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禅与入定2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0 15:51:59
禅与入定影片内容长远两小时,全部逐字稿打上来好了,一次打十分钟内容,就得分十二
次……不然一次打十五分钟左右好了……
打逐字稿也是要用心的,若无此心,不能耐烦,搞不起来的……即便打字过程中,难免
还会胡思胡想……
@
大华严寺,海云和上
……是梦参到台湾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碰到了。因为我看影尘回忆录上面有梦参,
还有一个寿冶老和尚,我就想说那我去找这两个,这个没有找那个,没想到梦参来找了
,就这样子碰在一起。
我求他他也不理我,他说他没收徒弟的经验,他也不想收徒弟,后来是地藏菩萨在梦中
跟他讲,昌一就是地藏菩萨给的法名,继梦是他给的,所以我是……
我说:师父,那你就是地藏菩萨。
他:我差地藏菩萨很远。
我说:我看你们两个是一个,你是他的化身。
这是师徒的因缘。剃度以后他跟我说,我们互为师徒,生生世世。就是一个因缘,所以是
他找我,我可能不认识。我找他,他也不认识。阿只好地藏菩萨出来跟我们凑合。
@
那我今天要跟各位谈的,修行的第一件事情,这个是我们普贤乘华严宗的第一个特色,就
是先转凡成圣。转凡成圣可以做的到,因为如来本性人人本具,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问题是你隐藏了,你污染了,我们现在把他激发起来。
大陆叫做激活,对不对。你那芯片装进去要把他激活嘛!你用什么方法把他激活?这就是
我们的第一个要领。
激活灵性,你要知道灵性被什么污染,被覆蓋了,所以叫做衣裹明珠,髻中宝,有没有?
那么你要把那个明珠,把那个宝给找出来,要怎么找出来呢!
好了,现在问题就在这里,覆蓋我们明珠这个如来种性的就是你的识性,你的识性把你
覆蓋了,那你要怎么舍识用根?这是一个关键哪,对不对。
大家都在舍识用根,转识成智。怎么转哪?怎么舍呀?那你又开始想,对不对,想种种辨
法。当你在想的时候你就用识性,你在用识性怎么有可能舍识用根呢?所以你必须很清楚
的认识这一点。
就好像一个大力士,能够把地球举起来,他就不能把他自己抱起来,有没有试过?大力士
力量在大,能够移山倒海,他就不能把自己抱起来。
所以识性这个东西,你想要把识性除掉,这是不可能的事。那怎么样把识性除掉?你必须
要用非识性的辨法。换句话说,识性来自你大脑的运作,那你就必须要用非大脑的方法,
来令大脑停止运作,那你才有可能。
你要知道,这结论很简单哪!不用大脑。
二十年前有个人到我们道场来,兴师问罪,他说:“台湾什么佛教兴盛,一个修行人也
没有。”道场里啊大大小小都很紧张:“有人来踢馆啦!师父,快点,快点!”
我出去的时候他背对着我,他就在那边叫嚣:“根本没有佛法,那有佛法!”
我就问他说:“你到过我们道场没?”
他说:“没有。”
“你没来我们道场怎么说没有佛法。”
“你说!怎么修行?”
就一句话就出来。我说:“修行很简单。”
“简单?!你说。”
我说:“要修行吗?”
他说:“对!”
我说:“要修行就不能用大脑。”
我那个桌子啊!知客室的桌子是原木的,树瘤做的原木,好重的,要用吊车吊呀!有人倒
茶给他喝,他也不喝,坐也不坐。
我就坐下去,我说:“想修行就不要用大脑。”
他那手一打,杯子通通跳起来:“这么简单一句话,没有人会说。”然后就比较平息了。
现在我们算是好朋友了,他终于听到他要听的。他那天是下午,晚上的飞机要走,我们打
个招呼他就走了,他说要去吃饭然后就回美国去了。
大家要知道,一个要领并不容易啊。怎么样不用大脑就变成我们的工作。现在要告诉各位
,第一个工作就是,用什么方法可以不用大脑?你假如用外面的方法,那跟大脑没有连结
,你必须在你的身体里,运用身体的方法使大脑停止运作,这个是,我们禅堂训练之前的
第一个工作。
它不是禅,禅是要用大脑,但是你要用的是正确的大脑,不是不正确的大脑。通常我们把
右边叫正确左边叫不正确。所以我说用左边的大脑,我用的左脑是左边的大脑,不是医学
上的左脑,我讲的右边的大脑也简称右脑,但是跟医学上的右脑不太一样,因为就那么一
块豆浆嘛!装在脑壳里面的豆浆叫做脑嘛!
凡是用左边的大脑都是思惟逻辑,用右边大脑是不用思惟逻辑,我们思惟逻辑用的越多,
你的大脑就越旺盛,大脑越旺盛哪,你就越找不到你的明珠,你的如来种性就越难兑现。
我们运用两个方法,你身体的运动,但不是你讲那个,健身房的运动,运动场的运动,不
是那个运动。我们的运动是内脏运动,内脏运动。运用内脏运动来激活你的右脑,主要是
激活你的右脑。
记得喔!当你激活右脑的时候,左脑就会停止作用,这个部分我们有个专有名词,叫作象
限转移。从左脑的左边大脑的作用,转移到右边的大脑作用。
当转过来右边的大脑复活的时候,你的如来种性就兑现了,这个时候所要的就是保衽,
保衽,禅宗的保衽。保养圣胎,保衽圣胎,让他逐渐的成长。
就好像受精卵让它转成鸡蛋一样,鸡蛋出生以后再保衽,还要孵蛋才能兑现成小鸡,然
后再长大。
先从圣胎开始保衽,然后变成小王子,法王子嘛!法王子在成长到成熟,这个就是修行的
两个阶段。
@
先到这里好了,有点累了。
这样是到十七分的进度。
第一篇打七分钟,第二篇打十分钟,算是有进步……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0 16:45:00
哈,法师用的隐喻很可爱。对嘛,那个性光团先弄出来,以后才有办法弄小王子。阿如果连这个明珠都搞不定,那就真的是很多前行做的不够,且也可以找一些助缘来帮忙搞定。练眼观鼻,甚至下行气,都是可以帮助的助缘,可问题是 有些人就一直说什么外道不外道的东西。这不是废话吗,这只是实验过程中,帮助的助缘而已,法本来就无正邪,难不成你的肉身还分佛教的肉身,还是道教的肉身啊?一大愚痴也!这些偏废的人,一定会有相应的问题反应在自身上,像是身体健康的问题、烦恼的问题,毕竟相由心生嘛!检验各大山头到底有没有得法其实也很简单,你就看他们的住持最后是怎么离开的就知道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0 17:48:00
恩,刚好也是在想法王子,经中读到的目前也只有文殊师利法王子。可能我经读的不够多吧!所以推想法王子可能指的是智慧。如果不是这样,那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7-10 17:53:00
你打的逐字稿主讲人是谁?连者都不标明,是什么意思?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0 18:05:00
下次标名吧!我也不会改内文。其实内文有提到。可能不太有名吧!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0 18:12:00
法王子身与智慧的关系就像是火与光的关系,有火必然有光,有光也必然有火。但如果只讲智慧或是果位上的描述,却不讲怎么修法王子身,这种翻书复制贴上的东西谁不会?楞严经里面,就有很隐喻的提到一些口诀,都是过程中会遇到的东西。楞严经: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可如果不经过心经中的基础,破声闻、破缘觉、破辟支,日月合盖,证色空不二,没有这些基础的话,楞严经这边的东西也难修。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0 18:21:00
意思就是法王子和菩提心都是能见到实相吗?那我可能搞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0 18:21:00
和尚教观鼻的好处是,鼻尖那边有个先天窍叫做‘祖窍’,是先天气的入口,又三光交会于一点圆成一心,那个光团是通往一真法界的通道。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0 18:24:00
圣者的报身成就都是在色究竟天展现出来的啊。曾听过句口诀叫做‘无相,无不相’。在藏传有句话叫做,实相菩提心月轮即是。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0 18:31:00
恩,还是不急。毕竟急也没用。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0 18:35:00
没办法稳定的观到这个之前,发的菩提心都叫做胜义菩提心,也就是出离八识的力还不够,容易基于六贼、八识上的东西来立知,即是无明的本质。你可以试着将眉间天目穴那边的光也下照,配合双眼三光交会在鼻尖。不要问我准确位置,你就心意上当作有,做便是。随着和尚的教授,会逐渐突破你的六七八识,自然会证空,证空之后自然的就不会受八识束缚,这个无明的本质就会被冲破,就容易回归到无无明了。还是那句话,走对方向,就是最快的路。人身难得,尽此一报身。我也怕自己此生无法成就,那就想办法保养自己的身体当作助缘,还留有一口气,不死就有无限机会。如果没办法了,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学牵识法,不然再退就求往生极乐,再退就希望投生学佛人家。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0 19:00:00
眉间天目穴的光?之前刚练看鼻子,试过眼睛半闭,应该是闭了三分之二了吧!还可看到鼻子,因为眼是半闭,鼻子再上面自然是黑色,理论上应该要全部黑才对,然而最上方,就差不多是眉间的位子那,居然是白的,好像是一出口的感觉。不知指的是不是这个?不过这我只看两次就不想看了,因为要很专心才行。当时的想法,如果有灵魂要离体,应该就从那里出去吧!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0 19:39:00
嗯啊,一开始要下一点心力,后来习惯就很快了,就会一直常住了。听上师是说,要炼到睁眼闭眼时,额前宝月轮都要常住,这样就有八地菩萨的水平,就不退转了。然后再搭配心经,这才有办法进入第二层意思里面。’观自在菩萨’的‘观’,就是此圣观,才有办法真的照见。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然后不是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这里就与金刚经的最后四句再次呼应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唐密天台止观的殊胜之处啊!小弟一介葛僚,不敢跟诸佛圣者的智慧比,且很多东西非三言两语能道得清的,还是尊重你们的法脉传承教授,这边就权且参考看看就好。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0 20:05:00
再花点心力来看好了。虽然比较喜欢几天前看到的一句:念佛,无所求。但虽说无所求,其实还是会求,只是为他人求多过为自己求就是。想说,念念皆为他人求= 无我?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0 20:39:00
哈,即使现在所求不是为我是为他,也是基于你现在的视野之上在求,还是有我、有所求啊!但不碍事,有所求也无妨,发心正,自然会被护佑,也会被牵引到应该走的道路上。要是能护持一个菩萨成道,那个功德该有多大啊!我也会求啊,希望能让我找到好工作,以方便修行。像是我工作的类别主要挑教育或是与民生相关的业别,黄赌毒、游戏相关产业就不参与了。不然去帮博弈事业开发软件,薪水直接x2欸!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无非还是要做教育事业,为道工作。也跟上面提到的有关,不要偏废一法,才能圆满咧。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07:52:00
恩,一直都觉的将工作和学佛融合是相当难,工作内容就不提,光是每天和同事上司接触,加上客户这些……我是觉的很不容易。所以不怎么劝身边的人学佛……还觉的学佛人在职场上恐怕会被欺负……但应该也是看人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1 12:00:00
工作场合是好锻炼的地方,可以透过工作边观识,可以锻炼忍辱,又可以从中学会随顺。如果遇到的人刚好有提到相关的东西或是表示有兴趣了解,才多提一点,也训练点到为止的拿捏技巧。这些都是很宝贵的经验,尤其初开始练习时,常常练到怀疑人生,总觉得什么都不会,还要受尽各种冷嘲热讽与否定,甚至羞辱。而且还拿不出什么成绩来给人家看,这些心酸又有谁能理解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也因为这些有经历,所以才有材料能让人化烦恼为菩提。莲花也是吸取淤泥中的养分,并出淤泥而不染。因为曾经什么都不会,以后更能同理其他人,容易站在对方现在的高度上,随顺其因缘给与指引,也懂得路上大概会发生什么事情,可以怎么引导。毕竟大家都嫩过,哈!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14:44:00
所以说也是看人,十几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自己有一个同事学佛,那时我是只念心经而已,不算学佛。结果我没欺负他,他还反而想来欺负我咧……很久之前的事了,一回想怎么好像昨天一样。记得还和他一起背过心经。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7-11 16:44:00
如果说大脑是第六识,不用大脑是前五识。但就算是不用大脑前五识也还是有贪瞋痴烦恼,并无解脱。正确的修行要有闻思修,听经闻法,如理思维。教人不用大脑,那智商不足的或愚痴的畜牲,不就都解脱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6:50:00
诸法意先导,正常的情况下是要用大脑先思惟后再去修是必然的。 问题在于有很大的比例,他的闻思修,最后是闻思思,把思当成修,有一种比思想更强大的力量,觉知引导不出来,然后思想一直把觉知盖住,当成是在修听经也常常会这样,就是他生不出自己的觉性,一直听法师讲的,好像法师讲完就变成他的,依赖性很重阿难就是这样啊,所以你看大迦叶,师傅引进门,他绝窍抓到了,就每天如理实修,阿难就整天在那边听经啊,听经也不是不好,就是悟性开不了,很奇怪,有的人他就是某方面太依赖或者是不愿意深入,所以很难摆托思想的束缚,每天要听人讲,讲完好像就变自己的,长不大的小孩那你看古代,人家2、30岁就出来独当一面了,因为他真的有把师傅教的如理实修,那有人到七老八十还在那边整天听经听人说法,妈宝喔XDDD思想后面、声闻后面,有一个更强大的力量,那个力量就是我们常说的舍识用根,你的法师也不过就是抓住了那个根,阿奇怪了就是有人抓不住,整天要去抓别人的XDDD这种人他就很难脱离大脑,因为他的大脑在听经在声闻可是他的潜意识形成了依赖,他不愿意冒险,深入心性深处他的自性永远是从法师或经文中学来的,所以原PO这个法师强调的是这点,你到底有没有掌握觉知或觉性?这个叫“以心应心”,不用大脑的,已经超越了初学者那种还停留在妈宝阶段,需要一直被思想导引的程度他讲的“激活”就是这道理,不是说你一直躲在师傅后面试图打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就可以激活,那绝对痛苦万分XD那种一直跟在师傅旁边的还有救,师傅还会叫你要出去磨练,最怕的就是跟师傅也不亲近,然后也不愿意跳脱知识的框架,想尽一切努力去“明心”,当然摆托不了大脑而且其实不只用思惟可以抓到修行的盲点,用“觉照”更能清楚的抓到修行的盲点,抓到“无明”思想本的限制太大,你今天用思想跟一个政治人物辩论,每一个佛教大师全部都会被打趴,你的理论遇到基督教遇到科学家,他只要一不站在你的整体知识架构系统,你整套思辩体系就起不了作用,不是说思想不重要,而是说他受限太多,甚至不能说是修行的开始,连开始都还没摸到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10:00
意识不等于大脑,但是粗分的意识与大脑有关,心识分为意识、根识,都属于心法,不是色法,眼耳鼻舌身等前五根属色法,这是指眼根、耳根、鼻根等前五种色根,眼识、耳识、鼻识等前五种识就不是色法,眼识等前五识属于心法,第六意根也不是色法,意根是心法,所以意根不等于大脑(意根是心法,大脑是色法,心法不等于色法,但是粗分的意识与大脑有关),心即觉知,心(觉知)包括有心王及心所,例如,眼识的觉知包括有自己的心、心所,耳识的觉知(心)包括自己的心、心所,鼻识的觉知(心)包括自己的心、心所等,例如眼识觉知的生起以我们面前的电脑为例,当你这位补特伽罗的眼根对到电脑萤幕的文字,也就是,你这位补特伽罗以外境电脑萤幕上文字的形状颜色的色处为所缘缘、你这位补特伽罗自身的眼根为不共增上缘、你这位补特伽罗自身的意识为等无间缘,三缘合和的当下即生起眼识的心识觉知,眼识的心识觉知量解到对境萤幕上文字的形状颜色,此时生起眼识觉知的心王与心所,都有这分量解通达,伴随眼识心王有五种遍行心所,包括与眼识心王自己相应的受想思等心所法,眼识取相后在意识生起电脑萤幕文字的返体义共相,第六意识依于过去学习到的文字习气认识该文字的内涵,所以你这位补特伽罗的意识才能量解通达对方所打的文字的意义,你的与大脑有关的意识思惟反应后,再透过你自身的身语打字予对方沟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语意三门一位补特伽罗自身有境与对境的互动,有上述略述六根与六境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快速,禅定越深越能清楚明了此过程又,心心所当中,前五识的心所法有遍行心所、别境心所等,是前五识的心(觉知)没有烦恼心所,与贪瞋痴等烦恼心所相应的心(觉知)是第六意识,我们第六意识的心所法,就不只有遍行心所、别境心所,还包括善心所、烦恼心所等,一位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这位补特伽罗的身语意三门,与他的意门相应的三种善根心所:无贪心所、无瞋心所、无痴心所,与他的意门相应的三种不善根心所:贪心所、瞋心所、痴心所,像这样善心所与烦恼心所都是与第六意识相应,不是与前五识相应。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8:46:00
用补特伽罗来解释细微意识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补特伽罗跟大脑分开,就会很清楚的知道补特加逻的清净他基本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46:00
当一位补特伽罗自身的身语意三门,断除与意门相应的烦恼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8:47:00
上也跟大脑思考是无关的,补特伽罗的清净只跟光明心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47:00
所,则这位补特伽罗称为解脱者,例如阿罗汉的身语意当中他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48:00
的第六意识因为已断除烦恼障而成就尽无生智的无漏心,如果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8:48:00
所以辟之佛,他补特加罗很清净,但是他不一定看得懂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49:00
是佛圣者,佛的身语意三门中他的第六意识不仅断除烦恼障也断除烦恼习气的所知障,所以佛的第六意知成就一切种智的无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8:50:00
而且其实补特加罗是一个很权宜的说法,他只是在肉身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50:00
漏心。像是我们凡夫的身语意三门,我们第六意识的心、心所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51:00
还尚未断除烦恼,依于这样的身语意安立的补特伽罗就称为轮回者,若自身的身语意三门已断除内心的烦恼障,依于这样的身语意安立的补特伽罗就称为解脱者,如阿罗汉圣者、佛圣者补特伽罗不是意识喔,补特伽罗是不相应行法,心识是心法,不相应行法不等于心法、也不等于色法,补特伽罗属于非色非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8:54:00
补特加罗如果以现代理论来解释,称为“不同的频域空间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54:00
心的不相应行法,补特伽罗具有自己身心的色法与心法,但是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55:00
补特伽罗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补特伽罗是依于自己的五蕴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8:55:00
因为如果补特加罗有分成解脱跟非解脱,那不就代表说轮轮有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可以解脱?也可以非解脱?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8:56:00
你现在说的补特加罗是一个人喔,如果是一个人的话我们可想而知会把他的思想或物质感官,当成是主体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57:00
补特伽罗,例子很多,六道众生随一、阿罗汉、菩萨、佛圣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8:57:00
可是我们知道你讲的补特加罗非单指人,而是指他的细微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8:58:00
心识,那么细微心识长什么样子? 什么形状?如何与这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58:00
轮回者和解脱者都是补特伽罗,但是,轮回者自己的身语意当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8:59:00
中还有烦恼,解脱者的身语意三门当中已断除烦恼。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8:59:00
说法,不同的肉体有不用的补特加罗? 那么用频域来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00:00
解会比较容易,其实讲简单点就知道,你知道你的补特加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00:00
是无形无色的喔,补特伽罗自己的五蕴当中,色蕴是色法,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01:00
的,他的色蕴的色身才有形状颜色,五蕴不等于色蕴,不能把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01:00
使用大脑,并没有真的深入到补特加罗更细微的觉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02:00
五蕴与色蕴混为一谈,色蕴只是五蕴当中的色法而已,五蕴当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02:00
心法无形无色是有问题的,心法应该是可有形可无形如果心法无形无色,那么幻身光明他就没有办法成就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03:00
中的受想行识四蕴就不是色蕴,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觉知)、不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03:00
所以你可能把物质的颜色,跟心法的颜色搞错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04:00
是色法,又,一位补特伽罗也不是只有一种意识,一位补特伽罗身语意三门中的意识有很多,比如他有认识电脑的意识、有认识衣服的意识、有认识好坏的意识等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意识,又他的意识也有许多不同粗细的意识,比如他醒著时的意识比睡着时候的意识粗分,相对的睡着时候的意识比醒著时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07:00
对,一个补特加罗其实是很多层的意识叠在一起的通常我们把最粗浅的那一层跟大脑说在一起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07:00
意识细分,同样是睡着,熟睡时的意识又比作梦时的意识细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08:00
因为跟大脑是紧密相连的,很难分离,比较细微的可以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08:00
昏倒时候的意识又更细分,死亡时最后死心现前的意识又更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09:00
分,诸如此类种种差别,所以一位补特伽罗有许多种不同意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09:00
阿其实像你说的,他都还是跟大脑相连,所以梦境才会横跨两个世界,一半是现实的,一半是非现实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11:00
粗分意识大脑有关,但是细分深层意识不一定跟大脑有关喔,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11:00
补特加罗又可以说是“多维意识空间”细分意识层次为什么我说跟大脑有关,因为当他从头部展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12:00
是死亡时最后现起的死心光明意识会脱离色身,那时候把色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12:00
现时,他会有一种跟大脑理路结合的通透,或者是行者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13:00
