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慈悲心培养法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8 11:17:33
先前看到大悲咒本体主要是十种心:
大慈悲心
平等心
无为心
无染着心
空观心
恭敬心
卑下心
无杂乱心
无见取心
无上菩提心
当时相当感兴趣,毕竟自己是持大悲咒的。
但问题来了,这十种心有的简单易懂,如平等心、恭敬心、卑下心这三项。
剩下的七心连意思为何自己都搞不定,自然也不知该怎么培养。
思来想去,自己是先从大慈悲心下手,想: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应该是慈心无误。
于是在外头无论遇到何人,都将之当成亲生孩子来观照。
效果是有的,特别是看到一些头发都白了的妇人先生们,将之当成亲生孩子来观照。慈
悲之念尤盛。
目前是,看到年纪比自己大的多的,当孩子看。年纪比自己小的,当父母看。看到父母
重新转生成这样,除了恭敬心外,也会有些欢喜心。
另外就是,之前看一些青少年行为,会生愤怒心的,当成是自己的父母来看时,也都能包
容。而且,欢喜心也是有的。
当然,这种作法只能自己心里观想而已……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1:19:00
您可以去查"七因果教授" 和"自他相换" 是有系统完整观修菩提心的方法。七因果教授: 平等舍、知母、念恩、报恩、慈心、大悲心、增上意乐,每一个阶段都有他的作用。父母对待孩子混杂了贪心和慈心,如果不用最一开始的[平等舍]来消除贪心和嗔心,这样下去修慈心,会混杂了贪嗔在其中,对现世的仇敌有嗔心未消除,硬是去修慈心,也难生起而对自己亲友修慈心,因为混杂了贪爱,不会成为平等的慈悲,后面菩提心就难出生,所以第一步的平等舍是需要的。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8 11:28:00
应该是同时用好几种心下去观,不是单一的。大悲咒十心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1:28:00
不是同时 是次第这些心没有前面,后面怎么修都不纯粹也会有杂染。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8 11:29:00
应该也是要一次全用上,咒的功用才会出来。但不容易。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1:29:00
不知母 不会念恩 若不念恩 不生报恩 无报恩心 生不起慈悲心 没有慈悲 不会有大悲 没有大悲 增上意乐发不出没有增上意乐 生不起菩提心请问您[咒的功用出来]是要出来什么??若按次第修持生起任运菩提心 你心就是咒本身 还筹什么咒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8 11:32:00
好吧,次第。总之就是要练习。这句话:“善思惟用心”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1:32:00
的功用生不生出来? 若没有菩提心 怎么唸都是一点点而已请先听闻修持方式 再照着练习吧 一般菩提心上座观修效果很好 下座会有明显感受转变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8 11:34:00
咒的功能出来有两项是自己感兴趣的,一是站在上风处念咒,被风吹到的人都受益。另一个是自己洗澡的水,泼到其它生物的身上,牠们也受益。都是为众生的就对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1:37:00
随喜利他善心 这样很好 那当您按次第圆满升起菩提心时绝对能够更加深刻利益有情目前我们尚无法对于害我、害我亲友、看起来罪大恶极残暴无比的人生起如亲友般的慈悲心 所以会需要按次第修https://reurl.cc/Kb6x1y 这是我能找到比较简短的教授可以参考 ~~ 祝愿圆满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8 16:31:00
罪大恶极残暴无比的人是自己的前世呀!这要靠忏悔法。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8:16:00
因果见是一个要修的部分 菩提心也是要修的菩提心具备广大福德资粮 搭配空性见 才能成佛 除非您想修证阿罗汉 那可以不用修菩提心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19 21:14:00
先找出自己贪嗔痴比较快喔...菩提心是什么定义都不明要怎么生??真的遍读大乘经,修法上并没有提到修这些心喔~佛经中有专门教人练出菩提心的法门吗??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1:29:00
菩提心的形象 在<十住经> 里有清楚描写了 不会定义不明“诸佛子!若众生厚集善根、修诸善行、善集助道法、供养佛、集诸清白法、为善知识所护、入深广心、信乐大法心、多向慈悲、好求佛智慧,如是众生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得一切种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具足佛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心故、为向十方无余无阂智故、为净一切佛国令无余故、为于一念中知三世事故、为自在转大法轮广示现佛神力故,诸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大宝积经>:[ ‘童子当知,云何名为菩萨道耶?所谓菩萨摩诃萨,于诸有情精勤修习四无量心。何等为四?所谓大慈波罗蜜、大悲波罗蜜、大喜波罗蜜、大舍波罗蜜。又勤精进于于诸摄法随顺修学。童子!若有菩萨如是修行,是名开菩萨道。]关于"慈无量心" 佛陀也清楚讲了范围和心态“‘复次童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精勤修学大慈无量波罗蜜?所谓菩萨摩诃萨行菩萨道,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尽众生界慈心遍满。以何等量为众生界?所谓尽虚空界是众生量。童子当知,如虚空界无所不遍,如是菩萨摩诃萨大慈无量亦复如是,无有众生含识种类而不充遍。童子当知,如众生界无有限量,如是菩萨摩诃萨所修之慈亦无限量。]下面佛陀一次讲授 [大悲无量]、[大喜无量]、[大舍无量]文长不录 但已足够显示 菩提心教授佛陀在诸多经典当中多有宣说 。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1:46:00
有点不忍心讲,一个无法对无恶不作的人生起慈悲心的人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1:47:00
可以生慈悲心 但是否能与对自己父母一般无二差别的慈爱心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1:47:00
,要教人如何培养慈悲心。希望没冒犯。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1:48:00
要对极恶有情生慈悲心不难 但请问您是否已生起对他们如同自己父母一般的慈爱心? 末学是尚未 所以随学佛陀所说的发菩提心教授 如果您是已经升起对残暴极恶有情如自己父母一般的慈爱心? 如果已生 有如可以为父母舍命一般 您也愿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1:50:00
请解释何谓“同体大悲”?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1:50:00
意为极恶有情舍命否? 若尚未 那是需要随学佛陀所说的菩提提心的,末学从不觉得自己在教人,只有佛陀在教人,也只有佛陀有资格教人,只是在讨论到慈悲心时,末学会引用佛陀说的慈悲心标准罢了,不曾想过要在板上教人。请问您要问的同体大悲是末学自己的体会还是佛陀的教授?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1:54:00
其实有时会觉的无法与您讨论。但又不可否认,能从您那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1:54:00
因为不知道您的学习模式,到底是跟佛学,还是跟板友学?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1:55:00
学到东西。大概是这样。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1:55:00
如果您是跟佛学,您可以查阅经论,如果您是问末学自己的感触,只能说,末学上座修慈悲心时,曾经观想那一切有情地狱饿鬼畜生人类病痛宰杀之苦,全都吸到自己内心当中,由我代受,自己与他无别代为受其苦,当想到很具体的地狱夹山油锅刀山剑雨、饿鬼长劫饥渴、畜生被活活剥皮放血等苦,明确观想自他无别,一方面痛哭了3小时,一方面非常欢喜。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1:59:00
恩,自己是忏悔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都认了前世做过。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1:59:00
下座之后,感受持续恒时想带他受苦,但也观察到会因繁忙而减弱,对照经论,也尚未升起对最残暴有情如父母般无别的平等慈悲心,此事[平等舍]心并未到位之故,所以,末学自己在依照佛说经典,认真修持菩提心时,确实升起很猛烈觉得必需要去排除万难、成就佛果的心,那种心会难忍到像火在烧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02:00
如今则想,所有可以想像到的恶事,自己都做过。所以还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2:02:00
全身像烧起来一样,因为想到[现在我父母正在地狱油锅中,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03:00
得持续忏悔。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2:03:00
我却无能为力!] 所以生起猛烈求佛果之心,而下座后会渐消,对照佛说经论,方向与心态是正确,尚须再再串习如此。您说的忏悔是很好,不过忏悔法和菩提心法,是两个不同的心和思维角度,您可以再看看。末学自己的目标,是希望儒佛说的标准,我可以为今生父母舍命,乃至代受千刀万剐,也希望可以为对我及亲友极为残暴的极恶有情升起完全相同的心,毫无差异,并且为了所有有情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07:00
个人建议,您可依本文提的,到外面看看小孩子,青少年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2:08:00
去求取佛果位,这是佛说菩提心的方向。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08:00
观想那是您的父母,已然转世。然后再看看自身感受有何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2:09:00
青少年那个小恶,末学觉得较为容易,比较难的是那种对于自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09:00
转变?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11:00
其实哦!想取得佛果位这个念头,本身是执著。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2:12:00
抱歉 佛说这个执著在成佛前都是需要的 不能破若还没生起 就先破 会变成尚未登彼岸就弃船.. 会淹死的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14:00
陈进兴是你呀!但那已是过去世的事了,明白吗?忏悔就好,不再犯。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2:16:00
抱歉 不是要打击您 但您这不是菩提心呢...空性见也并不是说[现在的某人就是过去的我]这种见或许您会认为这样想很有效果 可以对治一些烦恼但想完之后 您就会停在[处理完自己的烦恼很欢喜平静]状态然后 就没有下一步了 也不会想要去成佛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17:00
有没有这种可能,当您放下成佛这念的当下,正是成佛之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2:18:00
对于现在正在受苦的有情也不会想要勉力去救拔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18:00
时。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25:00
这么说好了,成佛那么重要吗?可不可以不成佛,但自在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2:26:00
阿罗汉道未成佛 但离轮回 不过对于正在受苦的过去父母没有利益就是了 您可以自己选我自己想过这问题 如果我父母在地狱油锅中煮著 我自己在证空慧根本定中安住自在 可以吗? 我不行 所以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所以 成佛重要吗? 真有慈悲心的话 会觉得非常重要。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29:00
重点在于,您真能确定父母在地狱吗?若不能,那又何苦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2:30:00
这正是[知母]那个部分要修出来的东西 在地狱当中的有情究竟是[无任何关系的陌生人、受苦也无所谓] 还是 [必须救拔的过去父母] 这个问题 在[知母]的部分第一 过去我们在轮回中无量生 父母也无量 每个有情都非长有可能做过我们的父母 就算我忘了 但这件事不会消失过去他对我深厚的恩德 不能因为我不记得就算了然后自己快乐自在就好 这样是很忘恩负义的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33:00
再问一个问题,若能让您父母离开地狱,您能放弃成佛吗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2:33:00
用这样的心 认定自己要救一切有情 不能遗漏哪一个不太明白您的问题 如果不成佛 是救不了有情离地狱的如果不成佛 没有圆满智慧了知一切有情根器 和前后世因缘就没有办法用最适合他的方式利益他 就算能够暂时小利益也没有办法究竟圆满利益他 就算强大神通者 也不能做到就算暂时让父母出轮回 他们因为无知造恶 依然会再次投入***出地狱(修正)其中,况且,除了地狱之外,轮回中每一道都是很痛苦的真的要救过去每一生的父母 一定要救到出轮回才可以而要引导有情出轮回 需要强大的智慧和慈悲心 唯有佛能够所以说 如果决定要救拔过去每一世的父母 不可能不希求成佛的 相反 你会希求一切遍智、希求佛十力、希求佛四无碍解、希求佛十八佛不共法 因为少一个功德 就少一些有情你能利益到 只要存在多一分[不知] 非遍知 就一定有我不能利益的有情 说到底 只要决定要利益一切有情 就需成佛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22:40:00
