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欢喜地(初地)菩萨功德形象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0 16:22:16
在此引经论驳斥:
"见道位以上的圣者菩萨证得意生身,不是一般凡夫异熟果报的有漏五蕴身,
故说圣者菩萨脱离有漏取蕴的轮回。"
https://book.bfnn.org/books/0946.htm
楞伽经义记(卷第三) 太虚大师讲述
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为三?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上增进相,得三种身’。
// 三种身相之第一种,初地至七地可得;第二、八至十地可得;第三、唯佛独有。
‘大慧!云何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谓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乐正受故,种种自心寂静
,安住心海,起浪识相不生,知自心现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大慧!云何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谓第八地观察觉了如幻等法,悉无所有,身心转变,
得如幻三昧及余三昧门,无量相、力、自在、明,如妙华庄严迅疾如意;犹如幻、梦、
水月、镜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一切色种种支分具足庄严,随入一切佛刹大众,
通达自性法故,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经论明言:至少要到八地, 证得 "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才脱离有漏取蕴的轮回。
※ 引述《ykkdc (ykk)》之铭言:
: ※ 引述《FHShih (ROAD)》之铭言:
: : 因为版上讨论的因缘 看到经论当中初地菩萨功德 觉得很欢喜赞叹 令人向往希求
: : 贴上来一起分享 也能对初地菩萨的功德庄严有个概略的认识
: : <十住经> (节录)
: : “诸佛子!菩萨生如是心,即时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种姓无可讥嫌、
: : 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住菩萨法中、在诸菩萨数等、入三世如来种中,
: : 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住如是法,名住欢喜地,以不动法故。
: 补充一下,<十住经>的十住,是指十地。
: 有些经论上的十住,是指初地住、二地住、三地住....乃至十地住,不是在说十住十
: 行十回向位的十住,菩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四十个位阶都属于凡夫位,而菩萨十地的
: 十住是圣者位。十地住的初地住至十地住是见道位以上的圣者位,见道位以上的圣者菩萨
: 证得意生身,不是一般凡夫异熟果报的有漏五蕴身,故说圣者菩萨脱离有漏取蕴的轮回。
: 为什么补充说明"十住"的差别?因见有些人将菩萨凡夫位的"十住",与菩萨圣者位的
: "十(地)住"混淆,没有注意到有些经论将"十地"称为"十(地)住",虽然名相上都用十住,
: 但内涵差很远,这两个十住不能混为一谈,此十住非彼十住,区分清楚,才不会错解经论。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16:53:00
睁眼闭眼宝月轮都常住在额前,就登八地不动地了。意生身就是用这个性光团去化出来滴!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0 18:14:00
其实 你要论证说为什么 第一种意生身 不是了分段生死初地就有第一种意生身了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18:29:00
并不是只有第三种意生身才脱离轮回耶,这三种都可以,所以初地就离轮回了同篇文章 太虚大师解释意生身 --[意生身者,以变化身譬同意识,想到何方即到何方,无空间之阻碍;想到万年即到万年,无时间之隔断。]这篇太虚大师只有提到三种不同意生身,并没有说到八地才脱离轮回呢。 反而提到 凡是意生身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4-20 18:33:00
问题在于天台宗的判教,圆教菩萨的境界就是比其他的高好几层。别教菩萨的八地,可能只相当于圆教菩萨的初地而已。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18:33:00
这和不自主、不自在的业报轮回身 显然不一样啊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0 20:49:00
