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otZu (良牙)
2017-07-09 13:57:19※ 引述《s6210603 (小玉玉)》之铭言:
: 前瞻对半砍 议员批:轻轨盖一半?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07001223-260118
: 2017年07月07日 04:10 张颖齐╱基隆报导
科学上理性上所讲求的,就是可证伪性。
有可能提出反例来否定它,就是可证伪的;
如果不具有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那就是狂信,不是理性。
我所主张的“台铁可以盖出第四线”,就是具有可证伪性。
任何人都可以经由提出反例,来否定我这个主张。
我的主张很明确,我主张把台铁第四线盖在张通荣市长所规划的基隆山线。
这个主张是可证伪的,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去研究发现,
如果发现在该路廊的确不适合或著无法盖出台铁第四线,
那我的主张就是错的,我的声称当然就倒掉了。
这个主张对每个人也都是很公平,因为任何人都可去检证而发现其对或错。
不像那些狂信者,不停声称“台铁盖不出第四线”却从未提出理据何在。
一开始的论点,讲说基隆轻轨不可行,
我回答说可行,不但可行,台铁还有机会盖出第四线;
一开始的论点,讲说基隆轻轨会害台铁少一线,
我回答说你的说法完全错误,是台铁增为四线,而不是减少。
后来又论点改成,台铁第四线盖不出来,
我回答说,盖得出来,按照张通荣规划的基隆山线轻轨去盖就可以。
到此我已经把我所说的台铁第四线的确切走线都已经描述到了,
明确地反驳了“台铁第四线盖不出来”的论点。
不但有规划过、早就有规划,而且也盖得出来。
从汐止区公所起,走新台五线,到现有的百福站,往百福社区内方向走,
从百福站,经六堵、七堵、到八堵。(也就是张市长版基隆山线走法)
因为我回答到此,“台铁第四线盖不出来”已经完全破除,
所以论点继续滑坡移动,改成说是“台铁第四线没纳入前瞻,所以没要盖。”
真的吗?没列入前瞻就是没要盖,这种讲法说得通?
于是我列出了基隆将近七项没列入前瞻,却是确定要做的计画,
比如说基隆城际转运站并没列入前瞻,却仍然要做。
比如说大基隆历史场景再现计画并没有列入前瞻,却仍然要做。
到此这个回答已经把“没纳入前瞻,所以没要盖”的论点完全攻破。
没纳入前瞻却仍然要盖的例子多不胜数,我只是举出其中的将近十个例子。
这些不断提出的各种论点,我都一一详细回答,每个都已经攻破。
我的说明已经证明这些论点完全站不住脚,所以每一个都是完全错误的。
所有已经提到的反对基隆轻轨的论点已被证明每个都是错误的,
所以开始不提论点,而是要求中止讨论,说你已经离题。
不过不好意思喔,我完全切题,因为这个讨论串的原始报导文章,
就是在谈论“北五堵研发新镇”这些规划,
也就是前任阁揆张善政曾经称赞过的“基隆河谷廊带计画”。
我讲的这十个例子,里面大概有三、四个是原文报导本身就有提到的,
而十个例子,大概有七个是位于基隆的例子。
所以这种不提论点而试图盖离题帽子来驱逐的努力也失败了。
这些毫无根据的论点,一一点破、击破之后,已经没有任何论点留下来了。
这些胡说八道的论点已经被证明每一个都是错误的,每一个都是胡说八道。
所以到这边为止,
目前已经提出的每一个反对基隆轻轨的论点已经被证明全部都是错误的。
其实这些讲出胡说八道论点的人,自己也知道自己讲的是谎话。
理智上都已经能接受“基隆轻轨是正确的”,只剩情感上不能接受而已。
为什么要继续散布那些已经被证明错误的论点呢?
为什么要公开讲出这种不是事实的明显谎言呢?
这当然不是基于理性,而是情感上不能接受而已。
http://www.gov.taipei/ct.asp?xItem=1629994&ctNode=5158&mp=100001
这篇链结里的是郝市长时代台北市政府发的新闻稿。
上面写着什么,我一个字一个字说明给你听:
“捷运基隆山线”以基隆车站为起点,利用台铁路权经八堵车站、
六堵工业区、百福社区、汐止大同路、新台五路接续民生汐止线汐
止区公所站止,全长约12.45公里,设9座车站,经费约275.5亿元。
这段新闻稿当中的文字,所解释的就是基隆到八堵仍然使用原有的台铁两线,
新线从八堵起,经百福社区,终点在汐止区公所站。
当然,这里张市长的原意,大概是要如同台铁北淡线一样,
把基隆到八堵间的台铁拆掉,改成标准轨的捷运。
世上有所谓的典范转移,而自从台北捷运红线通车,
当时正确的做法(典范)当然也就是把台铁拆掉改成捷运。
这个想法和台铁淡水线被改为捷运淡水线是相同的道理。
有没有看到北市府新闻稿当中的“利用台铁路权”那几个字?
