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知行关系的再思考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4-11-13 07:59:11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大学‧经一章〉)
修身的要诀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属于“知”
的范围,诚意正心一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行”的范
围。“知”和“行”之间的关系值得仔细推敲。“知”包含不同层次
,从阳明学的角度来说,通常将“知”直接等同于良知,能够知是知
非,做道德价值的判断。阳明当然也知道对于外在事物的客观知识,
只是这部分不单独提出来讲,而是统一包含在良知当中,良知才是儒
学或道德实践之学的大头脑或关键。
阳明的说法并不是有错,但也未必要这样说,知识在道德实践当
中虽然不是关键,却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尤其现在是科学昌明的时代
,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刺激,更是需要各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有
效解决问题。因此还是可以赋予知识一定程度的独立地位,只要辨明
道德与知识之间的主从、本末关系,以道德为主、知识为从即可。
从上述观点出发,对“格物致知”的诠释可以再做一些斟酌调整
,不必一下子就全部收摄到良知当中,但也不是和良知、道德实践全
不相干。格物致知的重点当然是在追求知识,但问题是如何求?所求
的又是什么样的知识?或者说以哪种知识为优先?儒家重视的知识基
本上是和修齐治平有关,也就是个人乃至社会的完善,至于大自然、
宇宙的奥秘,或者一般对于历史、社会、文化的知识,不是都没有意
义,但并非当务之急。既然是和修齐治平有关,实用性或者说实践性
就非常重要,不仅要优先学习对家国天下有用、有帮助的知识,而且
是否确实有帮助,也要通过实际检验,不是空口说白话。“格物致知
”本身就是道德实践或者说“行”的一环,从做中学,在家国天下的
真实情境中不断验证“知”的有效性,深化对“知”的理解,不是单
纯地储备、累积知识而已。格物致知追求的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也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充分掌握,与一般的知识不同。〈大学〉说:“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不是先学了一套教养孩子的知识、理论以
后才出嫁,就算预先学习一套知识、理论,也只是就一般状况、统计
平均值而言,但每个人都有极大的个别差异,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
己,要有用、有效还是要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去验证。“格物致知”指
的应该是这种知识,不是空谈理论,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已经有良知
权衡判断的作用在其中了。
“格物致知”或知识有相对独立性,但又和良知、道德实践密切
相关,可称为“行中之知”。就外王或家国天下来说,当然需要许多
对外在事物的客观知识。至于内圣修身层面,其实也涉及到对自身的
认识了解,如西方的生理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等,都是从不同角
度探讨影响人类行为的众多因素,深究起来也无穷复杂,对我们颇有
启发性。但是不是一定要有这些知识?其实也未必。中国古人没有这
么多知识,修养不会比现代人差,因为修身最重要的是“诚意正心”
,也就是当事人的意愿,没有意愿的话,知识再多也派不上用场。古
人的修养是从起心动念来说,知善知恶而在意念上为善去恶,也可以
说是一种广义的“知”,只是“知”的对象不是外在事物,也不是身
体感官或大脑,而是心灵意识的自我觉察。这种内省的能力同样需要
锻炼,传统上称为“工夫论”。起心动念同时也涉及到所处的环境,
心和境交互影响。一方面审时度势,把握行动的时机,这属于“行”
的一端;另一方面存养省察,保持心念的纯净,这属于广义的“知”
的一端。“诚意正心”也是知行、内外一体的,是“知中之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