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回应(周永西-试析楞严经与道教渊源)2

楼主: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7-12-09 23:29:42
  众人皆知,常住真心是楞严经所昭示的重点。楞严经主旨在破妄显真,正念真如
。但有个真心的说法很有战点,对佛教稍有常识的人会以无我说质疑之。以为其为
梵的复辟,或如道教的借壳上市。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A) 其余经典经文提要与简介:
    
我们先看杂阿含怎么说:
杂阿含经卷第十
“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使染,瞋恚、愚痴使染故。
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
。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
其中提到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表示众生的三毒程度不同塑造出各式各样不同外
貌的众生出来。这里隐约有两个含意: 第一: 众生是心的行为创造出来的。第二: 众
生的心会造业,这业会让其流转三界,而且,这个业会被记住而不失。造业才是最重
要的本因。这无疑已有唯心的倾向。
再来,南传‘增支部’一集(南传一七‧一五)说:
  
“比丘众!此心极光净,而客随烦恼杂染、无闻异生不如实解,我说无闻异生无修心故
。”
这说法,除了鼓励人向善,给人希望外,也给人一种有一个超脱凡俗,无法臆想的清
净心的暗喻。
我们再来看晋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五的经文
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佛子!如来智慧无相,智慧无碍,智慧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愚痴众生颠倒想覆,
不知、不见、不生信心。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天眼观察一切众生。观已,作如是
言:‘奇哉!奇哉!云何如来具足智慧在于身中而不知见?我当教彼众生觉悟圣道,
悉令永离妄想颠倒垢缚,具见如来智慧在其身内,与佛无异。’
这是由于对佛陀証得的涅槃境界的扩大思维进一步衍生的思想,既然佛能成就,表示众
生也有这个潜能,只是被烦恼障蔽住而已。
第一段经文暗示我们有一个能集起各种业的心,后两段经文透露我们这个心的本质是清
净的。要知道,清净的意思,可能不止是不染恶,另一个重要的意思是平等,无分别,
乃至超越超善恶,不止恶不染,连善也不染,佛的果德是超越一切对立的。请看大般若
波罗蜜多经卷第三十六: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学:菩提心应知不应着,
菩提心名应知不应着;无等等心应知不应着,无等等心名应知不应着;广大心应知不应
著,广大心名应知不应着。何以故?是心非心,本性净故。”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是心云何本性清净?”
善现答言:“是心本性非贪相应非不相应,非瞋相应非不相应,非痴相应非不相应,非
诸缠结、随眠相应非不相应,非诸见趣、漏、暴流、轭、取等相应非不相应,非诸声闻
、独觉心等相应非不相应。舍利子!是心如是本性清净。”
舍利子言:“是心为有心非心性不?”
善现答言:“非心性中,有性、无性为可得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现!”
善现答言:“非心性中,有性无性既不可得,如何可问:是心为有心非心性不?”
舍利子言:“何等名为心非心性?”
善现答言:“于一切法无变异、无分别,是名心非心性。”
般若经是大力提倡心性本净说的,而这个心,它叫它非心心,这是一个非心性的"心",
说这个"心"有与无都不对,而且它是不会因为一切法而受憾动的,它是不坏也不分别
的。
另外,大宝积经卷第五如是说:
第二无边庄严会无上陀罗尼品第一之二
"性净之心光明照耀无有烦恼,彼心常住本性空寂亦无照曜,客随烦恼三种染污,彼皆
不实空无所有。如是心性不与烦恼清净相应。何以故?是心无二亦无二分,本性清净
。若能如是了知心性,非烦恼染之所染污,非内非外不在中间皆不可得,唯除妄想因
缘和合。"
心是本净的不受染污,但妄想因缘会与其和合产生作用,而有善恶相状出现,众生如是
方能知其存在。因此,三界六道的一切相状正是由于此"心"方能显相,虽显但本性丝毫
不易。
而同为初期大乘的华严经就有更露骨的内容了:
华严经提出了心性才是宇宙实相的创造者,心性才是宇宙的源头。成佛就是心性的彻底
开发。
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九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 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 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 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又晋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
明法品第十四
"心佛及众生,  是三无差别。"
又‘十地品’说:“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以上经文明白的告诉我们,不住身的"心"与佛,众生三者是一体的,整个法界都是心的
显相。这种客观唯心说已经直白的出现在初期大乘的经典中了。
而如来藏系经典一出现,把常与我的观念作了一个颠覆,并非他们改变了教义,而是开
始用佛菩提的观点来说明佛法。涅槃的境界必是不坏故常,无有无常的干扰的我必定是
真我。所谓的无常无我是苦恼的三界凡夫境界,如来境界可不是如此。
而中论中龙树菩萨也如是说:
" 诸佛或说我 或说于无我  诸法实相中 无我无非我 
诸法实相者 心行言语断"
表示说有或无我其实也是诸佛为度化各种根机众生的权巧方便。并不能说谁对谁不对。
更何况金刚经明了的说佛没讲一个字。