光明因为贯穿了他的大脑,所以大脑可以从中吸取其智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13:00
识会持续不断的延续,最细微层次的意识既无始又无终,前一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14:00
世延续到此世,乃至延续到来世,乃至成佛后也不会断灭。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15:00
所以为什么同样一个肉身,有人可以从法界得到智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15:00
一位补特伽罗自身最细微的意识是无始无终的,会一直相续常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16:00
住下去,以此而说补特伽罗最细微的意识是坚固的、因为它是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16:00
界中的文字去架构思维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17:00
不会断灭的,如果是粗分的意识,如贪心的意识、瞋心的意识属粗分的意识,就是不坚固的,因为贪瞋等粗分的意识透过对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19:00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大脑抓不到最细微的坚固意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19:00
治会断除,可以断除所以是不坚固的,而最细微意识是没有任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20:00
何对治法可以断除的,我们修行可以靠大脑的粗分意识,不要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20:00
意识,并将其“无明”变成“无明尽”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21:00
说粗分意识可以用,就连前五根识的觉知都可以用,而且也要有这些才能够趣入佛法学习,佛陀说能够修学佛法的暇满人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22:00
当然一开始一定是要用这前六识,问题是说当你说的细微坚固意识解脱的过程中,前六识可以清楚的查觉到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22:00
是六根完俱的人身,有眼识可以看、有耳识可以听、有意识可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23:00
还是说前六识他必然是细微到一个暂时停止作用的情况下他融入了细微意识而觉受暂时消失?等回来后才能知道?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23:00
以思惟等等,是依著这些能够学习佛法,当依著正法正确的学习,逐渐断除烦恼、乃至断除烦恼习气成佛,像阿罗汉的意识就成就尽无生智,佛圣者自身最细微的意识就成就一切种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26:00
现在问题是圣者的意识成就智慧,一定是头脑也有那个智慧,但是那个智慧是圣者透过头脑修成的?还是透过补特加罗的净化,反过来将讯息传给大脑?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28:00
我们的大脑属于有漏的色身,我们修行佛法是依著这个有漏的色身修学,就像现在各位在电脑前面打字,也是依这个色身,有漏是指现前这个色身,是依过去世的业与烦恼所感得的,依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31:00
所以这个色身的智慧,是透过其本身功能性的对文字的学习思考而生,还是透过学习思考后,找到方法由细微补特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32:00
于这样的取蕴安立的补特伽罗如我们属于轮回者,因为我的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32:00
加罗传送给他的? 那么在传送的过程中,色身大脑的运作是处于什么状态? 他要让路吗? 还是他一样处于思考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33:00
识尚未断除无明烦恼以此安立的补特伽罗属轮回者,色身是没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34:00
中? 现在我们探讨的是两者结合的过程中,他是怎么对接的? 像太空船他最困难的就是这个,如何对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34:00
有智慧的,智慧的施设处是心识、智慧的施设处不是色身,大脑人脑是我们可以使用的工具,帮助学习认识,但不是说大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35:00
色身是没有智慧的,也就是说大脑的功能性,本身是没有智慧的对吗? 那么大脑的功能性对于文字的理解,也不能说是有智慧对吗? 顶多就像翻译机只是把他翻出来对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37:00
等于智慧,由大脑的功能帮助学习认识,最后成就现量的智慧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37:00
吧?既然大脑跟色身本身是没有智慧的,怎么透过学习认识而成就智慧? 除非这个智慧本身就存在,只是大脑读取到而已吧?所以根本上来说,不是学习成就智慧,而是大脑透过了学习,明白到智慧本来就俱备,而交出其权限?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40:00
依照佛法说我们的心识觉知,本来就具有定、慧心所的功能,像是第六意知本来就具有定心所、慧心所的功能,佛教对于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41:00
那是心识觉知喔,不是大脑吧?如果说大脑没有智慧,那么大脑是不是类似翻译机的功能那么在翻译机背后,才有那个“心识觉知”的“智慧”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42:00
心所的诠释,并不完全等于现代科学家对大脑的认识,身心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42:00
那么如果那个心识觉知是超越大脑本身的“功能性”的话那么是不是透过对文字的学习,其实所能触及的范围有限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43:00
有相互影响,但现代科学对大脑的认识不及佛法对心认识的深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43:00
那么智慧的升起,就并非透过文字思考,而是透过另一种非文字思考的“心识觉知”生起,大脑只是补捉到了这个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44:00
度,如果觉得用大脑来认识有侷限的话,学习佛法讲的心心所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44:00
讯号,加以解读并翻译。 如同“爱”,爱是需要学习的吗? 从来没有听过一个人需要学习爱,才知道怎么爱人除非他已经失去“爱”了对吧? 才需要重新学习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45:00
对佛法修行会比较有实质的帮助,科学讲的人的大脑是从受精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45:00
那么当他重新学习之后,“爱”的升起,跟他的学习有关吗? 也许有关,但是那个根源并不是来自于他的学习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46:00
卵的胚胎发育来的,但是佛法讲的意识是在胚胎之前已经有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47:00
而是他透过学习之后,发现自己没有爱因为这个发现,所以某种“爱的力量”才升起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48:00
,佛法讲的大脑会跟着寿命结束,但佛法讲的意识在此世寿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48:00
这部份说的是没错,所以也就是说如何查觉大脑还没发现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49:00
后也不会结束,科学讲的由胚胎形成的大脑既有始又有终,而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49:00
的细微意识? 就像你说的在你出生之前就在运作的意识我不认为这个意识可以透过对文字的学习而查觉顶多只能说透过学习,而使大脑愿意暂时放下主导权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50:00
佛法讲意识的续流既无始又无终,此世大脑只跟粗分意识有关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50:00
而让“细微意识浮现”并“净化”如果说意识的续流无始又无终,那么如何透过粗分意识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51:00
但是此世使用大脑学习的习气也会依著细微心识去到来世,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52:00
具的使用,去掌握一个在它之前无始,在它之后无终的流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52:00
们此世获得人身的工具,以修行来说要培养好的习气,会影响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53:00
动? 除非这个粗分的意识他瓦解对吧?如果这个粗分意识没有瓦解,只是照着其功能性来使用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53:00
来世,即使不讲三世因果的修行,善加利用我们人身这个工具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54:00
、善用我们的大脑,也能带来身心健康的安乐,这是告诉我们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54:00
你现在说的善用工具,并不能彻底的从无始无终的续流中永远解脱,反而像外道的说法了,所以我才点出问题所在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55:00
无论从短暂的此生或长远究竟朝向解脱,都要善加利用人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55:00
粗分的功能性使用,并不能觉知道在他之前的无始跟在他之后的无始,除非这个粗分的功能性有某种对于无始无终续流的瓦解,或是融入? 否则永远是两条平行线对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56:00
先这样了,心识续流的无始无终,明天来没到来、明天的心识尚未生起,后世尚未到来、后世的心识尚未生起,可是心识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58:00
心识续流的无始无终,并非明天或昨天的概念,那就是我说的大脑受限于其功能性只能以时间的延伸做为理解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19:59:00
续流到时会生起,不会此生结束就跟着结束,心识的前一刹那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19:59:00
心识续流无始无终是一种没有时间轴的“当下”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00:00
有前一刹那,在我们入胎那一刹那有其前一刹那,在我们此世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00:00
由这种当下投射出了时间的觉受 跟所有频域的补特加罗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01:00
如果我们说三世如一,那么无始无终并不存在于你说的死亡前或死亡后,心续流跟时间是无关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02:00
终,心识的续流无始无终,以此安立的补特伽罗亦无始无终。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02:00
那么如果我们一直使用这个“有时间性的会生死的感官”他如何补捉到这个没有时间性的“无始无终”?他的使用本身是受限于时间,如何觉知到时间以外的续流那么是不是时间的概念必须从他的限制中消失?那么他有办法透过学习而让时间的概念消失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04:00
这个道理可以推知喔,我们所认知的法,不一定侷限在前五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05:00
或许可以,但是不是应该说时间的概念本来就不是真实的他不是透过学习而成就,而是他认出了时间本来就不真实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05:00
认识的法,也有第六意识比量认识的法,这些都是存在的,在<释量论>中就有说到如何成立上述提到的这些所知。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06:00
那么这个时候无始无终就不是透过学习成就,而是他本来就已成就,只是透过学习而放下了概念,让这个成就自然展现,但是如果一个人抓着学习不放,有可能展现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09:00
这些法是透过学习认识,不是说透过学习成就喔,像现在我们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09:00
我可以接受“透过学习认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10:00
打字认识文句,可以透过学习认识,英语、梵语也都是如此。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10:00
也就是说,学习的功能仅止于认识像“灌顶加持”就不是学习认识了对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11:00
回翻一下已坐着打字两个小时囉,错过运动场跑步时间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11:00
去跑一下吧 以免用脑过度XDDD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14:00
这就不对了 你对法理理解跟使用大脑是两回事 否则每个大师应该可以不用休息连续24小时讲法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14:00
初学会觉得比较辛苦费力,越学越熟手会渐渐得很自然....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17:00
当然大脑只是个工具,心能无限增长不像我们色身有限制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17:00
心那个也不叫无限增长,有时间和空间,才有增长的问题心的功能性本来就没有增减,所以才叫如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18:00
我说的是一开始对法理思考不清楚,透过学习能逐渐通达认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18:00
把心识认为是有范围可以增长的,这好像不是大乘思维你那种认识又不能说是“心的增长”,顶多是“知识的层面增长”去跑步吧XDDD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20:00
心识的能力增过串习的增长,这是说心的功能,不似物质性的限制喔,这反而是大乘会从心的悲智增长成就一切种智来说,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22:00
可是如说你说透过学习而通达认识,就叫“心的增长”那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22:00
小乘会比较希望心识能够断灭灰身灭智就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23:00
就矛盾了,是不是表示你学习的工具本身可以增长?否则你如何透过一个不会增长“心”的工具来让“心”增长? 小乘就是认识心识可以“修整或增长”啊所以达摩才说二乘最努力,让心识增长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25:00
心的训练在佛法会说串习,我们的无明我执也是串习来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25:00
喔我说错了,达摩是说认为努力让心识增长的除了二乘外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26:00
还有外道,所以可能比小乘还糟糕一些现在的问题是透过学习让心增长,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应该是透过学习而认识,心本身没有增长因为这样的领域,而心的功能性显发,这个显发相对于之前没有显发叫“增长”,但是其本身并无增减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28:00
我说的增长可能和你说的增长不同,心的能力可以透过训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28:00
打错(因为这样的领悟,而心的功能性显发)所以现在我们知道文字的危险了吧? 增长本身就是一个变多或变少的描述,如果不明究理的人,还以为心是可以被调整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29:00
你说的我以前接触禅宗时有听过这些,很久以前的事忘记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30:00
如果说你的心本身就有智慧,好像跟什么宗都无关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30:00
或者说已经抛弃很久了,对心的说法有很多角度,有时候用胜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31:00
他本身就不受时间、空间跟表达方式角度的限制才对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31:00
义谛的角度,有时候用世俗谛的角度,当用世俗谛的角度在说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32:00
时,这时拿胜义谛的角度看会觉得好像不合,实际上不相违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32:00
当然心的角度可以从世俗或从胜义谛用不同角度来表达但是那前提是行者清楚知道分别,比方说大脑会使用过度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33:00
不多说了,再打下去要9点了,我打字不快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33:00
但是心没有这个问题。可是如果一个人说大脑不会使用过度时他用的是胜义谛的“心”,那就难免让人错乱了好啦,快去跑步啦 晚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35:00
我们说大脑不用使用过度喔,言不尽之处还请不要会错意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20:35:00
刚刚才骑脚踏车运动回来。感谢所有留言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36:00
好像不是这样,我刚是看到说“对法理的理解够了就不会使用过度”,这本身是有问题的,否则佛陀不会放弃苦行大脑跟身体一样都是物质,理解也是需要使用细胞的不会有因为熟悉度的关系,就不会使用过度,那是两回事只有“非生灭法”才不会“使用过度”喔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38:00
我指的是对法理的认识,熟悉与不熟悉时,熟悉时相对不会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38:00
熟悉时你相对在使用时,不会这么累,但是一样可能会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39:00
使用过度的问题,不会因为说你熟悉游泳,就能游到美国所以这又让我们看见文字的危险,不会使用过度跟比较不费力,他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40:00
你说的是如此啊,可是先生,那是你跟我说去跑步不要用脑过度,我是针对这句关心的话而说,不要扯太远了,永远扯不完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40:00
我关心你怕你用脑过度,你可以告诉我说还好这不费力可是如果你解释成通透佛理就不会使用过度,这就怪怪了我也觉得凡事不要扯太远,比方说“心可以增长”还要扯很远来解释,不如“觅心了不可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42:00
或者说心的能力可以增长,透过串习可以增长心的能力心的世俗谛如此,心的胜义谛层面是自性空不可得自方成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43:00
心的能力可以增长也很怪,这个心好像又不是我们讲的心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44:00
心的世俗层面和胜义层面不相违,不需要拿一者否定另一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44:00
你应该说心的能力可以“展现”,而不是“增长”的确这两者不相违,但是那个前提是你能清楚分辨站在那一个角度时所说,否则听者会认为讲的人在细微意识中他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45:00
心的能力若不能串习增长的话,比如禅定的能力,那也不能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45:00
其实也分不清楚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46:00
定渐次提升,比如从初住心到二住心..到九住心..到初禅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46:00
我们现在要分清楚的是,你所谓的增长是指他有增减还是说透过行者的禅定证量而有不同程度的“现量”吧?我相信你要表达的是行者,但可能你没有使用过度的大脑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清楚的表达出来。(打错我相信你说的是后者,但可能透过没有使用过度大脑后,不精确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49:00
是有言有不尽的地方喔,刚回看一些有打错字的地方,不过很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20:49:00
有个问题请教,若说明天未到来,明天的心识未升起,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50:00
远了也没法改错字了,我要说的是我们的心可以串习增长发展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50:00
我觉得说的心可以增长发展,还是很危险的说法变成像知识层面,可以一直增加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20:50:00
世未到,来世的心识未升起,那透过许愿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吗?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51:00
你现在说的“心的能力”是指那个“学习的心”的能力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51:00
品质增长,获得不同的禅定程度等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20:52:00
心想事成这种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只是并非所有人都具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53:00
