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04-15 01:48:46推 nknuukyo: 该把舞台还给民间了,如果一些中哲学者讨论的前提如果 04/14 12:35
→ nknuukyo: 都不扎实,讨论的论证意义自然就弱,中华文化同时代并非 04/14 12:35
→ nknuukyo: 没有好的哲学观念,只是从前提搞错不状况下,要导出对 04/14 12:35
→ nknuukyo: 的结论是缘木求鱼。 04/14 12:35
就我这几年常常在板上提的东西
不了解哲学的功用
(在欧陆是回应社会文化问题并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在英美是提供给其他学门检证的工具)
只是把中国思想搞成类似西方哲学的东西
就算把外表(论证形式以及架构等等...)弄成类似西方哲学的形式,
这不代表具有西方哲学的实质内容,更不代表具有西方哲学的实际效用和功能,
在这种基础建立的世界观当然就不稳固,
可以料想的是就连理解自身社会文化的能力都办不到
PS: 牟宗三拼贴康德,但康德之后还一堆哲学家,
那么当代新儒家社群要不要也每位西方哲学家都拼贴个一次呢?
作者:
nknuukyo (我无所能因敌成体)
2015-04-14 12:35:00该把舞台还给民间了,如果一些中哲学者讨论的前提如果都不扎实,讨论的论证意义自然就弱,中华文化同时代并非没有好的哲学观念,只是从前提搞错不状况下,要导出对的结论是缘木求鱼。
作者:
salami (史莱姆)
2016-04-15 08:24:00其实前一篇我没有看很仔细 单从这篇来说我是认同的 因为打根本就是不一样的东西 不一样的类型中国思想(或说东方思想) 就是中国思想 不要硬去说成哲学底子不同 验证方式不同 论述方式不同 应用场合不同当然我不会全盘否定前人的努力 还有过渡期的必然性过渡期必然会遭遇的问题 一方面西方各种知识文化技术进入另一方面正好处于制度崩坏重建的环境 这些条件一定造成以西方框东方的状况 坦白讲的确也有很多不错的成果不过那个年代的条件、需求、风气、氛围 也都过了变了这种作法的侷限处会慢慢浮现出来并不是说 在环境条件下 做些错事或走些冤枉路 就是正确换个角度想 就是各种历史各种角度都应该能成为现今的养分中国思想本身又依附在不同的环境与领域之下 文史哲都有过往放在国学 中文系当然得负责 但是都用些考证文字声韵去解 只能说放著有料的东西自己不拿出来 用自己的方式炒好菜哲学逐渐扎根茁壮的过程 反而变成本土菜拿去被西厨料理当然会有西方乱框东方这种负面情况大量出现 可是也不得不承认 的确有些好成品出来 更不说若是自己不长进还怪别人用历史领域的人做得少 会专注在思想而非考证的又得更少反而很大一批变成当年的御用学者 甚至变成往三民主义课程随兴想想.有错包含 总之这篇说法认同 后半推文变成随想了
作者:
nknuukyo (我无所能因敌成体)
2016-04-15 22:03:00中国有知识论,已经有感官工具的详细讨论但牟照样说,中国几乎没有这类东西(学生纪录)所以与其说是中国没有能呼应西方的哲学,很大层次是台面上的学者对古文未必研究那么透澈。就脉络来看,儒家的确更接近于"思想",只是儒家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并非她的整体或核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