(轮回的定义是不自主的结生相续,圣者菩萨能自在投生三界)所以要先清楚轮回的定义,隔壁板有篇相关可参考:文章代码(AID): #1XveM6Lq (Buddhism)另外一提,梵文大乘经论提到菩萨戒时,有说到菩萨舍身肉给众生,例如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类的行为不是我们可以仿学的,菩萨戒有遮止初学菩萨做这种行为,但是像大地(登地)的圣者菩萨就没问题了,跟圣者菩萨证得意生身也有关,意生身已经不是一般凡夫苦谛有漏蕴身,不像我们凡夫会有的痛苦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23:51:00
这个里面提到的后面2个意生身,应该已经是法身了第1个意生身是光明身,如果说割肉喂鹰,是光明身化出东西给法界的众生吃那倒是很容易理解,不然正常你肉身要牺牲掉不太好,反而害很多人失去得渡的机会…再来回到“证意生身的光明身”还要不要轮回,我个人的看法是,要视他“有没有得加持”或“熟不熟悉空性”如果他是因为长期的修习内观,见性得光明身,那么就比较不容易退回轮回。讲到这里有一个秘密就是,意生身是有捷径的,可以暂时因为得到加持而获得,但这个时候得到加持后,他觉得是自己很厉害修出来的,意生身就会退,有可能是形状变得不好看,或者是会变得愈来愈黯淡然后还有,意生身跟中阴身很多地方很像,要很小心有时候你以为你在禅定修意生身,结果你一直在修中阴身,就会有很多莫名的感应,什么看人的因果,帮人指点迷津之类的,那个都是中阴身的作用,因为中阴身累世积聚很多经验,中阴身愈修你就会愈糟糕,中阴身等于是你的钱包,意生身是要连结“中央银行”修的,就是“空性”这边也要警告旁观的人,不要看到有关意生身的经文就乱修一通,以为得到宝,你条件不够修这个稳死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4-21 05:47:00
无论大小乘见道位,都只是断三结,身见,戒禁取和疑,还有其它贪慢等烦恼未断,照理当然还会轮回。但后来的人认为初地已经修行一大阿僧祇劫,能力应该更加超胜,如在起信论说十住位菩萨已经能,在诸多世界中,化身佛之八相成道。所以经论确实是存在不同看法。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07:24:00
虽然大小乘的见道都只断除遍计烦恼,但是大乘的见道其实已经有能力进一步断俱生烦恼证阿罗汉果,但菩萨忍而不证,菩萨大乘见道虽只断遍计执的烦恼,还有俱生执的烦恼障未断,但凭借著已现证空性的力量以及大悲菩提心的摄持,福慧资粮远超过二乘行者,所以大乘见道即使未断俱生烦恼但已不受俱生烦恼控制,见道菩萨虽未断俱生烦恼但已能控制住具生烦恼并且由大悲心一心想帮助众生,因此继续取得意生身利益众生(格西上课有说过一个譬喻,见道位菩萨如果想断俱生烦恼证阿罗汉果也做得到,但他没那么做,虽然他没那么做但是俱生烦恼已经伤害不了他了,就像一杯还有毒性的水,但是那种毒性已经伤害不了他,又像我们说一个有力量的人把对方打趴,对方已经没有能力,见道菩萨就像这样已不受俱生烦恼控制,菩萨未如阿罗汉灰身灭智入涅槃,主要是大悲心想帮助众生。)(见道以上的圣者菩萨入三界,和我们入三界的情况不同,我们是由集谛而苦谛的不由自主的轮回,圣者菩萨已脱离这种情况)(见道菩萨由现证空性的智慧,以及大悲菩提心一心想帮助众生其入三界的投生,已经不像凡夫纯粹由业与烦恼不自主的轮回)(除了有现证空性的道,大乘的不共主要有纯粹利他的大悲心)(这点就是我们难以企及,我们轮回的投生纯粹是自身的贪欲)(二乘虽断轮回但因缺乏大悲心灰身灭智,菩萨因大悲不如此)(大乘经论一再宣说大悲心(利他心)在大乘道前中后都很重要)(另外十住经的十住是十地,不是凡夫位十信十住的十住,我在前一篇发文已述,第十地菩萨有类似佛的能力在十住经有说。)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4-21 08:56:00
其实不是不同看法 而是讲藏通别圆下 相同名相却是不同架构下的事 就老变成张飞在打岳飞 当你要比较时 麻烦先确定这是讲那一层架构下的菩萨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08:56:00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菩萨因地中,已现证法性的,有十地,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4-21 08:57:00
学术上也只会分时间上演进 但天台明明是分不同架构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08:57:00
十住地。“初住”地,名为“极喜地”,也译作欢喜地。"有时要看梵文比较准,总之十住有时指十地,要厘清才不会混淆像前面FH大po的十地经是华严经的十地品,不是十信十住的十住像前面FH大po的十住经是华严经的十地品(上行笔误更正)(另外像《十住毘婆沙论》讲的也是十地,不是十信十住的十住)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10:15:00
这篇其实还不用提到天台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1 10:51:00
#1XveM6Lq 提及“意生身”不是业及烦恼之力所引生的蕴体但第一种还有俱生我执烦恼。你文中依据的经论为何?仓忠仁波切 说的 "此类阿罗汉" 意生身 并非属第一种。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10:57:00
格西依据大乘庄严经论以及现观庄严论解释圣者菩萨的意生身虽然脱离轮回,但各地的情况有能力的差别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1 10:58:00