不知该说什么了。但想,若真有佛,祂不会要您这样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2:41:00
<十住经>也是如此说的佛就是如此说的 还请不要误会了猜想 您是不是误以为"放下"就是啥都不在乎??啥都不追求 也没什么想要的方向 ?? 这不是放下佛法的放下 是放下执有自性 但不是放下佛果位佛陀观一切有情无自性 但不是[无] 也不是[没有] 更不是[完全没有什么追求]这种状态佛陀观有情"无自性" 是放下 但佛陀也清楚受苦有情是[有]是存在 是正受苦中 是无自性 但存在所以佛陀根本就不是[啥都不求 啥都不在乎] 的那种状态希望您把[放下]的见再重新想一想也真心建议您要听闻比较完整的见解 比较好 因为有些部分见解错了 修一辈子 就岔很远了<十住经>:[为得一切种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俱足佛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心故、为向十方无余无闇智故,为净一切佛国令无余故、为于一念中知三世为自在转大法轮广示现佛神力故,诸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佛陀说菩萨的心是明确有所求的 并不是[不管事的]所以 您可以想想 您自心的慈悲 和佛说菩提心的差异以上供养另外 建议一个您能观察的点 如果您是很在乎[自己很自在]的感受 那么 这是以[我执]为出发点的 肯定是[执著]的这个执著是主要[不自在]的原因 当有人破坏您的[自在]那个时候 很难生起真实想要利益他的心的 因为[我执]故所以 若您真的想要自在 菩提心还比较能够做到 因为菩提心强烈的菩萨 至少还能够把别人放在自己前面若是直接一些 可以说 您的[放下] 不是佛陀教的[放下]..希望不会冒犯 祝福您另外 想请问您都听哪一位法师开示? 他从来不讲菩提心的吗? 很是好奇 因为末学上面提的 应该都是汉传也很普及的观念 非常多汉传法师都会清楚讲授菩提心、强调菩提心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19 23:20:00
@GeraldLiu 心经已经告诉我们,所有一切都放下,包括“想成佛的我、能成的佛”,就是你成佛之时。所谓放下不是什么都不要,是不执著,生活上依然是马照跑、舞照跳,不是消极过人生,这很重要喔。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23:36:00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4-19 23:46:00
放下成佛的念头?好像有点顽空的味道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19 23:51:00
真如系或是禅宗可能会有这种教法 但是那是要帮助在瞬间跟法身相应用的 而且真的开悟了 就会发菩提心就会觉得这讲的是有道理的 不会排斥 人都要成佛的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0:19:00
放下不是不在乎,应该是先缓缓。今天不成佛了,明天再来。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0:22:00
放下成佛的念头 要看你怎么运作 运作错了就跟“想成佛”一样,是另一种作用力,事实上如果真的到了这个程度应该要观照的是“即心即佛”,除此之外那里有佛可成?也就说当你观照到想要成佛的念头本质就是出于佛性时“想成佛”或“放下成佛”两种边见,当下解脱阿其实喔,什么路径,对圣者的解释都不构成阻碍,比方说菩萨很强烈的执著要渡众生,或是誓成佛道,这种执著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0:27:00
听法师讲经是听很多,心要法门、占察经、地藏经、十大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0:27:00
不太会障碍他,因为他的觉照本来就很接近圆满,不太会因为他的第六意识有这种意念,就形成阻碍。 反之你看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0:29:00
愿王……最近听的是普门品。普门品主要是想听法师怎么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0:29:00
达摩血脉论“但有住着一心一能一解一见,佛都不许,佛无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净。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人。但有住着心,见佛即不许也。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 有没有,达摩前面就在说你讲的佛不是佛,佛也不求成佛,但是他那个是从结果往回看的如果你要这样缘著修上去,最低的基准你要“见性”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0:33:00
讲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和慈眼视众生…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0:33:00
就像退休的人跟你说,人终究要退休的,结果你就退休了靠夭,人家退休旧金山佛寺,你万华龙山寺…法师讲法,我就说了很多次了,你一直听然后脑袋在那里分析,人家是一辈子实修的经验整理,让你观念清晰但是头脑有极限的,比方说你就会在“成佛的强烈执著”跟“成佛要看破放下执著”中,脑袋就打结了,然后你就要花更庞大的时间,让你的头脑可以理解这2个并不相违理解之后,你的头脑马上又会冒出下一个矛盾点我们一般来说,社会上喜欢解决问题,觉得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是邪魔歪道,但是呢修行很有意思,修行专门在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比方说“就你问题最多”、“为什么你总是在提问题?”,因为提出问题的人就是问题本身像你这些问题,法师讲完之后,你就要找一个方法好好去观察、觉知,从你的觉知中去验证他说的,不是用想的思想贯通只有一半,要有方法从你的“内心”去“验证”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0:42:00
法师经常强调的一个观念是:“不要用脑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0:43:00
脑袋只是一半,你脑袋通了之后,就不要紧抓这个认知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到老了,还是抓着一堆认知,变成大师一点光都没有,我都好奇这些认知死了之后有什么用XDDD要常常提醒自己,如果明天死了,我今天脑袋理解的这些东西在那里? 这样可以趋动你,尽可能的不要太过度使用脑度,不然会被脑袋的“认知”抓太紧,也就是说你的脑袋如果理解了法师说的之后,就要先把这个认知放下,然后透过正确的方法,针对这些“佛理”去“觉知”从你的内心中去升起答案,跟你头脑理解的东西对应但是如果头脑抓得太紧、太周密、太怕犯错,你的内心就会被遮盖,所以这个松紧的拿捏,这个火候才是关键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01:03:00
“不要用脑袋”其实有好几种解释的方法。看你是要清楚明白的去观其性空缘起,或是拿知见再去建立知见。坛经的公案可以参考,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之所以建议你先继续修置心一处,是因应你发文的内容,暂时阶段性的建议而已,并非永远这样。止观当然是很好的珍贵教法,非常推荐,你要直接从这边着手也没啥不好。更正:主要是不要拿知见再去建立知见,搞想像。但要清楚明白的去观其性空缘起,悟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1:09:00
慧能跟永嘉玄觉,这哥俩好我一直觉得很有趣,殊途同归一个是不识字,佛经都要人讲给他听,他再来解最有趣的就是六祖坛经中他有一段先说常 然后再说无常还是先说无常 结果人家拿佛经“常”来堵他 他还要人先念给他听,他当下解题,真开悟大师。 永嘉玄觉应该是相反的,知识水准跟学习能力都是顶标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1:18:00
不要用脑袋当初的理解就是一直念佛号,让脑袋无法想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01:24:00
不知不觉也会随顺有缘,将这套应用在的生活中。先让人自己念一遍,再让人以自己的观点去看见自己的谬误,直指人心。有执的人被挫破,会感到不舒服是很正常的,看多了。可卧论禅师何等人,是大禅师、利根者,当下就明白六祖所说的了。要是换做一般人可能又继续跟你玩文字游戏了XD永嘉的背景我不清楚,但每个人根基不同、缘不同,这应是他适合的路线。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2:06:00
还有,修“去感受众生痛苦”要注意自己的承受能力,因为那种相应是会消秏你的灵光的,如果你体质不好又没有“特殊方法加持”的话,不要自己去修,不然很可能会心识黑暗,吸入众生的痛苦,我记得好像是阿底峡的方法可以当做一种触发自己的慈悲心的体验,但是次数个人建议不要太多,感受众生的痛苦最好在证空性之后再去修才可以“排掉”,不然可能会积聚,然后在生活中就常常被身边的人触动,而身心受到影响,要先爱自己XDDD把自己照顾好,觉照圆满,然后再去帮别人,比较安全XD偶尔要学学空观大师,“众生的苦是空”,关我屁事这样把他们弹开,让自己心识不要起伏太大偶尔还是要逃避,不要面对太深,以免承担太重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8:09:00
放下如果是缓缓,永远推到明天,其实内心是[不想成佛]的经典里也完全没有这种教授不要动脑袋也不是一直唸佛、让脑袋无法想...这是属于修愚痴 那这样和畜生有什么差别? 这样如果会成就畜生应该成佛最快... 之前莲池大师也早就破斥过了真的很好奇G大都听哪位法师?听闻见解不是让你只有动脑袋用的 见解是让你悟心用的见解是指月的手 让你修出证量实在东西的 要你不要只动脑 是因为手指不是月亮 但你却把手指给剁了 以为这样可已看到月亮?? 就不对了阿所以 莲池大师才会苦口婆心地叮咛 念佛和参禅者 都要学教理 ...BR大提到的[观众生苦]的部分,请不用担心,我问过教导的法师了,法师教导在自他换时,观想吸入一切众生黑暗,与自己心中执著实有、自私自利的我执、我爱执相容,观想众生苦彻底破坏了我执我爱执,化为明光。这样就OK了 不会有身心负担的~~如果你真的观法身证悟,在真如观当中体悟了真如,那时应该会升起更加强烈的菩提心:[一切有情就是因为不了解这个! 所以在轮回当中受尽大苦啊! 真相就在这里啊! 喂! 听我说~!!不要再受苦了~! 真相就是这个呀~!! 喂~~ 醒来醒来啊~!!]这种急切地想要摇醒每个众生的心,那时应该有强猛的菩提心,完全不是在真如当中修无作意、修自己自在,对其他有情没有感觉,这种状态。你看普门品,观音菩萨还要化身成商主、男人女人小孩老人去利益一切有缘众生,为他们说法,完全不是[可以先缓缓]的状态,也不是在错误的"真如观"当中把一切众生都当作[无]你若真的证悟真如观,就会发现一切有情本心佛性是佛,只是被够帐遮盖,暂时不显,在"如梦"的障蔽中受如梦的苦,你就会很受不了的想要把她叫醒、把他从如梦障蔽中挖出来,根本不是[苦众生不存在、苦不存在、障蔽不存在]这种错误见解阿..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4-20 08:54:00
上座部佛教《南传菩萨道》记载,释迦牟尼于座下定决心道:“且让我剩下皮,且让我剩下腱,且让我剩下骨头,且让我的血肉干枯。除非能证悟一切知智,否则我绝不从此座起身。’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10:22:00
《六祖坛经》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当中有特别指出: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是“于念”而“无念”,真如自性起念是自然现象,但是不住。“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是以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10:41:00
金刚经是:[ 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 但弄错的人就会变成[ 应无所住 没有心] ....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13:01:00
最早最早之前这几句是看成:“应无所往而生其心。”而且一错就是很久很久都没改。但无妨,也不懂。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13:23:00
没事,我背了几年的金刚经也看不懂。主要还是继续在生活中置心一处于意根上,观识的运作,不断的一层一层的抽丝剥茧,有天突然就通了。一经通,百经通。觉得圆觉经中这段不错,“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在阿难之前,跟在释迦牟尼身边的侍从是善星比丘,是希达多未离家求道前生的长子。善星比丘也很通达经典,结果心外求法,自恃所学,傲慢的不得了,不信释迦牟尼,最后堕入地狱道。而阿难虽然多闻第一,但也很晚才证果。世尊示现入涅后,集结经前,被其他阿罗汉拒之门外,回去彻夜禅坐,最后受不了了,正躺下去后脑巢碰到枕头的一瞬间才开悟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13:57:00
所以 请依佛说修行 不管自恃懂得多 还是自恃修的好都不会真正证悟 唯有紧紧依靠佛说 去修持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13:59:00
没有心,早就死了,见闻觉知当即就坏了,住空相不能算是无所住。事实上,“人之初,性本善”,本来就清净、圆满,本来就不住。结果念尘劳之心,思前想后,念念相续不断,就作茧自缚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14:01:00
住于无念之外 最重要的是以心觉照自心明空 安住其中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14:01:00
皈依自性佛,皈依自性法,皈依自性僧。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14:04:00
于念而无念,是不住念,坛经内文也是这样说的。并不是住无念。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14:04:00
因此 在你皈依自性佛 自性法 自性僧之前 基本要先皈依佛法僧 不然 有太多以为自己在心性上的人 只是在修"昏倒"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14:10:00
