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1430亿的高捷黄线要站外转乘 网友昏了

楼主: Sunny821210 (鲜榨莱姆juice)   2017-06-11 23:15:58
1430亿的高捷黄线要站外转乘 网友昏了
〔记者葛祐豪/高雄报导〕总经费1430亿的高雄捷运黄线,传出与红线、橘线、轻轨等衔
接处,因未留站内转乘空间,将采站外转乘方式?高雄市捷运局强调,这是捷运黄线可行
性研究报告中的初期规划,后续设计会以旅客最大便利性为原则。
讨论高雄轨道建设的脸书社团“高雄点”,贴出一张“捷运黄线初期站址与转乘形式”位
置图,强调黄线采地下型式布设,车站型式会考量道路宽度,采用地下岛式月台或叠式月
台车站。
“高雄点”强调,黄线与捷运红线、橘线、轻轨、台铁衔接处,均因未留站内转乘机制空
间,因此采站外转乘方式,连接既有捷运系统,转乘距离约20至60公尺间,“这种规划实
在让人愤怒”。
根据这张位置图,黄线Y16与橘线O10站(均叫卫武营站)、黄线Y10与橘线O6站(均叫信
义国小站)、黄线Y21与红线R5站(均叫前镇高中站)、黄线Y12与红线R8站(均叫三多商
圈站),都采站外转乘。
此外,黄线Y13与轻轨C9站(均叫旅运中心站)、黄线Y7与轻轨C28(均叫湾仔内站),黄
线Y15正义车站与台铁,也都采站外转乘。
网友得知捷运黄线采用站外转乘设计,普遍不满,有人说:“看了真的会昏倒”、“从地
下走上地上,晒完太阳再走回地下,果然官员都没在搭的!”、“站外转乘遇到夏天,根
本就不会有想搭的意愿”、“至少盖个连通道吧!”。
一些网友纷纷写信到高雄市长陈菊信箱,要求捷运局好好检讨这种设计方式。
对此,高雄市捷运局强调,目前是可行性规划阶段,未来还会有综合规划及设计作业。捷
运局说,黄线车站转乘,会以旅客最大便利作设计,其余如有无可供利用土地、车站周边
繁荣程度与人口密集度,都将一并列入考量。
(自由时报)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96866
作者: MonkeyCL (猴总召)   2017-06-11 23:21:00
高雄的温度站外转乘真的颇痛苦
作者: fantasibear (布谷熊)   2017-06-11 23:22:00
初步规划程度就已经那么差了?
作者: gfd012b (阿詹)   2017-06-11 23:30:00
卫武营站无法站内我还可以理解,其他站是怎样?
作者: MakotoHaruka (真琴 遥)   2017-06-11 23:30:00
想最早最早的规画都有预留好了 现在反而都没顾到
作者: john89530 (YI-JHONG)   2017-06-11 23:34:00
三多真的很浪费
作者: kiss100 (长大要打棒球)   2017-06-11 23:38:00
一堆摆烂的官员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1 23:40:00
转乘跟每站的联合开发都要成功才能筹出400亿的经费问题点比起来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运量的票箱收入可怜到转乘的方便性都无关紧要了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6-11 23:42:00
其他站真的很瞎...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1 23:44:00
不考虑土地开发分回的经费挹注,自偿率基础情境跟乐观情境是1%跟6%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17-06-11 23:45:00
没那个肚子就别吃泻药 没钱改高架很难?
