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南传菩萨道 释迦牟尼佛的菩萨修行过程

楼主: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9-08 11:27:50
: → MartinJu: 而且根据前几篇new大发的巴利三藏长部第26不就有人类被 09/08 08:16
: → MartinJu: 授记... 09/08 08:16
请问是哪一篇呢 感恩
: → ilvepce: 唉~想要解脱或升天也不是光用信仰的。 09/08 08:17
: → ilvepce: 释迦牟尼前生(B阶段)还做过很多世的畜生,乃至当过盗贼, 09/08 08:22
: → ilvepce: 鬼神。不要要求人家一定当生就要多圣洁。 09/08 08:22
^^^^^^^^^^^^^^^^^^^^^^^^^^^^^^
在家众持守五戒是佛陀要求并且赞叹的
如果你不想在下一世就有机会堕入恶道 然后万劫不复 佛陀说你至少必须持守五戒
得佛授记后的菩萨会堕入恶道 但时间跟机率都比一般众生短少很多
这是因为菩萨已经有非常强大巴拉密的缘故
得佛授记后的菩萨有成佛的时间表 已经注定在未来涅槃解脱
得佛授记后的菩萨之所以继续轮回 目的就是圆满他的十种巴拉密
十种巴拉密必须完全成熟才有成佛说法的可能
得佛授记后的菩萨堕入恶道也是为了累积巴拉密 这是有目的 有意义的 有时间表的
不像一般众生在无意义 无目的 无止尽的轮回
我可以列出几个菩萨堕入恶道圆满巴拉密的例子 篇文很长 再另回成一篇
: → ilvepce: 不要把想成佛当成是一种好高骛远的梦假事,而是一种不忍 09/08 08:34
相对于成佛的人极为稀有 有时候好几个大劫(宇宙生灭一次为一个大劫)
都遇不到一个佛陀出世
一个佛陀出世可以成就数以万计的阿拉汉(天人 人合计)
以这个比例来看 成佛非常困难 但还是有非常稀有的人达到
但是以比例与稀有度来看 现在地球上也许没有一个众生可以在未来成佛的
: → ilvepce: 众生苦的悲心。大乘佛教鼓励人发无上菩提心就等于在世上 09/08 08:34
佛陀说众生应当学习 练习 修练 慈心禅 应该达到慈心禅那
: → ilvepce: 塑造我为人人的氛围,难道这会比鼓励人人一切以解脱为最 09/08 08:34
: → ilvepce: 高指导原则行十波罗蜜好? 这波罗蜜不是有点太有自利目的 09/08 08:34
: → ilvepce: 性了吗?我不相信这是佛的本怀。所以,不要老说信仰大乘 09/08 08:34
: → ilvepce: 的是信仰,you too。 09/08 08:34
佛陀没有鼓励人人一切以解脱为最高指导原则去圆满十种波罗蜜
只有要成佛的人需要去圆满十种波罗蜜
圆满十种波罗蜜也不是像你说的自私自利
菩萨圆满10种巴拉密是为了成佛 成佛是为了帮助众生成为阿拉汉入涅槃
菩萨圆满10种巴拉密并不是自私自利 而是为了带领众生涅槃离苦
这是佛陀的本怀
对佛 法 僧的信心就是信仰
对佛陀有信心很好
对佛法有信心很好
对僧团有信心很好
: → ilvepce: 当你以为相信念佛往生无稽的时候,你该看看南传教内是否 09/08 08:46
: → ilvepce: 有有关于念佛殊胜的经文,南传当然不讲往生西方,但光六 09/08 08:46
唸佛与念佛不同
念佛为忆念佛陀的言行身教 忆念佛陀的功德 升起对佛陀的信心
: → ilvepce: 念法即有不思议功德这在教外人士来看不是信仰是什么? 不 09/08 08:46
: → ilvepce: 管你是学那个系统的佛法,你都是"佛教徒"。请不要抬自抑 09/08 08:46
: → ilvepce: 他。 09/08 08:46
: → ilvepce: 不好意思,有一段话文意颠倒。我的意思是: 以求解脱行波 09/08 09:40
: → ilvepce: 罗蜜不比鼓励发大悲心不求证实际像佛陀本怀。 09/08 09:40
何谓五盖?
