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成佛、开悟与大成就者

楼主: yaqqq (^^)   2016-09-07 22:45:04
※ 引述《jksen (Sen)》之铭言:
: 只是单纯看到文章的推文想到,其实过去一直有这样疑问顺道问问。
: 佛教有一说法是,释迦牟尼之后下一个成佛的是弥勒佛。
: 而
: 1.禅宗有开悟的说法,在此先不提渐悟跟顿悟,如果一个人说他开悟了,那到底是到怎样
: 的境界? 如五组为六组讲金刚经,六组就悟了。
: 我猜想应该也不到成佛境界? 不然就早先于弥勒佛,那是证阿罗汉果? 还是没到四果? 或
: 者其他意思?
取自《圣严法师教话头禅》
一、修行的五个阶位
修行佛法的次第,从初机接受佛法开始修行、实践,实践的时候又分成很多层次。开始的
时候是修行“资粮位”,“资粮”的意思是准备工作,准备我们修行的基础,打基础工夫
。由此“资粮”基础,更进一步加功用行,此时进入“加行位”。在资粮位的时候,又称
“顺解脱分”,因为已经建立信心,没有建立信心以前,还不算是进入资粮位;到了加行
位的时候,则叫做“顺抉择分”。在修集资粮、加功用行的时候,都还是普通的凡夫,但
是已经从外道或者是没有进入佛法的情怳下,而能进入佛法的修行。
直到真正体验到佛法的时候,即是“见性”,其中有着不同的深浅层次,有人见的是“空
性”,有人则见到“实性”,即是见到佛的实性,但是见性并不等于解脱。然后,真正得解脱一分时,从此进入圣位,成为圣人。见性时也就进入了“见道
位”,亦即“六根清净位”,接着将烦恼全部调伏了以后,再继续一分一分地断除无明,
这个时候则是“修道位”,在修道位的时间满长的。过了修道位以后,才是成佛,就是“
究竟位”,这一共有五个阶位。以上是根据唯识的修道阶位,亦即“唯识五位”或“唯识
修道五位”来说的。
因为禅宗不讲层次,所以很多人便随意猜测:这个人已经开悟成佛了、那个人已经明心见
性了,好像成佛或明心见性都很容易,但这都是有问题的。因此,我根据唯识的修道阶位
来说明,请大家不要急着想开悟,因为你的准备工夫还没有做好。
为什么开悟以后要保任、要长养圣胎,还要继续地用同样的方法,提起本参话头?因为见
性就像是你进入胎里成为胎儿一样,必须好好保护它,这即是“安胎”,若不保护它,这
个胎儿很容易流产,否则就算生出来,也不会太健康。所以在见性以后,更要精进地用功
,而不是一见性以后,就没事了。
作者: jksen (Sen)   2016-09-08 01:04:00
谢谢。总结就是开悟就是成佛路上的开始(至少禅宗圣严说法),见性不错但还不够,还是要继续精进的意思。还是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6-09-08 19:37:00
佛的意思是无师自悟 所以在最后一世前没办法觉悟释迦牟尼如果在过去佛时就觉悟 那是声闻圣弟子不是无师自悟觉悟真正的意思是证得道果涅槃释迦牟尼在最后一世刚出家的时候不知道灭苦之道所以曾向外道学习无所有处定及非想非非想处定后来发现无所有处定及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法彻底灭苦然后又去修了六年外道苦行之后才发现外道苦行错误 然后无师自悟四圣谛这就说明释迦牟尼过去世并没有觉悟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09-08 20:48:00
佛只是一种假名
作者: watanmila (watanmila)   2016-09-08 20:57:00
可惜今天没有抢到小米手环2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6-09-08 22:05:00
佛不只是假名 佛的境界是真实法如果你自己说自己是佛别人就会去检查你有没有具备佛应有的功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