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大乘佛法的涅槃(Re: [法语] 法上比丘‧大乘比丘:南北传

楼主: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2-17 00:51:25
※ 引述《Uguar (零零漆)》之铭言:
: ※ 引述《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之铭言:
: : 四十华严算不算? 卷九:
: : "藏识转变。识波浪生。譬如瀑流相续不断。善男子。如眼识起一切根识。微尘毛孔。
: : 俱时出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诸识亦尔。或时顿现。善男子。譬如猛风吹
: : 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风。飘静心海。起识波浪。相续不断。因缘相作。不相舍
: : 离。不一不异。如水与波。由业生相。深起系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识身。转彼阿
: : 赖耶。终不自言。我生七识。七识不言从赖耶生。但由自心执取境相。分别而生。如
: : 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
: : ^^^^^^^^^^
: : 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 : 算了~反正你也认为是后人编的.
: 整个大方广华严八十卷也只有这卷最后才提到,并没有完整论述。
: 尤其华严经本来就是长时间由多部散佚经典组合起来的,可能刚好第九卷就是在
: 唯识学出现以后编进去或加进去的。不然龙树的著作为何都没提到阿赖耶识??
: 大乘经很常就是在不同时期一直增加篇幅而成的。华严经的集成时间也有两百年之久。
: 从道理上唯识学本来就自成一格,与中观、般若、阿含是不一样的东西。
从"人间"学术以及历史观点来看, 的确是这样. 反正你早有定见,
我也不便说什么....
不过你说自成一格的弦外之音应该是"非佛说吧"~~这我就不同意.
中观、般若、阿含都是基于一切法空,最合乎胜义谛的教说, 这应
该没错.
可是如果你站在佛陀大悲角度来看, 佛陀的思维应该不是急急忙忙
要推荐最高级无上的教法给一切众生.
他老人家绝对会以因材施教的方式, 依照众生根性, 在恰当因缘下,
给予各种不同种类的教法, 以达到"最大吸收效率".
也就是说, 佛的教法会分成了义与不了义, 但这分别会因人而异.
总括来说, 能让自己接受的,就是了义, 不能接受的, 就是不了义.
而最究竟的,对每个人来说, 如果听不懂,就是不了义. 因此, 看起
来有差别的教说, 不见得不是佛说. 只是所相应之众生不同罢了!
: : 证阿罗汉没问题, 但要成佛有问题~~
: : 阿罗汉就真的不懂嘛~~所以才会开始研究.
: : 而且外道会来挑战~~内道也自己挑战自己其他部派.
: 这见仁见智啦~~~
: 这里给你一个连结
: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dhism/C/F001017C&num=4
: 人家也说唯识学与阿含般若是不同的路数。
印顺导师的看法也是认为"轮回的解释在当时迫在眉睫".请看"唯识
学探源".
至于蔡大师的文章我看得很多. 有些我同意, 有些保留. 他说唯识
学是走业报"有作者"路线. 的确可以这么说, 但是会不会有困境?
这就见仁见智了.
当然,倘若站在法空的立场,谁在造业? 根本没有一个我在造业. 但
是这是站在胜义谛的角度来看. 对一般大众来说根本一头雾水, 难
以体会.
而且一般人很容易将世俗谛与胜义谛绞在一起, 空来空去把佛法搞
得处处矛盾. 所以, 对于难以接受般若教法的人, 既然相信有业报
,有无明.
那么圣者就从缘起有的角度来建立一套业报偿受机制理论, 毕竟,业
力与烦恼的存在根本不容置疑, 而般若等经又无法解释. 然而很重
要的是, 这理论绝对不乱编, 它一定符合三法印.
再者, 在未证悟的凡夫来看, 的确是认为有一个我再造业, 但只要依
照此理论思修, 就可以让他逐渐摆脱执著, 到时那个我就会被抛掉了.
因此, 就算理论依"有作者"的角度出发, 结论都会变"无作者". 瑜伽
师地论也说: 阿赖耶涅槃后会消失.
: : 真正有成就的当然不会这样, 就怕执取空的凡夫.还有自以为证果的假四双八辈.
: : 这种人很多啊!
: 如果有阿含经的理论基础,包括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要执取空还真不容易。
理论上是这样, 但是自以为懂四圣谛,十二因缘等等的人很多. 实际上
他们根本误解, 原因很多, 可能是自己的问题, 也可能是跟错老师.