作者: kutkin ( )   2017-06-11 23:48:00
站外转乘 别说夏天 雨天就很挫折了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6-11 23:50:00
更何况有些还要过路口= =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1 23:51:00
果然还是要上新闻才会有回应 捷运局长真的欠电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1 23:54:00
不过就是罐头回应也能这么开心
作者: neon7134   2017-06-11 23:55:00
叫局长明天中午十二点跟下礼拜梅雨去凯旋站转乘轻轨体验一下什么叫站外转乘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6-11 23:57:00
与其站外转乘还不如改回去用较便宜的平面轻轨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7-06-11 23:57:00
连通道能盖就别省那个钱了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6-11 23:58:00
用平面轻轨转乘至少还不用爬上爬下
作者: Lime5566 (ZIME)   2017-06-11 23:59:00
爬上去又爬下去想到就累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6-11 23:59:00
1400亿砸下去就应该要多花些钱再做站内转乘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7-06-12 00:02:00
除了捷运转轻轨需要出地面转乘这无可后非如果黄线转红线 橘线 台铁都要出地面 那就太蠢了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00:04:00
现在市议会休会要等下会期才会知道 转乘问题要如何解决 站外转乘绝对被议员骂到死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00:06:00
问几百遍都是跟你回后续综合规画跟基本设计细部设计会研究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就是要做出一本自偿率是符合中央最低可行标准的报告,工程经费能多低就多低,土地开发能多高就要再更高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6-12 00:11:00
真不知道改成站内转乘后 原本的自偿率会变成怎么样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00:13:00
回说再研究预算就不可能过了 议员不是智障黄线沿线可是国民党大票仓 这里的议员我看是磨刀霍霍但土开部分我不悲观 黄线沿线公有土地不少私人地主不参与就公家自己开发而已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00:20:00
国民党上次质询是问会不会破产,市府是回有400亿收入当自筹,可是这400亿是建立在每站的联开都能分回预定的经额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00:22:00
市府有说 土开经费不足才会用举债方式支应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00:22:00
延线公有土地不少?自己征收开发?报告已经可以下载了,自己去看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00:23:00
http://i.imgur.com/kQ2wkis.jpg500m的范围内不是公有就是国营的土地只有y1会进行区段征收 y21我猜会配合草衙都市更新计画进行公办重划 毕竟这件事讲很久了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00:26:00
上次讲出入口用地征收困难时,说高雄路宽不需要,那问题就来了,如果出入口设人行道用地就够了,市府凭什么征收用地做土地开发?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00:27:00
联合开发没有一定要用征收啊 可以跟地主协议而且地主真的不要 那就出入口画一条去公有土地反正联开范围本来就自己画的真的会有抗争应该就是y1机厂用地了 之前市议会就有讨论过 所以才会打算往仁美移动 直接拿公墓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00:30:00
怎么不去看表8.4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00:30:00
用地 毕竟死人不会抗议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00:33:00
出入口有人行道用地的情况下,用什么法源理由征收私地当出入口?因为政府没钱一定要这块地开发?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00:34:00
不能这样征收啊 美河市就是这样搞才出问题我的意思是说 捷运站周边的土地联开不是只有征收这个选项 协议开发也是一种 你说的表是这样写但地主不从坦白讲那也是他的权利 依法不能征收但捷运周边还有其他公有地啊 把出入口画一条过去拿公用地开发不就好了 自偿率的重点不就是要卖大楼换钱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7-06-12 00:56:00
经费若不足就改高架吧
作者: domoto0101 (1234567890)   2017-06-12 01:00:00
小贺:民众的要求太高了
作者: este1a (曾几何时臭机八)   2017-06-12 01:00:00
高雄真牠妈可悲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7-06-12 01:04:00
捷运局根本打官腔 后续设计很难有什么大修改了
作者: countryair (countryair)   2017-06-12 01:05:00
万大线都能做到在中正庙转乘了,没有预留根本不是借口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01:31:00
而且看了一下周边站体范围 除了黄线计画的联开土地整个黄线沿线有 77期 60期 71期公办市地重划然后还有国泰自办重划 就算联开真的金额不够拿这些地方政府分配回来的地拿去标售没道理没钱可用啊 光捷运通过增加的容积就多超多楼地板面积可以卖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6-12 04:08:00
黄线财源非常倚赖场站开发 从表10.1-3可见(pdf388/607页),周边可开发基地收益总计40,471.88百万元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07:38:00
楼上讲的我已经一直提了,不过没人在意,每个站为了赚钱一定要把一个出入口或通风井往更外侧塞才能有联开的理由所有自偿率的来源就在这边,基础情境下,0.95跟25的差别公办市地重画的收入应该早就列入别的案子的金费来源照这种算法的话,没有地方是不能盖的
作者: oddhand   2017-06-12 07:54:00
一两站就算了 全部都站外转乘有事吗
作者: leon50504 (leon50504)   2017-06-12 08:29:00
新闻真的屁话连篇
作者: waynedd (加西莫多)   2017-06-12 09:50:00
站外转乘但两站之间盖有连通道.这样的转乘方式应该还好吧
作者: thomaschion (老汤)   2017-06-12 09:51:00
呵呵,目的是什么很明显。
作者: jeter17 (smart1599)   2017-06-12 09:52:00
之前说轻轨太热扼杀搭乘还被战呢
作者: auction88 (auction)   2017-06-12 10:01:00
民生汐止线站外转乘怎没人吵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17-06-12 10:24:00
楼上逻辑有问题?
