仅是幻相显现而已,正
如佛学三法印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切世人执著的所有问
题,不过是刹那生灭的无常幻相罢了;就像精神病人幻想共识的争吵问题,不过是
病症导致的集体妄想罢了!但集体妄想还是有着自以为是的规则可循,所以根据不
同精神病症的共同集体症状,医生们也就必须设计出种种疗程药方来治疗病人;就
如同佛菩萨必须设计出种种佛学教导来指引不同身心世界的众生觉悟。所以哲学对
于佛学而言,只是用以指引众生的思辨工具,待得觉悟乃知一切言说都无实义,正
如《金刚经》有言:‘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
尚应舍,何况非法。’佛学虽然可以指引觉悟解脱以化解问题,然而对于尚未觉悟
仍执著自我身心世界的众生,一切问题都在他们的客观身心世界如实存在;就如同
有集体妄想的精神病患,无视于其他人们的生活存在,而达成了对于他们妄想世界
的一致共识问题而深信不疑。因而不同众生因缘存在的种种客观世界,各有种种自
以为是的科学观念,可以解释他们自以为是的客观共识。既然科学所谓的客观世界
不过是共业众生自以为是的共识幻相,也就有其学问范畴限制,而不能尽摄一切问
题。对于尚未觉悟解脱的人们,如果既不满意哲学思想的问题辨析,又不满足科学
实证的客观限制,那还有什么知识规范可以扩展视野以协助解决问题呢?
  佛学是借由修行来解离感官经验。易学则是借由修行来超越常人感官经验,再
以超常感官能力观察事物,而建构其知识体系以解决问题。佛学乃是修行的出世之
道,易学则是修行的入世之道。虽然两者实证皆非基于常人感官经验:然而两者之
所以为学,乃是因为建构人间学问必然涉及哲学思辩。不同于佛学旨在指引觉悟,
易学旨在指导知识,在于指导人们去应用基于超常感官经验所实证建构的知识方法
。例如命理之学本是仙人以超常感官经验观察漫长时空变化中的人类命运轨迹,而
建立了人类命理机率的分布模式及理论模型,再将其相关知识流传人间。对于常人
而言,这些命理知识体系,也就成了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而许多易学方法
更是涉及觉知者的身心感应,并非一般常人所能有效运用;例如占卜之术就涉及占
卜者的感应能力,并非一般常人即可有效应用。然而所谓感应,也只不过是用以指
称超常感官经验的感觉范畴;其实一般常人感官经验又何尝不是感应呢?科学观察
所赖以建立的常人感官经验之于仪器记录,又何尝不是感应呢?哲学思辨所赖以建
立的常人思维经验之于观念型式,又何尝不是感应呢?只是我们习以为常而忽视不
觉罢了,所以《易经‧系辞上传》有言:‘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
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所谓君子之道,其实也就是君子修行定慧的知
行之道。佛学与易学其实都有兼摄定慧;只是佛学重在出世,所以偏重于慧力之观
,以解离感官经验而求解脱;易学重在入世,所以偏重定力之止,以超越常人感官
经验而趋超脱;两者皆需心性修为才能通达奥义。然而所谓心性修为,何尝不是了
解科学理论或哲学思想所必需的聪明素养呢?虽然科学与哲学一般不论心性问题,
可是若无聪明睿智,也是无法深入科学与哲学的深奥殿堂!只是科学界与哲学界并
无方法典范可以增进研究者的心性智慧,而佛学与易学─尤其是佛学─却有定慧方
法可以增进研究者的心灵智慧与感官经验。
  科学研究者借由改进客体仪器以增进观察经验,易学研究者借由超越个体身心
以扩展观察经验,佛学研究者则是借由解离主客观察经验以觉悟空性之实相非相,
三者皆需凭借哲学思辨以向世人解说相关知识。哲学以思为本,科学依于器物实证
经验而思,易学源于止定实证经验而思,佛学基于观慧实证经验而思。对于一般常
人而言,往往是沉溺于外在感官经验的冲击影响,根本没有心思也没有心力去想这
些问题,正如孔子《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评论庸人受到物质欲望诱惑感官而心
灵堕落,所谓‘从物而流,不知所归,五凿为政,心从而坏。’所以《大学》以“
格物致知”为本,也就强调以格离物欲干扰而清明心智,而这也是一切思定慧的功
夫基础。
  哎呀!囉嗦了一堆专有名词,但实际上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讲好了!你心
中有许多念头在起伏变化,就像你所察觉的外在时空宇宙有许多物体在动静变化。
不同的是,比起外在时空的万物变化,你较能控制内心时空的念头变化。你现在看
这些文字时,你已控制心中许多念头生灭而从事阅读。所谓“思”,就是你推动心
中念头的生灭变化。当你在思想,也就是去推动心中念头的生灭变化。然而,推动