另外,很多人对于大乘经典的出现有一个谬解:认为如来藏经典是最晚出的,因为它"
梵化"最严重。其实不是,它的经典在西元三世纪就出现。义理最复杂的唯识学派才是
,而且是论。唯识学的根本经典解深密经也是满早出的。
根据印顺法师的看法,所谓中后期的大乘经,其实集出时间与般若,法华,华严,宝
积等初期大乘经根本没晚多少。差别的只是盛行的时间早晚罢了。
佛性说与如来藏系的出现除了心性本净与成佛潜能思想等舖陈外,更反应出一个事实
: 对于涅槃,菩提,实相般若,佛境界,与空性,一真法界,诸法实相,法身,真如
本性的完全等同。
成佛就是彻底的空,如太虚空的空,无分别,无相,无愿,才能了达一切众生心而无
有滞碍。这种涅槃境界虽是寂灭,但是却是活活泼泼的,动态的,充满生机的。
这是真正的常,佛境界不坏灭故,如来常住故,这是乐,因为无束缚,这是我,无体
相,本性不动摇,不生灭故,这是净,无可染污故。
再者,如初期大乘如般若等经说一切法皆空,连空都要空,是否会让一些人摸不著头
绪,心生恐惧,乃至误解空,甚至执空? 而声闻,缘觉的境界与佛究竟有何差异? 佛
果的修法是否有别于二乘?
就在这种种疑情之下,因缘所生,此系经典应运而生。认为法有空有不空,能生灭的
诸法悉是空当无问题,但佛的涅槃境界与佛性,如来藏应是不空的。所以,才会有大
般涅槃经,乃至多种如来藏系经典的出现。如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如来性品第四之四
"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
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
又如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四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圣行品第七之四
"若有诸法从缘生者,则知无常。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善男子!佛性无生、无
灭、无去、无来,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因、所作、非无因作,非作、非作者
,非相、非无相,非有名、非无名,非名、非色、非长、非短、非阴界入之所摄持,
是故名常。"
有人会说: 为何佛经总是互相矛盾? 其实不是矛盾,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再者,法
无定法,一切法都是对治义,佛根本没说一个"实法"。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全空有问题了或不圆满,就出现不全空的经典。除了专治那些五事不具足,怕空着空的
,还可以提升众生的信心。
然而,实相不可说,言语道断。非空非有,无作者,无作,无所作,无能所,全面的否
定,双破,有无一起否定才是正解。任何肯定与否定都会生执著。
接下来要说明的是如来藏系经典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有关于如来藏性质与种类。经过以
上的介绍后,以下的内容,您应该会感觉不惊不怖不畏才是。请看佛说不增不减经:
"法身即是如来藏,也是众生界"
"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
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
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
、以无分别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
"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
生死,名为众生。"
"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
。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
(B)楞严经的七处征心与十番显见探讨:
先看一段重要经文: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
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
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 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
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
,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第一大重点,众生以第六意识(想,行,识)的妄心为真心。所以有颠倒知见,攀缘执取
诸相。不能如实知。由此生死不断。其实这与"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同义。这无疑的符
合佛经。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五八)
"摩诃拘𫄨罗!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不如实见、不无间等、若闇、若愚,是名无明,成
就此法者,名有无明。"
持世经卷第二
"诸凡夫于见闻觉知法中,计得识阴贪著念有,是人贪著见闻觉知法,为识阴所缚,贵其
所知,以心意识合系故驰走往来。所谓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皆识阴所缚故。
持世!菩萨摩诃萨于此中如是正观,知识阴从虚妄识起,所谓见闻觉知法中众因缘生,
无法生法想故贪著识阴。我等不应随凡夫学人,我等当如实正观察选择识,如实正观察
选择识阴。"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下
"菩萨答言:“如是一切凡夫忆想分别,颠倒取相,是故有缚;动念戏论,是故有缚;见
闻觉知,是故有缚。此中实无缚者、解者。所以者何?诸法无缚,本解脱故;诸法无解
,本无缚故;常解脱相,无有愚痴。如来以此法门说法,若有众生得知此义,欲求
解脱,勤心精进,则于诸缚而得解脱。"