意思完全不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14:10:00
是不同啊 但是心上不同很多人未必分的清楚少一点明分 多一点住分 一不小心就进到细昏沉这个修行人未必能真的认出来 所以才说 不容易因为 真正心性修持的时候 虽然是放松 但是明分的力量要提的非常强 只要不是[极有力明显] 都算在细昏沉里这种细分昏沉 很舒服 很愉悦 很让人沉醉不想出来但是 就是修"昏倒" 差异只有一点点这种细微的差异 需要依靠"听闻"才会发现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14:22:00
我觉得你们的路线蛮互补的,可以去吃个饭聊聊天,了解彼此的想法,交换不同意见XDD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18:20:00
谁给解释解释婴儿眠跟光明定啊XD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0 21:27:00
六祖坛经写的很清楚,佛法是顿法,前念迷是众生,后念悟就是佛。所以众生跟佛的差别是在一瞬间而已。黄檗禅师的“传心法要”也直接写明了,若修六度万行求成佛,那即是有次第,无次第佛。所以若你的修行法门是要你修这个、修那个,要先怎样然后再怎么样,即是有次第,述我直言,那是因为你善根还不足,所以要藉著这些法门来让你开悟,目的是让你从不了义中进入了义。若很不幸的,你一直在不了义中打转,反而还开始注意别人是不是也这样做,例如我吃素吃了几十年,起了骄傲心,认为那些不吃素的人都是没有慈悲心。或是我多年来持某个戒或修什么法门,起了骄傲心,认为别人修的都不对,这样叫做“倍增无明”,本来已经很无明了,学佛后又产生另一个叫做“法执”的无明……难得这辈子听闻佛法,却在外相上打转,不识本心,那就太可惜了。最后再补充一下,我的意思不是说“不要修这个、修那个”若你的师父要你修,你就去修,但要清楚了解修这些法门的目的是要让我们回归本心、不执著,不是说都不要修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1:56:00
奇怪了... 这篇的标题再讲慈悲心修法 所以讨论慈悲心修法应该没有问题吧? 你要说慈悲心修法不了义 却又说佛法都是顿法,那很显然您没有顿悟的理由,就是需要次第渐进修法既然您没顿悟,需要渐悟,却又看不起渐进的修法,不是很怪吗?当别人提渐进的角度 您又认为是在[不了义中打转]您这不是陷入了: 顿悟不了 又看不起渐进 这泥沼吗?渐进法和顿悟法本就没有相违 就看您会不会用另外 版上讨论佛法 各自提出听闻修持过的角度 这很正常为什么指出见解上的错误就是[骄傲心]??还是说您讨论只是想要被称赞和认同? 才会觉得别人指正是骄傲? 这种风格真的和过去minpanda有像...如果您一心只觉得心性法门是唯一 其他都可以丢弃看不起那您真的要很小心 因为 确定这样识不得本心您只看到菩提心修法不了义 却不知道菩提心就是本心连菩提心的形象状态也不清楚 更不知道有传承是用生起强烈菩提心的方式 观见本心的 你却视他为不了义??另外 提醒您 [您的见解有错] 顿悟法也有渐进法的方式大手印大圆满也有次第之法 您误以为所有[次第法]是不了义真正懂大手印大圆满的顿悟法者 根本不会这样说话..您这种坚持[有次第就是不了义]的见 就是[在外相上打转]不好意思 没看过这种奇怪的见解真心劝您 心性法门殊胜 但不是只学心性法门就殊胜佛陀每一个法门 同样殊胜 必须严谨依照佛说下去修持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15:00
事实上修一个好心的确是很好的事情,也值得鼓励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15:00
而不是自己顿悟不了 又看不起佛给你的阶梯 非常可惜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16:00
无为法不是啥都不干啊 ~ 您的无为法是??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17:00
讲得残酷一点,一个有好心的人没有修智慧,没有断贪嗔痴该会犯错的时候还是会犯错该会烦恼的时候还是会烦恼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18:00
是阿 没错 但是一个有智慧没菩提心的人 会无法利益任何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18:00
所以我觉得光修菩提心、慈悲心烦恼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19:00
人 在他独自自在的时候 所以 大乘法本来就是菩提心加空性慧组合 缺一不可 只是这篇在谈菩提心罢了大乘法强调两者不缺其一 不能偏一边 如此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20:00
很多人的生活可能因为最近的疫情遭一些影响我是比较偏解决烦恼那边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22:00
这没关系 要走阿罗汉道还是成佛道 本来就是个人选择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23:00
都是佛道啦...最近国际上的战争,造成很多人流离失所,大家都很慈悲去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25:00
另外 devil大 您的所谓[不执著]到底定义是什么?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25:00
援助一些面临家破人亡的百姓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26:00
佛陀自己已证本心 却不是那种[啥都不管 啥都没关系]的状态 佛陀是非常努力的在一生中说法49年 行走多国 开演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27:00
但是如果居上位者本身没这么多贪嗔痴,或许就不会引发战争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27:00
广大教法 从来没有[放著不管 啥都OK]的状态所以 您可以再想想 您的[不执著]恐怕形象有错误。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28:00
八卦版常常有些鬼父新闻,如果有对于自己贪嗔痴内观就减少了破坏自己子女人生的机率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29:00
U大 是如此 不过粗分三毒断完 可以生人天善道 还是会有生老病死之苦 人间互相伤害可能减少 但无法离开生死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29:00
很多憾事都是贪嗔痴因缘际会被启发才发生的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30:00
所以我觉得找出自己的贪嗔痴,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30:00
这端看您想要[自离苦、令他人离苦]的程度 有多彻底的需求devil大 有个见解提供您参考 如果您真的识得本心那一定会非常想要让一切有情识得本心 那时候您会认真观查各种不同有情根器差异 然后广学诸多根器教法 为了真实利益到有情 当看到次第法 和其他不了义法 您会视为珍宝般的珍爱修持 因为那是你要利益有情不可少的佛语不可能排斥看不起不了义法 或看不起次第法 若您有此心只能说 这样不可能"识得本心"...然后您说:[若修六度万行求成佛,那是有次第佛,无次第佛]这真的是莫名其妙的错误见解,不知道哪里学到的邪见...释迦牟尼佛成道前是花尽无量大劫次第努力的,最后成佛是一瞬间,然后您把前面无量大劫全部否定掉,只取最后一瞬间??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40:00
现在很多乌国人民被屠杀性侵,都是有权力者有机会者的贪嗔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40:00
然后声称最后那瞬间才是"真的",一副自己已经来到最后瞬间的样子 ... 您要不要想想 这有点夸张....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41:00
痴行为。平常一般人不会去杀盗妄淫,那是因为有法律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41:00
再论 <六祖坛经>慧能大师程度到哪里? 他老人家只需一瞬间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42:00
一旦解开法律的束缚,屠杀、性侵样样来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42:00
是因为根器极利根 请问六祖成为利根前是渐进还是顿悟??六祖成为利根前 必定是渐进 那请问您 现在是利根吗?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43:00
进入战争状态法律就有形同虚设,贪嗔痴的极限就会赤裸裸展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43:00
明显您现在不是 所以还尚未顿悟 那么 就应该学习六祖成为利根的过程 渐修该修的部分 而不是不上不下的吊著一心想顿悟 偏偏还不是个根器 又看不起渐修 只能在这里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44:00
所以我是觉得找出自己贪嗔痴比慈悲心重要多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44:00
生气别人指正您?? 这样有什么意义?? 还是老实一点吧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45:00
因为一旦没有法律束缚,任何人都会干出最卑劣的行为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45:00
U大 简单问一个 您的主要目的是平息战争吗?那慈悲心也同样能平息战争 只要领导人有慈悲心 就没战争或者 也可以说 只要领导人有业果见 就不会战争所以 如果您的诉求是平息战争 很多选项都可以做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48:00
有慈悲心不代表不会被欲望利诱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49:00
有业果见就不会啊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2:49:00
人总会一时糊涂,一时受诱惑,理智会被埋没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51:00
若会被理智淹没 就不叫[有业果见了]..基本上 如果您只是要降伏粗分三毒 "戒"和"定"可以达到如果您想要让国家领导人都没有三毒 甚至根除三毒 那么您真的必须成佛 XD 因为 没有菩提心 是做不到的呢...若是自己想断三毒 空性慧足矣 若希望带领他有情断三毒那没有菩提心 很快就会放弃的... 因为难度很高您可以想像 当您想要让各国领导人断三毒 他们却只想杀您或杀害您的亲友 且无残无愧 这时候 没菩提心很难继续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3:02:00
不要小看人类的劣根性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3:04:00
是阿 是如此没错 所以 当您想要让[他人]断烦恼时没有菩提心 您很快就会放弃的 所以才会说两者不能缺一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23:05:00
《楞严经》:“理属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我是觉得修行有次第,顿悟则在机缘的当下,因根基、福德、智慧等而有所不同吧!就像拨云见日一样,根钝的每次拨开一点乌云,就透出一点光,一点一点慢慢拨开这样。根利的拨开一点就从透出光的特性发现后面必然有东西,然后就直接一次全拨开,就一超直入如来地。所以已经明心见性的菩萨们,才要法门无量誓愿学,来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3:06:00
是阿 <六祖坛经>:[“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23:06:00
帮助无边众生因其根基而因材施教啊!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3:07:00
法本身没有顿渐之分 也没有高下之别 就看根器 如果版上大家都还不是佛的话 那可以说同样都是钝根 渐修就是佛陀开给我们的慈悲阶梯. 有了渐修 后面才能赢来顿悟如果排斥渐修 只幻想期待着顿悟 可以说 那根本不可能因为 钝根不可能不经过渐修 而忽然变利根的藏传修顿悟法的学人 非常重视前面菩提心和出离心的累积师长也直接讲过:[你想让自己变利根 就要扎实走前面的路]真正利根者 只存在已经顿悟者当中我们现在都只是[假名为学"心性法"的钝根人]而已~~XD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2-04-20 23:32:00
爱人如己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23:46:00
我帮助众生都用揍的 因为我都是这样对自己XDDD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23:48:00
首先菩提心是什么可能每个宗派解释都不尽相同慈悲心有很好,但是大部分是等别人遭受苦难时发挥慈悲如果一些鬼父、侵略别人的独裁者能修习自我内省的法门就是那个以核弹为靠背发动战争造成无数家庭家破人亡的独裁者和鬼父这两种人有修行的话世界就少很多灾难了就是那个发动战争的独裁者和鬼父,鬼父和发动战争的独裁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1 00:00:00
其实我最喜欢克里希那穆提的说法“你的心是全世界的遗产,它包含了人类所经历过的所有经验,你明白吗?你的心就是“天性”,你一旦了解到这一点,你就会有无无量的同情心,从这份了解之中,就会产生大爱_”“你不能直接转化世界,世界并没有具体的所指对象。而个体则具有所指对象,也就是你,所以你必须从你自身开始着手。”“所以,通过对自身的转化,我们就会为直接与自己产生关系的世界带来革新。”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1 13:38:00
修行(事相)当然是有次第,但观念(理相)是用顿悟的,中国古代唐朝禅宗的南北宗就探讨过这个了,不再赘述。是否有开悟,自己最清楚,达摩血脉论有说,若无见性,你不管修什么都错;若见性,不管修什么都对,所以我们应该先参访善知识帮助我们开悟。善知识是什么?经典就是善知识,已开悟的老师就是善知识。六祖坛经讲,可去研读金刚经帮助你开悟。金刚经也讲,若你对经文毫不怀疑,你过去生已经在无量诸佛所种过善根了。真的要相信这些经典告诉我们的,悟后再起修,好比我们要去一个地方,先google导航定位好,再出发。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4:17:00