心识具有慧心所,慧心所的功能是能够让我们学习获得知识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53:00
如果说这个心识可以透过训练而增长,就表示这个心可以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20:53:00
这种能力就是。心想事成应该也可看成是一种许愿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54:00
比如说菩萨学习五明,对于五明学习增长我们的心有这个能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54:00
也就是说一个大脑先利用学习之后,让心识去慧心所那边提取智慧,而让“心识增长”? 那么慧心所本身会增长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55:00
吗? 又慧心所跟这个“增长的心识”是两个不同的空间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55:00
是说佛教说的心(觉知)本身就具有心心所,比如说佛陀一切种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56:00
智的心识(觉知),一切种智的心具有心心所(心王与心所)。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56:00
之说? 应该智慧就在那里面了吧?如果说智慧就在那里面,只是有没有显现出来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0:57:00
慧心所是以心具有分辨抉择的能力来安立,心原本就有此能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0:58:00
心如果原文就有此能力,有分辨跟觉知一切的能力那么说“我透过学习让心识增长”,就不是很好的表达应该说,我透过学习而了悟心原本有此能力而展现这个很细微处喔,就是外道跟真正佛法的差别XDDD有时候不是说我们学习正统的佛法,就不会有外道的习气因为他可能躲在很深的补特加罗里面,所以要慎审观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02:00
佛法说像道谛的施设处是心识,透过五道的次第增长得解脱,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03:00
这个要看用的人怎么用咧?有时候他说增长,有时候又说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03:00
以大乘来说,透过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的增长,最后成就佛果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06:00
没有"他的补特伽罗"这样的说法,因为他本身就是补特伽罗,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06:00
所谓“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它本来就广大无碍不增不减,只是被遮盖而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07:00
有很多地方因为没有定义清楚,所以对不到焦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07:00
如果说意识本身有很多层次,为什么不能说他的补特加罗我跟手是一体的,但是我可以说这是我的手吧?还是说那个手是你的? 这又不符合补特加罗的定义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08:00
没有他的补特伽罗......补特伽罗不是属于谁的今天也不用跑了,补特伽罗的定义我在隔壁板常贴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09:00
不是对不到焦,而是你使用没有过度的大脑,没有清楚的分辨出来。如同补特伽罗,你可以说补特加罗无我但是当一个补特加罗还未解脱前,他说他的补特加罗当然没有问题。如同一个还没有解脱的心,他说透过学习让心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11:00
我没有说大脑不会使用过度喔,我说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熟悉度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12:00
识增长,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他今天把这个没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12:00
如果说大脑会不会有使用过度的情形,那是有的,从医学健康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14:00
的角度说,现代社会资讯量大,过度使用大脑并不健康,适时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14:00
了解,感谢你认同大脑会使用过度XDDD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15:00
的休息、饮食补充、睡眠都很重要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17:00
是的,我也认同资讯量太大,适当的使用大脑才对修行不应该过度着重在大脑的理解和使用,应该适当即可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17:00
佛法有时候会说悲心增长、智慧增长,这都是在说心有此能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18:00
所以为什么慧能说“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即是这个道理,佛法中说的增长,如果是从圣者口中说出来的他会很明白那个增长,即非增长,是名增长,这个金刚经中说了很多。如同现在谁都会讲色即是空,但是悟入的层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20:00
这在佛教是很常见的说法,在三十七道品四正勤说让修善的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20:00
次就完全不同了,所以我们谈“意识”,意识的范围也很大,总不能说每个人谈意识,你就认为他在说第阿赖耶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21:00
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悟入阿赖耶,他的意识还停留在大脑换句话来说,心“不增不减”更是普遍的说法除非他很清楚的觉照到阿赖耶的亮度还有广度,否则我们把他认为的意识说成是大脑,也没什么问题…不然干嘛说要舍识用根,就是叫你要超越粗分的意识嘛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24:00
如果从心心所角度认识的话,就比较不会侷限在科学说的大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25:00
那你要看这个“认识”是大脑的认识,还是真的有增长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25:00
像我们说慈心增长、悲心增长(慈、悲都属于第六意知的心所)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26:00
用科学家来看,应该看不出大脑当中哪里有慈的脑、悲的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26:00
就有无量光明将众生无所分别,而你所说的慈心增长只是行者他透过修行,去认出这个根本而“现量”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27:00
顶多是因为慈悲心带来的平静让脑波测量起来可能较平稳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27:00
换句换说就是第六识净化了,所以心的慈悲力显发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29:00
主要是说像佛教有心类学科目,它并不等于是说认识脑部功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30:00
但是当他写成文字之后,我们的确要用大脑理解对吧?只是说我们的大脑理解,并非真的触碰到这些意识所以闻思修,理解是否就只是声闻乘的程度?再上去他碰不到了,才需要去“缘觉”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32:00
科学家可能会把大脑等同于意识,但是佛教说的没有那么狭隘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33:00
现代科学其实开始摸到意识了,才会谈到量子论只是说他们无法观测到意识的根本是光明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37:00
最后小结一下自己的推文,自己的推文主要是说两点,因为看到有人说大脑等意识,以及说前五识有烦恼心所,而做个厘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39:00
回答一下小G,心想事成的原理在于你的心愿的念头要常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39:00
佛教说的意识不等于大脑,且前五识的心识不具有烦恼的心所法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45:00
另外补充,我们的五蕴当中,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觉知),色蕴是色法,色法不是心(觉知),因见容易混淆,分辨一下。(另外补特伽罗的相关定义,可参考隔壁板贴文#1YYSfi9i (Buddhism)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1:50:00
补充一下,可以增减的心,是意识心,并非心经中说的心这点容易混淆,误将“明心”当成“修心”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1:51:00
智慧增加,烦恼减少,不是一般物质性说的增加、减少我们说希望你的烦恼减少,是对内心而说,不是说体重减少...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1 22:51:00
感谢yk大和B大开示“大脑过度使用”并不健康,小弟我就是过度依赖大脑的苦主(而且我也只是习惯耍小聪明)有时候接收不同来源的资讯,陷入烦恼而不能自拔囧有时候也许是我太自以为是,连自理生活的大小事都有困难还学不乖,多管闲事,自诩为公民,从责任感变得有点自负“有的时候,我就是好想逃离那一切。”-派大星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1 23:09:00
觉得‘不要用大脑’这段话,就经验而言,不能单纯只看字面上的意思。在练习向内听思维的声音的时候,也是假立一个能观的心,来观察思维的运作。如果不用大脑,又怎么有思维的声音能够被观察呢?但是要训练自己站在岸上,如是的观察思维的识浪,不要被识浪的漩涡给卷进去,跟着去前思后想。金刚经不是说吗: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最后面也说,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1 23:24:00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3:29:00
其实我们说“智慧增加,烦恼减少”也是权宜的说法,事实上智慧并没有增加,烦恼也没有减少,心本身就同时俱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30:00
大脑是要用的,我们人身难得,从健康角度说不要使用过度像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3:31:00
足了解脱与轮回,只是在于行者他所相应的是什么?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31:00
现在医生常说很多人有失眠的现象要避免睡前过度刺激用脑,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32:00
一般情形还是鼓励用脑学习的,我觉得AP网友说公民观念的深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3:33:00
智慧也是相续不停,所以并没有所谓增加或减少的问题如果有,那也只是二乘的说法,对于更上乘来说这种说法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34:00
化学习那很好,以佛法来说在法义的学习是很好的,用在益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3:34:00
是需要舍弃的,反而不是禅宗需要被舍弃XDDD大脑需要学习,但是一辈子用大脑在学习,就是巨婴了也就是张忠谋不用办台积电,只要一直学习半导体理论这个“实践”才是“心识”的力量所在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35:00
上,以佛法说像是智慧、慈心、悲心的学习,如理的闻思修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3:36:00
而大脑不过就是心识的入门砖,一辈子学习是有问题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36:00
是值得鼓励。那要看怎么学习,以佛法来说为了修证所以要学习,如果学习佛法不是用来修行、用来调伏自心,只是当做知识就比较可惜还有大乘佛教的角度,当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时,一方面不是只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3:40:00
那个法门无量誓愿学,不是叫你从思维中去学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40:00
自私的为了自己学习,因为众生有不同适应,菩萨行者因为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41:00
悲心为了教法住世利益众生,为了佛教三藏的延续也要学习。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3:43:00
所谓利益众生其实也是利益自己,如果没有自己也就没有众生,那么众生心识的遮盖,从细微处来看与自身是同体的,所以大乘必然会利益众生,但是并无众生相,原理在这里,法身怎么会不包含众生?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44:00
像很多格西善知识为了教法的住世不只自己学习也教学大众,这些都是很值得赞叹随喜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3:45:00
这个社会中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很多,但是佛教的标准来看很多都是外道吧? 所以如果自身是佛教徒,更应该要用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所谓利益众生的原理就是众生与我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1 23:46:00
佛教三藏: 1.经藏(经部) 2.律藏(律部) 3.论藏(论部)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3:47:00
同一法身,这才是真正慈悲心的原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49:00
AP法友是的,佛陀转的法轮集摄在佛典三藏,如果只是束之高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1 23:49:00
B大,小弟我根器驽钝,没有你的资质那么好 (你是高标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50:00
阁,以长远看越来越少人学习的话,佛教会越衰微住世不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3:50:00
小A我没有针对你啦,你这么诚实我不会对你这么严厉的我针对的是明明自己做不到,讲一堆说自己最正统的人然后企图有意无意的,影涉别人不正统XDDD事实上你把他趴开来看,里面黯淡无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54:00
过去圣严法师也是有感于此兴办佛教学院。B大,前面推文说的是个人心得,自己个人不代表谁,请不要太在意....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1 23:56:00
yk大,我觉得B大也不是针对你w (不要自己对号入座啦XD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1 23:57:00
我说的也是个人心得,比方说心识增长跟慈心的根本问题如果觉得受伤了,也请不要太在意修行嘛,调伏自心,调伏自心,我今天有没有很空观XDDD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1 23:59:00
这样很好,担心伤害他人,我说的只是个人的学习,并没有想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00:00
不会啦,我说的也是个人的体会,当然有时候他会跟一些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0:00:00
伤害他人的学习,大家都这样想很好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0:03:00
智慧、慈悲等施设处是心,智慧有没有增加、烦恼有没有减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04:00
从中去认知自身的阻碍智慧和慈悲的源头是心,如果说智慧会增加,是对于那个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0:05:00
等是要看自己的心,自己对自己最了解,没有说要强迫他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05:00
轮回体而言,但是对于心本身是没有任何增减的我不觉得自己对自己最了解,如果是这样就不需要师傅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0:06:00
嗯,心本身自性空这一分,在凡夫的心和圣者的心是一样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06:00
事实上没有人是了解自己的,他必须透过某些方式或机缘去看到这些他之前没有看过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0:07:00
当说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心时,是指自己对自己要诚实以对,跟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07:00
如果凡夫的心和圣者从本质是一样的,那么智慧的增减就根本来看就不是心的问题,而是流转的意识的问题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0:08:00
B大说话好像有点鸡同鸭讲,不好意思,我没有说不要有老师,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09:00
自己对自己诚实以对,首先要有照见身心问题的能力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0:09:00
不是这个意思,自己的心跟他人的心比起来,以我自己而言,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0:10:00
别人的心我比较不了解,比较了解的是自己的心,所以学习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10:00
门很深的学问,也就是“无我”的学问,如果你能认识自己的心,没有理由不了解别人的心。 为什么我说认识自己很难? 因为很多人对自己的认识是来自于别人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0:11:00
法比较看自己的心,有时候观察到自己有敌意时,就要遮止。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11:00
对自己的认识甚至是一堆别人创造的宗教名词堆积起来的包括所谓的敌意,有可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又返回来XDDD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几乎都是由外境所投射出来的包括那些经文义理,也是外境投射过来架构出自己认知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0:12:00
就这样了,刚刚忙完才回来看文留言推文,该睡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13:00
心,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是真正的认识自己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0:13:00
法安 晚安 :)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0:13:00
各位前辈,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出在耳根圆通章里面说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23:00
我说认识自己很难的原因是什么? 比方说老师说你很乖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0:23:00
看你们用一堆名词都搞得雾萨萨的。怎反而觉得汉传或是禅宗,大方向的原则掌握住,就一招用到底,配合显传经文上的一些诀,其实很快就进去了。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0:25:00
B大的标准严格,但小弟我习惯挑软柿子吃,惰性很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26:00
我也觉得一堆名词雾萨萨XDDD 没办法有的结他很复杂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0:26:00
贪图向佛菩萨祈求“善巧方便” (B大说我诚实,我就坦承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27:00
你直接把他剪掉是不行的,而且他也不会觉得自己有结XD我们也是学理达人耶!!! 只是不太想用而以…也可以很“理性”的“调伏自心”XDDD y大请勿见怪,只是借着这个讨论来开显大家心中比较直观的一部份刚好有相同的话,所以就想说趁著一路讨论下,让大家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大脑、思维、意识、细微心识、心的根本各个层面的更透彻的认知,辛苦你一整晚了小A我只希望你好好照顾自己,把自己身心养饱满一点,建立自信,这样才会降少自我谴责的部份,当你身心虚弱就愈会胡思乱想,然后自我谴责。当你很懒时,就接受自已很懒,不要去想说“我真该死,我怎么可以这么懒”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0:36:00
https://book.bfnn.org/books/0069.htm#a70先回应yk大、B大之前讨论科学的部分,以前阅读过这篇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43:00
佛法他其实有一个门槛,他在以前是给身心最强壮的人去学习的,这些人外境本身无阻碍,可能想要的都得到了他还是觉得不快乐、或这个快乐不长久,所以才去学习那像我们外境千疮百孔的人,有时候会有一个错误的距离就是我只要躲在这里面,了知诸法皆空,就没有烦恼了那个路径是错的,他只是暂时逃避而已,在生活中其实要先设法健全身心,吃好睡好运动,休养生息到一个地步才具备真正修行的条件,所以现在你是要找到一个强而有力的法门,让这个法门去支撑你的身心,改善你的外境然后再进一步的导入解脱另外讨论到科学,佛法其实是比科学更细微的实证,现在的问题在于,以前的人他用的工具是杀猪刀,所以他对心识的形容工具会很复杂,搞得一堆人光要弄通这些理论就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0:58:00