这段经文很重要,它是说第六意识的分别造成众生形同被缚,但是实在没人缚之,自己的
妄想而已。这是很难突破的关卡。只能用悟的。
第二大重点,因缘法中的最重要的根本缘"真心"被遗忘了,这个真心是一切生死流转与涅
槃所依的根本来源。
请看持世经卷第二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正观察选择识阴?菩萨摩诃萨观非阴是识阴,颠倒阴是识阴,虚
妄阴是识阴。何以故?持世!是识阴从颠倒起,虚妄缘所系,从先业有,现在缘所系,属
众因缘,虚妄无所有,忆想分别起,从识而生,有所识故名之为识。"
识的生起从"先业有",根尘都是助缘,乃妄缘和合。光有根尘不能起作用的。如睡觉之时
,有的人眼睛会微开,但是还是看不到。可见能看的是真心。真心也代表了业力作用的携
带者。所有的一般佛教徒理解的因缘法,一般都忽略了这点。所以都在无常生灭法打转,
进进退退。
"是诸菩萨如实观时,知识阴虚妄不实,从本已来常不生相,知非阴是识阴,像阴是识阴
,幻阴是识阴。譬如幻所化人,识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间,识性亦如是;如幻性虚
妄缘生,从忆想分别起,无有实事如机关木人,识亦如是,从颠倒起虚妄因缘和合故有。
如是观时,知识皆无常苦不净无我,知识相如幻,观识性如幻。"
这段不就是七处征心的结论吗? 经文又说:
"菩萨尔时作是念:‘世间甚为狂痴,所谓从忆想分别识起于世间,与心意识合,三界但
皆是识,是心意识亦无形无方,不在法内不在法外。"
三界但皆是识,不就是说万法唯心吗?
另外,除了不增不灭经说如来藏即众生界外,胜鬘经与楞伽经也有经文可佐証如来藏为生
死业力所依: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自性清净章第十三
"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
善说。.........非如来藏有生有死。
如来藏者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变。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世尊!不离
、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来藏。
"
生死依无为空如来藏体性而建立。
"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何以故?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
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世尊!如来藏者,无前际,不起不灭法,种诸苦
,得厌苦、乐求涅槃。"
这段是说前七识是刹那生灭法,不会集起业力,有如来藏才有苦受才有欣求涅槃的可能。
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亦如是说: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
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
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
楞严经强调回光返照,就是叫人用果地觉的结论来检视自己的因地是否徧差,果地是无相
的,无分别的,本来无一物的,无刹那生灭的。
如果自己的修行法门是生灭法,是用妄心意图克服或观察妄念妄相的,可能都要注意。如
果愈修愈执著,我愈来愈大,愈来愈排他,第六意识见闻觉知活动意欲更强,那很明显的
是愈修愈被缚,绝非修行本意。
这是一种果因律的妙法,用目标导引因地的修行,对大乘佛法尤其重要。因为大乘人必须
走入世间,境界很多,如果不能管好意识,就容易随境而转,产生坚固的妄想与执著,乃
至退转。
为了証明真心的存在,方有十番显见的论理:
而十番显见,标举真心的存在,以人能见的功能为例,其结论性质如下:
(一)能见的是真心,而不是根与外缘。
(二)见性是不动摇的,不受受因缘干扰。
(三)见性是恒常的。
(四)见性不会消失,只会迷而忘之。
(五)见性无还,不会随标的移转:相是会还的因缘所生法,不会还的,一定是无体的性。
(六)见性能周遍十方,非物,无体,不可捉触。
(七)见性无大小,无碍,不会因障碍物而改变。
(八)见性不能在能见与所见严格分界,实在皆有成分。
(九)见性非因缘,非自然。它不是因缘和合的,也不是本来就有的:
这表示见性不是由诸相的和合而生,它是随缘显相时超然不动的性(质),不随相而生灭

须知能和合的都是相,而且会因为和合而异动。而为何不是自然有? 因为它还是要有因
缘显相才能知其存在。
但也可说它是自然,因为性不动摇。也是因缘,因为它也是因缘而产生作用。所以说,
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才是正解。
(十)见性是无能与所可判的:见性不能被见,见时所见的不是见性本身。见性是无能与所
的。
这十点可以综括为以下: 见性常恒,不动,非物无体无相,无分别,无能所,非因缘,非
自然有,不坏,无边无际。这意指能见闻觉知的性德,也就是如来藏或常住真心都有这些
特质。如前所说,众生界即法身界,法身也是如来藏,也是佛性,所以当我们对照大般涅
槃经与不增不灭经等的经文可得:
大般涅槃经: 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因、所作、非无因
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无相,非有名、非无名,非名、非色、非长、非短、非阴界
入之所摄持
不增不灭经: 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法身恒,不变,
未来际平等故。不二法、无分别法。非灭法、非作法。
而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八也说: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不谄行,得柔软行,彼菩萨信诸如来正真正觉无上菩提;
信诸如来于一念中说三世事;信如来藏不老不死无量无边、不生不灭不常不断"
这些经文都可証明楞严经的十番显见之辩証结论与大乘经相符。只有(觉)性才能符合这些
特征,只要有相或能为六入所摄,断是生灭法,不可能不动摇,不可能无能所。所以任何
