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knuukyo:我另回一篇吧 12/12 01:20
这些搞九年一贯的舆论主事者
大多根本不是教育专业
偏偏自己又自恃根器不错
心里每每是这样的算盘:
===
A:ㄟ嘿(吴宗宪语气) 我可以用a领域跟b领域的知识作结合互通有无耶
这种会通思考领悟的方式实在是太棒了 我应该要介绍给每一个未来学生
相信成功的话 中华民国未来一定会很感谢我们这些人的启蒙
是我们给未来的学生带来新的希望
B:大老 您说的是 那要赶快推动 来证明我们真正有在作事
(赶紧普及到各个师范体系 速推九年一贯)
THEN
基本术科课程时间被压缩 放入无关紧要又没有师资的课程
这些课程每逢长官视察 就拿来逢迎拍马作作门面 却无实质内涵
===
个人主观的意见:
这些把西方话头当圣旨的人
行文莫不提到以人为本
谈论总不忘夏山学校
但康德的人本是什么背景 为什么一堆神本主义的单位也有人本
去问他们 大概也一问三不知
以这个伪哲学假议题去设计出的教育架构
美其名为解救台湾学生
实则陷新一代师生家长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 在于他们脑袋想的
充满太多 得名 得权 的欲望
这些欲望蒙住了他们的眼睛
让他们信以为 唯有大改 才能得到大功效
却根本失去了方法论求效率讲实际的精神
他们号称是反传统
实际上是非常传统 只敢跟在别的国家屁股后面走
这意思就是:不是自己独断独行 的确是有所本
(心态就是要委责和分担责任 反正最后推给制度僵化跟老师不配合就好)
尽管他们不懂中华文化
倒是把"不敢为天下先"的字面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
然而中国人的文化精神 心里想的只有"如何达到目的"
先把问题 目的彻底厘清后
只要能达到目的 就不僵化于各种可行方法
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功利主义
是故
中国兵圣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老子会说:以迂为直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不僵化才能绕过僵化的环境因素 达成成功的目的)
所以中国的哲人会这样思考:
不好改的环境因素 能不能在不要改它们的前提下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达到目的
如果要改 能否尽量不惊动人事
如果不得不推翻 要用怎样的方式可以更有效推翻 而让后遗症越少越好
那时就不会只执著在 "喔 看到没有 这是我的方法"
而是会不断比较不断推翻
在比较的过程中 这些哲人就会找心目中的高手去临摹
想像他们在这个状况会怎么解决
中国人谈功成身退
就是要你有成功 而不是只看到不眷恋权位的一面而已
然而台面上的看到的只是两股僵化的东西在那里互相折磨
你要用僵化的态度去对待环境
环境也只好用僵化的态度去回应你
这怎么能说是有方法呢?
我举日本那位提出中小学寒暑研究的先进
我们谁都不晓得提出者的名字
然而他比起台湾一些大名鼎鼎的家伙
对于目的的成功显然来得更有心
其他人或许也很有心 但心思放错地方了(权名利害人不浅)
===
最倒楣的该属那些台湾学生和那些本来对教育抱持高度热诚的新进老师
小学:管多会被家长告 上课一半学生在后面走动聊天 也不能盯
中学:唉 怎么每况愈下 这里的修不好的部分 往后还有高中老师带
高中:往后还有大学教授带
大学教授:干! 什么鬼东西
学生A(挖挖鼻孔):这堂考试要让我们OPENBOOK 不然我们评鉴给你最烂
===
最后我讲一个经验
学生原本多是很聪明很有灵性的
他们清楚严厉跟残酷 放任跟爱护的分别
打骂的背后未必没有爱
笑容的底层常常是冷箭
真正会管你特别多 督促你 扮黑脸给你看 当头给你棒喝的人
反而往往是最亲最爱你的
当个乡愿的教育者跟舆论者很轻松
而且又有种种白脸该得的好处
然而这样放任的背后 难道没有问题吗?
这我们心里都清楚 不该视而不见
像人本教育用假哲学假议题设计的团体(我意思是他们根本不是"人本")
他们唯存的正面价值就是偶而可以抓到几个真的不适任的老师
但更多情况是家长藉人本跟校方施压 去纵容某些学生在学校胡作非为
假使有个确实评鉴教师适任性的方法 那么人本根本可以就地解散了
因为那些仅存的正面价值 本来就是他们找不到正事时去作的事
在这不正的大名下 言亦不顺 自然事不会成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邪教偶而会作些好事
就把这个邪教信以为是个好的宗教
本来就是两码事
中国人说:名不误实 至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