主要论点:意生身有三种,四部宗义说明究竟几乘时,至少都属于第二种。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10:59:00
各地的详细差别我这边没有笔记下来,要再找上课录音档听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1 11:00:00
你能说明行文的矛盾吗?说无烦恼又实际还有烦恼?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11:00:00
如有兴趣的话,提供的课程登巴格西讲的"现观总义"。格西说不矛盾,如前面推文的比喻,有烦恼但已不受烦恼控制反过来还能够利用烦恼,当然这不是我们现在证量能够做到。格西说的两个譬喻,如有毒的水,但此种毒已不构成威胁。我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1 11:03:00
轮回的体性跟烦恼有关,还有烦恼就还未脱离轮回。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11:03:00
能想到的是,比如蔬菜有农药会致命,但如果有符合残留量规范的还可以,不一定要零检出。您提到的轮回要断烦恼,因为轮回的定义是由补特伽罗自相续的业与烦恼不由自主的感生有漏取蕴,复由感生的有漏蕴体再造业与烦恼而继续感生有漏蕴,如此流转不已。但见道的圣者,已由现证真谛(空性)的力量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1 11:08:00
送佛就送到这里了。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11:08:00
不会再新造能引业,虽然还有俱生烦恼未断尽,但因为现证空性的力量不会让俱生烦恼的势力成为轮回的能引业,并且圣者菩萨利益有情的大悲心不退,这样取受意生身跟一般轮回不同这里的确来要进一步闻思释疑,以前我的想法也是认为烦恼要尽断才算结束轮回,怎么又听到格西、仁波切说大乘见道就已脱离轮回,大乘见道不是只断除遍计,俱生要到八地才断尽吗我也觉得有这样的矛盾,有机缘进一步闻思后才比较理解其中的差异。引隔壁板相关文章是要说明圣者意生身的情况和一般轮回的有漏苦蕴不同,二乘无学位阿罗汉以意生身转入大乘道而大乘见道后取得的意生身就脱离了一般轮回的苦蕴;另外大乘显教的初地和大乘密教的初地又有差别,大乘显教是初地断尽遍计烦恼,到了八地断尽俱生烦恼,八地开始断所知障至十地断尽所知障成佛,而密教的初地就断尽俱生烦恼障,也就是密教的初地等于显教的八地断尽烦恼障,再断尽所知障成佛。见悲青增格西这则问答可以看看: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8704.html 网址缩写:https://reurl.cc/n1zbZ6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2 01:26:00
意身生跟现证空性的力量,能否断烦恼,把他具体化的意思就是,你的“觉知工具”能否紧密的与法界连线而不会“断网”,所以为什么宗喀巴有一个很出名的说法就是中脉才是真证空性、智慧法身的标准。 狭义的中脉其实就是意生身的基础,意生身是从狭义中脉去“扩展”的一般人的六根跟法界的连线很容易断,因为太粗糙了,当你的中脉很饱满时,表示你有另一种可以跟法界连线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你的另一个身体,一开始他没有手脚,像一根水管一样,等他跟法界连线愈来愈深,手脚就会长出来,还可以幅射出你的体外,所以一般证悟的行者要放光不难,光明要凝结成“身形”就要跟法界有一定稳固的连结,从心理状态来说就是“对空性有一定的熟悉”在这以上的修行,“心识”与“光明”必然是不可分的或者说“心识”、“空性”、“光明”三者是同一件事要能悟入,或者有条件进入这里面修行,你必须有很大的福报,或者是说经历人生很大的变故而不损道心,把修行看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是那种假装当好学生在那边自我满足,你的师傅才有可能传给你,或者是说传给你之后你才能够修成功要有极大的真诚,否则你的根基只会让你困在那种学术的领域,一下分析什么是空、一下分析唯识、一下分析真如永远生不起那种“不二”的真心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4-22 05:47:00
知行合一,精持不懈,六度圆满,意生神变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2 14:20:00
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自然天清地明,万物永昌。清净了,自然就会接上线。用识心想要去得加持、去接能量,反而会形成电阻,导致接不上无量发电厂。在众多传承第一个就让人皈依上师,且提倡尊师重道,除了世间的示现外,还是因为在能自己接上之前,需要靠一个肉身的师父来当导线帮我们接通,师恩是如此浩荡,如同赋予新生命的父母一样。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2 16:40:00
“心识”、“空性”、“光明”三者是不同一件事。。。依法不依人。ykkdc 应该贴过达赖喇吗说明空性和光明的区别。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2 17:33:00