请不用担心 所有佛说经典都在帮忙开悟没有任何佛说经典是和开悟无关的还请d兄注意 不要因此诽谤轻视任何佛说正法..《华严经》〈离世间品〉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阿弥陀佛菩提心就是心性本质 还请不要以为自己以开悟 却轻视菩提心 从未听过这种"开悟"法...如果您在菩提心当中找不到开悟的心 要在别处找开悟的心那真的还离开悟很遥远...观念顿悟大家都懂 如果你知识观念的顿悟就叫开悟 说实话.. 您或许把开悟想像得太容易了....理相顿悟不难 见到心性也不难 难的是你悟后起修的过程一直到真的成佛这条路 不要以为顿悟你就没事了...这后面整条路依然是渐修之法 ..这些您看不起的[不了义外相法] 都是您悟后起修必须要走的顿悟只是国小毕业 都还没证悟 连个资粮道都不算...所以藏地祖师说过:[见性顿悟者多 真实证悟者少 ]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4:42:00
先修诸善法,才找到菩提心,找到菩提心后,还是要修诸善法呀!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4:43:00
是阿 所以 不会只以顿悟当作目标完整过程从前道后到底什么经历 是需要知道的...顿悟 悟后怎么起修 不修一定退 修什么 到什么程度这些都会需要了解的...不会顿悟完就没事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10:00
的确如此。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1 17:37:00
这我就纳闷了,无修无证大圆满,是怎么个无修无证法?又是基于何种情况下修这个无修无证大圆满法?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1 17:59:00
F大,我引用的都是经典里面的内容,并不全然是我个人意见,有的经典像“血脉论”或“传心法要”都很白话,写的很清楚,不像愣严经般文字艰涩难懂,相信祖师大德的意思应该可以看得很清楚。您不认同我没关系,但建议不要否定经典的内容喔,我言尽于此。最后再补充一下,并没有说不用修,是你必须先开悟才修佛陀示现六年苦修失败,最后靠顿悟成佛,我们凡夫顿悟后没办法像佛陀般圆满,乃因累劫习气,致使无法马上证悟,这时候必须靠渐修,让你除去不好的习气。抱歉我说言尽于此,又不小心讲那么多,请见谅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8:26:00
我从没否定任何经典喔 请不要误会了..是因为您之前说[佛法顿教] 然后排斥渐修法 这部分不符合<六祖坛经>的内容 所以才跟您讨论到 就算您顿悟 后面也依然会必须要持续渐修 不是事情就结束了所以 千万不要因为末学讲到了渐修法 就认为末学反对顿悟相反的 顿悟渐修两者是必须相互配合 你才能成佛的不管是达摩血脉轮 传心法要 还是六祖坛经 都是认为顿悟之后仍然要精勤修持的 这和我说渐修法 是非常相符的佛陀和祖师从来没有搞出 [顿悟渐修不能相容]的东西来另外 提醒您 您引的是论典 不是经典 还是一句经典为好不管怎样大师的论 依然必须符合佛说经典 ( **依据)<六祖坛经>:[“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如果您依六祖坛经 那您可以参一下这句话所以 您一直强调 佛法是顿教 其实没什么意义的...可以顿悟的人 对顿悟阶段来说 他是利根但是他尚未能够证悟 那他对于证悟来说 就是钝根这时 他在证悟的目标来说 必须渐修 等他利根了 就证悟但这时 佛果对他来说 他又是钝根 还是必须再次渐修所以 没有什么吵顿悟了义 渐悟不了义 这种事情这也根本不符合成佛整体修持过程d大只要想想 顿悟在哪一阶段? 到资粮道了没?证悟在哪一阶段? 到见道位了没?那您就会知道 中间落差很大的部分 您需要的是渐修您认为佛陀顿悟成佛,是因为您只看最后那一刹那,请问您为何要忽视佛陀无量大劫修行累积资粮、跟随24尊佛听法修行的过程呢? 请问佛陀是从地狱道初发心之后就直接顿悟的吗?根本就不是啊! 佛陀从初发菩提心 到真的成佛 花了无量劫然后你就只看最后几天 说[佛陀顿悟成佛]??也不想想自己连初发菩提心都尚未....藏传佛教大圆满透过顿教成佛 尚且要猛烈、大量累积资粮因为成佛资粮不是一般人不努力可以轻松累积完成的也必须在那之前发起菩提心 后面精勤修持 方有所成而d大您形容的过程 到是连发心和累积资粮都消失了啊...所以 虽然黄檗禅师声称[无次第佛] 但符不符合现实??佛说<六度集经>当中满满的佛陀过去生行持六 您再想想吧..加上黄檗禅师自己是否已成佛?? 尚是疑问 我是不相信什么[无次第佛]、[次第是不了义] 这种和佛说不相符合的话的..有太多佛说经典可以破斥了...许多禅宗传承也有一套次第 大圆满也是一套次第慧能大师在顿悟之前 可不是没有努力过 从"零"就来顿悟的顿悟完了之后 也没有声称就成佛了 而停下修持所以 您想像的[无次第佛] 目前在历史上不存在..藏传即身成佛之法,也是以直接显发佛性的走法,但次第可是很清楚的,请不要看轻了"次第",一头栽在一刚开始初阶的顿悟、见性,就觉得是全部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1:20:00
禅宗在开悟阶段有全力要证法身的倾向 所以在教理开示上面是一句不让的 但是看禅师们在修持上面都是很深的用功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1:23:00
同意很深 但不同意无次第 也不同意次第为不了义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1:23:00
谈到用功的深浅跟判断弟子们悟入的程度 自然会有次第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21:24:00
以大乘佛教而言,当成就佛的法身,就同时成就佛的报化身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1:24:00
汉传的"法身大士"似乎是初地?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21:25:00
还未成就佛果法身时,法身大士的圣者菩萨都还要次第断障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1:25:00
是的 所以 C大也说 禅宗依然会有次第的并不是 [顿悟不用次第] 或 [次第是不了义法] 或 [佛是无次第所成] 这种论调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21:28:00
下面有篇推文提到意生身(意识所生身),圣者菩萨的意生身还不究竟,菩萨的意识次第断障,至成佛时佛的意生身才是究竟佛的意识所生身的报化身是圣者菩萨没有的因为提到佛的法身补充一些大乘的知见,这是大乘佛教才说。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1:34:00
汉传天台圆教(悟入心性称为圆教) 说初住就是法身大士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21:35:00
浴佛节快到了,《浴佛功德经》说:“善男子!诸佛世尊具有三身,谓法身、受用身(报身)、化身。…汝等当于如来起正念心,…于诸众生起大慈悲,愿得速成三种身故。”灌浴如来时,我们会念浴佛功德经,以大乘佛教而言,每一位佛都俱足法报化三身,忆念佛陀的功德,于一切众生起大悲心由大悲心引发希望自己也成就佛果俱足法报化三身的菩提心。大乘佛教而言,当一位补特伽罗证得佛果法身时,一定也俱足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1:39:00
C大 请问圆教的初住 大概资粮道吧? 如果有发菩提心的话.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21:40:00
报身与化身,不会说只证得佛的法身却没有佛的报化身,也不会说有佛果的报化身却没有证得佛的法身,如经文当中说,诸佛世尊,每一位佛各自都圆满俱足了法报化三身。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1:44:00
查了一下 初住天台圆教会列在见道位菩萨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1:45:00
天台圆教把位阶都往前移了一点 所以圆教初住是有证位的所以可能后面一点 这是把禅宗明心见性的等级拉高说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21:46:00
(法报化三身不是说三位佛,而是一位佛自己就俱足法报化三身)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1:47:00
如果证量够高会直接到这个位置 但是 一般人的明心见性最多只会到圆教初信位 断障能力等同初果 还未了生死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1:49:00
通常也还会"悟后又迷"...感谢二位补充 (挥手~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1:51:00
合十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1 22:51:00
F大,我推文一再强调没有不用修,当然要次第去修,我再讲3次,要修、要修、要修,请问您看清楚了吗?还是要我再说一次您才会看到呢XD建议您看别人推文要看全部,不要断章取义喔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18:00
既然要修 您一开始在讲什么呢? 讲什么渐悟不了义、讲什么都在外相上、讲什么都在不了义上打转、讲什么无次第,讲什么佛没有修六度而成,基本上,这和你最后说[要修]根本不是同一件事,我在讲的,不是你认为那种:[修不了义慢慢进入了义]啦、方便说法啦、不信顿悟者、不信佛性者、只能修文字相啦~这种东西的[要修],我在讲的是,次第是了义,渐修是了义,这是你成佛必须要修的,不是顿悟不行才修的也不是搞外相的,也不是不信佛性不信顿悟者修的,基本上,您弄错末学的意思,所以,末学没有断章取义喔。希望您看懂末学的要修,和您的要修,完全不是同一个意思。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3:25:00
我解释看看 那个开示都是在指法身 所以法身不待修证本来不增不减 不关次第 不关六度万行 但是这边不应该在别人说渐修法的时候用啦... 渐修就是顿法另一种说法多少有点密教的意思在 证入法身会自然化出报化二身 但是一般不会大声说这个 或是就分开说开悟只是开智慧而已 圣严法师 持比较平实的意见https://youtu.be/fYGh3VENo1c圣严法师直接说大悟也不是成佛 还是要修资粮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30:00
这也很怪阿.. 法身本在 这跟成佛不用修六度根本完全两件事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顿悟本悟 成佛不须顿悟 不就好了...连顿悟都不用 因为法身本悟 没有不悟者...如果现在还需要顿悟 那代表现在也需要六度 也需要次第也需要所有一切d大最看不起的[修这个修那个]顿悟的"地位" 应该和六度 和所有次第 和这个那个平等因为都是[现在需要的了义法] 怎么可能会有[只在外相]者?如果六度是外相 那追求顿悟也一样是外相所以 才劝不要把法分高低 用很错误的知见在分别法的高低然后再来辩说:[我也是说那个(低的)法是要修的啦~]我只能说 完全没有看懂别人的意思啊...说实在话 所有修法的目的 都只有一个[拿掉障蔽]不管你是顿悟还是六度 都是同一个作用 既然都是要让窗户照透亮 你是菜瓜布还是海绵垫 没有哪个比较高级啦另外 就算你用禅宗走法证悟见道位 你还是必须要修持你所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3:40:00
对 就法身的角度来说是某件事都可以拿去证入法身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41:00
看不起的[六度]累积资粮 世界上没有不用资粮就成的佛说到底 那个资粮的"透亮度" 是真的不输给"顿悟"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3:42:00
禅宗则都是很法身本位主义在谈事情 报化身 除了靠因缘累积之外 都是依法身而现 禅宗把注意力都放在这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43:00
那很难 没有资粮 没有菩提心 出不来最后就是声闻果位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发菩提心的佛 ...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3:44:00
所以我说这不适合在别人谈渐法的时候说 渐修就会顿悟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44:00
所以才会说 那样肯定证不到佛的法身是阿...y辛苦C大啦 希望devil大这回有比较看懂我们在讲的东西...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1 23:55:00
原来F大你是执著在我讲“修这个修那个”,其实我并没有说这样比较不殊胜的意思喔,如果是这些语言文字让您不快,我道歉。我引用达摩血脉论的内文“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故法门无高下,一切都只在于你见不见性(开悟),你只要见性,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对,反之,全部都是盲修瞎练。而开悟是用顿悟的,不是靠渐修去开悟的,我主要是要表达这个,经典也都是这样讲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59:00
原来您是在执著开悟必须用顿悟的..奇怪了 有哪一个人开悟不是顿悟吗? 没有阿..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2 00:00:00
大哥,我从头到尾都是这个意思,你终于懂了,太感动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0:00:00
另外 劝您 禅宗认为的盲修瞎练 是因为禅宗也执著必须先开悟 所以 会下意识的赤其他修法就是忙修瞎练但是 请知道 很多其他传承并不这样认为您引的是论典 但<华严经>:[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您也不会希望其他传承指著您说:[你在修魔业]吧况且 这还是佛陀亲口教言 比起论典更具代表性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0:03:00
当作交流传承的感觉 F大你帮我读这篇文章 说看感想好不 https://reurl.cc/8onl5b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0:04:00