作者: siowan135   2017-06-12 10:41:00
结果轻轨一阶跟红橘线不同名 …
作者: hinajian (☆小雏☆)   2017-06-12 11:19:00
有顶遮挡雨挡太阳的话我还可以接受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11:20:00
公办重划的钱是直接进市库 但还是可以拿来支应捷运建设经费不冲突
作者: hinajian (☆小雏☆)   2017-06-12 11:22:00
怎么推文有人现在就确定转乘要过路口了?
作者: JCC (JCC )   2017-06-12 11:24:00
还地下?? 怎不高架就好?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7-06-12 11:27:00
转乘不需过路口 黄线一号出口出站衔接红线5号出口,黄线2号出口衔接红线4号出口http://i.imgur.com/82VnjfP.jpg
作者: gj221100   2017-06-12 11:30:00
初步规划就2266…
作者: a030083 (我爱高跟鞋)   2017-06-12 11:33:00
台湾最美风景是高 雄 人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7-06-12 12:14:00
非得走到地面不可真的很奇怪。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12:15:00
高雄点的图其实是有问题的 规划书里面根本没有站体的细部设计 而且他这样画站体都挖到sogo 地基实际要怎么配置 还是要看后续吧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12:41:00
联开打的主意是4号出口那块地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12:54:00
4号现在是莱尔富啊 盖大楼也好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17-06-12 14:38:00
所以三多不使用预留是为了联开?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14:46:00
另外一侧预留也可以联开啊 选在东侧是真的很怪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14:49:00
报告图8.2-10整个就是自己画的很开心的XD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6-12 15:01:00
这次前瞻一堆轨道的自偿率都是用炒房来灌的 颇呵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15:22:00
Tod导向本来就是这样啊 不进行土地开发钱要哪来 而且盖大楼可以增加市区土地利用强度这样就可以延缓都市无限制的向外扩张对农业区土地保留也是好事 没什么好反对的吧
作者: heykissass (我不是肯德基)   2017-06-12 15:24:00
其实有做过公家机关的都知道 现在案子都压很紧...只要最后案件有决行就好 但土建细节设计真的很重要
作者: AMDX6 (AMD-X6-1055T)   2017-06-12 16:29:00
楼上尽管放心,反正土建设计一样会压很紧....公家单位的大头根本都一堆大头症的,直接撇一句:“土建设计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给你们半年的时间设计完,你们有困难吗?”“有困难就讲,我找可以做的到的人来设计”~~啧啧厂商表示:.............................................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6-12 17:22:00
qoo我的意思是如果房价没炒起来 整个财务可行性就gg了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17:45:00
我看他财务规划写的不算高 是目前市价1.5倍撇开新湾区一带不讲 基本上黄线沿线新屋的房价都大概15~20万区间 乘上1.5也才22~30万这个价格带就跟美术馆差不多啊 不算贵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17:57:00
不算高?21站的联开大楼都要能成功售后分回,没有土地开发利益,自偿率是0.95%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18:02:00
我是说他估的联开收益不算高............这个房价是正常高雄行情 他没有乱写一坪百万之类这种明显乱掰的来灌水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7-06-12 18:19:00
其实可以做成连通道,说差...台北黄/蓝新埔站也是要转真的没办法的话其实看能不能尽量做好一点就是了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6-12 18:36:00
算起来Y5联开每坪要卖40万
作者: spector66 (天气预报)   2017-06-12 18:41:00
60公尺的愤怒???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18:45:00
Y5 一坪40万是怎么算出来的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6-12 19:12:00
表10.1-3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19:39:00