我想修行,但我父母斥责我不积极找工作,没有自我要求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59:00
头快爆了,https://lurl.cc/3XNVaGh,就跟这个一样啊我要学微积分之前还要先把中文学到通透?所以现在你是不是要建构出更简单的理解工具?我把你一个什么心的什么学学通了,要花5年。 那是不是工具有精进的空间? 你是不是用量子力学来解释意识会更快速? 科学不代表佛法,但他绝对是一个好的工具当我们在解释心的续流时,可能传统的思维就很容易导向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1:04:00
是的,处理资料前,也要先从data pre-processing上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1:06:00
时间的延伸,如果有一个更好的工具把时间轴拿掉了是不是更有助于了解?然后呢,如果我不照这个https://lurl.cc/3XNVaGh来表示,就代表我不懂微积分? 那我看牛顿死当了所以我就一定要照你的体系内的这个工具来学习,才能证悟? 学理的矛盾就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工具,看你怎么善巧使用,重点是你有没有真的通达那个原理工具当然很重要,但是你的学理不一定是我的学理啊南传不讲空性,他有自己一套观生灭的方法,一样能证悟重点是你要能尝到那个“法的味道”像我跟y大讨论,他说补特加罗,又心与心所、又心王什么的,那是我有看过这些东西,所以才能讨论,其它人一看就倒了,所以上次才有人说法身这么杂光看就受不了那是不是有另外一套简化的工具? 难道永嘉玄觉说法身觉了无一物有错吗? 他没有谈这么多名词,就外行?我们在讲慈悲利他,是不是简化精进这些工具也是一种对众生的利益? 像前面讲那个密勒日巴、不然就大手印之歌,他几乎都只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我今天如果是要解脱,不是要念博士写论文,我一定要懂这些东西吗? 能不能有更“实际利益”众生的方式咧?但是厚,我们讲这样,那些人又不会服气,他觉得你没有学过这些,所以你一定修不出来,变成说我还要刻意去看完后,知道他的工具之后才能知道他在讲什么但是大多数人的喔,生活够忙了,没有那个美国时间可是我知道有一部份比例的人,他会以为说一定要把这些很复杂的名词结构学清了,才能修佛法,我在救的是这种人,就是说你不一定要骑自行车的,现在有磁浮列车要通俗,真正的大师都是通俗的,你看达赖叫大家一定要了解量子力学。最近那个法藏他也很通俗啊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1:35:00
#19stzGRr (SpongeBob) 〈Artist Unknown〉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1:36:00
法藏也是很推,据说已证辩才无碍。(不是针对谁,是发现普遍现象)自己长期观察下来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1:37:00
净空法师净界法师、慧律法师,这些都是很通俗的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1:37:00
心得是,学理型的常常就是只会讲开始跟结束,虽然也说有在修,但就觉得中间的过程少了一大块。交流起来常会让我觉得,我都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是你好像根本不知道我在讲什么。甚至明明在讲同样一件事,只是我在讲过程中会发生的事,但对方就常以为是不同的事,就又曲解到其他地方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1:38:00
问题在于,他们讲的这么通俗简单,你到底有没有在修?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1:38:00
去,最后再用经典上的结论圆回来告诉你是这样。就更让人觉得你讲的结论到底怎么来的?直接背来的喔?但问题是讲的也是有所本,是从经上来的,也是能利益到另一票有缘,也不能说你不对,只是不合时宜而已。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1:39:00
你一直在反复的听同一件事情,然后当成在修?那我就好奇了,每个人都必须要一直重复这么没效率的事情吗?我不能听个2堂课就去内观了? 一定要听个10几20年?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1:46:00
https://youtu.be/JLOc3uxcqyM?t=258g大说“只是不合时宜而已”,我今天刚好在YouTube看到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1:48:00
Y兄也是很认真求学且精进的行者,小弟就经验上简单的给点建议,希望不要介意,如果早就已经会了,那就怪小弟有眼无珠,见笑了。这时虽然是假立一个能观的心,但还是有细微的东西在里面。虽然体本来就真,但因为还是有很细微的我执在里面所以不纯。觉得只是时间的问题,机缘来了,应该很快就突破进去了。连这个心都破掉之后,才能体会到那本来十方圆明净色的无量法身,上合诸佛本妙觉心。才能觉察到之前这个能观的心也是暂时假立出来的。才能真懂心佛众生等无差别,根尘识本来就是清净(不垢不净)的。因为我的心跟圣者的心本来就一样,那在各自的六根里面作用,不也应是一样清净的吗?只是过去迷而不觉而已。是以《圆觉经》中云: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住无止,无作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小的一点新的的分享,如有说的不对或是不中听的部分,还请海涵,万望赐教。*小弟一点心得的分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11:00
阿小A为什么不找工作? 有出社会恐惧症?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06:33:00
gogo大po的经文,让我想起有些菩萨其实也还有点看不起人的习气,比方维摩诘表现出看不起人时,文殊师利还赶紧提醒他:勿轻未学。转女身经里,无垢光女也是表现出看不起天帝释,数落了一大堆……乐求小志之类的……今天有事,要早出门,大量留言回来再看。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48:00
补特伽罗、心心所等,都是佛陀对弟子说法的用词,佛陀在阿含经就有教导这些内涵,佛弟子是依于这些佛语内涵去学习。(这不是佛陀故意讲一些让人听不懂的名词,去闻思学习佛陀的三藏经典,了解其中的理路,配合经验,就会懂得如何操作。)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7-12 09:15:00
https://youtu.be/qXZrAnrhIUQG大的问题,大航法师在43:58处刚好有提到,这边提供参考。所以如果是依法师解释并非大菩萨还有看不起人的习气,那其实是大菩萨为了避免听众产生轻慢心而故意为之的其中一种示现方法而已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10:21:00
B大,可能也有社恐吧,但我现在开始思考要找什么工作了之前一直躲在学校的象牙塔里面(妈宝心态,依赖心很重)我还没毕业(研究所),没办法下定决心选择论文主题,也有选择障碍,不知道要选择哪个领域的职业,随顺因缘X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11:37:00
Ger兄,简单说就是’我把你当佛看,但你有把自己当佛看吗?’有时候展现出生气的相,并不是说真的有动怒,只是随顺当下的情境而现,心本来就是不动的。y兄说的是没错啦,但是你这东西炼会了、熟了,可以考虑往下个阶段走,在上座时可以试着去做看看。ger兄,有时候手段上就是这样,因为你有轻慢,所以故意现轻慢相给你看,然后再直指人心搓破你的相,用你的方法带你去看到你自己的缺失。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7-12 11:45:00
真正的法,理通意简,逻辑关系明确,某小说家又再错误演示,无奈善知识引导无效,修行者最怕傲慢魔性坚强,若看不出自己的问题,强作意解,自误误人。杂光七彩霓虹灯,八识心王囫囵吞,杂光心法混成堆,五蕴意识解脱难。未解空性,强作意解,误人误己,非佛即魔。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11:52:00
如果不是因为你戴轻慢的有色眼镜,那为何你会看到我身上有这个轻慢的颜色?就制造机会故意让你看到自己有戴有色眼镜,再拆穿你,来帮助你突破这样。但这方式很多人会受不了,反而往你身上泼粪,说你瞋,你又不是佛菩萨,凭什么自以为是?但问题是,这跟我是不是佛菩萨根本没关系啊,是跟你自己的起心动念有关,而你自己到底有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还反过来产生敌意,那就只能说时候还没到了。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12:18:00
yk大和Ger大,不妨参考gogo 大的观点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2:20:00
补特加罗是古印度的哲学理论,一般泛指轮回的主体佛陀在那个时代他没有办法,没有别的工具可以使用心所也是,他其实主流是部派佛教,很多宗派他不需要特定去分心有几十个心所,他直接告诉你心就俱备万法特质所以当我们说“心俱备万法”时,自然就可以知道那51心所的功能。 比方说慧心所,可以说你的心本身就具有判断分别的功能。像我的心很明显知道有个修通灵的又来乱了通灵装成是佛子,25女阴自己爱,生气拿来咀咒人,一遇高人全破功,平常上班躲起来,一发作又叫2下,被打之后又消失,又弱又虚真好笑XDDD小A还没毕业喔?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2:45:00
补特伽罗的用语是一切佛教内道共用的喔,只是对于补特伽罗的内涵界定上有差别,例如中观应成派以下的宗义,将补特伽罗分为假有的补特伽罗、实有的补特伽罗,而在中观应成只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2:47:00
补特加罗其实喔,奢那教也有在用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2:47:00
承许假有的补特伽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2:48:00
一般不补特伽罗这个语辞的话,就用"人"代称。比如佛教经典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2:48:00
是的,如果你觉得人不够的话,讲“所有众生”应该是可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2:49:00
说的二种无我: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有时候就简称为: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2:49:00
以的,我意思是说这里不是学校,包括你以后出社会后除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2:50:00
那你可以把我的话跳过,我不是对B大讲的喔,我是依佛典讲所以您也不需要干涉我依照佛典的语词,各行其便就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2:51:00
用法,所以我们才会看现在流传较广的经文大多较通俗你也可以跳过我的话喔,当我讲心不会增长,是站在佛教最胜义的角度而说,你也不需干涉说你是站在世俗谛而说当我说认为有心可以增长,是外道之说,你也不必刻意对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2:52:00
(不是给B大)底下一篇佛陀讲补特伽罗的造业差别,看过佛陀在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2:52:00
号入座喔,各行即便即可XDDD不是给y大,当我们认为慈心可以增长时,从究境观之喔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2:53:00
经典的用法会比较了解其意义,因为这个词会经常听到: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2:53:00
那也是一种外道见,因为外道也可以刻意去修慈爱的念头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2:54:00
佛教说的慈悲,是同体大慈,也就是众生与我同一法身所以(不是给Y大),当我们看到有人强调慈心增长时,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2:54:00
喔喔....B大不用亦步亦趋一句对一句啦,主要是分享经典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2:55:00
其他人如果对这个用词不熟悉的话,可看看佛陀的使用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2:55:00
喔,Y大不用神经紧张啦,我只是时间多喜欢讲自己的话没有刻意要跟谁对话呢,会不会是你喜欢紧跟着别人所以误认为别人紧跟着你呢? 因为我时间多所以24小时常在发言,包括昨天半夜也在说啊,怎么会说一步一趋呢?所以说这个喔,心所有时候就是这样,当自己内心有这样的遮盖时,就很容易投射出别人也有这样行为的看法再说回对“慈悲”不熟悉的话,可以多看究境佛理的说明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2:58:00
好喔,B网友要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去午餐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2:58:00
金刚经中很明确说“三轮体空”,无人我众生,所以慈心增长,从金刚经中的角度来看,是不究境的呢好喔,Y网友既然已经没有要针对谁了,要吃饭就去吃饭何必要说“你要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去吃饭了”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13:00:00
其实这也是很好的检验自己起心动念很好的机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3:00:00
我没有针对谁喔! (ㄟ你不要一直跟着我、ㄟ随你怎么说随便你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要检视一个人喔,不是看他怎么包装,你看他实际怎么反射,就知道他讲的跟他好像有点距离喔XDD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13:03:00
像是跟女友相处的经验,也是借由一些情境的当下,突然跟她说‘你到底想要证明什么?’其实这是一种执在里面,自己陷在里面时,如果没有其他道侣提醒,是很难察觉的。也因此很感谢有她帮助我成长许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3:03:00
我主要也是分享经典喔,认为有心可以增长是错误的见解这一点诸大乘佛经都已经很清楚明白的表示喔我们现在讲话都要这么的云里来雾里去,表现出我很理性喔,我只是在讨论佛理喔,没有针对谁喔,要空观一些这样厚,人家才会觉得我们有在调伏自心唷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3:17:00
刚分享网址的经文标点不好,更正底下这个连结标点较清楚: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081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13:19:00
感谢分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3:20:00
补充一下 三轮体空 https://reurl.cc/7DgmqN可以清楚知道三轮清净,并无“我有慈心可增长”之见解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3:22:00
(其实就是因为自性空所以才有慈心修习增长,这个达赖喇嘛在讲中观的道理常讲。)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3:23:00
自性空不表示心可以增长喔,空性与觉性无二,慈心本来在觉性中就已圆满俱足,达赖说的增长好像不是我们认为那种意义上的增加,跟一般人错误认为的增加不太一样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3:25:00
(心的能力本来具足,但要有正确因缘的串习增长,心的自性空和心的觉性能力,这是体一而返体异,不是一者否定另一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3:26:00
那个增长说明过了,不是“变多”的那种增长,而是显发所以我们看一个人讲“增长”要看他是否清楚的明白这个道理,跟那位大师说过其实无关。同一个字,2个人说出来,不一定表示相同的含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3:27:00
就像有时候法友间会彼此祝福道心增长、道业增长,这是心的串习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3:28:00
彼此祝福也可以说阿弥陀佛啊 多好啊一句阿弥陀佛 无量光 无分你我无分增长这是心的串烧,啊不是是串连,无分你我不增不减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13:43:00
B大,我还没毕业,可能会先申请休学,工作后再来写论文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3:46:00
博班吗?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14:01:00
还好啦!觉的有这种看不起人的情况还蛮有趣,说明菩萨还保有人性。自己偶而会到庙里去念经,念很小声自己听的到这样。庙里一般都是有人在那念经,自己虽然已将心态调整成,在那念经的师兄们境界都是比我高。然而,自己整部经念著念著,我慢还是会升起,觉的自己应该还是比他们利害才对。也是蛮奇妙。发现后还是会尽量将慢心压下就是……最初的时候,是直接认为,在那念经的人都不如我。XD心想事成这事,人生里有几件事,真的就是曾经想过,最最终事情真的就如我所想的发展,事后回想觉的有些不可思议。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4:36:00
我们回来看这个和尚讲的左右脑,其实他是有道理可循的就像有些佛理达人,他就是这个左脑思惟极强,你跟他讲话,那个逻辑无懈可击,可是呢就只是停留在他的左脑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15:11:00
向其他人解释,我昨天分享圣严法师的著作《学佛群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5:11:00
说的你全身、左右脑全部要平衡如中空的竹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15:13:00
主要是分享他对于科学和佛教的观点。至于“烦恼很重,去做大礼拜就好了”,应该是圣严法师在其他场合说的其他读者不知道B大在说什么,我解释一下,减少误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5:16:00
圣严法师厉害啊,他没有叫你要去思维什么烦恼观空叫你直接去礼拜,跟这个和尚说的超越大脑之说不谋而合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15:18:00
另外回应B大,我还在硕班,暂时不敢肖想博班 (不容易啊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5:19:00
那你还在念书也不是不找工作吧,你爸会念你?还是你硕班念很多年了?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15:21:00
大学延毕1年,现在硕二要升硕三,前2年学费由家人提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5:23:00
我以前延毕我爸也一直念,到我出社会后也是,现在乖的跟猫一样,因为我把全家人弄到几乎退休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15:24:00
他们说,我要开始找正职(或兼职),为自己负担学杂费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5:25:00
所以我觉得可以的话,找到工作后就先搬出去住,保持距离,我是觉得你可以至少尝试一下兼职,一个月有几千都好,一来可以让他们的恐惧减少,二来可以降低你对出社会的不安全感。 然后找到正职工作后,就先搬出去住不然你一边要面对社会的磨练,一边要接家人业力,会很辛苦,你搬出去住一阵子之后,我猜你爸就会好很多了很多人出社会前都有这种恐慌,然后不被谅解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15:30:00
一直犹豫不决要不要休学,不过看来我只能先工作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5:31:00
可能他一路压仰下心就变质了,或者是精神出状况其实修行就是拿来用在这个时候,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又内外交迫时,如何照顾好身心,让自己慢慢全身而退为什么要休学? 拿到学位预估还要很长时间吗?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16:14:00
因为我的论文连个影子都没有,拿到学位预估还要很长时间去年找系上一位老师,可是无法达成共识决定论文主题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6:20:00
了解,祝你找到喜欢的工作,有空也多请菩萨帮忙吧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16:56:00
烦恼很重的做大礼拜。所以大礼拜= 忏悔法?先前有一阵子,除了忏悔法,其它事都无法做。光读经烦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16:57:00
六祖坛经: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菩提作么长?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16:59:00
恼就起,很苦。不用大脑最初的理解是,莫胡思乱想。现在则是掌握正确使用脑的方式。但可能只是自认的正确。海云和上之所以服他,是他讲这句:知道不算,做到才算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17:03:00
卧轮说的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就是一个会经过的过程。但在次第上,会因为证入的深浅,而观察出不同的心得。所以建议可以试着往下一步走,不要仅于此。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17:06:00
六祖坛经,不管谁说什么,最终也都嘛挨打的份。XD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17:07:00
在这过程中,连佛教教的东西都要放下,不断的往下突破进去。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 譬如今日生。以后再回头一看,当初的想法与见解真的是还不够到位。但大家谁不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呢?共勉之!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7-12 20:01:00
六祖坛经讲的内容都是直接从本心角度看,直接讲究竟义,跟心经、金刚经一样,这就是六祖坛经殊胜的地方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3 02:14:00
坛经中一定是记载被六祖k的,不过历史上有一个人还略占上风,就是永嘉玄嘉。 高手对谈都是离经字,在空境上互相展现心量的,这种“不立文字,心性现量”就是禅宗义理,也是“光明大手印”的原理。 所以我听到有人说他把禅宗的东西丢掉了,回去学声闻系统,我笑死了禅宗的文字本来就是随机应现,都是展现心量的,还有人把他“文字化”后“丢掉”,好令人骄傲啊XDDD我还是觉得F大好,打破我对女众的刻版印象,像条汉子这种人才有资格修直观的心,gogo最近愈来愈有包容的智慧了,还会对人循循善诱,不过我建议啦,你想要了解金刚乘的义理,跟F大碰面请益比较好说个笑话,我考不上台大,所以我把台大丢掉了,跑去卖水煎包,每个台大的学生要吃包子都要付钱给我喔XDDD如果你不跟我买包子,不给我钱,你就不能毕业喔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7-13 08:22:00
最怕就是低手装高手。高手装低手蛮常见,只有高手才知道高手,细微处见真功夫。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3 12:30:00
刚查了大礼拜和小礼拜,动作不一样,大礼拜算是五体投地了,自己行忏悔法时动作算小礼拜而已。但两者间作用应该是类似吧!和上常也讲,业相现前,就108拜。但他是没细说怎么拜。也可能有说,但影片我还没看到。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3 12:57:00