贪 嗔 昏沉与睡眠 掉举与追悔 疑
信 就是相对于 疑
要成就圣道 你必须对佛法僧三宝有坚定不移的信心
要成就定力 你必须平衡五根与七觉支
五根当中 信根与慧根必须平衡 精进根与定根必须平衡 念根则处在中间调和它们
在这里 信根是指深信修行安般念能使人提升定力 证得禅那
信根强对培育定力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如果信根太强而慧根太弱,则变成不理智的盲目相信,
无法因此而得到高度的修行成果。
这里的慧根是指认识正确的修行方法;
如果慧根太强而信根太弱,则会整天高谈阔论、批判评议,而无心亲身实修,
当然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最后
如果你想要成为菩萨 平衡悲心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如果你的悲心过强,但却没有多少智慧,你的悲心就等于是一个瞎子的悲心。
当无法看到道路的瞎子尝试引导他人时,他将会把别人带到充满危险的歧途。
同样地,如果你并没有多少的智慧,但却硬是要渡众生,你将无法成为菩萨,
也不能救渡众生。
再者,没有以智慧为基础的悲心是不可能会强大的。
只有当你拥有了深奥的智慧,例如行舍智,而且还能够坚持实践十波罗蜜的决心,
我们才能说你已为自己的悲心打下很好的基础。
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行舍智,
你对内、外、过去、现在与未来五蕴的执著已大大的减轻。
你的心已不大执著或乐于生死轮回,
但你还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选择生死轮回。
所以,对于想要修菩萨道的人来说,培育深奥的智慧是必要的。
相反地,如果你的智慧很强,但悲心却不足够强得令你继续修行菩萨道,
你就会自然地选择成为阿罗汉,而不是成佛。
所以,如果你想要成为菩萨的话,平衡悲心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12:30:00
坦白说最近的讨论真是越来越奇怪了一堆人在讨论要有哪些经历经过哪些次第才能成佛成菩萨但是却宁愿互相口出恶言犯五戒也不在乎涅槃讲得好像成佛成菩萨是上大学拿学位 只要学分修满了就可以拿到的学位一样但是对于灭去自己心头之火却一点兴趣都没有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9-08 15:18:00
感谢evo详细的就问题回问题 相信通常无成见的初学者即能体会正法菩萨乘内涵 而与解脱道并予斟酌 看哪个适合自己~总之避免了似法的误导~evo此文论证很精辟~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9-08 15:37:00
我没说声闻人完全自利,一切都是比较出来的。而且,我同意佛陀没要人都修声闻道,但你一直强调极少人可以成佛那不是一样的意思吗? 你这看法是站在南传一切以佛与阿罗汉相同的无余涅槃终点的角度来看。抱歉,本人不同意这种南传涅槃观。
作者: MartinJu (荒谬人生)   2016-09-08 18:43:00
想知道那些菩萨是怎么堕恶道的,可以请你分享吗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6-09-08 19:33:00
南传本生经里面有很多菩萨堕入三恶道的故事
作者: horcetian (提安霍尔斯)   2016-09-09 01:13:00
关于iv大的回文,只想问一下,你了解什么是涅槃吗?你是想解脱(达到涅槃)的吗?你有想过或感受过苦、乃至于其他恶道的苦是非常可怖,而不是言语说说就可以解决的体悟吗?若已有此体悟,在还没累积到可以被授记的菩萨前,会一直在这轮回中打转,这个过程必不轻松,请问真的有决心往此条路走吗?你可以不必在板上回答这些问题,只希望你静下来问问自己就好。这并不是什么尖锐的问题,只是希望你能正视成佛的这件事。另外,若佛与阿罗汉的涅槃无差别,为何还要执著于一定要成佛?您有问过自己:为什么同样是涅槃,我一定要成佛?~ 这个问题吗?建议您想想。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9-09 10:17:00
对声闻而言,只有二条路可选。但对大乘而言,还有第三条净土路可选,这是诸佛照顾发心凡夫的先修班。不必然就一定要先在轮回打滚。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9-09 10:54:00
amidha写过好几篇文阐述说净土是诸天神自创给盲信者的似法 所以正统大乘才没有净土观 只有似法充斥的北传承认超脱三界 大愿成就的净土 而违背根本佛法为什么说盲信者盲信净土信很爽?试问:若非盲信者 怎会认为应酬喝酒属于开缘的做法?而对公然传播此邪见的人予以乱扯佛经典故来护航 别说子虚乌有的净土去不了 毁坏佛法戒律正知的恶行将导致盲信者堕恶道
作者: hywu (hywu)   2016-09-09 11:12:00
想请问,amidha所讲的一定是正确吗?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9-09 11:16:00
请问 amidha讲的就一定错误吗
作者: hywu (hywu)   2016-09-09 12:03:00
我并没有答案,只是我觉得每个人相信南传、北传、声闻法、大乘法,一定有其不同的因缘。质疑别人的教法的同时,别人也正在质疑你的教法。我只是觉得不需要这么严厉的批评Bo大。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9-09 12:52:00
h大,我们不是第一次谈到这个问题,我很早就告诉你我不相信佛与阿罗汉的涅槃是一样的。有机会我再说明我的看法。另外,我也觉得不必如此苛责B大。尤其呼吁别作人身攻击。拿学术上的推论说法当成定律来批判对方,更是要强烈谴责。不要以为别人不检举就可为所欲为。人都做不好了还谈啥佛法,讽刺至极。不好意思,我第一段谈话是回应hor大。不是hy大。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9-09 14:57:00
没事的~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