: : 唯识学还是承认外境是存在的.
: : 不过, 只要禅定够强, 外境还是可以改变. 这就是神通的原理.
: : 既然有办法用神通把四大转变, 那么谁敢说唯识是错的.
: 神通有效不一定跟阿赖耶识有关....我也可以说是磁场阿~~精神力阿~~驱鬼的鬼力阿~~
: 一个人用符咒让另一个人气场黯淡会跟阿赖耶识有关吗??
: 我觉得没有阿赖耶识也说得通阿~~~
你提这些应该叫鬼神通吧~~
佛教讲的神通分成六种: 天眼, 天耳, 他心, 宿命, 神足(如意), 漏尽.
我们就看三个通就好:
(1)天眼明(又称有情死生智)与宿命明:
=>可以知道他人以及自己的累世所有经历.
=>这表示一定有办法调众生以及自己的累世黑盒子出来看.
(2)如意通:
=>可以任意放大缩小变化,乃至到法界任意处.而且这是别人也看得到
的. 比如水三昧变水, 火三昧变火, 乃至变树等等. 阿含经也有很
多这种描述.
=>既然人能改变四大, 这表示人的"识"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宇宙的.这不
是间接表示万法唯识吗?
而中阿含经(卷三)也有提到: 地, 水, 火, 风, 空, 识, 此六界法是形成
母胎的基本元素. 这也是神通的基本原理.
: : 那是你已经"内定"所谓"中后期"大乘非佛说,否则,不只论,经早就提到了.
: : 这两个属不同方式禅修,但是都是不违缘起无我与去我执的方向前进, 而且
: : 唯识学很贴近现代的心理学,有谁规定一定要依某种方法才能证悟?
: 以历史看来唯识学的理论多是由论师建构的。并且与之前的阿含与般若有所区隔。
: 至于可不可以成佛,老实讲理论不同,修行上得到的东西也会不一样喔~~~
我已在开头详述.
只要合乎三法印, 就是佛法. 就可以成就.
: : 我讲得很清楚, 那个转不是硬转.请再看我的po文。
: : 同样看到一个美女, 三个男生却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原因就是唯识要表达的.
: : 一切都是自己心识的作用所扭曲出来的结果。而心识来自于过去的经验, 乃至利用
: : 禅修可以分析更深层的原因, 确认确实是因缘起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这是非常实
: : 际而且实用的方法.
: : 而且十二缘起不就跟这个道理一样吗?
: : 无明 ==> 行 ==> 识 ==> 名色 ==> 六入 ==> 触 ==> 受 ==>爱......
: : ^^^^^^^^^^^^^^^^^^^^^^^^^^^^^^^^^^^^^^^^
: : 凡夫就在识生爱,爱染识的反复染污中生活.
: : 只是唯识学谈得更细更深入而已~~~
: : 谁说是完全不同的理论~~
: 只有唯识学会将十二因缘的识当作阿赖耶识,本来那就只是很普通的胎识罢了。
: 看来心理学家才是境界最高的高人呢.....分析心理与修行还是不一样的。
普通吗? 就你的观点来看, 那不是也是业报的作者吗? 也是常吗?
阿赖耶识就是个仓库, 也是法界的代称, 它里面的无量种子不断开花
结果起现行(因缘俱足)而消失, 也有无量种子不会有动静(没去刺激他)
, 而且也有无量的种子不断的输入(造业).
真正要命的是执取我与我所的末那识, 就是它让无量种子不断成熟输出
果报, 也是它让无量种子输入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就像快闪存储器,CPU,乃至云端服务器, 是一个不断接收与释
放种子的"法界农场".这个农场是无自性的, 不断变化的.
就像我们使用电脑, 完全不需感受他的存在. 所以我们修行, 只要理论
通晓, 禅修时并不需刻意也无法观它, 要观的还是缘起以及排除错误的
执著与见解.
.............................................................
现代心理学当然无法超越佛法, 但是因为心理学所要解决的都是当代人
所会发生最迫切的问题, 比如精神疾病, 幻听, 自闭等等. 这些疾病,
你如果用观无常, 无我来医治, 其实没那么直接, 有时候反而有超浓的
宗教味. 但如果用唯识切入, 可能反而更直接.
