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论语》中的“君子”(03)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17-04-14 23:58:0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本章可分为三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是由外而内,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是由内而外,“过则勿惮改”则是在学有
小成后精益求精。“不重则不威”表示从君子有庄重、严肃的言行举
止,可推知他的内心是认真慎重的。外在的行为与内心的想法会互相
影响,如果一个人态度轻浮,说话常油腔滑调、巧言令色,即使一开
始心中对别人抱有几分敬意,也会慢慢流失,所以说“学则不固”。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以不诚恳、不尊重的方式对待,故我们也要勉励自
己,随时注意言行举止,拿出真心诚意与别人相处。孔子的“学”并
非学习一套理论知识,而是学习如何待人接物。
  孔门之学以内在的真诚为主,而这真诚又可分说为忠、信两端。
程子说:“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用白话文说,“忠”是爱心
或动机面,做任何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去完成?还是草率应
付、敷衍搪塞?拿出全副精神气力,才算是真诚。但只有用心还不够
,还要问事情有没有做好?和别人相处时,对方能否感受到你的体贴
关怀?“信”是爱能或结果面,有真实、可靠、有效的结果,才算是
圆满。爱心与生俱来、不假外求,“我欲仁,斯仁至矣”,只看一个
人愿不愿意觉悟;爱能则要靠后天培养锻炼,不断学习成长。
  “主忠信”是自我修养,但人力有限,有时仍需要靠朋友从旁提
醒,“以友辅仁”。从忠信出发,我们应该结交怎样的朋友呢?孔子
说“无友不如己者”,字面上的解释是“不要和比不上自己的人做朋
友”。但这里的“不如”应从动机而非结果上说,如果从结果上说,
德行或才学不如我的人,我不和他做朋友;德行或才学比我好的人也
认为我不如他,不和我做朋友;岂不是每个人都没有朋友了?所以从
结果上来解释是不通的,“不如”应该从有没有真心诚意来看,如果
对方没有拿出和我一样的真心诚意来对待我,做朋友也没有意思,道
不同不相为谋。
  经由上述内外兼修的过程,应可养成健康的人生态度。但日常生
活的烦恼就在于“大过不犯,小过不断”,总难以尽善尽美。所以孔
子最后勉励我们勇于改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要因为有点成果就自满,认为小过无伤大雅,害怕面对自己的缺点
,替自己找借口。精进道德修养,生命才能不断向上提升;反之则如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