细微处被逼出女阴桃花,就知道通灵装修行囉XDD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3 19:21:00
因与人相处的经验,而学会调整用不同方式引导,还有很多需要学习与调整。前几天为了回apttuser关于心经的内容,就有个灵感让我去找出窥基大师的版本,其实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这个版本的注释。甚至之前很多时候,也是因版友提到,而有灵感去翻出圆觉经跟楞严经等内容。之所以要找经,是因为要跟佛版前辈们结缘,且有所本,不是我自己在瞎说。且未来也可以当作应用的教材。不怕被检视,所以不断抛砖引玉,互相学习成长。虽然找到的经文或注释与自身观察到的相应,可惜深入的程度比之不及太多,实感惭愧!所以也很感谢其他前辈一直分享一些圣者对于实相的描述。因这些机缘,反而自己让成长、获益最大,突破不少东西。至于B2兄多次提到请益之事,观察下来暂时还不是时候。台北的各大藏传佛学会因父辈关系,常有机会去串门子,与协助办法会。未来有缘自然会相遇。补充个小故事,多年前忘了是哪位法王来到台湾(那次印象中是两三个法王一起举办法会),我爹说第一次看到有人的证量厉害到走过之处就像是开启一个不同的时空场一样。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3 19:40:00
不是,有时候正式的场合太沉重了,我是要你去交交朋友。 我觉得什么时候都是好时机啊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7-21 14:30:00
推 ykkdc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1 00:45:00
哈,法师用的隐喻很可爱。对嘛,那个性光团先弄出来,以后才有办法弄小王子。阿如果连这个明珠都搞不定,那就真的是很多前行做的不够,且也可以找一些助缘来帮忙搞定。练眼观鼻,甚至下行气,都是可以帮助的助缘,可问题是 有些人就一直说什么外道不外道的东西。这不是废话吗,这只是实验过程中,帮助的助缘而已,法本来就无正邪,难不成你的肉身还分佛教的肉身,还是道教的肉身啊?一大愚痴也!这些偏废的人,一定会有相应的问题反应在自身上,像是身体健康的问题、烦恼的问题,毕竟相由心生嘛!检验各大山头到底有没有得法其实也很简单,你就看他们的住持最后是怎么离开的就知道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01:48:00
恩,刚好也是在想法王子,经中读到的目前也只有文殊师利法王子。可能我经读的不够多吧!所以推想法王子可能指的是智慧。如果不是这样,那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7-11 01:53:00
你打的逐字稿主讲人是谁?连者都不标明,是什么意思?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02:05:00
下次标名吧!我也不会改内文。其实内文有提到。可能不太有名吧!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1 02:12:00
法王子身与智慧的关系就像是火与光的关系,有火必然有光,有光也必然有火。但如果只讲智慧或是果位上的描述,却不讲怎么修法王子身,这种翻书复制贴上的东西谁不会?楞严经里面,就有很隐喻的提到一些口诀,都是过程中会遇到的东西。楞严经: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可如果不经过心经中的基础,破声闻、破缘觉、破辟支,日月合盖,证色空不二,没有这些基础的话,楞严经这边的东西也难修。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02:21:00
意思就是法王子和菩提心都是能见到实相吗?那我可能搞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1 02:21:00
和尚教观鼻的好处是,鼻尖那边有个先天窍叫做‘祖窍’,是先天气的入口,又三光交会于一点圆成一心,那个光团是通往一真法界的通道。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1 02:24:00
圣者的报身成就都是在色究竟天展现出来的啊。曾听过句口诀叫做‘无相,无不相’。在藏传有句话叫做,实相菩提心月轮即是。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02:31:00
恩,还是不急。毕竟急也没用。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1 02:35:00
没办法稳定的观到这个之前,发的菩提心都叫做胜义菩提心,也就是出离八识的力还不够,容易基于六贼、八识上的东西来立知,即是无明的本质。你可以试着将眉间天目穴那边的光也下照,配合双眼三光交会在鼻尖。不要问我准确位置,你就心意上当作有,做便是。随着和尚的教授,会逐渐突破你的六七八识,自然会证空,证空之后自然的就不会受八识束缚,这个无明的本质就会被冲破,就容易回归到无无明了。还是那句话,走对方向,就是最快的路。人身难得,尽此一报身。我也怕自己此生无法成就,那就想办法保养自己的身体当作助缘,还留有一口气,不死就有无限机会。如果没办法了,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学牵识法,不然再退就求往生极乐,再退就希望投生学佛人家。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03:00:00
眉间天目穴的光?之前刚练看鼻子,试过眼睛半闭,应该是闭了三分之二了吧!还可看到鼻子,因为眼是半闭,鼻子再上面自然是黑色,理论上应该要全部黑才对,然而最上方,就差不多是眉间的位子那,居然是白的,好像是一出口的感觉。不知指的是不是这个?不过这我只看两次就不想看了,因为要很专心才行。当时的想法,如果有灵魂要离体,应该就从那里出去吧!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1 03:39:00
嗯啊,一开始要下一点心力,后来习惯就很快了,就会一直常住了。听上师是说,要炼到睁眼闭眼时,额前宝月轮都要常住,这样就有八地菩萨的水平,就不退转了。然后再搭配心经,这才有办法进入第二层意思里面。’观自在菩萨’的‘观’,就是此圣观,才有办法真的照见。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然后不是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这里就与金刚经的最后四句再次呼应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唐密天台止观的殊胜之处啊!小弟一介葛僚,不敢跟诸佛圣者的智慧比,且很多东西非三言两语能道得清的,还是尊重你们的法脉传承教授,这边就权且参考看看就好。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04:05:00
再花点心力来看好了。虽然比较喜欢几天前看到的一句:念佛,无所求。但虽说无所求,其实还是会求,只是为他人求多过为自己求就是。想说,念念皆为他人求= 无我?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1 04:39:00
哈,即使现在所求不是为我是为他,也是基于你现在的视野之上在求,还是有我、有所求啊!但不碍事,有所求也无妨,发心正,自然会被护佑,也会被牵引到应该走的道路上。要是能护持一个菩萨成道,那个功德该有多大啊!我也会求啊,希望能让我找到好工作,以方便修行。像是我工作的类别主要挑教育或是与民生相关的业别,黄赌毒、游戏相关产业就不参与了。不然去帮博弈事业开发软件,薪水直接x2欸!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无非还是要做教育事业,为道工作。也跟上面提到的有关,不要偏废一法,才能圆满咧。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15:52:00
恩,一直都觉的将工作和学佛融合是相当难,工作内容就不提,光是每天和同事上司接触,加上客户这些……我是觉的很不容易。所以不怎么劝身边的人学佛……还觉的学佛人在职场上恐怕会被欺负……但应该也是看人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1 20:00:00
工作场合是好锻炼的地方,可以透过工作边观识,可以锻炼忍辱,又可以从中学会随顺。如果遇到的人刚好有提到相关的东西或是表示有兴趣了解,才多提一点,也训练点到为止的拿捏技巧。这些都是很宝贵的经验,尤其初开始练习时,常常练到怀疑人生,总觉得什么都不会,还要受尽各种冷嘲热讽与否定,甚至羞辱。而且还拿不出什么成绩来给人家看,这些心酸又有谁能理解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也因为这些有经历,所以才有材料能让人化烦恼为菩提。莲花也是吸取淤泥中的养分,并出淤泥而不染。因为曾经什么都不会,以后更能同理其他人,容易站在对方现在的高度上,随顺其因缘给与指引,也懂得路上大概会发生什么事情,可以怎么引导。毕竟大家都嫩过,哈!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1 22:44:00
所以说也是看人,十几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自己有一个同事学佛,那时我是只念心经而已,不算学佛。结果我没欺负他,他还反而想来欺负我咧……很久之前的事了,一回想怎么好像昨天一样。记得还和他一起背过心经。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7-12 00:44:00
如果说大脑是第六识,不用大脑是前五识。但就算是不用大脑前五识也还是有贪瞋痴烦恼,并无解脱。正确的修行要有闻思修,听经闻法,如理思维。教人不用大脑,那智商不足的或愚痴的畜牲,不就都解脱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0:50:00
诸法意先导,正常的情况下是要用大脑先思惟后再去修是必然的。 问题在于有很大的比例,他的闻思修,最后是闻思思,把思当成修,有一种比思想更强大的力量,觉知引导不出来,然后思想一直把觉知盖住,当成是在修听经也常常会这样,就是他生不出自己的觉性,一直听法师讲的,好像法师讲完就变成他的,依赖性很重阿难就是这样啊,所以你看大迦叶,师傅引进门,他绝窍抓到了,就每天如理实修,阿难就整天在那边听经啊,听经也不是不好,就是悟性开不了,很奇怪,有的人他就是某方面太依赖或者是不愿意深入,所以很难摆托思想的束缚,每天要听人讲,讲完好像就变自己的,长不大的小孩那你看古代,人家2、30岁就出来独当一面了,因为他真的有把师傅教的如理实修,那有人到七老八十还在那边整天听经听人说法,妈宝喔XDDD思想后面、声闻后面,有一个更强大的力量,那个力量就是我们常说的舍识用根,你的法师也不过就是抓住了那个根,阿奇怪了就是有人抓不住,整天要去抓别人的XDDD这种人他就很难脱离大脑,因为他的大脑在听经在声闻可是他的潜意识形成了依赖,他不愿意冒险,深入心性深处他的自性永远是从法师或经文中学来的,所以原PO这个法师强调的是这点,你到底有没有掌握觉知或觉性?这个叫“以心应心”,不用大脑的,已经超越了初学者那种还停留在妈宝阶段,需要一直被思想导引的程度他讲的“激活”就是这道理,不是说你一直躲在师傅后面试图打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就可以激活,那绝对痛苦万分XD那种一直跟在师傅旁边的还有救,师傅还会叫你要出去磨练,最怕的就是跟师傅也不亲近,然后也不愿意跳脱知识的框架,想尽一切努力去“明心”,当然摆托不了大脑而且其实不只用思惟可以抓到修行的盲点,用“觉照”更能清楚的抓到修行的盲点,抓到“无明”思想本的限制太大,你今天用思想跟一个政治人物辩论,每一个佛教大师全部都会被打趴,你的理论遇到基督教遇到科学家,他只要一不站在你的整体知识架构系统,你整套思辩体系就起不了作用,不是说思想不重要,而是说他受限太多,甚至不能说是修行的开始,连开始都还没摸到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10:00
意识不等于大脑,但是粗分的意识与大脑有关,心识分为意识、根识,都属于心法,不是色法,眼耳鼻舌身等前五根属色法,这是指眼根、耳根、鼻根等前五种色根,眼识、耳识、鼻识等前五种识就不是色法,眼识等前五识属于心法,第六意根也不是色法,意根是心法,所以意根不等于大脑(意根是心法,大脑是色法,心法不等于色法,但是粗分的意识与大脑有关),心即觉知,心(觉知)包括有心王及心所,例如,眼识的觉知包括有自己的心、心所,耳识的觉知(心)包括自己的心、心所,鼻识的觉知(心)包括自己的心、心所等,例如眼识觉知的生起以我们面前的电脑为例,当你这位补特伽罗的眼根对到电脑萤幕的文字,也就是,你这位补特伽罗以外境电脑萤幕上文字的形状颜色的色处为所缘缘、你这位补特伽罗自身的眼根为不共增上缘、你这位补特伽罗自身的意识为等无间缘,三缘合和的当下即生起眼识的心识觉知,眼识的心识觉知量解到对境萤幕上文字的形状颜色,此时生起眼识觉知的心王与心所,都有这分量解通达,伴随眼识心王有五种遍行心所,包括与眼识心王自己相应的受想思等心所法,眼识取相后在意识生起电脑萤幕文字的返体义共相,第六意识依于过去学习到的文字习气认识该文字的内涵,所以你这位补特伽罗的意识才能量解通达对方所打的文字的意义,你的与大脑有关的意识思惟反应后,再透过你自身的身语打字予对方沟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语意三门一位补特伽罗自身有境与对境的互动,有上述略述六根与六境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快速,禅定越深越能清楚明了此过程又,心心所当中,前五识的心所法有遍行心所、别境心所等,是前五识的心(觉知)没有烦恼心所,与贪瞋痴等烦恼心所相应的心(觉知)是第六意识,我们第六意识的心所法,就不只有遍行心所、别境心所,还包括善心所、烦恼心所等,一位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这位补特伽罗的身语意三门,与他的意门相应的三种善根心所:无贪心所、无瞋心所、无痴心所,与他的意门相应的三种不善根心所:贪心所、瞋心所、痴心所,像这样善心所与烦恼心所都是与第六意识相应,不是与前五识相应。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2:46:00
用补特伽罗来解释细微意识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补特伽罗跟大脑分开,就会很清楚的知道补特加逻的清净他基本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46:00
当一位补特伽罗自身的身语意三门,断除与意门相应的烦恼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2:47:00
上也跟大脑思考是无关的,补特伽罗的清净只跟光明心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47:00
所,则这位补特伽罗称为解脱者,例如阿罗汉的身语意当中他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48:00
的第六意识因为已断除烦恼障而成就尽无生智的无漏心,如果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2:48:00
所以辟之佛,他补特加罗很清净,但是他不一定看得懂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49:00
是佛圣者,佛的身语意三门中他的第六意识不仅断除烦恼障也断除烦恼习气的所知障,所以佛的第六意知成就一切种智的无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2:50:00
而且其实补特加罗是一个很权宜的说法,他只是在肉身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50:00
漏心。像是我们凡夫的身语意三门,我们第六意识的心、心所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51:00
还尚未断除烦恼,依于这样的身语意安立的补特伽罗就称为轮回者,若自身的身语意三门已断除内心的烦恼障,依于这样的身语意安立的补特伽罗就称为解脱者,如阿罗汉圣者、佛圣者补特伽罗不是意识喔,补特伽罗是不相应行法,心识是心法,不相应行法不等于心法、也不等于色法,补特伽罗属于非色非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2:54:00
补特加罗如果以现代理论来解释,称为“不同的频域空间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54:00
心的不相应行法,补特伽罗具有自己身心的色法与心法,但是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55:00
补特伽罗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补特伽罗是依于自己的五蕴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2:55:00
因为如果补特加罗有分成解脱跟非解脱,那不就代表说轮轮有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可以解脱?也可以非解脱?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2:56:00
你现在说的补特加罗是一个人喔,如果是一个人的话我们可想而知会把他的思想或物质感官,当成是主体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57:00
补特伽罗,例子很多,六道众生随一、阿罗汉、菩萨、佛圣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2:57:00
可是我们知道你讲的补特加罗非单指人,而是指他的细微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2:58:00
心识,那么细微心识长什么样子? 什么形状?如何与这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58:00
轮回者和解脱者都是补特伽罗,但是,轮回者自己的身语意当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2:59:00
中还有烦恼,解脱者的身语意三门当中已断除烦恼。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2:59:00
说法,不同的肉体有不用的补特加罗? 那么用频域来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00:00
解会比较容易,其实讲简单点就知道,你知道你的补特加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00:00
是无形无色的喔,补特伽罗自己的五蕴当中,色蕴是色法,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01:00
的,他的色蕴的色身才有形状颜色,五蕴不等于色蕴,不能把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01:00
使用大脑,并没有真的深入到补特加罗更细微的觉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02:00
五蕴与色蕴混为一谈,色蕴只是五蕴当中的色法而已,五蕴当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02:00
心法无形无色是有问题的,心法应该是可有形可无形如果心法无形无色,那么幻身光明他就没有办法成就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03:00
中的受想行识四蕴就不是色蕴,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觉知)、不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03:00
所以你可能把物质的颜色,跟心法的颜色搞错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04:00
是色法,又,一位补特伽罗也不是只有一种意识,一位补特伽罗身语意三门中的意识有很多,比如他有认识电脑的意识、有认识衣服的意识、有认识好坏的意识等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意识,又他的意识也有许多不同粗细的意识,比如他醒著时的意识比睡着时候的意识粗分,相对的睡着时候的意识比醒著时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07:00
对,一个补特加罗其实是很多层的意识叠在一起的通常我们把最粗浅的那一层跟大脑说在一起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07:00
意识细分,同样是睡着,熟睡时的意识又比作梦时的意识细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08:00
因为跟大脑是紧密相连的,很难分离,比较细微的可以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08:00
昏倒时候的意识又更细分,死亡时最后死心现前的意识又更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09:00
分,诸如此类种种差别,所以一位补特伽罗有许多种不同意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09:00
阿其实像你说的,他都还是跟大脑相连,所以梦境才会横跨两个世界,一半是现实的,一半是非现实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11:00
粗分意识大脑有关,但是细分深层意识不一定跟大脑有关喔,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12:00
是死亡时最后现起的死心光明意识会脱离色身,那时候把色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12:00
现时,他会有一种跟大脑理路结合的通透,或者是行者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13:00
光明因为贯穿了他的大脑,所以大脑可以从中吸取其智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13:00
识会持续不断的延续,最细微层次的意识既无始又无终,前一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14:00
世延续到此世,乃至延续到来世,乃至成佛后也不会断灭。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15:00
所以为什么同样一个肉身,有人可以从法界得到智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15:00
一位补特伽罗自身最细微的意识是无始无终的,会一直相续常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16:00
住下去,以此而说补特伽罗最细微的意识是坚固的、因为它是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16:00
界中的文字去架构思维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17:00
不会断灭的,如果是粗分的意识,如贪心的意识、瞋心的意识属粗分的意识,就是不坚固的,因为贪瞋等粗分的意识透过对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19:00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大脑抓不到最细微的坚固意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19:00
治会断除,可以断除所以是不坚固的,而最细微意识是没有任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20:00
何对治法可以断除的,我们修行可以靠大脑的粗分意识,不要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20:00
意识,并将其“无明”变成“无明尽”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21:00
说粗分意识可以用,就连前五根识的觉知都可以用,而且也要有这些才能够趣入佛法学习,佛陀说能够修学佛法的暇满人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22:00
当然一开始一定是要用这前六识,问题是说当你说的细微坚固意识解脱的过程中,前六识可以清楚的查觉到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22:00
是六根完俱的人身,有眼识可以看、有耳识可以听、有意识可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23:00
还是说前六识他必然是细微到一个暂时停止作用的情况下他融入了细微意识而觉受暂时消失?等回来后才能知道?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23:00
以思惟等等,是依著这些能够学习佛法,当依著正法正确的学习,逐渐断除烦恼、乃至断除烦恼习气成佛,像阿罗汉的意识就成就尽无生智,佛圣者自身最细微的意识就成就一切种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26:00