心中念头变化对于一般常人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就譬如你在阅读这些文字时,可能
并不专心,心中还有许多其他杂念不时飘过。所以往往你本来要推动念头那样变化
,但念头起伏却使你心中这样变化。所谓“定”,就是你控制心中念头的生灭变化
。当你在修习止定,也就是学习去控制心中念头的生灭变化。定力愈强,控制念头
的能力就愈强。禅定功夫高强,可以心无杂念,控制心中念头专一,甚至达到无念
。定力强大的心思,可以感应产生极大力量,不但可以回溯过去或预知未来,甚至
可以控制外在身躯及环境的变化。然而,你可以控制心中念头变化,并不代表你真
正清楚心中念头如何变化。所以往往你自以为有效控制无念,使你自己超脱于凡尘
轮回之外,但当念头因缘一到,刹时你又卷入轮回而落回凡尘俗世。所谓“慧”,
就是你看清心中念头的生灭变化。当你在修习观慧,也就是学习去观照心中念头的
生灭变化。慧力愈强,观照念头的能力就愈强。一般凡人所感知的世界万物是连续
无间的变化现象,而修习观慧会使你体察到所有现象都是间隔离散而生灭不止。慧
力愈强,所观照到的生灭间隔愈短,甚至可以观照到所有心物现象都在即生即灭的
刹那生灭。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就是你的慧力会观察到犹如量子力学的世界观,
你的整个身心与外在环境都在不断刹那生灭。只有观照清楚一切现象生灭,功夫到
家自然达成涅槃解脱。简单来说,“思”是推动心念,“定”是控制心念,“慧”
是看清心念。一般常人若要学习这些能力,都要从保护限制自己的心念与行为来着
手开始,以先隔绝外物境界的欲望杂念干扰,这也就是所谓“戒”的护限心念。然
后学习控制心念,能够有效控制心念,才能真正看清心念,所以佛学论及修行纲要
会讲“戒定慧”三学,而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了。
  哲学方法的思想探究,其现象也就是推动心中念头的变化。哲人之间的辩驳争
议,其实也就在互相影响彼此心中念头的变化。虽然哲学思想深深影响着人类社会
,但大多数爱好思想者,并没有返观自心念头的变化,而只是任由念头推动变化,
所以《庄子‧齐物论》才以天籁之音而讥讽常人说: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
  其觉也形开。 ………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科学方法的实验建构,其根基也就在于众以为是的客观标准,却没有办法可以返察
自心现象。所谓的科学建构理论,其实是在找寻客观唯心实体与客观唯物实体的相
互对应模式,所以爱因斯坦《物理学的演化‧物理学与实在》就强调说:
 ‘我们希望观察到的情况,能够和我们对实在所作的概念相符合。
  如果不相信我们的理论结构能够领悟客观实在,如果不相信我们
  世界的内在和谐性,那就不会有任何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
  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机。’
易学方法的感应表述,其根基也就在于定力发起的超常感官经验,乃是建立在主观
觉知能力上的客观表述。所谓的易学体系,其实是主观唯心现象与客观唯物现象所
交互感应的知识表述,所以《系辞传》有言: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佛学方法的了悟诠释,其根基就在于慧力发起的观照经验现象,乃是建立在觉知了
悟上的随缘阐释。一切的言说义理也是所被观照的念头变化,只是用以指引众生证
悟空性实相非相,并非就是空性真理。就如指向月亮的手指,并非就是月亮。所谓
的佛学教法,其实是根据众生执著心物现象的随缘指引开导,因而根据众生问题而
阐说了种种修行解脱相关的观念与方法,因而〈七佛通戒偈〉乃就修行根本要则而
言: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借由思想而推动念头变化,乃是古人所谓“有为”功夫的“人道”境界。超越思想
而感应念头变化,乃是古人所谓“无为”功夫的“天道”境界。所以《中庸》有言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而真正会通诸学的入世哲王典范,乃如《庄子‧应帝王》所引老子之言:
 ‘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
  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