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论语》中的“君子”(07)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17-05-30 00:12:30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是普遍、全面。君子博爱众人而不结党营私,小人结党营
私而不博爱众人。君子与小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因为君子是“
把所有人当人看”,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之所以能够一视同仁,又
是因为人之性善,每个人都有一颗仁心。虽然仁心呈现的程度有高低
,但在人性深处、根源处的那点爱心、善意是相通的。“人之性善”
蕴含两义:第一是人本身就有价值,人的价值不受外在条件(如贫富
、贵贱、美丑、寿夭……)决定。第二是每个人的价值都是平等的。
君子正是因为自觉到仁心的存在,所以能同等肯定、尊重每一个人。
虽然从事实上来说,君子的知识、能力及掌握的资源仍属有限,未必
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需要一定的程序、步骤,由近及远,由个人、
家庭到社会,慢慢扩充爱的范围。但这只是现实上的不得已,不代表
儒家只关心家族或小团体。相反地,因为君子有大公无私、人人平等
的胸怀,在资源的分配、运用上才能尽量求合理,不偏袒特定的个人
或团体。
  相对来说,小人就是“把一部分人当人看”,这一部分人便是与
自己相同的人。与自己不同的人,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皆列
为排斥、打压的对象。小人因为欠缺仁心的自觉,故对人的看法是从
现实条件来判断人的价值。因为不相信人之性善,从现实面来说,认
同、支持自己的人当然愈多愈好,在资源的竞争上才能占有优势,将
对手击垮。所以小人会刻意拉拢、偏袒“自己人”。“认同、支持自
己”是从种种有限、有形的条件上说,首先是为了自己的方便或利益
,更深一层则是坚持自己牢固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不愿配合、了
解别人。总之小人是“以自我为中心”或自私自利的,小人结成的团
体一时之间看起来似乎也很紧密,但一旦遭遇利益冲突,甚至一言不
合,便会破裂瓦解,甚至反目成仇,故并不是真实而有意义的人际关
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