现在问题是圣者的意识成就智慧,一定是头脑也有那个智慧,但是那个智慧是圣者透过头脑修成的?还是透过补特加罗的净化,反过来将讯息传给大脑?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28:00
我们的大脑属于有漏的色身,我们修行佛法是依著这个有漏的色身修学,就像现在各位在电脑前面打字,也是依这个色身,有漏是指现前这个色身,是依过去世的业与烦恼所感得的,依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31:00
所以这个色身的智慧,是透过其本身功能性的对文字的学习思考而生,还是透过学习思考后,找到方法由细微补特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32:00
于这样的取蕴安立的补特伽罗如我们属于轮回者,因为我的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32:00
加罗传送给他的? 那么在传送的过程中,色身大脑的运作是处于什么状态? 他要让路吗? 还是他一样处于思考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33:00
识尚未断除无明烦恼以此安立的补特伽罗属轮回者,色身是没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34:00
中? 现在我们探讨的是两者结合的过程中,他是怎么对接的? 像太空船他最困难的就是这个,如何对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34:00
有智慧的,智慧的施设处是心识、智慧的施设处不是色身,大脑人脑是我们可以使用的工具,帮助学习认识,但不是说大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35:00
色身是没有智慧的,也就是说大脑的功能性,本身是没有智慧的对吗? 那么大脑的功能性对于文字的理解,也不能说是有智慧对吗? 顶多就像翻译机只是把他翻出来对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37:00
等于智慧,由大脑的功能帮助学习认识,最后成就现量的智慧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37:00
吧?既然大脑跟色身本身是没有智慧的,怎么透过学习认识而成就智慧? 除非这个智慧本身就存在,只是大脑读取到而已吧?所以根本上来说,不是学习成就智慧,而是大脑透过了学习,明白到智慧本来就俱备,而交出其权限?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40:00
依照佛法说我们的心识觉知,本来就具有定、慧心所的功能,像是第六意知本来就具有定心所、慧心所的功能,佛教对于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41:00
那是心识觉知喔,不是大脑吧?如果说大脑没有智慧,那么大脑是不是类似翻译机的功能那么在翻译机背后,才有那个“心识觉知”的“智慧”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42:00
心所的诠释,并不完全等于现代科学家对大脑的认识,身心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42:00
那么如果那个心识觉知是超越大脑本身的“功能性”的话那么是不是透过对文字的学习,其实所能触及的范围有限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43:00
有相互影响,但现代科学对大脑的认识不及佛法对心认识的深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43:00
那么智慧的升起,就并非透过文字思考,而是透过另一种非文字思考的“心识觉知”生起,大脑只是补捉到了这个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44:00
度,如果觉得用大脑来认识有侷限的话,学习佛法讲的心心所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44:00
讯号,加以解读并翻译。 如同“爱”,爱是需要学习的吗? 从来没有听过一个人需要学习爱,才知道怎么爱人除非他已经失去“爱”了对吧? 才需要重新学习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45:00
对佛法修行会比较有实质的帮助,科学讲的人的大脑是从受精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45:00
那么当他重新学习之后,“爱”的升起,跟他的学习有关吗? 也许有关,但是那个根源并不是来自于他的学习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46:00
卵的胚胎发育来的,但是佛法讲的意识是在胚胎之前已经有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47:00
而是他透过学习之后,发现自己没有爱因为这个发现,所以某种“爱的力量”才升起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48:00
,佛法讲的大脑会跟着寿命结束,但佛法讲的意识在此世寿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48:00
这部份说的是没错,所以也就是说如何查觉大脑还没发现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49:00
后也不会结束,科学讲的由胚胎形成的大脑既有始又有终,而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49:00
的细微意识? 就像你说的在你出生之前就在运作的意识我不认为这个意识可以透过对文字的学习而查觉顶多只能说透过学习,而使大脑愿意暂时放下主导权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50:00
佛法讲意识的续流既无始又无终,此世大脑只跟粗分意识有关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50:00
而让“细微意识浮现”并“净化”如果说意识的续流无始又无终,那么如何透过粗分意识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51:00
但是此世使用大脑学习的习气也会依著细微心识去到来世,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52:00
具的使用,去掌握一个在它之前无始,在它之后无终的流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52:00
们此世获得人身的工具,以修行来说要培养好的习气,会影响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53:00
动? 除非这个粗分的意识他瓦解对吧?如果这个粗分意识没有瓦解,只是照着其功能性来使用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53:00
来世,即使不讲三世因果的修行,善加利用我们人身这个工具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54:00
、善用我们的大脑,也能带来身心健康的安乐,这是告诉我们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54:00
你现在说的善用工具,并不能彻底的从无始无终的续流中永远解脱,反而像外道的说法了,所以我才点出问题所在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55:00
无论从短暂的此生或长远究竟朝向解脱,都要善加利用人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55:00
粗分的功能性使用,并不能觉知道在他之前的无始跟在他之后的无始,除非这个粗分的功能性有某种对于无始无终续流的瓦解,或是融入? 否则永远是两条平行线对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56:00
先这样了,心识续流的无始无终,明天来没到来、明天的心识尚未生起,后世尚未到来、后世的心识尚未生起,可是心识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58:00
心识续流的无始无终,并非明天或昨天的概念,那就是我说的大脑受限于其功能性只能以时间的延伸做为理解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3:59:00
续流到时会生起,不会此生结束就跟着结束,心识的前一刹那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3:59:00
心识续流无始无终是一种没有时间轴的“当下”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00:00
有前一刹那,在我们入胎那一刹那有其前一刹那,在我们此世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00:00
由这种当下投射出了时间的觉受 跟所有频域的补特加罗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01:00
如果我们说三世如一,那么无始无终并不存在于你说的死亡前或死亡后,心续流跟时间是无关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02:00
终,心识的续流无始无终,以此安立的补特伽罗亦无始无终。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02:00
那么如果我们一直使用这个“有时间性的会生死的感官”他如何补捉到这个没有时间性的“无始无终”?他的使用本身是受限于时间,如何觉知到时间以外的续流那么是不是时间的概念必须从他的限制中消失?那么他有办法透过学习而让时间的概念消失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04:00
这个道理可以推知喔,我们所认知的法,不一定侷限在前五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05:00
或许可以,但是不是应该说时间的概念本来就不是真实的他不是透过学习而成就,而是他认出了时间本来就不真实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05:00
认识的法,也有第六意识比量认识的法,这些都是存在的,在<释量论>中就有说到如何成立上述提到的这些所知。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06:00
那么这个时候无始无终就不是透过学习成就,而是他本来就已成就,只是透过学习而放下了概念,让这个成就自然展现,但是如果一个人抓着学习不放,有可能展现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09:00
这些法是透过学习认识,不是说透过学习成就喔,像现在我们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09:00
我可以接受“透过学习认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10:00
打字认识文句,可以透过学习认识,英语、梵语也都是如此。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10:00
也就是说,学习的功能仅止于认识像“灌顶加持”就不是学习认识了对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11:00
回翻一下已坐着打字两个小时囉,错过运动场跑步时间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11:00
去跑一下吧 以免用脑过度XDDD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14:00
这就不对了 你对法理理解跟使用大脑是两回事 否则每个大师应该可以不用休息连续24小时讲法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14:00
初学会觉得比较辛苦费力,越学越熟手会渐渐得很自然....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17:00
当然大脑只是个工具,心能无限增长不像我们色身有限制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17:00
心那个也不叫无限增长,有时间和空间,才有增长的问题心的功能性本来就没有增减,所以才叫如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18:00
我说的是一开始对法理思考不清楚,透过学习能逐渐通达认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18:00
把心识认为是有范围可以增长的,这好像不是大乘思维你那种认识又不能说是“心的增长”,顶多是“知识的层面增长”去跑步吧XDDD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20:00
心识的能力增过串习的增长,这是说心的功能,不似物质性的限制喔,这反而是大乘会从心的悲智增长成就一切种智来说,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22:00
可是如说你说透过学习而通达认识,就叫“心的增长”那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22:00
小乘会比较希望心识能够断灭灰身灭智就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23:00
就矛盾了,是不是表示你学习的工具本身可以增长?否则你如何透过一个不会增长“心”的工具来让“心”增长? 小乘就是认识心识可以“修整或增长”啊所以达摩才说二乘最努力,让心识增长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25:00
心的训练在佛法会说串习,我们的无明我执也是串习来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25:00
喔我说错了,达摩是说认为努力让心识增长的除了二乘外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26:00
还有外道,所以可能比小乘还糟糕一些现在的问题是透过学习让心增长,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应该是透过学习而认识,心本身没有增长因为这样的领域,而心的功能性显发,这个显发相对于之前没有显发叫“增长”,但是其本身并无增减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28:00
我说的增长可能和你说的增长不同,心的能力可以透过训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28:00
打错(因为这样的领悟,而心的功能性显发)所以现在我们知道文字的危险了吧? 增长本身就是一个变多或变少的描述,如果不明究理的人,还以为心是可以被调整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29:00
你说的我以前接触禅宗时有听过这些,很久以前的事忘记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30:00
如果说你的心本身就有智慧,好像跟什么宗都无关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30:00
或者说已经抛弃很久了,对心的说法有很多角度,有时候用胜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31:00
他本身就不受时间、空间跟表达方式角度的限制才对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31:00
义谛的角度,有时候用世俗谛的角度,当用世俗谛的角度在说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32:00
时,这时拿胜义谛的角度看会觉得好像不合,实际上不相违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32:00
当然心的角度可以从世俗或从胜义谛用不同角度来表达但是那前提是行者清楚知道分别,比方说大脑会使用过度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33:00
不多说了,再打下去要9点了,我打字不快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33:00
但是心没有这个问题。可是如果一个人说大脑不会使用过度时他用的是胜义谛的“心”,那就难免让人错乱了好啦,快去跑步啦 晚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35:00
我们说大脑不用使用过度喔,言不尽之处还请不要会错意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04:35:00
刚刚才骑脚踏车运动回来。感谢所有留言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36:00
好像不是这样,我刚是看到说“对法理的理解够了就不会使用过度”,这本身是有问题的,否则佛陀不会放弃苦行大脑跟身体一样都是物质,理解也是需要使用细胞的不会有因为熟悉度的关系,就不会使用过度,那是两回事只有“非生灭法”才不会“使用过度”喔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38:00
我指的是对法理的认识,熟悉与不熟悉时,熟悉时相对不会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38:00
熟悉时你相对在使用时,不会这么累,但是一样可能会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39:00
使用过度的问题,不会因为说你熟悉游泳,就能游到美国所以这又让我们看见文字的危险,不会使用过度跟比较不费力,他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40:00
你说的是如此啊,可是先生,那是你跟我说去跑步不要用脑过度,我是针对这句关心的话而说,不要扯太远了,永远扯不完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40:00
我关心你怕你用脑过度,你可以告诉我说还好这不费力可是如果你解释成通透佛理就不会使用过度,这就怪怪了我也觉得凡事不要扯太远,比方说“心可以增长”还要扯很远来解释,不如“觅心了不可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42:00
或者说心的能力可以增长,透过串习可以增长心的能力心的世俗谛如此,心的胜义谛层面是自性空不可得自方成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43:00
心的能力可以增长也很怪,这个心好像又不是我们讲的心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44:00
心的世俗层面和胜义层面不相违,不需要拿一者否定另一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44:00
你应该说心的能力可以“展现”,而不是“增长”的确这两者不相违,但是那个前提是你能清楚分辨站在那一个角度时所说,否则听者会认为讲的人在细微意识中他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45:00
心的能力若不能串习增长的话,比如禅定的能力,那也不能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45:00
其实也分不清楚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46:00
定渐次提升,比如从初住心到二住心..到九住心..到初禅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46:00
我们现在要分清楚的是,你所谓的增长是指他有增减还是说透过行者的禅定证量而有不同程度的“现量”吧?我相信你要表达的是行者,但可能你没有使用过度的大脑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清楚的表达出来。(打错我相信你说的是后者,但可能透过没有使用过度大脑后,不精确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49:00
是有言有不尽的地方喔,刚回看一些有打错字的地方,不过很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04:49:00
有个问题请教,若说明天未到来,明天的心识未升起,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50:00
远了也没法改错字了,我要说的是我们的心可以串习增长发展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50:00
我觉得说的心可以增长发展,还是很危险的说法变成像知识层面,可以一直增加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04:50:00
世未到,来世的心识未升起,那透过许愿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吗?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51:00
你现在说的“心的能力”是指那个“学习的心”的能力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51:00
品质增长,获得不同的禅定程度等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04:52:00
心想事成这种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只是并非所有人都具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53:00
心识具有慧心所,慧心所的功能是能够让我们学习获得知识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53:00
如果说这个心识可以透过训练而增长,就表示这个心可以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04:53:00
这种能力就是。心想事成应该也可看成是一种许愿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54:00
比如说菩萨学习五明,对于五明学习增长我们的心有这个能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54:00
也就是说一个大脑先利用学习之后,让心识去慧心所那边提取智慧,而让“心识增长”? 那么慧心所本身会增长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55:00
吗? 又慧心所跟这个“增长的心识”是两个不同的空间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55:00
是说佛教说的心(觉知)本身就具有心心所,比如说佛陀一切种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56:00
智的心识(觉知),一切种智的心具有心心所(心王与心所)。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56:00
之说? 应该智慧就在那里面了吧?如果说智慧就在那里面,只是有没有显现出来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4:57:00
慧心所是以心具有分辨抉择的能力来安立,心原本就有此能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4:58:00
心如果原文就有此能力,有分辨跟觉知一切的能力那么说“我透过学习让心识增长”,就不是很好的表达应该说,我透过学习而了悟心原本有此能力而展现这个很细微处喔,就是外道跟真正佛法的差别XDDD有时候不是说我们学习正统的佛法,就不会有外道的习气因为他可能躲在很深的补特加罗里面,所以要慎审观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02:00
佛法说像道谛的施设处是心识,透过五道的次第增长得解脱,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03:00
这个要看用的人怎么用咧?有时候他说增长,有时候又说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03:00
以大乘来说,透过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的增长,最后成就佛果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06:00
没有"他的补特伽罗"这样的说法,因为他本身就是补特伽罗,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06:00
所谓“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它本来就广大无碍不增不减,只是被遮盖而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07:00