所以 比较建议 版上少用这样的本位主要批判较好C大 明天回复唷 先睡了 感恩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0:07:00
感恩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2 00:08:00
若有人学佛后,会下意识的斥责别人的修法,那这个人不见性,为什么?因为见性者观一切法均平等,无高低之分,因为全部都是影像、幻相,当然平等。另外血脉论是达摩祖师所述,达摩祖师是大彻大悟者,与佛无异喔,您引的华严经内文,跟血脉论所述一模一样,都是在讲若无见(忘失菩提心),做什么都错,即使你是修善法,一样是魔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2 00:35:00
顿悟的道理也很简单,顿悟必然在“没有路径”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看,在“顿悟的刹那”,是没有什么好“努力”的,跟睡着其实有点像,你如果躺在床上一直在那边拉筋,或者观察自己是怎么睡着的,你一定睡不着。 渐修的意思呢,就是说至少你在睡前喔,你有喝杯温水、或者有泡个热水澡,他有助于你顿悟的发生也就是说,要先透过一些努力,为这个没有努力的当下作准备,但是我可以100%的肯定,顿悟的当下你必然是没有任何的努力或观修,可能你刚好在蹲马桶,正在很用力突然间通了,你松了一口气,有一个极短的时间所有的造作暂停,悟性就升起了,这个完全不可预料,你不可能决定、或观察到悟性是怎么升起的,就是这么美丽或者你可能在坐公共汽车在那边发呆,看到雨水滴在玻璃上那一个瞬间你就悟了,不过这都有先决条件啦,就是你本身已经先有“顿悟”的体质,那个体质就是靠渐修去建立的,但是要相当注意这个渐修,他到底有没有为你打造出顿悟的体质? 你在长期听法、建立观念、观修的过程中你到底是积聚了愈多观念,然后头发愈来愈少,身体愈来糟糕,还是相反的打破了很多意识中的框架,意识愈来愈像婴儿一样,然后身心的觉受愈来愈像小孩子清明上次不是有一个宣化的美国学生,好像是心理学家他说至少你要能过你爸妈这关,因为他们知道你在玩什么把戏只要你还在刻意扮演当好学生的角色,在刻意打造出自己很认真、很小心、非常严谨的避免犯错的那个样子悟性就像你爸妈一样,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同但是那不表示你不用学习、不用先试着当好学生XDDD 难就难在这,你必须先努力,为那个没有努力的“顿悟”先准备好,然后等祂自然发生悟后起修也很难,因为顿悟前如果你是一个很努力的人那你努力的习性会重复出来障碍你,或者顿悟前你是一个很懒的人,你仍然会常常掉进昏沉里,顿悟后的起修跟我们认知的修不一样,顿悟后的修才叫真的“修”,顿悟前的教理、空观,那些根本不叫修,顶多是观念的建立顿悟后的修,就是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那“五十三参”全部都是在“自性里修”的,这才叫功夫所以要叫你先见性,自性如虚空,才是真正的老师从融入这个光明心里面去精进,相应五十三个,甚至五百三十个境界,这叫“自性开显”,真言宗说的“真言开库”就是这个,真言就是你见性之后,你发起很真诚的心念请自性虚空法界,在你的定境中或慧观中(这时定慧根本没有分别,定与慧根本就是一体)在这当中显现,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修,在这之前只是为了“修”所作的前行而已,然后要小心避免一件事,就是一辈子都在前行,以为自己在修,结果根本没有为真正的“修”做好准备。 物理大师费曼讲过一段话,他说“教育的成效很少见到,除非对象是天资聪颖之辈,但是对天资聪颖之辈教他太多,又实在是多余的”,修行也有点类似,你受教育的目的,是要承认自己很愚昧,然后看见自己的障碍和无知,但是如果你学了愈多,就愈觉得自己懂得很多,然后乐此不疲的一直学下去,那就惨囉XDDD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7:32:00
BR 大 我这边讲的悟后起修不是您说的那种喔说实话 很多禅宗人所谓的顿悟 也不是组的的顿悟程度一般人的顿悟 根本不到证空性程度 还都在概念中转最多只是短短隐约瞥见心性 然后就以为自己悟了才会有一堆"悟后又迷"的东西若要真顿悟证空性 甚至圆满证悟心性的程度 我是不相信没有前面诸多的听闻思维可以做到那个程度所以 禅宗要求先顿悟 才开始听闻思维 我是觉得 成功率极极极极低 偏偏就有很多人把这的见解当宝 一心执著所以 那种情况之下的修顿悟 其实还必较接近"忙修瞎练"另外 devil大 您讲的达摩血脉轮 和华严经讲的菩提心并不完全相同 如果您对于平等舍知母念恩报恩慈悲增上意乐等修持次第 完全无法接受 心有高低 那不是这边华严经所说的菩提心 您自己去看华严经就知道了 菩萨诸多有所求另外 说达摩祖师是佛 还请提出依据呢 末学个人未接受另外 BR大 您提的那种状况有点太"顺利" 但现实基本不是这么顺利 我目前还没有遇过第二个六祖慧能第二个可以在没有闻思和各种修持的情况之下证空性者遇到持这种见的 几乎都是拿[无作意、置心一处]的口头禅在修愚痴、修细昏沉、修不思择,反而目前我所见过真的证空性的人,都是由扎实的闻思基础 清晰透过闻思抉择出空性的形象 这时候才修持心性 然后证悟的 这种人印度藏地一大把所以 一上手就排斥教理的 排斥闻思的 认为只会搞脑子的这种人说实在话 从头到尾都没搞清楚状况通常都不上不下的 挂在[瞥见心性、悟后又迷]的阶段里藏地传承真的修大手印大圆满的寺院 根本不允许初学碰这个都会要求至少必须听闻和修出[出离心、菩提心、比量空性]没有这些的修所生慧 至少也要思所生慧 要造作的出来然后才允许听闻修持大手印大圆满 那时候顿悟心性的机会才会高 形象才会清楚 不会变成修愚痴、修细昏沉而不自知还必须要搭配修持各种加行 累积资粮 修持生起次第你证悟心性的速度才会快 就事实而言 也确实藏传这样做成功的人数还不少 汉地禅宗现代成就者就不知道有多少了所以 如果根基不是慧能 建议老实点 只要自己记得闻思不是单纯动脑用 就好了 比啥都不知道的盲修瞎练安全很多结论: 如果您是已经顿悟者(说的是证空性见道位菩萨)那应该不会反对透过闻思修持的方式如果您不是顿悟者(见道位菩萨) 那自己都还不到 就更没立场主张[不要闻思、那都只是动脑子、搞文字、不了义、着相]所以 还是建议版上 不要有[独尊顿悟 反对闻思]的风气因为 是慧能根基的 真的极少不要用很[分别心]的方式把99%以上根基的众生路给断了只崇尚1%根基者的路 这很奇怪如果要坚持[初学一上手就该先顿悟]的话 还烦请举出几个走这种路真的成佛的例子 ??相反的 我可以举出至少几十个例子,佐证[先闻思,后修心性顿悟]者 成就的例子所以 我就问 为什么要坚持根本没有人成功过的路??用一大堆[知见]来反对[先闻思修基础,后修心性顿悟]之路??这等于断掉99%众生的路 说不定自己的路也断了因为自己也不是剩下的那个1%说白了 不懂为什么有些人要走前面看不到前行者的路连六祖慧能都没有顿悟就成佛 偏偏一堆人自己妄想根器比六祖慧能更高...可以顿悟就成佛咧...还是实际一点吧。担心自己像BR大所说一辈子都修前行的人,可以了解一下噶举派的修持次第 和宁玛派亚青寺的教育方式理论和实修时间1:10 甚至1:15前面大概5.6年闻思之后 后面50~60年全部实修如果您年纪大了 还可以再更缩短闻思时间 但没有不闻思就声称可以顿悟者(BR大 您前面渐顿修的部分我是认同的 所以不是反对您那段只是针对devil大坚持禅宗必须先修顿悟 不能先碰其他部分)这点说明回复C大: 感谢提供 老和尚这篇有比较圆融 但是还是会有略微把[顿悟和渐修]分开成两条不同路线的意味但是说实在话 我觉得很难分开 因为目前完全没有看过任何一个单走[顿悟]路线成佛者 一个都没有 可以说 这根本是一条幻想出来的路 是不是能走都还不确定呢目前看过真正成就的 都是渐修之后 修心性法顿悟者那种单走顿悟法 妄想悟到这念心就是“佛”,然后就成佛的几乎都只是在脑子里有这个见解 信了 然后 修不出来连六祖都没做到 不要说后世弟子了诸如舍利弗尊者这般利根者 出家第二天证阿罗汉 也尚未能直接见性成佛 习气(所知障)不是这么容易的就算藏传生起次第 直接修自己(我就是佛 与佛无别)的这种本尊修法 也没有标榜不闻思、不渐进这种路相反的 积累资粮可是努力的很..各种加行每一项都要十一万起跳 有听过做到百万遍的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9:08:00
回复辛苦了~ 禅宗说的顿悟有点是在教理上的一句不让实际行持下去翻纪录 就像这里说的 很重的加行 或是在经教上面下很多功夫 有几宗禅宗传承因为教理很强还有美誉得法眼 虚云法师 徒弟圣一法师 近代会认为可也是说到早年读经很认真 前读后读反复研究...禅宗独到处是祖师有手眼 真的可以靠几句话或是行门把学生往空性的方向推一大步(当然现代公认禅师很少)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9:24:00
这种已先读通教理 然后走行门证悟的 我会认同比较不建议的那种 要求顿悟前教理都不能碰的 但学生也并未能够依靠他的话头去证悟 那真的不上不下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4-25 17:19:00
没有实修的人,对顿悟的描述很容易看出是看书推想而得。但实际上因缘不同,契入机缘不同,怎可果断评论悟的前缘后果? 这种过程,各个差别甚大,然觉后生智,为总主要体现。习气生起,多为主要障碍,此后修行随缘随愿力,但仍以降伏习气为主攻。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5 19:13:00
悟不会凭空自悟,一定是因为善知识才能悟,经典或老师就是善知识,但一般人到此通常是解悟,虽然已经不简单了,但尚未证悟,因为还有习气未除,这时候应继续研读教理、透过实修的方式来除习气,不是说悟了就好,什么都不用做,若什么都不做很快又会打回原形、又迷,因为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进步快但退步得更快,故佛陀才会鼓励我们求生净土。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5 23:49:00
就是没有实修的人,才会打一堆擦边球,连悟什么是谁在悟?谁在实修都说不清楚,一看就是那种拿网络文章东拼西凑,讲了老半天一个重点都没有XDDD每个人悟的机缘不同,但“悟的当下”一定是自然无造作的状态下,难道每个人机缘不同,呼吸睡觉的原理就不同? 人最怕的就为了可笑的自尊,在那边不懂装懂XDDD找到机会就要唬神通,入定帮人看因果,有这么缺光环?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9:19:00
您可以去查"七因果教授" 和"自他相换" 是有系统完整观修菩提心的方法。七因果教授: 平等舍、知母、念恩、报恩、慈心、大悲心、增上意乐,每一个阶段都有他的作用。父母对待孩子混杂了贪心和慈心,如果不用最一开始的[平等舍]来消除贪心和嗔心,这样下去修慈心,会混杂了贪嗔在其中,对现世的仇敌有嗔心未消除,硬是去修慈心,也难生起而对自己亲友修慈心,因为混杂了贪爱,不会成为平等的慈悲,后面菩提心就难出生,所以第一步的平等舍是需要的。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8 19:28:00
应该是同时用好几种心下去观,不是单一的。大悲咒十心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9:28:00
不是同时 是次第这些心没有前面,后面怎么修都不纯粹也会有杂染。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8 19:29:00
应该也是要一次全用上,咒的功用才会出来。但不容易。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9:29:00
不知母 不会念恩 若不念恩 不生报恩 无报恩心 生不起慈悲心 没有慈悲 不会有大悲 没有大悲 增上意乐发不出没有增上意乐 生不起菩提心请问您[咒的功用出来]是要出来什么??若按次第修持生起任运菩提心 你心就是咒本身 还筹什么咒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8 19:32:00
好吧,次第。总之就是要练习。这句话:“善思惟用心”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9:32:00
的功用生不生出来? 若没有菩提心 怎么唸都是一点点而已请先听闻修持方式 再照着练习吧 一般菩提心上座观修效果很好 下座会有明显感受转变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8 19:34:00
咒的功能出来有两项是自己感兴趣的,一是站在上风处念咒,被风吹到的人都受益。另一个是自己洗澡的水,泼到其它生物的身上,牠们也受益。都是为众生的就对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9:37:00
随喜利他善心 这样很好 那当您按次第圆满升起菩提心时绝对能够更加深刻利益有情目前我们尚无法对于害我、害我亲友、看起来罪大恶极残暴无比的人生起如亲友般的慈悲心 所以会需要按次第修https://reurl.cc/Kb6x1y 这是我能找到比较简短的教授可以参考 ~~ 祝愿圆满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9 00:31:00
罪大恶极残暴无比的人是自己的前世呀!这要靠忏悔法。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9 02:16:00
因果见是一个要修的部分 菩提心也是要修的菩提心具备广大福德资粮 搭配空性见 才能成佛 除非您想修证阿罗汉 那可以不用修菩提心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0 05:14:00
先找出自己贪嗔痴比较快喔...菩提心是什么定义都不明要怎么生??真的遍读大乘经,修法上并没有提到修这些心喔~佛经中有专门教人练出菩提心的法门吗??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5:29:00
菩提心的形象 在<十住经> 里有清楚描写了 不会定义不明“诸佛子!若众生厚集善根、修诸善行、善集助道法、供养佛、集诸清白法、为善知识所护、入深广心、信乐大法心、多向慈悲、好求佛智慧,如是众生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得一切种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具足佛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心故、为向十方无余无阂智故、为净一切佛国令无余故、为于一念中知三世事故、为自在转大法轮广示现佛神力故,诸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大宝积经>:[ ‘童子当知,云何名为菩萨道耶?所谓菩萨摩诃萨,于诸有情精勤修习四无量心。何等为四?所谓大慈波罗蜜、大悲波罗蜜、大喜波罗蜜、大舍波罗蜜。又勤精进于于诸摄法随顺修学。童子!若有菩萨如是修行,是名开菩萨道。]关于"慈无量心" 佛陀也清楚讲了范围和心态“‘复次童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精勤修学大慈无量波罗蜜?所谓菩萨摩诃萨行菩萨道,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尽众生界慈心遍满。以何等量为众生界?所谓尽虚空界是众生量。童子当知,如虚空界无所不遍,如是菩萨摩诃萨大慈无量亦复如是,无有众生含识种类而不充遍。童子当知,如众生界无有限量,如是菩萨摩诃萨所修之慈亦无限量。]下面佛陀一次讲授 [大悲无量]、[大喜无量]、[大舍无量]文长不录 但已足够显示 菩提心教授佛陀在诸多经典当中多有宣说 。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5:46:00
