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知道有人是把撕脚皮当“兴趣”,所以这部分其实是要厘清--到底是无伤大雅,还是他本人也不喜欢这件事。就像有人把吃东西、买东西做抒压;也必须厘清到底是可被接受、在一个可容忍的范围,还是一个不可控制的“上瘾”状态--最近热议的“电玩成瘾”议题也是需要类似的厘清。2.一个是严重到或者怀疑可能有生理上的问题,那就是看身心科。而若(还)没这么严重,并且对方对于心理咨商有各种负面的偏见,或是病识感不足,那么就可以考虑--短期咨商,包含:友谊式咨商(长辈、朋友间的抒解)、教牧咨商、张老师/生命线/宇宙光等等的电话或面谈。在台湾,一方面心理咨商有观点也是有费用的问题,
https://goo.gl/jmdDuL 所以免费或收费较低的短期咨商就可以先试试,若有一定的帮助或者发现需要更专业的协助,再进到付费的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