比如某甲跟某乙打招呼, 结果某乙不理他, 此时甲可能会觉得纳闷, 于
是开始做种种的猜测:
"是不是他发现我什么秘密? ", "是不是他讨厌我?" . "是不是....",
结果搞得一身闷气, 晚上觉也睡不好. 连续好几天对乙都不爽.
如果用唯识来解决, 我们就会说:"甲根本想太多!", 因为甲的妄识的造
作创造了他以为的乙(实相被扭曲). 只要把那个妄想去除, "病"就好了~~
结果, 后来, 甲发现那天的乙根本就在想事情,所以没注意到他.根本白操
心一场.
顺便一提~~
其实很多人一直都在用唯识学的原理而不自知, 比如"先入为主","刻板印
象","意识形态"...
: : 唯识禅修怎么会是观理论上的无常, 那是要依实际情况来观的.
: : 而你要观察世间无常如果不靠禅定还不是一样靠理论?
: : 你不利用深度禅修所得到的无常相很脆弱~~ 禁不起大境界考验. 到时候还是放不下。
: : 阿含经是这样说吗? 阿含经是说没有有"自性"的物质。
: : 而可变现万物那也是你片面取义, 你忽略了那变现万物的力量是缘起.
: : 所以谁说那个是不变的主体? 那只是一种一直在变的"缘起有"。
: : 性空无违缘起有,在我来看你也是一个缘起有的主体,但我不会说你常.
: .....恕略.......
: : 阿含经所有有关于轮回的举例都有破绽.
: : 比如流水, 水的流动要靠位能差, 所以也是依于地球这个"法性"在流。
: : 火的传递要靠风, 火的燃烧要依于某物质,明显都要依存于某物.
: : 阿含经更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生命)可以改变缘起的方向.....
: : 没有突发奇想~~
: : 阿含有点到~~而且阿含确实解释业力不够深入~
: : 如果要成佛就必须要知道~~佛有一切智智~~
: 看我上面的连结人家说的呗。阿含经对业的描述就是强调没作者。
: : 算了啦~~这个问题也是从古吵到今没完没了~~
: : 就连中观应成派也以"人类"难以理解业力运作而只立六识.
: : 其实当今有很多心理学研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结论:
: : (1)中阴救度法有道理, 荣格的超心理学就从中得到灵感.
: : (2)不可思议的集体无意识现象, 比如一只猴子学会某种动作后, 很快的其他区域
: : 的猴子居然也开始做这种动作.
: : 这几种现象如果不用唯识与如来藏乃至法界缘起理论解释根本抓不著头绪。
: : 因此, 我是倾向不要以"学术认为是否佛说"来论断正法非正法. 有没有道理, 能不
: : 能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重点.
: 心理学家会认为要有阿赖耶识才能解释集体无意识现象吗?
荣格就认为是~~
目前只有佛教的"中后期"理论可以解释~~
讲一个好玩的例子.
古代有一个僧人每日拜华严经, 结果本来不识字的他, 突然有一天智慧
大开, 仿佛饱读诗书般~~
有人问他, 为什么他突然懂那么多. 他答道: "因为你们都帮我读好了呀~~"
法界根本是一体的.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2-17 00:57:00
其实以涅槃来解释满好理解的,阿罗汉入涅槃是否断灭 ? 否~是否又生 ? 否。 既不灭亦不生。既然可以安立这种状态,阿赖耶识也是如此。只不过言涅槃,是从性空的角度去诠释,言阿赖耶是从缘起的角度去诠释,各有所偏而已。十二缘起,不也谈到一切轮回从"无明"而来,无明有没有开始没有开始,所以又称 "无始无明"。无始无明跟涅槃是否互相妨碍 ? 并没有,是一体两面。既然如此,阿赖耶识也是真妄和合,不正是无明与涅槃的另一种诠释,都是相同的道理。而阿赖耶识本有佛经记载,后代论师以此发展成学派并不为过。
作者: FRX (がぬすぬ)   2016-02-17 09:37:00
我的观点是阿罗汉只需要知道如何调伏欲贪,让五蕴灭尽不受后有,而菩萨则要能够调伏五蕴,才能生生世世在人间修行直到成佛。大小乘只是目的的不同,所以有不一样的修行法,并没有高低的问题。像是达赖喇嘛能够一直在人间转世,却没因为福报而生天道,这代表菩萨道的修行的确有其作用。而观世音菩萨也是指引我修阿含证初果,将来才能念佛往生西方净土,可见修行法门只在于根器不同,并无高低之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