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整理5

楼主: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9-07 20:07:18
问5:
禅师开示中曾提及:
禅修本身只有利益、没有危险,有危险的是禅修后生起的骄慢和执取。
请问禅师:禅修者要如何独自觉察是否生起了骄慢和执取,以及如何令其不生?
答5:
如果他能够修行名业处的话,就能很容易地觉察是否生起了骄慢和执取。
即使还没有修到名业处,也不难觉察是否生起了骄慢和执取,因为那是很明显的。
举例而言,假如有个已证得禅那的禅修者瞧不起那些还没有证得禅那的人,
那就是生起了骄慢心。
只要生起了想比较谁厉害的心,
例如“他好过我;我好过他;他跟我不相上下”,那也就是生起了骄慢心。
在巴厘圣典中有一则关于骄慢的故事:
有一次阿那律尊者问舍利弗尊者说:
“我能够以一个天眼神通心照见一千个世界,但为何还不能获得解脱?”
舍利弗尊者答道:
“当你说‘我能够以一个天眼神通心照见一千个世界’时,那就是骄慢。
当你说‘为何还不能获得解脱’的时候,那就是掉举。”
听了舍利弗尊者的回答之后,阿那律尊者终于明白骄慢及掉举是他趣向解脱的障碍。
为了去除骄慢及执取,
能够修行观禅的禅修者应当观照一切名色法为无常、苦、无我。
由于观智透视该三相的力量,
他就能够渐渐地去除对诸行的常想、乐想及我想,而减弱了骄慢及执取。
当他通过修行观禅证得阿罗汉道时,该圣道就会完全根除一切烦恼,令其永远不再生起。
对于还没有修到观禅的人,他们可以通过如理思惟降伏骄慢及执取,
可以思惟:
“骄慢及执取对我们有害无益,会导致我们下一世投生到四恶道里去,
所以千万别骄傲及执取,以免害了自己。”

“在究竟上,世上无一物值得我们感到骄傲及去执取,那为何还要骄傲及执取?”等等。
通过如理思惟,我们会看到骄傲及执取的危险性而舍弃它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