有很多地方因为没有定义清楚,所以对不到焦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07:00
如果说意识本身有很多层次,为什么不能说他的补特加罗我跟手是一体的,但是我可以说这是我的手吧?还是说那个手是你的? 这又不符合补特加罗的定义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08:00
没有他的补特伽罗......补特伽罗不是属于谁的今天也不用跑了,补特伽罗的定义我在隔壁板常贴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09:00
不是对不到焦,而是你使用没有过度的大脑,没有清楚的分辨出来。如同补特伽罗,你可以说补特加罗无我但是当一个补特加罗还未解脱前,他说他的补特加罗当然没有问题。如同一个还没有解脱的心,他说透过学习让心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11:00
我没有说大脑不会使用过度喔,我说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熟悉度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12:00
识增长,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他今天把这个没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12:00
如果说大脑会不会有使用过度的情形,那是有的,从医学健康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14:00
的角度说,现代社会资讯量大,过度使用大脑并不健康,适时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14:00
了解,感谢你认同大脑会使用过度XDDD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15:00
的休息、饮食补充、睡眠都很重要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17:00
是的,我也认同资讯量太大,适当的使用大脑才对修行不应该过度着重在大脑的理解和使用,应该适当即可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17:00
佛法有时候会说悲心增长、智慧增长,这都是在说心有此能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18:00
所以为什么慧能说“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即是这个道理,佛法中说的增长,如果是从圣者口中说出来的他会很明白那个增长,即非增长,是名增长,这个金刚经中说了很多。如同现在谁都会讲色即是空,但是悟入的层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20:00
这在佛教是很常见的说法,在三十七道品四正勤说让修善的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20:00
次就完全不同了,所以我们谈“意识”,意识的范围也很大,总不能说每个人谈意识,你就认为他在说第阿赖耶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21:00
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悟入阿赖耶,他的意识还停留在大脑换句话来说,心“不增不减”更是普遍的说法除非他很清楚的觉照到阿赖耶的亮度还有广度,否则我们把他认为的意识说成是大脑,也没什么问题…不然干嘛说要舍识用根,就是叫你要超越粗分的意识嘛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24:00
如果从心心所角度认识的话,就比较不会侷限在科学说的大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25:00
那你要看这个“认识”是大脑的认识,还是真的有增长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25:00
像我们说慈心增长、悲心增长(慈、悲都属于第六意知的心所)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26:00
用科学家来看,应该看不出大脑当中哪里有慈的脑、悲的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26:00
就有无量光明将众生无所分别,而你所说的慈心增长只是行者他透过修行,去认出这个根本而“现量”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27:00
顶多是因为慈悲心带来的平静让脑波测量起来可能较平稳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27:00
换句换说就是第六识净化了,所以心的慈悲力显发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29:00
主要是说像佛教有心类学科目,它并不等于是说认识脑部功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30:00
但是当他写成文字之后,我们的确要用大脑理解对吧?只是说我们的大脑理解,并非真的触碰到这些意识所以闻思修,理解是否就只是声闻乘的程度?再上去他碰不到了,才需要去“缘觉”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32:00
科学家可能会把大脑等同于意识,但是佛教说的没有那么狭隘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33:00
现代科学其实开始摸到意识了,才会谈到量子论只是说他们无法观测到意识的根本是光明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37:00
最后小结一下自己的推文,自己的推文主要是说两点,因为看到有人说大脑等意识,以及说前五识有烦恼心所,而做个厘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39:00
回答一下小G,心想事成的原理在于你的心愿的念头要常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39:00
佛教说的意识不等于大脑,且前五识的心识不具有烦恼的心所法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45:00
另外补充,我们的五蕴当中,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觉知),色蕴是色法,色法不是心(觉知),因见容易混淆,分辨一下。(另外补特伽罗的相关定义,可参考隔壁板贴文#1YYSfi9i (Buddhism)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5:50:00
补充一下,可以增减的心,是意识心,并非心经中说的心这点容易混淆,误将“明心”当成“修心”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5:51:00
智慧增加,烦恼减少,不是一般物质性说的增加、减少我们说希望你的烦恼减少,是对内心而说,不是说体重减少...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6:51:00
感谢yk大和B大开示“大脑过度使用”并不健康,小弟我就是过度依赖大脑的苦主(而且我也只是习惯耍小聪明)有时候接收不同来源的资讯,陷入烦恼而不能自拔囧有时候也许是我太自以为是,连自理生活的大小事都有困难还学不乖,多管闲事,自诩为公民,从责任感变得有点自负“有的时候,我就是好想逃离那一切。”-派大星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7:09:00
觉得‘不要用大脑’这段话,就经验而言,不能单纯只看字面上的意思。在练习向内听思维的声音的时候,也是假立一个能观的心,来观察思维的运作。如果不用大脑,又怎么有思维的声音能够被观察呢?但是要训练自己站在岸上,如是的观察思维的识浪,不要被识浪的漩涡给卷进去,跟着去前思后想。金刚经不是说吗: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最后面也说,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7:24:00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7:29:00
其实我们说“智慧增加,烦恼减少”也是权宜的说法,事实上智慧并没有增加,烦恼也没有减少,心本身就同时俱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30:00
大脑是要用的,我们人身难得,从健康角度说不要使用过度像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7:31:00
足了解脱与轮回,只是在于行者他所相应的是什么?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31:00
现在医生常说很多人有失眠的现象要避免睡前过度刺激用脑,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32:00
一般情形还是鼓励用脑学习的,我觉得AP网友说公民观念的深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7:33:00
智慧也是相续不停,所以并没有所谓增加或减少的问题如果有,那也只是二乘的说法,对于更上乘来说这种说法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34:00
化学习那很好,以佛法来说在法义的学习是很好的,用在益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7:34:00
是需要舍弃的,反而不是禅宗需要被舍弃XDDD大脑需要学习,但是一辈子用大脑在学习,就是巨婴了也就是张忠谋不用办台积电,只要一直学习半导体理论这个“实践”才是“心识”的力量所在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35:00
上,以佛法说像是智慧、慈心、悲心的学习,如理的闻思修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7:36:00
而大脑不过就是心识的入门砖,一辈子学习是有问题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36:00
是值得鼓励。那要看怎么学习,以佛法来说为了修证所以要学习,如果学习佛法不是用来修行、用来调伏自心,只是当做知识就比较可惜还有大乘佛教的角度,当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时,一方面不是只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7:40:00
那个法门无量誓愿学,不是叫你从思维中去学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40:00
自私的为了自己学习,因为众生有不同适应,菩萨行者因为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41:00
悲心为了教法住世利益众生,为了佛教三藏的延续也要学习。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7:43:00
所谓利益众生其实也是利益自己,如果没有自己也就没有众生,那么众生心识的遮盖,从细微处来看与自身是同体的,所以大乘必然会利益众生,但是并无众生相,原理在这里,法身怎么会不包含众生?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44:00
像很多格西善知识为了教法的住世不只自己学习也教学大众,这些都是很值得赞叹随喜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7:45:00
这个社会中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很多,但是佛教的标准来看很多都是外道吧? 所以如果自身是佛教徒,更应该要用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所谓利益众生的原理就是众生与我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7:46:00
佛教三藏: 1.经藏(经部) 2.律藏(律部) 3.论藏(论部)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7:47:00
同一法身,这才是真正慈悲心的原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49:00
AP法友是的,佛陀转的法轮集摄在佛典三藏,如果只是束之高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7:49:00
B大,小弟我根器驽钝,没有你的资质那么好 (你是高标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50:00
阁,以长远看越来越少人学习的话,佛教会越衰微住世不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7:50:00
小A我没有针对你啦,你这么诚实我不会对你这么严厉的我针对的是明明自己做不到,讲一堆说自己最正统的人然后企图有意无意的,影涉别人不正统XDDD事实上你把他趴开来看,里面黯淡无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54:00
过去圣严法师也是有感于此兴办佛教学院。B大,前面推文说的是个人心得,自己个人不代表谁,请不要太在意....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7:56:00
yk大,我觉得B大也不是针对你w (不要自己对号入座啦XD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7:57:00
我说的也是个人心得,比方说心识增长跟慈心的根本问题如果觉得受伤了,也请不要太在意修行嘛,调伏自心,调伏自心,我今天有没有很空观XDDD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7:59:00
这样很好,担心伤害他人,我说的只是个人的学习,并没有想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00:00
不会啦,我说的也是个人的体会,当然有时候他会跟一些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8:00:00
伤害他人的学习,大家都这样想很好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8:03:00
智慧、慈悲等施设处是心,智慧有没有增加、烦恼有没有减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04:00
从中去认知自身的阻碍智慧和慈悲的源头是心,如果说智慧会增加,是对于那个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8:05:00
等是要看自己的心,自己对自己最了解,没有说要强迫他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05:00
轮回体而言,但是对于心本身是没有任何增减的我不觉得自己对自己最了解,如果是这样就不需要师傅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8:06:00
嗯,心本身自性空这一分,在凡夫的心和圣者的心是一样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06:00
事实上没有人是了解自己的,他必须透过某些方式或机缘去看到这些他之前没有看过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8:07:00
当说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心时,是指自己对自己要诚实以对,跟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07:00
如果凡夫的心和圣者从本质是一样的,那么智慧的增减就根本来看就不是心的问题,而是流转的意识的问题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8:08:00
B大说话好像有点鸡同鸭讲,不好意思,我没有说不要有老师,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09:00
自己对自己诚实以对,首先要有照见身心问题的能力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8:09:00
不是这个意思,自己的心跟他人的心比起来,以我自己而言,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8:10:00
别人的心我比较不了解,比较了解的是自己的心,所以学习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10:00
门很深的学问,也就是“无我”的学问,如果你能认识自己的心,没有理由不了解别人的心。 为什么我说认识自己很难? 因为很多人对自己的认识是来自于别人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8:11:00
法比较看自己的心,有时候观察到自己有敌意时,就要遮止。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11:00
对自己的认识甚至是一堆别人创造的宗教名词堆积起来的包括所谓的敌意,有可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又返回来XDDD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几乎都是由外境所投射出来的包括那些经文义理,也是外境投射过来架构出自己认知的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8:12:00
就这样了,刚刚忙完才回来看文留言推文,该睡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13:00
心,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是真正的认识自己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08:13:00
法安 晚安 :)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8:13:00
各位前辈,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出在耳根圆通章里面说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23:00
我说认识自己很难的原因是什么? 比方说老师说你很乖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8:23:00
看你们用一堆名词都搞得雾萨萨的。怎反而觉得汉传或是禅宗,大方向的原则掌握住,就一招用到底,配合显传经文上的一些诀,其实很快就进去了。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8:25:00
B大的标准严格,但小弟我习惯挑软柿子吃,惰性很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26:00
我也觉得一堆名词雾萨萨XDDD 没办法有的结他很复杂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8:26:00
贪图向佛菩萨祈求“善巧方便” (B大说我诚实,我就坦承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27:00
你直接把他剪掉是不行的,而且他也不会觉得自己有结XD我们也是学理达人耶!!! 只是不太想用而以…也可以很“理性”的“调伏自心”XDDD y大请勿见怪,只是借着这个讨论来开显大家心中比较直观的一部份刚好有相同的话,所以就想说趁著一路讨论下,让大家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大脑、思维、意识、细微心识、心的根本各个层面的更透彻的认知,辛苦你一整晚了小A我只希望你好好照顾自己,把自己身心养饱满一点,建立自信,这样才会降少自我谴责的部份,当你身心虚弱就愈会胡思乱想,然后自我谴责。当你很懒时,就接受自已很懒,不要去想说“我真该死,我怎么可以这么懒”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8:36:00
https://book.bfnn.org/books/0069.htm#a70先回应yk大、B大之前讨论科学的部分,以前阅读过这篇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43:00
佛法他其实有一个门槛,他在以前是给身心最强壮的人去学习的,这些人外境本身无阻碍,可能想要的都得到了他还是觉得不快乐、或这个快乐不长久,所以才去学习那像我们外境千疮百孔的人,有时候会有一个错误的距离就是我只要躲在这里面,了知诸法皆空,就没有烦恼了那个路径是错的,他只是暂时逃避而已,在生活中其实要先设法健全身心,吃好睡好运动,休养生息到一个地步才具备真正修行的条件,所以现在你是要找到一个强而有力的法门,让这个法门去支撑你的身心,改善你的外境然后再进一步的导入解脱另外讨论到科学,佛法其实是比科学更细微的实证,现在的问题在于,以前的人他用的工具是杀猪刀,所以他对心识的形容工具会很复杂,搞得一堆人光要弄通这些理论就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8:58:00
我想修行,但我父母斥责我不积极找工作,没有自我要求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8:59:00
头快爆了,https://lurl.cc/3XNVaGh,就跟这个一样啊我要学微积分之前还要先把中文学到通透?所以现在你是不是要建构出更简单的理解工具?我把你一个什么心的什么学学通了,要花5年。 那是不是工具有精进的空间? 你是不是用量子力学来解释意识会更快速? 科学不代表佛法,但他绝对是一个好的工具当我们在解释心的续流时,可能传统的思维就很容易导向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9:04:00
是的,处理资料前,也要先从data pre-processing上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9:06:00
时间的延伸,如果有一个更好的工具把时间轴拿掉了是不是更有助于了解?然后呢,如果我不照这个https://lurl.cc/3XNVaGh来表示,就代表我不懂微积分? 那我看牛顿死当了所以我就一定要照你的体系内的这个工具来学习,才能证悟? 学理的矛盾就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工具,看你怎么善巧使用,重点是你有没有真的通达那个原理工具当然很重要,但是你的学理不一定是我的学理啊南传不讲空性,他有自己一套观生灭的方法,一样能证悟重点是你要能尝到那个“法的味道”像我跟y大讨论,他说补特加罗,又心与心所、又心王什么的,那是我有看过这些东西,所以才能讨论,其它人一看就倒了,所以上次才有人说法身这么杂光看就受不了那是不是有另外一套简化的工具? 难道永嘉玄觉说法身觉了无一物有错吗? 他没有谈这么多名词,就外行?我们在讲慈悲利他,是不是简化精进这些工具也是一种对众生的利益? 像前面讲那个密勒日巴、不然就大手印之歌,他几乎都只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我今天如果是要解脱,不是要念博士写论文,我一定要懂这些东西吗? 能不能有更“实际利益”众生的方式咧?但是厚,我们讲这样,那些人又不会服气,他觉得你没有学过这些,所以你一定修不出来,变成说我还要刻意去看完后,知道他的工具之后才能知道他在讲什么但是大多数人的喔,生活够忙了,没有那个美国时间可是我知道有一部份比例的人,他会以为说一定要把这些很复杂的名词结构学清了,才能修佛法,我在救的是这种人,就是说你不一定要骑自行车的,现在有磁浮列车要通俗,真正的大师都是通俗的,你看达赖叫大家一定要了解量子力学。最近那个法藏他也很通俗啊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9:35:00
#19stzGRr (SpongeBob) 〈Artist Unknown〉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9:36:00
法藏也是很推,据说已证辩才无碍。(不是针对谁,是发现普遍现象)自己长期观察下来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9:37:00
净空法师净界法师、慧律法师,这些都是很通俗的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9:37:00
心得是,学理型的常常就是只会讲开始跟结束,虽然也说有在修,但就觉得中间的过程少了一大块。交流起来常会让我觉得,我都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是你好像根本不知道我在讲什么。甚至明明在讲同样一件事,只是我在讲过程中会发生的事,但对方就常以为是不同的事,就又曲解到其他地方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9:38:00