以为这个真心是可见之相者,一定是误解本经,是雾非悟。
(C)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与七大的体性:
楞严经用相当的篇幅証明25个常用蕴处界与七大的体性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简单的根尘
相合的因缘和合作用更不是天然而有,主因还是来自于业力,循业发现所致。
这里持世经有相当多的类以描述,文中处处可见"先业"的词语,鄙文的前面已有一例。
滋再举几例:
"云何为分别观察选择色取阴。是色取阴从四大生。假名为色取阴。是色阴无有自性。但
以四大和合。假名为色阴。色阴无有作者。无使作者。无作无起无出。名为色阴。但以
先业因缘四大所摄数名色阴。非阴是色阴。譬如虚空。阴实无生相。"
"行阴中无行阴相。何以故。是行阴从众因缘颠倒起。虚妄不真。先业果报所摄。亦令因
缘所系。能有所行诸所有行。若身行若口行若意行。皆非真行。是无所有行。是虚妄行
。是颠倒行。是故说非阴是行阴。"
"眼性无决定相以无事故。眼性事不可得。众因缘生故。眼性不过去不未来不现在。眼性
眼相不可得。眼性但以先业果报。属现在缘故数名眼性。眼性者即是无性。眼性中眼性
不可得。识行处故数名眼性"
"持世。譬如机关出水四面俱洒。十二入亦如是。内外因缘能有所作。此中实事不可得。
是十二入先业机关所系故能有所作。"
但楞严经殊胜的是,它把七大,也就是六大加见大(或根大)也一起讨论,一起破,结果得
出能和合生出一切相的基本元素(基底)也是业力所生的虚妄相。既然地水火风空见识也是
不实的业相,那么十八界又怎么可能是实的呢?
所谓的因缘所生法,只是"妄"缘所生法。
这里又不得不再次跑出一个重点: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勿用妄识,但用真心。
是故有以下关键经文: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
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
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
无所得。"
对已经在实相的圣人眼中,根本无生死,迷悟,觉醒,来去,轮回这档事,都是众生的
妄想罢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E) 常住真心的不同面向:
我们先看胜鬘经文:
“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
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
能信如来。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于四不颠倒境界转。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
,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一切苦灭,唯佛得证,坏一切烦恼藏,修一切灭苦道。”
再来看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云: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 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
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 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
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毘梨耶 非羼提非禅那。非钵剌若
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 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诸位法友,这不是与心经很像吗? 就是诸法空性,就是与烦恼不相应不染著的空如来藏
。是如来空智。又: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 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
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
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 檀那即尸罗。即毘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钵剌若
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 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以是即俱世出世故。"
  
这不就是如来藏的妙用,缘起能生一切法,与如来境界的不空如来藏吗? 这两个不
是不同的空智,只是以不同的面向来看而已。就胜鬘经来说,统称如来藏空智。又: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这就是空不空如来藏,整合以上二者。
  
所以这个真心与公认印度如来藏系经典的如来藏定义是一致的。所差别的是,如来藏系
会认为空性是常的,是实有的,就如同说一切有部说无为法实有一样。
但般若经不认为如此,连空性都要空。但楞严经的看法呢?
(E) 真心实有否?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花   
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  "
这段说真性如幻生起的有为法是空而不实的,而无为的真心不动无起灭,如空花般不实
在,为了破除众生的执妄为真的恶见,才开显了真心的存在。
然而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权巧方便。事实上连真心与妄心都是虚妄的,不是一个实体。
而根尘的和合实际上是真心与妄缘的和合,所以不可说是真或非真,又如何能分见还是
所见呢?