有点不忍心讲,一个无法对无恶不作的人生起慈悲心的人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5:47:00
可以生慈悲心 但是否能与对自己父母一般无二差别的慈爱心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5:47:00
,要教人如何培养慈悲心。希望没冒犯。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5:48:00
要对极恶有情生慈悲心不难 但请问您是否已生起对他们如同自己父母一般的慈爱心? 末学是尚未 所以随学佛陀所说的发菩提心教授 如果您是已经升起对残暴极恶有情如自己父母一般的慈爱心? 如果已生 有如可以为父母舍命一般 您也愿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5:50:00
请解释何谓“同体大悲”?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5:50:00
意为极恶有情舍命否? 若尚未 那是需要随学佛陀所说的菩提提心的,末学从不觉得自己在教人,只有佛陀在教人,也只有佛陀有资格教人,只是在讨论到慈悲心时,末学会引用佛陀说的慈悲心标准罢了,不曾想过要在板上教人。请问您要问的同体大悲是末学自己的体会还是佛陀的教授?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5:54:00
其实有时会觉的无法与您讨论。但又不可否认,能从您那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5:54:00
因为不知道您的学习模式,到底是跟佛学,还是跟板友学?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5:55:00
学到东西。大概是这样。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5:55:00
如果您是跟佛学,您可以查阅经论,如果您是问末学自己的感触,只能说,末学上座修慈悲心时,曾经观想那一切有情地狱饿鬼畜生人类病痛宰杀之苦,全都吸到自己内心当中,由我代受,自己与他无别代为受其苦,当想到很具体的地狱夹山油锅刀山剑雨、饿鬼长劫饥渴、畜生被活活剥皮放血等苦,明确观想自他无别,一方面痛哭了3小时,一方面非常欢喜。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5:59:00
恩,自己是忏悔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都认了前世做过。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5:59:00
下座之后,感受持续恒时想带他受苦,但也观察到会因繁忙而减弱,对照经论,也尚未升起对最残暴有情如父母般无别的平等慈悲心,此事[平等舍]心并未到位之故,所以,末学自己在依照佛说经典,认真修持菩提心时,确实升起很猛烈觉得必需要去排除万难、成就佛果的心,那种心会难忍到像火在烧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02:00
如今则想,所有可以想像到的恶事,自己都做过。所以还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6:02:00
全身像烧起来一样,因为想到[现在我父母正在地狱油锅中,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03:00
得持续忏悔。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6:03:00
我却无能为力!] 所以生起猛烈求佛果之心,而下座后会渐消,对照佛说经论,方向与心态是正确,尚须再再串习如此。您说的忏悔是很好,不过忏悔法和菩提心法,是两个不同的心和思维角度,您可以再看看。末学自己的目标,是希望儒佛说的标准,我可以为今生父母舍命,乃至代受千刀万剐,也希望可以为对我及亲友极为残暴的极恶有情升起完全相同的心,毫无差异,并且为了所有有情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07:00
个人建议,您可依本文提的,到外面看看小孩子,青少年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6:08:00
去求取佛果位,这是佛说菩提心的方向。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08:00
观想那是您的父母,已然转世。然后再看看自身感受有何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6:09:00
青少年那个小恶,末学觉得较为容易,比较难的是那种对于自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09:00
转变?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11:00
其实哦!想取得佛果位这个念头,本身是执著。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6:12:00
抱歉 佛说这个执著在成佛前都是需要的 不能破若还没生起 就先破 会变成尚未登彼岸就弃船.. 会淹死的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14:00
陈进兴是你呀!但那已是过去世的事了,明白吗?忏悔就好,不再犯。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6:16:00
抱歉 不是要打击您 但您这不是菩提心呢...空性见也并不是说[现在的某人就是过去的我]这种见或许您会认为这样想很有效果 可以对治一些烦恼但想完之后 您就会停在[处理完自己的烦恼很欢喜平静]状态然后 就没有下一步了 也不会想要去成佛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17:00
有没有这种可能,当您放下成佛这念的当下,正是成佛之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6:18:00
对于现在正在受苦的有情也不会想要勉力去救拔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18:00
时。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25:00
这么说好了,成佛那么重要吗?可不可以不成佛,但自在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6:26:00
阿罗汉道未成佛 但离轮回 不过对于正在受苦的过去父母没有利益就是了 您可以自己选我自己想过这问题 如果我父母在地狱油锅中煮著 我自己在证空慧根本定中安住自在 可以吗? 我不行 所以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所以 成佛重要吗? 真有慈悲心的话 会觉得非常重要。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29:00
重点在于,您真能确定父母在地狱吗?若不能,那又何苦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6:30:00
这正是[知母]那个部分要修出来的东西 在地狱当中的有情究竟是[无任何关系的陌生人、受苦也无所谓] 还是 [必须救拔的过去父母] 这个问题 在[知母]的部分第一 过去我们在轮回中无量生 父母也无量 每个有情都非长有可能做过我们的父母 就算我忘了 但这件事不会消失过去他对我深厚的恩德 不能因为我不记得就算了然后自己快乐自在就好 这样是很忘恩负义的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33:00
再问一个问题,若能让您父母离开地狱,您能放弃成佛吗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6:33:00
用这样的心 认定自己要救一切有情 不能遗漏哪一个不太明白您的问题 如果不成佛 是救不了有情离地狱的如果不成佛 没有圆满智慧了知一切有情根器 和前后世因缘就没有办法用最适合他的方式利益他 就算能够暂时小利益也没有办法究竟圆满利益他 就算强大神通者 也不能做到就算暂时让父母出轮回 他们因为无知造恶 依然会再次投入***出地狱(修正)其中,况且,除了地狱之外,轮回中每一道都是很痛苦的真的要救过去每一生的父母 一定要救到出轮回才可以而要引导有情出轮回 需要强大的智慧和慈悲心 唯有佛能够所以说 如果决定要救拔过去每一世的父母 不可能不希求成佛的 相反 你会希求一切遍智、希求佛十力、希求佛四无碍解、希求佛十八佛不共法 因为少一个功德 就少一些有情你能利益到 只要存在多一分[不知] 非遍知 就一定有我不能利益的有情 说到底 只要决定要利益一切有情 就需成佛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6:40:00
不知该说什么了。但想,若真有佛,祂不会要您这样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6:41:00
<十住经>也是如此说的佛就是如此说的 还请不要误会了猜想 您是不是误以为"放下"就是啥都不在乎??啥都不追求 也没什么想要的方向 ?? 这不是放下佛法的放下 是放下执有自性 但不是放下佛果位佛陀观一切有情无自性 但不是[无] 也不是[没有] 更不是[完全没有什么追求]这种状态佛陀观有情"无自性" 是放下 但佛陀也清楚受苦有情是[有]是存在 是正受苦中 是无自性 但存在所以佛陀根本就不是[啥都不求 啥都不在乎] 的那种状态希望您把[放下]的见再重新想一想也真心建议您要听闻比较完整的见解 比较好 因为有些部分见解错了 修一辈子 就岔很远了<十住经>:[为得一切种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俱足佛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心故、为向十方无余无闇智故,为净一切佛国令无余故、为于一念中知三世为自在转大法轮广示现佛神力故,诸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佛陀说菩萨的心是明确有所求的 并不是[不管事的]所以 您可以想想 您自心的慈悲 和佛说菩提心的差异以上供养另外 建议一个您能观察的点 如果您是很在乎[自己很自在]的感受 那么 这是以[我执]为出发点的 肯定是[执著]的这个执著是主要[不自在]的原因 当有人破坏您的[自在]那个时候 很难生起真实想要利益他的心的 因为[我执]故所以 若您真的想要自在 菩提心还比较能够做到 因为菩提心强烈的菩萨 至少还能够把别人放在自己前面若是直接一些 可以说 您的[放下] 不是佛陀教的[放下]..希望不会冒犯 祝福您另外 想请问您都听哪一位法师开示? 他从来不讲菩提心的吗? 很是好奇 因为末学上面提的 应该都是汉传也很普及的观念 非常多汉传法师都会清楚讲授菩提心、强调菩提心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0 07:20:00
@GeraldLiu 心经已经告诉我们,所有一切都放下,包括“想成佛的我、能成的佛”,就是你成佛之时。所谓放下不是什么都不要,是不执著,生活上依然是马照跑、舞照跳,不是消极过人生,这很重要喔。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07:36:00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4-20 07:46:00
放下成佛的念头?好像有点顽空的味道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0 07:51:00
真如系或是禅宗可能会有这种教法 但是那是要帮助在瞬间跟法身相应用的 而且真的开悟了 就会发菩提心就会觉得这讲的是有道理的 不会排斥 人都要成佛的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8:19:00
放下不是不在乎,应该是先缓缓。今天不成佛了,明天再来。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8:22:00
放下成佛的念头 要看你怎么运作 运作错了就跟“想成佛”一样,是另一种作用力,事实上如果真的到了这个程度应该要观照的是“即心即佛”,除此之外那里有佛可成?也就说当你观照到想要成佛的念头本质就是出于佛性时“想成佛”或“放下成佛”两种边见,当下解脱阿其实喔,什么路径,对圣者的解释都不构成阻碍,比方说菩萨很强烈的执著要渡众生,或是誓成佛道,这种执著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8:27:00
听法师讲经是听很多,心要法门、占察经、地藏经、十大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8:27:00
不太会障碍他,因为他的觉照本来就很接近圆满,不太会因为他的第六意识有这种意念,就形成阻碍。 反之你看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8:29:00
愿王……最近听的是普门品。普门品主要是想听法师怎么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8:29:00
达摩血脉论“但有住着一心一能一解一见,佛都不许,佛无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净。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人。但有住着心,见佛即不许也。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 有没有,达摩前面就在说你讲的佛不是佛,佛也不求成佛,但是他那个是从结果往回看的如果你要这样缘著修上去,最低的基准你要“见性”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8:33:00
讲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和慈眼视众生…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8:33:00
就像退休的人跟你说,人终究要退休的,结果你就退休了靠夭,人家退休旧金山佛寺,你万华龙山寺…法师讲法,我就说了很多次了,你一直听然后脑袋在那里分析,人家是一辈子实修的经验整理,让你观念清晰但是头脑有极限的,比方说你就会在“成佛的强烈执著”跟“成佛要看破放下执著”中,脑袋就打结了,然后你就要花更庞大的时间,让你的头脑可以理解这2个并不相违理解之后,你的头脑马上又会冒出下一个矛盾点我们一般来说,社会上喜欢解决问题,觉得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是邪魔歪道,但是呢修行很有意思,修行专门在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比方说“就你问题最多”、“为什么你总是在提问题?”,因为提出问题的人就是问题本身像你这些问题,法师讲完之后,你就要找一个方法好好去观察、觉知,从你的觉知中去验证他说的,不是用想的思想贯通只有一半,要有方法从你的“内心”去“验证”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8:42:00
