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论语》札记 (10) 乡党篇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14-06-26 19:57:25
论语10.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
便言,唯谨尔。
札记10.1〈乡党〉篇记载孔子的生活细节,王船山认为本篇的精神是
密斯实、实斯诚。后人从小处学习、磨练,正身以养心。待修养有成
,自能从心所欲不踰矩,无丝毫勉强。恂恂是信实,便便是明辨。孔
子能视不同场合而调整做法,在乡里不需刻意卖弄,故谦虚低调。对
公共议题则言无不尽,但必先仔细思考。
论语10.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
,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札记10.2孔子的言行皆出于高度的自觉,面对不同职位的人,能细心
选择恰当的应对方式。上朝时先与同僚商议政策,供君主参考。与下
大夫说话,孔子的语气刚正从容。与上大夫说话,孔子和颜悦色又直
言劝告。等国君临朝,孔子恭敬警惕,不忘面向国君。该说的话孔子
一定会说,但语气、表情又能灵活调整。
论语10.3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
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札记10.3国君召孔子接待外宾,孔子神情奋发,脚步迅速。向同朝官
员作揖,左右拱手,衣裳前后摆动,整齐画一。外宾入堂时,孔子快
步跟上,拱手静候,像鸟儿舒展翅膀。外宾离开后,必定回报说:“
客人走远了。”可见孔子在正式场合充满敬意,表现在身体上有整齐
庄重之美;且做事考虑周详,有始有终。
论语10.4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
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
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
位,踧踖如也。
札记10.4孔子入公门时,弯腰前进如无处容身。不站在门中间,不踩
门槛。经过君主座位,表情庄严,脚步轻快,说话有所保留。提起衣
摆上堂,憋气像不呼吸。退堂时往下走一阶,脸色舒展,心情愉快。
下完台阶步伐加快,如鸟之双翼。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恭敬谨慎。孔
子由敬意而生专注,因专注而平心静气。
论语10.5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
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札记10.5孔子执圭时像鞠躬,好像拿不动。向上举,像在作揖,向下
收,像要给人。脸色凝重,战战兢兢,脚步细碎不离地,像沿着直线
走。献礼时,雍容大方。私下与对方君主会面时,和悦自在。本章记
录孔子出使外国,由恭敬慎重开始,继而传达两国和谐的心意,最后
宾主尽欢。始终保持敬意,又层次分明。
论语10.6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𫄨绤,必表而出
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
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
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札记10.6本章的语译可自行搜寻。王船山认为对衣服、饮食的描述,
其精神在“内外交相养”。有些人喜欢谈玄说妙,认为计较这些小事
是舍本逐末。殊不知心不端正才会衣衫不整,衣衫不整又会败坏心性
。衣服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人对自己的看法,应该以庄重合宜的服装,
时时提醒自己修身养性,培养中和之气。
论语10.7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札记10.7孔子斋戒前一定先沐浴,沐浴完穿上用布做的明衣,使身体
洁净。斋戒时一定改变平日的饮食,吃得简单朴素。居住一定换到安
静的房间。孔子一定是心存诚敬与神明交流,但内心的状态难以直接
观察。从讲究食衣住行等生活细节,可以感受到他的慎重。如果嘴上
说真诚却毫无表现,恐怕容易流于作假。
论语10.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
,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
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
,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
