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我对"宽锲薄之禁"的一点想法(仅供参考)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6-07 14:46:53
: 我认为这里搞错一个字的意思,后汉书刘陶传里的“货轻钱薄”的“货”指的不是货物
: ,是通货,一如汉书食货志所说:“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
: 者也。”
货当然可以指通货,但也不是没有当货物的意思,后汉书刘盆子传:"至阳城、番须中,
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
: 因此“货轻”与“钱薄”是同义,意谓当时钱币太轻,货币贬质,乃至粮价过高,“故
: 致贫困”。当时建议的改善方法是铸大(重)钱,平衡钱币重量,以求降低物价。
粮价过高原因很多,当时天灾也有影响,后汉书桓帝纪写到司隶、冀州饥,人相食
然后又洛水溢,壤鸿德苑、南阳大水等
所以若要直接以"钱薄"作为粮贵的因果关系,有待商榷
: 当然,桓帝后剪轮钱增加这是事实,只是我认为和刘陶这一议无关,东汉五铢较轻是一
: 直存在的问题,东汉粮价普遍也比西汉高,人民没办法只要剪钱应付。这是为何我会说
: 东汉对钱币管理不如西汉的原因。
事出必有因,刘陶不会没事提出此议
两汉政府对钱币管理的比较,牵扯到个人主观,在此不便置喙
为何不能想成是,东汉就是有某种程度的管理钱币,造成刘陶希望宽松禁令
: 这样不叫自然经济,顶多是现在民法里面说的抵销。真正的自然经济、物物交易,是不
: 会用钱计价的。
: 例如三国志注引任嘏别传:“(任嘏)又与人共买生口,各雇八匹。后生口家来赎,时价
: 直六十匹。共买者欲随时价取赎,嘏自取本价八匹。共买者慙,亦还取本价。”在这里
: ,计价就不是牲口几钱,布帛几钱,而是直接谈牲口值几匹布。
再贴一次好了,方便说明
次房为达卖布、白绢,凡直钱三万二千八百。为达祠祀、迎医、市官(棺)木、作衣,
凡直钱三万二千七百廿。余钱八十,白绢十匹,鲜支七匹,在次房舍。
次房前已所卖达物及市买踈付熹。谨复写达未死时与次房语,言记
(CWJ1③:325-1-125)
白绢以外的布,被祠祀、迎医等另一边的对家全要了,而不想要白绢、鲜支
故有剩余的在次房舍,但祠祀、迎医等这边已经没有货物可供交换
所以只好用钱来向次房买
显然他们把自然经济的顺位,摆在钱币交易之前,既然没得再自然经济了
改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点都不奇怪
并非每次交易都能顺利让买卖双方,换完全部的商品
今天如果任嘏的例子,任嘏等人的布还有剩,而卖牲口的也仍想要任嘏等人的布
却又已经没牲口可卖时,货币一定不会被使用吗
作者: suaowilliam (苏澳威廉)   2019-06-08 10:06:00
我觉得你讲任嘏的例子有点怪,典故里面是任嘏和其他人合伙买下牲畜,之后原主人赎回时任嘏给他原价赎回而不是照已经变动的实价计算;也就是说先确定牛值多少布、买方再想办法把布生出来两边应该是先约好要用多少物资交易多少物资(所以后面才有任嘏照原价拿八匹、合资人羞愧也照原价交易)决定好才拿进行交易;就算发生你提的状况,用布换牛的人也可以选择不要继续交易,因为你拿不出我感兴趣的商品你提到的东汉简牍是早于董卓前的年代,还会说什么东西值多少钱;任嘏买牛却直接说牛市值六十匹布、任嘏只收先前买牛出的八匹,完全不提钱多少你提到的东汉简牍里货币交易是可行的、跟自然交易并存;但任嘏的年代货币已经不值一提了问题就是到任嘏到时代史家甚至连用钱衡量价值都懒(至少记载里完全不提钱给我的感觉是这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