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artinJu: 而且根据前几篇new大发的巴利三藏长部第26不就有人类被 09/08 08:16
: → MartinJu: 授记... 09/08 08:16
请问是哪一篇呢 感恩
: → ilvepce: 唉~想要解脱或升天也不是光用信仰的。 09/08 08:17
: → ilvepce: 释迦牟尼前生(B阶段)还做过很多世的畜生,乃至当过盗贼, 09/08 08:22
: → ilvepce: 鬼神。不要要求人家一定当生就要多圣洁。 09/08 08:22
^^^^^^^^^^^^^^^^^^^^^^^^^^^^^^
在家众持守五戒是佛陀要求并且赞叹的
如果你不想在下一世就有机会堕入恶道 然后万劫不复 佛陀说你至少必须持守五戒
得佛授记后的菩萨会堕入恶道 但时间跟机率都比一般众生短少很多
这是因为菩萨已经有非常强大巴拉密的缘故
得佛授记后的菩萨有成佛的时间表 已经注定在未来涅槃解脱
得佛授记后的菩萨之所以继续轮回 目的就是圆满他的十种巴拉密
十种巴拉密必须完全成熟才有成佛说法的可能
得佛授记后的菩萨堕入恶道也是为了累积巴拉密 这是有目的 有意义的 有时间表的
不像一般众生在无意义 无目的 无止尽的轮回
我可以列出几个菩萨堕入恶道圆满巴拉密的例子 篇文很长 再另回成一篇
: → ilvepce: 不要把想成佛当成是一种好高骛远的梦假事,而是一种不忍 09/08 08:34
相对于成佛的人极为稀有 有时候好几个大劫(宇宙生灭一次为一个大劫)
都遇不到一个佛陀出世
一个佛陀出世可以成就数以万计的阿拉汉(天人 人合计)
以这个比例来看 成佛非常困难 但还是有非常稀有的人达到
但是以比例与稀有度来看 现在地球上也许没有一个众生可以在未来成佛的
: → ilvepce: 众生苦的悲心。大乘佛教鼓励人发无上菩提心就等于在世上 09/08 08:34
佛陀说众生应当学习 练习 修练 慈心禅 应该达到慈心禅那
: → ilvepce: 塑造我为人人的氛围,难道这会比鼓励人人一切以解脱为最 09/08 08:34
: → ilvepce: 高指导原则行十波罗蜜好? 这波罗蜜不是有点太有自利目的 09/08 08:34
: → ilvepce: 性了吗?我不相信这是佛的本怀。所以,不要老说信仰大乘 09/08 08:34
: → ilvepce: 的是信仰,you too。 09/08 08:34
佛陀没有鼓励人人一切以解脱为最高指导原则去圆满十种波罗蜜
只有要成佛的人需要去圆满十种波罗蜜
圆满十种波罗蜜也不是像你说的自私自利
菩萨圆满10种巴拉密是为了成佛 成佛是为了帮助众生成为阿拉汉入涅槃
菩萨圆满10种巴拉密并不是自私自利 而是为了带领众生涅槃离苦
这是佛陀的本怀
对佛 法 僧的信心就是信仰
对佛陀有信心很好
对佛法有信心很好
对僧团有信心很好
: → ilvepce: 当你以为相信念佛往生无稽的时候,你该看看南传教内是否 09/08 08:46
: → ilvepce: 有有关于念佛殊胜的经文,南传当然不讲往生西方,但光六 09/08 08:46
唸佛与念佛不同
念佛为忆念佛陀的言行身教 忆念佛陀的功德 升起对佛陀的信心
: → ilvepce: 念法即有不思议功德这在教外人士来看不是信仰是什么? 不 09/08 08:46
: → ilvepce: 管你是学那个系统的佛法,你都是"佛教徒"。请不要抬自抑 09/08 08:46
: → ilvepce: 他。 09/08 08:46
: → ilvepce: 不好意思,有一段话文意颠倒。我的意思是: 以求解脱行波 09/08 09:40
: → ilvepce: 罗蜜不比鼓励发大悲心不求证实际像佛陀本怀。 09/08 09:40
何谓五盖?
贪 嗔 昏沉与睡眠 掉举与追悔 疑
信 就是相对于 疑
要成就圣道 你必须对佛法僧三宝有坚定不移的信心
要成就定力 你必须平衡五根与七觉支
五根当中 信根与慧根必须平衡 精进根与定根必须平衡 念根则处在中间调和它们
在这里 信根是指深信修行安般念能使人提升定力 证得禅那
信根强对培育定力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如果信根太强而慧根太弱,则变成不理智的盲目相信,
无法因此而得到高度的修行成果。
这里的慧根是指认识正确的修行方法;
如果慧根太强而信根太弱,则会整天高谈阔论、批判评议,而无心亲身实修,
当然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最后
如果你想要成为菩萨 平衡悲心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如果你的悲心过强,但却没有多少智慧,你的悲心就等于是一个瞎子的悲心。
当无法看到道路的瞎子尝试引导他人时,他将会把别人带到充满危险的歧途。
同样地,如果你并没有多少的智慧,但却硬是要渡众生,你将无法成为菩萨,
也不能救渡众生。
再者,没有以智慧为基础的悲心是不可能会强大的。
只有当你拥有了深奥的智慧,例如行舍智,而且还能够坚持实践十波罗蜜的决心,
我们才能说你已为自己的悲心打下很好的基础。
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行舍智,
你对内、外、过去、现在与未来五蕴的执著已大大的减轻。
你的心已不大执著或乐于生死轮回,
但你还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选择生死轮回。
所以,对于想要修菩萨道的人来说,培育深奥的智慧是必要的。
相反地,如果你的智慧很强,但悲心却不足够强得令你继续修行菩萨道,
你就会自然地选择成为阿罗汉,而不是成佛。
所以,如果你想要成为菩萨的话,平衡悲心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