法师经常强调的一个观念是:“不要用脑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8:43:00
脑袋只是一半,你脑袋通了之后,就不要紧抓这个认知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到老了,还是抓着一堆认知,变成大师一点光都没有,我都好奇这些认知死了之后有什么用XDDD要常常提醒自己,如果明天死了,我今天脑袋理解的这些东西在那里? 这样可以趋动你,尽可能的不要太过度使用脑度,不然会被脑袋的“认知”抓太紧,也就是说你的脑袋如果理解了法师说的之后,就要先把这个认知放下,然后透过正确的方法,针对这些“佛理”去“觉知”从你的内心中去升起答案,跟你头脑理解的东西对应但是如果头脑抓得太紧、太周密、太怕犯错,你的内心就会被遮盖,所以这个松紧的拿捏,这个火候才是关键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09:03:00
“不要用脑袋”其实有好几种解释的方法。看你是要清楚明白的去观其性空缘起,或是拿知见再去建立知见。坛经的公案可以参考,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之所以建议你先继续修置心一处,是因应你发文的内容,暂时阶段性的建议而已,并非永远这样。止观当然是很好的珍贵教法,非常推荐,你要直接从这边着手也没啥不好。更正:主要是不要拿知见再去建立知见,搞想像。但要清楚明白的去观其性空缘起,悟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09:09:00
慧能跟永嘉玄觉,这哥俩好我一直觉得很有趣,殊途同归一个是不识字,佛经都要人讲给他听,他再来解最有趣的就是六祖坛经中他有一段先说常 然后再说无常还是先说无常 结果人家拿佛经“常”来堵他 他还要人先念给他听,他当下解题,真开悟大师。 永嘉玄觉应该是相反的,知识水准跟学习能力都是顶标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09:18:00
不要用脑袋当初的理解就是一直念佛号,让脑袋无法想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09:24:00
不知不觉也会随顺有缘,将这套应用在的生活中。先让人自己念一遍,再让人以自己的观点去看见自己的谬误,直指人心。有执的人被挫破,会感到不舒服是很正常的,看多了。可卧论禅师何等人,是大禅师、利根者,当下就明白六祖所说的了。要是换做一般人可能又继续跟你玩文字游戏了XD永嘉的背景我不清楚,但每个人根基不同、缘不同,这应是他适合的路线。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10:06:00
还有,修“去感受众生痛苦”要注意自己的承受能力,因为那种相应是会消秏你的灵光的,如果你体质不好又没有“特殊方法加持”的话,不要自己去修,不然很可能会心识黑暗,吸入众生的痛苦,我记得好像是阿底峡的方法可以当做一种触发自己的慈悲心的体验,但是次数个人建议不要太多,感受众生的痛苦最好在证空性之后再去修才可以“排掉”,不然可能会积聚,然后在生活中就常常被身边的人触动,而身心受到影响,要先爱自己XDDD把自己照顾好,觉照圆满,然后再去帮别人,比较安全XD偶尔要学学空观大师,“众生的苦是空”,关我屁事这样把他们弹开,让自己心识不要起伏太大偶尔还是要逃避,不要面对太深,以免承担太重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16:09:00
放下如果是缓缓,永远推到明天,其实内心是[不想成佛]的经典里也完全没有这种教授不要动脑袋也不是一直唸佛、让脑袋无法想...这是属于修愚痴 那这样和畜生有什么差别? 这样如果会成就畜生应该成佛最快... 之前莲池大师也早就破斥过了真的很好奇G大都听哪位法师?听闻见解不是让你只有动脑袋用的 见解是让你悟心用的见解是指月的手 让你修出证量实在东西的 要你不要只动脑 是因为手指不是月亮 但你却把手指给剁了 以为这样可已看到月亮?? 就不对了阿所以 莲池大师才会苦口婆心地叮咛 念佛和参禅者 都要学教理 ...BR大提到的[观众生苦]的部分,请不用担心,我问过教导的法师了,法师教导在自他换时,观想吸入一切众生黑暗,与自己心中执著实有、自私自利的我执、我爱执相容,观想众生苦彻底破坏了我执我爱执,化为明光。这样就OK了 不会有身心负担的~~如果你真的观法身证悟,在真如观当中体悟了真如,那时应该会升起更加强烈的菩提心:[一切有情就是因为不了解这个! 所以在轮回当中受尽大苦啊! 真相就在这里啊! 喂! 听我说~!!不要再受苦了~! 真相就是这个呀~!! 喂~~ 醒来醒来啊~!!]这种急切地想要摇醒每个众生的心,那时应该有强猛的菩提心,完全不是在真如当中修无作意、修自己自在,对其他有情没有感觉,这种状态。你看普门品,观音菩萨还要化身成商主、男人女人小孩老人去利益一切有缘众生,为他们说法,完全不是[可以先缓缓]的状态,也不是在错误的"真如观"当中把一切众生都当作[无]你若真的证悟真如观,就会发现一切有情本心佛性是佛,只是被够帐遮盖,暂时不显,在"如梦"的障蔽中受如梦的苦,你就会很受不了的想要把她叫醒、把他从如梦障蔽中挖出来,根本不是[苦众生不存在、苦不存在、障蔽不存在]这种错误见解阿..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4-20 16:54:00
上座部佛教《南传菩萨道》记载,释迦牟尼于座下定决心道:“且让我剩下皮,且让我剩下腱,且让我剩下骨头,且让我的血肉干枯。除非能证悟一切知智,否则我绝不从此座起身。’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18:22:00
《六祖坛经》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当中有特别指出: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是“于念”而“无念”,真如自性起念是自然现象,但是不住。“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是以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18:41:00
金刚经是:[ 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 但弄错的人就会变成[ 应无所住 没有心] ....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0 21:01:00
最早最早之前这几句是看成:“应无所往而生其心。”而且一错就是很久很久都没改。但无妨,也不懂。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21:23:00
没事,我背了几年的金刚经也看不懂。主要还是继续在生活中置心一处于意根上,观识的运作,不断的一层一层的抽丝剥茧,有天突然就通了。一经通,百经通。觉得圆觉经中这段不错,“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在阿难之前,跟在释迦牟尼身边的侍从是善星比丘,是希达多未离家求道前生的长子。善星比丘也很通达经典,结果心外求法,自恃所学,傲慢的不得了,不信释迦牟尼,最后堕入地狱道。而阿难虽然多闻第一,但也很晚才证果。世尊示现入涅后,集结经前,被其他阿罗汉拒之门外,回去彻夜禅坐,最后受不了了,正躺下去后脑巢碰到枕头的一瞬间才开悟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1:57:00
所以 请依佛说修行 不管自恃懂得多 还是自恃修的好都不会真正证悟 唯有紧紧依靠佛说 去修持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21:59:00
没有心,早就死了,见闻觉知当即就坏了,住空相不能算是无所住。事实上,“人之初,性本善”,本来就清净、圆满,本来就不住。结果念尘劳之心,思前想后,念念相续不断,就作茧自缚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01:00
住于无念之外 最重要的是以心觉照自心明空 安住其中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22:01:00
皈依自性佛,皈依自性法,皈依自性僧。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22:04:00
于念而无念,是不住念,坛经内文也是这样说的。并不是住无念。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04:00
因此 在你皈依自性佛 自性法 自性僧之前 基本要先皈依佛法僧 不然 有太多以为自己在心性上的人 只是在修"昏倒"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0 22:10:00
意思完全不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0 22:10:00
是不同啊 但是心上不同很多人未必分的清楚少一点明分 多一点住分 一不小心就进到细昏沉这个修行人未必能真的认出来 所以才说 不容易因为 真正心性修持的时候 虽然是放松 但是明分的力量要提的非常强 只要不是[极有力明显] 都算在细昏沉里这种细分昏沉 很舒服 很愉悦 很让人沉醉不想出来但是 就是修"昏倒" 差异只有一点点这种细微的差异 需要依靠"听闻"才会发现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0 22:22:00
我觉得你们的路线蛮互补的,可以去吃个饭聊聊天,了解彼此的想法,交换不同意见XDD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1 02:20:00
谁给解释解释婴儿眠跟光明定啊XD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1 05:27:00
六祖坛经写的很清楚,佛法是顿法,前念迷是众生,后念悟就是佛。所以众生跟佛的差别是在一瞬间而已。黄檗禅师的“传心法要”也直接写明了,若修六度万行求成佛,那即是有次第,无次第佛。所以若你的修行法门是要你修这个、修那个,要先怎样然后再怎么样,即是有次第,述我直言,那是因为你善根还不足,所以要藉著这些法门来让你开悟,目的是让你从不了义中进入了义。若很不幸的,你一直在不了义中打转,反而还开始注意别人是不是也这样做,例如我吃素吃了几十年,起了骄傲心,认为那些不吃素的人都是没有慈悲心。或是我多年来持某个戒或修什么法门,起了骄傲心,认为别人修的都不对,这样叫做“倍增无明”,本来已经很无明了,学佛后又产生另一个叫做“法执”的无明……难得这辈子听闻佛法,却在外相上打转,不识本心,那就太可惜了。最后再补充一下,我的意思不是说“不要修这个、修那个”若你的师父要你修,你就去修,但要清楚了解修这些法门的目的是要让我们回归本心、不执著,不是说都不要修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5:56:00
奇怪了... 这篇的标题再讲慈悲心修法 所以讨论慈悲心修法应该没有问题吧? 你要说慈悲心修法不了义 却又说佛法都是顿法,那很显然您没有顿悟的理由,就是需要次第渐进修法既然您没顿悟,需要渐悟,却又看不起渐进的修法,不是很怪吗?当别人提渐进的角度 您又认为是在[不了义中打转]您这不是陷入了: 顿悟不了 又看不起渐进 这泥沼吗?渐进法和顿悟法本就没有相违 就看您会不会用另外 版上讨论佛法 各自提出听闻修持过的角度 这很正常为什么指出见解上的错误就是[骄傲心]??还是说您讨论只是想要被称赞和认同? 才会觉得别人指正是骄傲? 这种风格真的和过去minpanda有像...如果您一心只觉得心性法门是唯一 其他都可以丢弃看不起那您真的要很小心 因为 确定这样识不得本心您只看到菩提心修法不了义 却不知道菩提心就是本心连菩提心的形象状态也不清楚 更不知道有传承是用生起强烈菩提心的方式 观见本心的 你却视他为不了义??另外 提醒您 [您的见解有错] 顿悟法也有渐进法的方式大手印大圆满也有次第之法 您误以为所有[次第法]是不了义真正懂大手印大圆满的顿悟法者 根本不会这样说话..您这种坚持[有次第就是不了义]的见 就是[在外相上打转]不好意思 没看过这种奇怪的见解真心劝您 心性法门殊胜 但不是只学心性法门就殊胜佛陀每一个法门 同样殊胜 必须严谨依照佛说下去修持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15:00
事实上修一个好心的确是很好的事情,也值得鼓励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15:00
而不是自己顿悟不了 又看不起佛给你的阶梯 非常可惜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16:00
无为法不是啥都不干啊 ~ 您的无为法是??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17:00
讲得残酷一点,一个有好心的人没有修智慧,没有断贪嗔痴该会犯错的时候还是会犯错该会烦恼的时候还是会烦恼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18:00
是阿 没错 但是一个有智慧没菩提心的人 会无法利益任何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18:00
所以我觉得光修菩提心、慈悲心烦恼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19:00
人 在他独自自在的时候 所以 大乘法本来就是菩提心加空性慧组合 缺一不可 只是这篇在谈菩提心罢了大乘法强调两者不缺其一 不能偏一边 如此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20:00
很多人的生活可能因为最近的疫情遭一些影响我是比较偏解决烦恼那边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22:00
这没关系 要走阿罗汉道还是成佛道 本来就是个人选择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23:00
都是佛道啦...最近国际上的战争,造成很多人流离失所,大家都很慈悲去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25:00
另外 devil大 您的所谓[不执著]到底定义是什么?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25:00
援助一些面临家破人亡的百姓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26:00
佛陀自己已证本心 却不是那种[啥都不管 啥都没关系]的状态 佛陀是非常努力的在一生中说法49年 行走多国 开演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27:00
但是如果居上位者本身没这么多贪嗔痴,或许就不会引发战争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27:00
广大教法 从来没有[放著不管 啥都OK]的状态所以 您可以再想想 您的[不执著]恐怕形象有错误。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28:00