"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  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  发明便解脱 "
所谓根尘和合中真心的作用,不能说空也不能说有。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   
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
阿赖耶识是空如来藏与妄想种子的作用区,很多人会执著其为真而迷失。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华  金刚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   
弹指超无学  此阿毘达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 "
自己的妄想执取自己的真妄和合心,真的都会弄成幻的,如果能不取著那么就会了知一
切无非是幻,即然真的都不执著了,假的就更无从安立而让人迷失了。这就是能使人修
行成功的如幻三昧。
所以倓虚老法师叫人对外境"不迷,不取,不动",意即在此。由此亦可知,所谓的真心
或如来藏,当然也不能执持为有。是故楞严经对真心的态度似乎与般若经是相同的,顶
多就是非空非有,提出真心只是权巧方便。
从以上可知,楞严经并无叫人相信有一个常住真心的存在,只是方便使人理解而已。它
的理论与缘起法,般若,大乘中观与唯识学,乃至如来藏思想是一致的,看不出有道家
人士意图植入道家思想的成分。
(F) 楞严经对阿赖耶识的态度:
请看下面经文: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十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
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
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
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即此
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
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
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
想。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阿难。此若非
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又汝精
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
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妄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
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
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
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诸位,这五种妄想,就是五阴,色,受,想,行,识。
有人一直无法理解唯识学为何要立第七与第八识,其实这里就提供了答案。
唯识学就是为了方便解释众生轮转三界的原理,将心意识以种种功能区分开来而已。
最好的区分法就是依五蕴:
色: 根,尘(第一坚固妄想)
受: 前五识(第二妄想),根取相
想: 第六识(第三妄想),识,忆想分别
行: 第七识(第四妄想),意,我执
识: 第八识(第五妄想),心,集起业力
这样不就很明白了吗? 而且经文告诉我们,此湛非真,是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不是实
有的。
光凭第六意识是无法解释众生生死的现象的,所以解深密经才会以讲得最清楚的唯识当作
了义,这是对五事不俱的人之方便。
(G)无明熏真如与真如熏无明的问题:
大乘起信论有这个说法,但是印顺法师认为楞严经的这种说法其它的如来藏经典并无提及
。而且,大乘起信论的学术争议是有的,因此自然会波及到本经。
然而,其它经典没说而本经有说的,并非表示本经就是伪造的。但是现代人类的对真理的
独立判别度实在非常低,极度依赖外界权威的肯定与交叉验証,这其实已经陷入另一种迷
信中而不自知。
因此,即便知道逻辑上不能轻易否定,但心中还是忐忑不安。所幸,印顺法师的看法是不
正确的,因为还是有经典提及:
第一本: 大乘密严经:
"虽无分别依身运行。如有二象捔力而鬪。若一被伤退而不复。阿赖耶识应知亦然。断诸
染分更不流转。譬如莲花出离淤泥。皎洁清净离诸尘垢。诸天贵人见之珍敬。阿赖耶识
亦复如是。"
这形容真妄交合的阿赖耶识中,真如与妄想的消长如两只大象在缠斗。要知道真如是不
会受烦恼影响的,因为它是性无相,烦恼只会盖住它的正向功能,只是盖住的程度多或少
而已。
如果一个修行人能站在真如的角度,发挥真如的功德力,那么烦恼所覆之区只能乖乖易
帜。
第二本: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卷第十 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之余
" 赖耶性清净, 妄识所熏习, 圆镜智相应,  如日出云翳。  若有修空者, 
 顺空而取空, 观空与色殊,  不名真观者。  观色即是空,  色空不可得,
 此即胜义空, 是真解脱者。  客尘无自性,  无明妄分别,  实相非有无, 
 众生虚妄见。 犹如日月明,  流光能普照,  如来清净藏,  具足诸功德。 
真妄互相熏, 犹如二象鬪,  弱者去无回,  妄尽无来去。"
这本就讲得更清楚了,虽然这两本都是唐朝所译,但是都是较无争议的印度经典。我想
,这足以証明这种质疑其实証据并不充份。
由以上几点可知,楞严经符合大乘佛法,証据应十分明显。供各位参考。
稍待些时,会有回应1与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 编辑: ilvepce (111.251.223.92), 12/09/2017 23:30:31
※ 编辑: ilvepce (111.251.223.92), 12/09/2017 23:30:53
※ ilvepce:转录至看板 Buddha 12/09 23:33
作者: computer5438 (我们是痘痘)   2017-12-10 00:01:00
作者: Samus (阿建)   2017-12-10 00:29:00
内文一句话:佛经没说“没有我”,请见杂阿含 第1经当观色无常(无我)...,我想怎么诠释是作者想法刚好我读到杂阿含,略为补充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17-12-10 00:49:00
善哉!这是水磨功夫…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7-12-10 02:36:00
这篇太强大了
作者: yaqqq (^^)   2017-12-10 10:54: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