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宁静与循理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2-05-20 21:19:55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先生曰:“今人存心,
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曰:
“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
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
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
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
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王阳明《传习录‧卷上‧陆澄录》)
这一段问答是阳明与学生讨论“宁静是不是一种工夫”的问题。
阳明早年也曾经教学生静坐,道理和孟子的“夜气”相同,“夜气”
是指平旦清明之气。自入夜至于平旦,因人未与外界事物接触,故而
产生清明纯净之气,此时良知最容易呈现。静坐就是使内心清空,情
绪沈淀,不受妄想、杂念干扰,人比较容易把握到“未发之中”也就
是良知、道体。但阳明发现静坐久了会有“喜静厌动之弊”,内心的
私欲没有清除,只是暂时压抑潜伏,遇到事情仍旧会冒出。因此阳明
中年以后教导学生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主,认为“致良知
”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可以涵盖静坐,但静坐则无法反过来涵盖致
良知。
一般讲静坐比较容易联想到佛家、道家,比如民间传说:禅宗的
达摩祖师曾经在山洞中面壁九年。由阳明的说法来看,儒家不反对静
坐,但静坐并不是绝对必要的工夫。这可能是因为儒家和佛老关注的
焦点不同所致,佛家、道家追求“纯粹主体性”或“纯粹的自我”,
虽然也可以随缘参与人间的道德事业,但并不是以此为主,必要时也
可以放下,“无为”才是道家的特色。但儒家对于道德事业却是积极
肯定的,这不是说儒家随时随地都有心有为、非常紧张,致良知包括
动静两面,就静的一面来说,做事时当然应该秉持冷静沈著的态度,
甚至可以很放松;如果机缘未到,也可以先不做,心急强求反而违背
天理。就动的一面来说,还是要尽可能用迅速有效的方式完成事情。
因此“宁静”就不是一定要排除所有事情,刻意静坐冥想;而是做事
的当下心安理得,良知呈现就是宁静。儒家原则上肯定人间的一切,
关注的重点在于用合理、恰当的方式回应、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证成“道德主体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