问题在于,他们讲的这么通俗简单,你到底有没有在修?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9:38:00
去,最后再用经典上的结论圆回来告诉你是这样。就更让人觉得你讲的结论到底怎么来的?直接背来的喔?但问题是讲的也是有所本,是从经上来的,也是能利益到另一票有缘,也不能说你不对,只是不合时宜而已。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09:39:00
你一直在反复的听同一件事情,然后当成在修?那我就好奇了,每个人都必须要一直重复这么没效率的事情吗?我不能听个2堂课就去内观了? 一定要听个10几20年?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09:46:00
https://youtu.be/JLOc3uxcqyM?t=258g大说“只是不合时宜而已”,我今天刚好在YouTube看到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09:48:00
Y兄也是很认真求学且精进的行者,小弟就经验上简单的给点建议,希望不要介意,如果早就已经会了,那就怪小弟有眼无珠,见笑了。这时虽然是假立一个能观的心,但还是有细微的东西在里面。虽然体本来就真,但因为还是有很细微的我执在里面所以不纯。觉得只是时间的问题,机缘来了,应该很快就突破进去了。连这个心都破掉之后,才能体会到那本来十方圆明净色的无量法身,上合诸佛本妙觉心。才能觉察到之前这个能观的心也是暂时假立出来的。才能真懂心佛众生等无差别,根尘识本来就是清净(不垢不净)的。因为我的心跟圣者的心本来就一样,那在各自的六根里面作用,不也应是一样清净的吗?只是过去迷而不觉而已。是以《圆觉经》中云: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住无止,无作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小的一点新的的分享,如有说的不对或是不中听的部分,还请海涵,万望赐教。*小弟一点心得的分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11:11:00
阿小A为什么不找工作? 有出社会恐惧症?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14:33:00
gogo大po的经文,让我想起有些菩萨其实也还有点看不起人的习气,比方维摩诘表现出看不起人时,文殊师利还赶紧提醒他:勿轻未学。转女身经里,无垢光女也是表现出看不起天帝释,数落了一大堆……乐求小志之类的……今天有事,要早出门,大量留言回来再看。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5:48:00
补特伽罗、心心所等,都是佛陀对弟子说法的用词,佛陀在阿含经就有教导这些内涵,佛弟子是依于这些佛语内涵去学习。(这不是佛陀故意讲一些让人听不懂的名词,去闻思学习佛陀的三藏经典,了解其中的理路,配合经验,就会懂得如何操作。)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7-12 17:15:00
https://youtu.be/qXZrAnrhIUQG大的问题,大航法师在43:58处刚好有提到,这边提供参考。所以如果是依法师解释并非大菩萨还有看不起人的习气,那其实是大菩萨为了避免听众产生轻慢心而故意为之的其中一种示现方法而已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18:21:00
B大,可能也有社恐吧,但我现在开始思考要找什么工作了之前一直躲在学校的象牙塔里面(妈宝心态,依赖心很重)我还没毕业(研究所),没办法下定决心选择论文主题,也有选择障碍,不知道要选择哪个领域的职业,随顺因缘X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19:37:00
Ger兄,简单说就是’我把你当佛看,但你有把自己当佛看吗?’有时候展现出生气的相,并不是说真的有动怒,只是随顺当下的情境而现,心本来就是不动的。y兄说的是没错啦,但是你这东西炼会了、熟了,可以考虑往下个阶段走,在上座时可以试着去做看看。ger兄,有时候手段上就是这样,因为你有轻慢,所以故意现轻慢相给你看,然后再直指人心搓破你的相,用你的方法带你去看到你自己的缺失。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7-12 19:45:00
真正的法,理通意简,逻辑关系明确,某小说家又再错误演示,无奈善知识引导无效,修行者最怕傲慢魔性坚强,若看不出自己的问题,强作意解,自误误人。杂光七彩霓虹灯,八识心王囫囵吞,杂光心法混成堆,五蕴意识解脱难。未解空性,强作意解,误人误己,非佛即魔。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19:52:00
如果不是因为你戴轻慢的有色眼镜,那为何你会看到我身上有这个轻慢的颜色?就制造机会故意让你看到自己有戴有色眼镜,再拆穿你,来帮助你突破这样。但这方式很多人会受不了,反而往你身上泼粪,说你瞋,你又不是佛菩萨,凭什么自以为是?但问题是,这跟我是不是佛菩萨根本没关系啊,是跟你自己的起心动念有关,而你自己到底有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还反过来产生敌意,那就只能说时候还没到了。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20:18:00
yk大和Ger大,不妨参考gogo 大的观点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0:20:00
补特加罗是古印度的哲学理论,一般泛指轮回的主体佛陀在那个时代他没有办法,没有别的工具可以使用心所也是,他其实主流是部派佛教,很多宗派他不需要特定去分心有几十个心所,他直接告诉你心就俱备万法特质所以当我们说“心俱备万法”时,自然就可以知道那51心所的功能。 比方说慧心所,可以说你的心本身就具有判断分别的功能。像我的心很明显知道有个修通灵的又来乱了通灵装成是佛子,25女阴自己爱,生气拿来咀咒人,一遇高人全破功,平常上班躲起来,一发作又叫2下,被打之后又消失,又弱又虚真好笑XDDD小A还没毕业喔?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0:45:00
补特伽罗的用语是一切佛教内道共用的喔,只是对于补特伽罗的内涵界定上有差别,例如中观应成派以下的宗义,将补特伽罗分为假有的补特伽罗、实有的补特伽罗,而在中观应成只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0:47:00
补特加罗其实喔,奢那教也有在用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0:47:00
承许假有的补特伽罗。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0:48:00
一般不补特伽罗这个语辞的话,就用"人"代称。比如佛教经典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0:48:00
是的,如果你觉得人不够的话,讲“所有众生”应该是可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0:49:00
说的二种无我: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有时候就简称为: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0:49:00
以的,我意思是说这里不是学校,包括你以后出社会后除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0:50:00
那你可以把我的话跳过,我不是对B大讲的喔,我是依佛典讲所以您也不需要干涉我依照佛典的语词,各行其便就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0:51:00
用法,所以我们才会看现在流传较广的经文大多较通俗你也可以跳过我的话喔,当我讲心不会增长,是站在佛教最胜义的角度而说,你也不需干涉说你是站在世俗谛而说当我说认为有心可以增长,是外道之说,你也不必刻意对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0:52:00
(不是给B大)底下一篇佛陀讲补特伽罗的造业差别,看过佛陀在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0:52:00
号入座喔,各行即便即可XDDD不是给y大,当我们认为慈心可以增长时,从究境观之喔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0:53:00
经典的用法会比较了解其意义,因为这个词会经常听到: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0:53:00
那也是一种外道见,因为外道也可以刻意去修慈爱的念头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0:54:00
佛教说的慈悲,是同体大慈,也就是众生与我同一法身所以(不是给Y大),当我们看到有人强调慈心增长时,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0:54:00
喔喔....B大不用亦步亦趋一句对一句啦,主要是分享经典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0:55:00
其他人如果对这个用词不熟悉的话,可看看佛陀的使用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0:55:00
喔,Y大不用神经紧张啦,我只是时间多喜欢讲自己的话没有刻意要跟谁对话呢,会不会是你喜欢紧跟着别人所以误认为别人紧跟着你呢? 因为我时间多所以24小时常在发言,包括昨天半夜也在说啊,怎么会说一步一趋呢?所以说这个喔,心所有时候就是这样,当自己内心有这样的遮盖时,就很容易投射出别人也有这样行为的看法再说回对“慈悲”不熟悉的话,可以多看究境佛理的说明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0:58:00
好喔,B网友要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去午餐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0:58:00
金刚经中很明确说“三轮体空”,无人我众生,所以慈心增长,从金刚经中的角度来看,是不究境的呢好喔,Y网友既然已经没有要针对谁了,要吃饭就去吃饭何必要说“你要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去吃饭了”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21:00:00
其实这也是很好的检验自己起心动念很好的机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1:00:00
我没有针对谁喔! (ㄟ你不要一直跟着我、ㄟ随你怎么说随便你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要检视一个人喔,不是看他怎么包装,你看他实际怎么反射,就知道他讲的跟他好像有点距离喔XDD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21:03:00
像是跟女友相处的经验,也是借由一些情境的当下,突然跟她说‘你到底想要证明什么?’其实这是一种执在里面,自己陷在里面时,如果没有其他道侣提醒,是很难察觉的。也因此很感谢有她帮助我成长许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1:03:00
我主要也是分享经典喔,认为有心可以增长是错误的见解这一点诸大乘佛经都已经很清楚明白的表示喔我们现在讲话都要这么的云里来雾里去,表现出我很理性喔,我只是在讨论佛理喔,没有针对谁喔,要空观一些这样厚,人家才会觉得我们有在调伏自心唷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1:17:00
刚分享网址的经文标点不好,更正底下这个连结标点较清楚: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081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2 21:19:00
感谢分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1:20:00
补充一下 三轮体空 https://reurl.cc/7DgmqN可以清楚知道三轮清净,并无“我有慈心可增长”之见解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1:22:00
(其实就是因为自性空所以才有慈心修习增长,这个达赖喇嘛在讲中观的道理常讲。)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1:23:00
自性空不表示心可以增长喔,空性与觉性无二,慈心本来在觉性中就已圆满俱足,达赖说的增长好像不是我们认为那种意义上的增加,跟一般人错误认为的增加不太一样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1:25:00
(心的能力本来具足,但要有正确因缘的串习增长,心的自性空和心的觉性能力,这是体一而返体异,不是一者否定另一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1:26:00
那个增长说明过了,不是“变多”的那种增长,而是显发所以我们看一个人讲“增长”要看他是否清楚的明白这个道理,跟那位大师说过其实无关。同一个字,2个人说出来,不一定表示相同的含义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21:27:00
就像有时候法友间会彼此祝福道心增长、道业增长,这是心的串习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1:28:00
彼此祝福也可以说阿弥陀佛啊 多好啊一句阿弥陀佛 无量光 无分你我无分增长这是心的串烧,啊不是是串连,无分你我不增不减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21:43:00
B大,我还没毕业,可能会先申请休学,工作后再来写论文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1:46:00
博班吗?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2 22:01:00
还好啦!觉的有这种看不起人的情况还蛮有趣,说明菩萨还保有人性。自己偶而会到庙里去念经,念很小声自己听的到这样。庙里一般都是有人在那念经,自己虽然已将心态调整成,在那念经的师兄们境界都是比我高。然而,自己整部经念著念著,我慢还是会升起,觉的自己应该还是比他们利害才对。也是蛮奇妙。发现后还是会尽量将慢心压下就是……最初的时候,是直接认为,在那念经的人都不如我。XD心想事成这事,人生里有几件事,真的就是曾经想过,最最终事情真的就如我所想的发展,事后回想觉的有些不可思议。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2:36:00
我们回来看这个和尚讲的左右脑,其实他是有道理可循的就像有些佛理达人,他就是这个左脑思惟极强,你跟他讲话,那个逻辑无懈可击,可是呢就只是停留在他的左脑当然他那个无懈可击的左脑,会跟你说心识不是脑,心识趴啦趴啦有多少种类,但是仔细观察,他讲这些话仍然是左脑的运作。 那这个和尚讲的是实修的方法,就是用你正确使用方法运动内脏,让右脑苏醒,右脑主管感性感性就是一种“感受力”,所以女生不用理性就可以告诉你他爱你,男性还要分析一堆,喔我看到他心跳会变快然后如何如何,但是他讲了一堆,他那个感受力还是没运作所以气脉明点的作用也是在谈这个嘛,把内脏跟整个头部都激活了,那个完整的觉知力就出来了。 昨天小A分享那个圣严法师说烦恼很重时,去做大礼拜就好了,就是这个道理,你与其单独训练思维,不如全身一起使用所以当我们说这个人的意识在大脑,并不是说意识真的只在脑部,而是说他只会使用脑部,没有使用到意识更多的地方,所以才会说他的如来种性被左脑思维给盖住了那当然你说前面几年,给你10年好了最多20年,你用左脑去建立完整的知见,以免使用右脑而“感受有染污”却不知道,这时左脑的思维就可以透过对佛理的比量去判断这种感受是不是不够清净的,这是一种理性的检视,但是不表示左脑的思维通了,你就清净了,这完全两回事,详见之前有些说明白就等于不用修的那些人就知道问题所在好,那给你10年、20年了,你在知见上很完整了,像有人说他很多年前学过禅宗还是什么宗的理论,他都丢了嘛很厉害啊,那些理论我10年前就学过了,我现在学更高的理论,是这样吗? 不对吧,整个内修以上的功夫在谈的都是怎么掌握觉性、明性、光明心,这些都是这个和尚说如来种性,他生出来了,然后保衽。 这个就是在指要稳住你的觉照,至少有90%的时间都是在保衽圣脴,那你可以说这是禅宗的我丢掉了吗?不对吧?大手印大圆满全部都在讲这个耶,都是告诉你要怎么守住这个明性“各个论义宗派等,皆非光明大手印。”这帝洛巴说的所以一个人1、20年了,要以“光明大手印”为主修才对“意离思量对比法,如竹中空持此身”指的就是这个和尚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23:11:00
向其他人解释,我昨天分享圣严法师的著作《学佛群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3:11:00
说的你全身、左右脑全部要平衡如中空的竹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23:13:00
主要是分享他对于科学和佛教的观点。至于“烦恼很重,去做大礼拜就好了”,应该是圣严法师在其他场合说的其他读者不知道B大在说什么,我解释一下,减少误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3:16:00
圣严法师厉害啊,他没有叫你要去思维什么烦恼观空叫你直接去礼拜,跟这个和尚说的超越大脑之说不谋而合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23:18:00
另外回应B大,我还在硕班,暂时不敢肖想博班 (不容易啊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3:19:00
那你还在念书也不是不找工作吧,你爸会念你?还是你硕班念很多年了?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23:21:00
大学延毕1年,现在硕二要升硕三,前2年学费由家人提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3:23:00
我以前延毕我爸也一直念,到我出社会后也是,现在乖的跟猫一样,因为我把全家人弄到几乎退休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23:24:00
他们说,我要开始找正职(或兼职),为自己负担学杂费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3:25:00
所以我觉得可以的话,找到工作后就先搬出去住,保持距离,我是觉得你可以至少尝试一下兼职,一个月有几千都好,一来可以让他们的恐惧减少,二来可以降低你对出社会的不安全感。 然后找到正职工作后,就先搬出去住不然你一边要面对社会的磨练,一边要接家人业力,会很辛苦,你搬出去住一阵子之后,我猜你爸就会好很多了很多人出社会前都有这种恐慌,然后不被谅解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2 23:30:00
一直犹豫不决要不要休学,不过看来我只能先工作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2 23:31:00
可能他一路压仰下心就变质了,或者是精神出状况其实修行就是拿来用在这个时候,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又内外交迫时,如何照顾好身心,让自己慢慢全身而退为什么要休学? 拿到学位预估还要很长时间吗?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7-13 00:14:00
因为我的论文连个影子都没有,拿到学位预估还要很长时间去年找系上一位老师,可是无法达成共识决定论文主题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3 00:20:00
了解,祝你找到喜欢的工作,有空也多请菩萨帮忙吧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3 00:56:00
烦恼很重的做大礼拜。所以大礼拜= 忏悔法?先前有一阵子,除了忏悔法,其它事都无法做。光读经烦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3 00:57:00
六祖坛经: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菩提作么长?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3 00:59:00
恼就起,很苦。不用大脑最初的理解是,莫胡思乱想。现在则是掌握正确使用脑的方式。但可能只是自认的正确。海云和上之所以服他,是他讲这句:知道不算,做到才算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3 01:03:00
卧轮说的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就是一个会经过的过程。但在次第上,会因为证入的深浅,而观察出不同的心得。所以建议可以试着往下一步走,不要仅于此。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3 01:06:00
六祖坛经,不管谁说什么,最终也都嘛挨打的份。XD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3 01:07:00
在这过程中,连佛教教的东西都要放下,不断的往下突破进去。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 譬如今日生。以后再回头一看,当初的想法与见解真的是还不够到位。但大家谁不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呢?共勉之!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7-13 04:01:00
六祖坛经讲的内容都是直接从本心角度看,直接讲究竟义,跟心经、金刚经一样,这就是六祖坛经殊胜的地方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3 10:14:00
坛经中一定是记载被六祖k的,不过历史上有一个人还略占上风,就是永嘉玄嘉。 高手对谈都是离经字,在空境上互相展现心量的,这种“不立文字,心性现量”就是禅宗义理,也是“光明大手印”的原理。 所以我听到有人说他把禅宗的东西丢掉了,回去学声闻系统,我笑死了禅宗的文字本来就是随机应现,都是展现心量的,还有人把他“文字化”后“丢掉”,好令人骄傲啊XDDD我还是觉得F大好,打破我对女众的刻版印象,像条汉子这种人才有资格修直观的心,gogo最近愈来愈有包容的智慧了,还会对人循循善诱,不过我建议啦,你想要了解金刚乘的义理,跟F大碰面请益比较好说个笑话,我考不上台大,所以我把台大丢掉了,跑去卖水煎包,每个台大的学生要吃包子都要付钱给我喔XDDD如果你不跟我买包子,不给我钱,你就不能毕业喔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7-13 16:22:00
最怕就是低手装高手。高手装低手蛮常见,只有高手才知道高手,细微处见真功夫。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3 20:30:00
刚查了大礼拜和小礼拜,动作不一样,大礼拜算是五体投地了,自己行忏悔法时动作算小礼拜而已。但两者间作用应该是类似吧!和上常也讲,业相现前,就108拜。但他是没细说怎么拜。也可能有说,但影片我还没看到。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3 20:57:00
细微处被逼出女阴桃花,就知道通灵装修行囉XDD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7-14 03:21:00
因与人相处的经验,而学会调整用不同方式引导,还有很多需要学习与调整。前几天为了回apttuser关于心经的内容,就有个灵感让我去找出窥基大师的版本,其实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这个版本的注释。甚至之前很多时候,也是因版友提到,而有灵感去翻出圆觉经跟楞严经等内容。之所以要找经,是因为要跟佛版前辈们结缘,且有所本,不是我自己在瞎说。且未来也可以当作应用的教材。不怕被检视,所以不断抛砖引玉,互相学习成长。虽然找到的经文或注释与自身观察到的相应,可惜深入的程度比之不及太多,实感惭愧!所以也很感谢其他前辈一直分享一些圣者对于实相的描述。因这些机缘,反而自己让成长、获益最大,突破不少东西。至于B2兄多次提到请益之事,观察下来暂时还不是时候。台北的各大藏传佛学会因父辈关系,常有机会去串门子,与协助办法会。未来有缘自然会相遇。补充个小故事,多年前忘了是哪位法王来到台湾(那次印象中是两三个法王一起举办法会),我爹说第一次看到有人的证量厉害到走过之处就像是开启一个不同的时空场一样。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7-14 03:40:00
不是,有时候正式的场合太沉重了,我是要你去交交朋友。 我觉得什么时候都是好时机啊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7-21 22:30:00
推 ykkdc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