昨天看到表10.1-3时,觉得高雄剩下的举债额度不太够XD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21:22:00
到底是怎么算出一坪四十万的 如果一坪卖到40这样y5联开的总销售额要到60亿 这根本是不可能然后政府只分回十亿 这样我看地主抢破头了Y5周边全是住三的土地 容积率才240%这里实价一坪大概20万 3300平方的基地只能卖4.8亿 根本暴利啊 薛都薛翻了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21:52:00
假设市府分回50%,营建管销费用占六成,11亿是讲收益,应该是扣掉营建管销后了60亿扣掉营建管销剩24亿,分回50%约11뜵亿?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22:06:00
这个数字算起来很怪 因为一坪抓40万 等于营建成本用50% 算 是20万的造价 这已经是台北一坪百万豪宅的造价了 联开宅怎么可能这样盖抓一坪七万的营建成本才是合理造价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6-12 22:22:00
一坪七万也太少了吧 又不是在盖首购阳春型的RC大楼建材、交维、工法都会影响造价 拿近期附近的建案去估价会比较准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22:25:00
联开大楼一坪的成本是要包含捷运的出入口或通风井的,怎么可能一坪7万北捷现在私地主不喜欢共构联开就是因为要负担捷运设施的兴建成本,算一算不如自己搞大楼地下室要有捷运通道占掉车位面积,搞的地下室又挖更深来补车位,一楼要有出入口,店面又不见了这些都是多花钱但能卖的又变更少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2 23:12:00
没吧 捷运设施是政府出钱的啊 大众捷运土开办法http://i.imgur.com/UBerKY6.jpg我是不知道台北为什么不喜欢联开 但联开案可以同时获得都市计画跟联开两种容积奖励 正常的地主都抢着要吧 多出来的容积都是钱啊http://i.imgur.com/ft4mKsZ.jpg这是高雄的造价表 成本抓七万上下差不多啊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6-12 23:35:00
我觉得可能会落在9~10万/坪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3 00:05:00
政府成本支付后取得土地持分欸,地主权益是减少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3 00:16:00
可是有容积奖励啊 联开可以在都市计画奖励完后在乘一次容积奖励 政府拿回去的也只有增加部分的一半啊 多的都地主拿走了 我实在不懂为什么不要 可能台北地主考量比较特别吧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3 00:27:00
政府出的钱越高占整体造价比例就越高,地主权益就越小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3 00:39:00
地主权益是按照区分所有权比例却分割的 怎么会造价 你完全搞错了吧............政府只出资兴建场站设施 然后分得容积奖励的一半地主的持分根本不大 但可卖的楼地板却是增加^地主土地持分影响不大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6-13 01:01:00
那个是用权利变换的估价程序做分配的 联开而言地主出地政府出钱 之后会分配等同于出资比例的楼地板面积https://goo.gl/gyVTno与其跟政府联开 地主自己找建商合建会更赚 所以不是联开没提供给地主诱因 而是参与联开的地主相较于同一地段的其他地主 自己吃到的肉不是最肥的那一块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3 01:38:00
联合开发的投资人是地主以外的第三人简单说就是地主出地 建商盖房 政府投资捷运设备政府只拿回容积奖励一半 剩下的由地主跟建商去依出资比例分配 这部分跟政府无关其实算一算 自己盖分配到的楼地板不会比较多啊所以我才一直觉得台北不喜联开很怪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6-13 01:44:00
还是一样啊 投资人(建商)跟地主之间的分配比例一样是用投资人出资额跟土地价值的比例下去分的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3 01:47:00
对啊 但联开会有额外容积奖励啊 这部分是多的自己盖只会有都市计画容积奖励一项而已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6-13 01:49:00
而且联开还要把容积奖励一半的价值分给政府 多一个参与者进来乔 整个交易成本就会增加很多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6-13 01:54:00
这或许是种考量吧 但至少联开案可以推对于地主只有赚多赚少的问题而已 不会吃亏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3 08:14:00
http://i.imgur.com/NO4kDmh.jpg共构费用是甲方出但是还是成本http://i.imgur.com/Tnc9BrQ.jpg甲方出钱或再议定的分回去抵
作者: elijah (无)   2017-06-15 18:11:00
高捷月台都不开冷气了 跟户外有什么差直接拆了屋顶变露天的算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