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札记10.8本章记录孔子的饮食,语译可自行搜寻。船山说:“食之于
人,乃以生气,气清则理晰,气浊则理隐。”可见身心之间有交互作
用,好的食物不仅能滋养身体,还可以让良心善性更容易发挥。但孔
子也不贪吃,除了卫生之外,其他要求大多属于礼仪,透过礼仪来培
养敬慎之心,在人欲中也可以展现天理。
论语10.9席不正,不坐。
札记10.9房间里的席子没有摆正,孔子就不坐。外在秩序与内在自律
彼此相关,整洁的仪容或环境,能够在潜意识中引导人做出自律的决
定和助人的行为。且注重细节可做为一种训练:随时留意自己准备要
做的事,并在行动前暂停一下,选择困难的事来做。这样在真正的考
验来临时,就能够保持冷静、有条不紊。
论语10.10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札记10.10傩是驱除疫鬼的仪式。阼阶是东边的台阶。本章可见孔子
的分寸拿捏,饮酒与傩皆是民俗活动,如果拒绝参加,会让乡人觉得
君子傲慢自大、不近人情。如果与乡人一起狂欢,不但有失君子风范
,且助长迷信。孔子借由饮酒传达敬老的理念,对傩则穿上朝服旁观
以示尊重,但不参与,兼顾双方的立场。
论语10.11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
丘未达,不敢尝。”
札记10.11托人向国外的朋友问候时,对使者两次作揖才辞别,就像
亲自拜见朋友。季康子送药来,孔子作揖接受,说:“我不了解药性
,不敢服用。”从这两件事可看出孔子的诚意,虽然不再拜或不服药
,朋友和康子也不知道;但孔子不愿意对朋友敷衍草率或辜负别人的
好意,故虽然是小事,也一定做到完善。
论语10.1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札记10.12发生意外时一般人常猝不及防,容易暴露出阴暗面。“人
比动物或财产重要”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但火灾时有些人对财物的
在意,却会脱口而出。孔子退朝后一听到马厩起火,立刻问人有无受
伤?可见孔子平素淡泊名利,具备“视人如己”的仁者胸怀,且不分
贵贱尊卑,故等不及对方报告就先询问。
论语10.13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胜,必熟而荐之。君赐生,
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札记10.13胜是生肉。荐是祭祖。生是牲畜。东首是面向东方。绅是
大腰带。礼以敬为精神内涵,敬以礼为行为表现。有礼无敬,礼必定
会逐渐腐化;有敬无礼,敬必定会逐渐松懈;礼敬合一才是最高原则
。本章记录孔子事君之礼,看似麻烦辛苦,但社会上如果每个人都依
礼而行,就能减少纷争,反而简单省力。
论语10.14入太庙,每事问。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
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札记10.14“入太庙,每事问”见3.15。收到祭肉则拜谢,是尊敬朋
友的祖先。本章记孔子交友之道,关键在一个“义”字,义的本质则
是忘我与无私。如朋友客死他乡,孔子毫不避讳,帮忙料理后事,视
同自己家人。朋友餽赠贵重的礼物,孔子也不客气地收下,因为人与
人之间的感情比有形的物质更重要。
论语10.15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
,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迅雷,风烈,必变。
札记10.15孔子睡觉时不像尸体般僵卧,居家时神情放松。狎和亵是
私下见面,式是身体前倾,扶著车前横木,作是起身,式与作都是表
达敬意。孔子改变容貌的状况有:见到穿丧服(齐衰、凶服)者、官
员与盲人、携带户籍档案(象征天地所贵重的人民)者、别人盛宴招
待、刮风打雷时(担心生命财产损失)。
论语10.16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札记10.16孔子上车一定端正站好,握住上车的绳索。在车中不转身
回头看,以免车子不稳;不急速说话,以免吓到驾驶或路人;不用手
指点,要去哪里皆以口头告知,以免模糊不清。孔子可说是一位模范
乘客,不仅随时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又能保持乘车安全。敬畏之心
自然流露为威仪,威仪又令人心生敬畏。
论语10.17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札记10.17本章以老鹰与山鸡为喻,人的脸色一有变化,老鹰就马上
起飞盘旋,见到合适的树木再栖息。但山中桥上的母山鸡却很迟钝,
子路作势拱手捕捉,牠们东张西望三次才张翅。一般人就像山鸡,不
懂得把握时机、预作准备,状况来了才匆忙应付。圣贤就像老鹰,既
能一飞冲天,又能临机应变、适可而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