从这篇“基隆山线轻轨”的规划,请那些主张台铁盖不出第四线的人士,
请这些深信盖不出第四线的狂信者说明一下:台铁要如何盖不出第四线?
我请问:要如何盖不出台铁第四线?
现在我的持论唯一可以被攻破的,
就是“张市长路廊到底盖不盖得出台铁第四线”这点。
我的答案当然会是“可以”,但是这当然是还有很多细节可以去讨论。
理智的话就来攻击这个论点啊。
你就来主张“张市长路廊不能移给台铁使用”,
或著主张“张市长路廊技术上盖不出台铁新轨”啊。
如果这类的主张成立的话,我的论点当然就完全不成立了。
如果这类的主张成立的话,基隆轻轨当然是完全不可行了。
但是这几个月以来,
还没见过有人已经确切证明“台铁第四线在张通荣路廊上盖不出来”。
因为你我都知道答案:台铁第四线就是盖得出来。
现有任何一个反对基隆轻轨的论点,在本篇都已经被证明完全错误。
我好奇一点是你所谓的第四轨在八堵到汐止区公所是同一个方向通勤走廊但是路线不同对吧?照新闻稿上来看
那这一连串的系列回文只是你和其他版友的观点角度不同,其他版友所指第四轨是指台铁轨道上,八堵到汐止似乎要盖第四轨有难度,但是如果同一通勤走廊但走不同道路是可以盖出双轨的基隆轻轨的
请提出我有在你回的系列文除了这篇以外推文的记录好吗明明没推过文哪里反驳了 叫你发在同一篇而已
但是问题目前前瞻推出的不是要以台铁第三轨为基础,车站会和台铁共站多站吗?如果走不同路廊,就要冒着多站可能无法共站的问题,经费可能也会超过前瞻计画给基隆的81亿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7-07-09 14:42:00南海电铁和JR西日本在关西机场共用轨道,但在邻空城分开分别前往大阪不会有人说阪和线是四线吧且 现在推的前瞻是用台铁路线改的前瞻,并非是基隆山线轻轨,80yee根本不够盖一条新线1.我用南海和JR西举例共线后分离并非同路线2.现在的前瞻计画和你提的基隆山线轻轨是不同东西
作者:
Yenfu35 (廣平å›)
2017-07-09 18:36:00小穹,这个你怎么看?推错文了,抱歉。
所以 过了一天 请问有找到除了这篇以外的推文吗...连ID都不看就直接说我只会反驳跟挑毛病 真的很有事明明就没在这系列文推过文还要被你嘴 啧啧
楼主:
dotZu (良牙)
2017-07-10 21:29:00我已经讲了我三篇都写这么长,你要弄成一篇你自己动手嘛。更何况,我三篇主题根本都不同,你要合成一篇如何合。你觉得可以合成一篇,那是否可以示范一下如何合成一篇。这三篇的主题可是都不同喔,你可以示范一下怎么组合啦。
所以我到底哪里在反驳了 乱说话不用负责喔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反驳你这系列的任何文章只是提了你可以合在一篇 你却说我在反驳 挑毛病?请先提出证据我到底是哪里__的在反驳你是不能回在原文下面喔-.-我火大的点在你的第二句话 请你搞清楚我真__的药反驳 我直接长篇大论一篇就好了何必只推一句 你可以回在同一篇文 ?
我倒想请问,基隆轻轨是指张通荣的市内轻轨,可能直通民生汐止线的那条,还是想用台铁第三线(西正线)作Tram-Train的那条?如果是前者,那无论是否为台铁经营,有助于基隆台北间增加路线容量(详见常磐缓行线接千代田线的历史,缓行线部分路线并非国铁->JR管理而是营团->东京地下铁);但如果是后者,很抱歉,那只会更浪费台铁路线容量,反而把运行图定型化+平行运行图,中正线作为纯通过用途,而东西正线分别为双向非通过列车(含只停靠汐止,其他站通过者)使用,完全不追越/待避,还有助于班次提升,不改号志的情况下应该可以排单向每小时15班,分7班给东西对号/宜兰线区间车,还有8班是纵贯线区间车,这样平均班距7~8分,就达到真捷运化水准了ps 西对号有些改成快速/新快速,也可开往基隆,更多班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