我觉得是阶段不同的关系,会有不同角度。见性前是三,见性后是一。发现真如自性为念之体,透过六根而有种种妙用,空性光明在里面起用,识就转智了。推测B2兄说的应为后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2 17:35:00
不是依法不依人,又要强调达赖说有差别。。。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2 17:42:00
有点像是面粉、面团、蛋糕之间的关系。都是面粉这个一的化现,但是在名相、功用上,在叙述时还是会做出区别这样。比如说六祖不断百思量,人家是智。可一般凡夫的思量是识。当然也不是说达赖喇嘛说的不对,很多时候,菩萨是因应当下的时空背景、普罗大众的根基而说的,方便大家有所依循,攀著这跟绳子上来。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2 18:32:00
随喜赞叹,达赖喇吗把空性和光明的考古题,分析透彻!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2 18:45:00
我也可以举ㄧ堆祖师把空性跟光明跟觉性视为ㄧ体的见解,但是呢我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考古题XDDD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2 20:02:00
不喜欢考古题也是很赞叹,堪当辟支佛种性,只是这样的种性没空在网络上哈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2 20:10:00
一下说要自己判断不要依人,一下又要依考古题,这种通常都是被当掉的种性XDDD ,你跟辟之佛很熟?知道他们一天24小时在干嘛?这种谁谁谁没空的说法奇怪总是从一些爱幻想的人说出口,辟之佛不用吃饭睡觉逛街?成道就是要在山上装逼给你看让你费尽千辛万苦去拜访?下次变成菩萨或佛没空渡众生,因为他们忙着做你也不知道的事?要考古题谁不会,我还拿原始阿含经跟你说,上面说此心极光净,你解释解释佛陀说的此心是不是空性啊本来不太想讲太多明空无二的道理,以免有人不小心参透加快成道的速度,还好观察了一下种性应该参不透,我就放心了XDDD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4-22 21:42:00
印度哲学与原始佛教,重视的问题不外乎是如何解脱,但西洋哲学与大乘佛教重视的,则是如何累积知识、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全貌,特别是以佛教的语言来说:成为正遍知以上几句来自看板Buddhism[其它]电影奇异博士里的佛法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世间智是入世的 ; 而出世智则是求解脱、厌离五浊恶世而出三界。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4-22 22:34:00
有人能否试论小说家与卢先生的关系?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2 22:51:00
也可以试论通灵观因果与刑法的关系XDD最新的求桃花观因果实际案例https://reurl.cc/ErzYYm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3 00:37:00
证得此心极光净也是令人赞叹,身语意都清静无暇。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4/03/2013-3.html无著比丘: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没什么好怕的。或许当你感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3 01:04:00
啊跟空性那里不同咧?解一下考古啊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3 01:05:00
到困惑时,会害怕,但并没什么真的值得害怕的。这是正面的,但并不是什么禅定成就,而只是一个征象,显示你是很集中的。也不是什么娱乐就是了,就像吃饱饭,有满足感,这只是自然的现象。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3 01:07:00
乱凑ㄧ通,如果佛陀说此心极光净,就是告诉你心性的本质就是极光净,那跟空性有何不同?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3 01:07:00
以上开卷有益,权当参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3 01:08:00
禅定的终极目标也只是要你回归这个极光净心还是你觉得空性只是个概念?
楼主: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3 01:15:00
光明想和此心极光净有差别,看身语意的散发就知道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3 01:22:00
光明想是因为还没见到心性所以要先用头脑想,跟还没证空性要先空观一样身语意的散发要怎么看?去百货公司看谁的妆画比较久比较美?啊又要用什么看?眼睛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