八卦版常常有些鬼父新闻,如果有对于自己贪嗔痴内观就减少了破坏自己子女人生的机率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29:00
U大 是如此 不过粗分三毒断完 可以生人天善道 还是会有生老病死之苦 人间互相伤害可能减少 但无法离开生死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29:00
很多憾事都是贪嗔痴因缘际会被启发才发生的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30:00
所以我觉得找出自己的贪嗔痴,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30:00
这端看您想要[自离苦、令他人离苦]的程度 有多彻底的需求devil大 有个见解提供您参考 如果您真的识得本心那一定会非常想要让一切有情识得本心 那时候您会认真观查各种不同有情根器差异 然后广学诸多根器教法 为了真实利益到有情 当看到次第法 和其他不了义法 您会视为珍宝般的珍爱修持 因为那是你要利益有情不可少的佛语不可能排斥看不起不了义法 或看不起次第法 若您有此心只能说 这样不可能"识得本心"...然后您说:[若修六度万行求成佛,那是有次第佛,无次第佛]这真的是莫名其妙的错误见解,不知道哪里学到的邪见...释迦牟尼佛成道前是花尽无量大劫次第努力的,最后成佛是一瞬间,然后您把前面无量大劫全部否定掉,只取最后一瞬间??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40:00
现在很多乌国人民被屠杀性侵,都是有权力者有机会者的贪嗔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40:00
然后声称最后那瞬间才是"真的",一副自己已经来到最后瞬间的样子 ... 您要不要想想 这有点夸张....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41:00
痴行为。平常一般人不会去杀盗妄淫,那是因为有法律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41:00
再论 <六祖坛经>慧能大师程度到哪里? 他老人家只需一瞬间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42:00
一旦解开法律的束缚,屠杀、性侵样样来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42:00
是因为根器极利根 请问六祖成为利根前是渐进还是顿悟??六祖成为利根前 必定是渐进 那请问您 现在是利根吗?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43:00
进入战争状态法律就有形同虚设,贪嗔痴的极限就会赤裸裸展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43:00
明显您现在不是 所以还尚未顿悟 那么 就应该学习六祖成为利根的过程 渐修该修的部分 而不是不上不下的吊著一心想顿悟 偏偏还不是个根器 又看不起渐修 只能在这里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44:00
所以我是觉得找出自己贪嗔痴比慈悲心重要多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44:00
生气别人指正您?? 这样有什么意义?? 还是老实一点吧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45:00
因为一旦没有法律束缚,任何人都会干出最卑劣的行为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45:00
U大 简单问一个 您的主要目的是平息战争吗?那慈悲心也同样能平息战争 只要领导人有慈悲心 就没战争或者 也可以说 只要领导人有业果见 就不会战争所以 如果您的诉求是平息战争 很多选项都可以做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48:00
有慈悲心不代表不会被欲望利诱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49:00
有业果见就不会啊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6:49:00
人总会一时糊涂,一时受诱惑,理智会被埋没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51:00
若会被理智淹没 就不叫[有业果见了]..基本上 如果您只是要降伏粗分三毒 "戒"和"定"可以达到如果您想要让国家领导人都没有三毒 甚至根除三毒 那么您真的必须成佛 XD 因为 没有菩提心 是做不到的呢...若是自己想断三毒 空性慧足矣 若希望带领他有情断三毒那没有菩提心 很快就会放弃的... 因为难度很高您可以想像 当您想要让各国领导人断三毒 他们却只想杀您或杀害您的亲友 且无残无愧 这时候 没菩提心很难继续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7:02:00
不要小看人类的劣根性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7:04:00
是阿 是如此没错 所以 当您想要让[他人]断烦恼时没有菩提心 您很快就会放弃的 所以才会说两者不能缺一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1 07:05:00
《楞严经》:“理属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我是觉得修行有次第,顿悟则在机缘的当下,因根基、福德、智慧等而有所不同吧!就像拨云见日一样,根钝的每次拨开一点乌云,就透出一点光,一点一点慢慢拨开这样。根利的拨开一点就从透出光的特性发现后面必然有东西,然后就直接一次全拨开,就一超直入如来地。所以已经明心见性的菩萨们,才要法门无量誓愿学,来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7:06:00
是阿 <六祖坛经>:[“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1 07:06:00
帮助无边众生因其根基而因材施教啊!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7:07:00
法本身没有顿渐之分 也没有高下之别 就看根器 如果版上大家都还不是佛的话 那可以说同样都是钝根 渐修就是佛陀开给我们的慈悲阶梯. 有了渐修 后面才能赢来顿悟如果排斥渐修 只幻想期待着顿悟 可以说 那根本不可能因为 钝根不可能不经过渐修 而忽然变利根的藏传修顿悟法的学人 非常重视前面菩提心和出离心的累积师长也直接讲过:[你想让自己变利根 就要扎实走前面的路]真正利根者 只存在已经顿悟者当中我们现在都只是[假名为学"心性法"的钝根人]而已~~XD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2-04-21 07:32:00
爱人如己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1 07:46:00
我帮助众生都用揍的 因为我都是这样对自己XDDD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1 07:48:00
首先菩提心是什么可能每个宗派解释都不尽相同慈悲心有很好,但是大部分是等别人遭受苦难时发挥慈悲如果一些鬼父、侵略别人的独裁者能修习自我内省的法门就是那个以核弹为靠背发动战争造成无数家庭家破人亡的独裁者和鬼父这两种人有修行的话世界就少很多灾难了就是那个发动战争的独裁者和鬼父,鬼父和发动战争的独裁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1 08:00:00
其实我最喜欢克里希那穆提的说法“你的心是全世界的遗产,它包含了人类所经历过的所有经验,你明白吗?你的心就是“天性”,你一旦了解到这一点,你就会有无无量的同情心,从这份了解之中,就会产生大爱_”“你不能直接转化世界,世界并没有具体的所指对象。而个体则具有所指对象,也就是你,所以你必须从你自身开始着手。”“所以,通过对自身的转化,我们就会为直接与自己产生关系的世界带来革新。”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1 21:38:00
修行(事相)当然是有次第,但观念(理相)是用顿悟的,中国古代唐朝禅宗的南北宗就探讨过这个了,不再赘述。是否有开悟,自己最清楚,达摩血脉论有说,若无见性,你不管修什么都错;若见性,不管修什么都对,所以我们应该先参访善知识帮助我们开悟。善知识是什么?经典就是善知识,已开悟的老师就是善知识。六祖坛经讲,可去研读金刚经帮助你开悟。金刚经也讲,若你对经文毫不怀疑,你过去生已经在无量诸佛所种过善根了。真的要相信这些经典告诉我们的,悟后再起修,好比我们要去一个地方,先google导航定位好,再出发。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2:17:00
请不用担心 所有佛说经典都在帮忙开悟没有任何佛说经典是和开悟无关的还请d兄注意 不要因此诽谤轻视任何佛说正法..《华严经》〈离世间品〉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阿弥陀佛菩提心就是心性本质 还请不要以为自己以开悟 却轻视菩提心 从未听过这种"开悟"法...如果您在菩提心当中找不到开悟的心 要在别处找开悟的心那真的还离开悟很遥远...观念顿悟大家都懂 如果你知识观念的顿悟就叫开悟 说实话.. 您或许把开悟想像得太容易了....理相顿悟不难 见到心性也不难 难的是你悟后起修的过程一直到真的成佛这条路 不要以为顿悟你就没事了...这后面整条路依然是渐修之法 ..这些您看不起的[不了义外相法] 都是您悟后起修必须要走的顿悟只是国小毕业 都还没证悟 连个资粮道都不算...所以藏地祖师说过:[见性顿悟者多 真实证悟者少 ]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2:42:00
先修诸善法,才找到菩提心,找到菩提心后,还是要修诸善法呀!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2:43:00
是阿 所以 不会只以顿悟当作目标完整过程从前道后到底什么经历 是需要知道的...顿悟 悟后怎么起修 不修一定退 修什么 到什么程度这些都会需要了解的...不会顿悟完就没事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10:00
的确如此。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2 01:37:00
这我就纳闷了,无修无证大圆满,是怎么个无修无证法?又是基于何种情况下修这个无修无证大圆满法?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2 01:59:00
F大,我引用的都是经典里面的内容,并不全然是我个人意见,有的经典像“血脉论”或“传心法要”都很白话,写的很清楚,不像愣严经般文字艰涩难懂,相信祖师大德的意思应该可以看得很清楚。您不认同我没关系,但建议不要否定经典的内容喔,我言尽于此。最后再补充一下,并没有说不用修,是你必须先开悟才修佛陀示现六年苦修失败,最后靠顿悟成佛,我们凡夫顿悟后没办法像佛陀般圆满,乃因累劫习气,致使无法马上证悟,这时候必须靠渐修,让你除去不好的习气。抱歉我说言尽于此,又不小心讲那么多,请见谅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2:26:00
我从没否定任何经典喔 请不要误会了..是因为您之前说[佛法顿教] 然后排斥渐修法 这部分不符合<六祖坛经>的内容 所以才跟您讨论到 就算您顿悟 后面也依然会必须要持续渐修 不是事情就结束了所以 千万不要因为末学讲到了渐修法 就认为末学反对顿悟相反的 顿悟渐修两者是必须相互配合 你才能成佛的不管是达摩血脉轮 传心法要 还是六祖坛经 都是认为顿悟之后仍然要精勤修持的 这和我说渐修法 是非常相符的佛陀和祖师从来没有搞出 [顿悟渐修不能相容]的东西来另外 提醒您 您引的是论典 不是经典 还是一句经典为好不管怎样大师的论 依然必须符合佛说经典 ( **依据)<六祖坛经>:[“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如果您依六祖坛经 那您可以参一下这句话所以 您一直强调 佛法是顿教 其实没什么意义的...可以顿悟的人 对顿悟阶段来说 他是利根但是他尚未能够证悟 那他对于证悟来说 就是钝根这时 他在证悟的目标来说 必须渐修 等他利根了 就证悟但这时 佛果对他来说 他又是钝根 还是必须再次渐修所以 没有什么吵顿悟了义 渐悟不了义 这种事情这也根本不符合成佛整体修持过程d大只要想想 顿悟在哪一阶段? 到资粮道了没?证悟在哪一阶段? 到见道位了没?那您就会知道 中间落差很大的部分 您需要的是渐修您认为佛陀顿悟成佛,是因为您只看最后那一刹那,请问您为何要忽视佛陀无量大劫修行累积资粮、跟随24尊佛听法修行的过程呢? 请问佛陀是从地狱道初发心之后就直接顿悟的吗?根本就不是啊! 佛陀从初发菩提心 到真的成佛 花了无量劫然后你就只看最后几天 说[佛陀顿悟成佛]??也不想想自己连初发菩提心都尚未....藏传佛教大圆满透过顿教成佛 尚且要猛烈、大量累积资粮因为成佛资粮不是一般人不努力可以轻松累积完成的也必须在那之前发起菩提心 后面精勤修持 方有所成而d大您形容的过程 到是连发心和累积资粮都消失了啊...所以 虽然黄檗禅师声称[无次第佛] 但符不符合现实??佛说<六度集经>当中满满的佛陀过去生行持六 您再想想吧..加上黄檗禅师自己是否已成佛?? 尚是疑问 我是不相信什么[无次第佛]、[次第是不了义] 这种和佛说不相符合的话的..有太多佛说经典可以破斥了...许多禅宗传承也有一套次第 大圆满也是一套次第慧能大师在顿悟之前 可不是没有努力过 从"零"就来顿悟的顿悟完了之后 也没有声称就成佛了 而停下修持所以 您想像的[无次第佛] 目前在历史上不存在..藏传即身成佛之法,也是以直接显发佛性的走法,但次第可是很清楚的,请不要看轻了"次第",一头栽在一刚开始初阶的顿悟、见性,就觉得是全部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5:20:00
禅宗在开悟阶段有全力要证法身的倾向 所以在教理开示上面是一句不让的 但是看禅师们在修持上面都是很深的用功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5:23:00
同意很深 但不同意无次第 也不同意次第为不了义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5:23:00
谈到用功的深浅跟判断弟子们悟入的程度 自然会有次第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2 05:24:00
以大乘佛教而言,当成就佛的法身,就同时成就佛的报化身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5:24:00
汉传的"法身大士"似乎是初地?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2 05:25:00
还未成就佛果法身时,法身大士的圣者菩萨都还要次第断障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5:25:00
是的 所以 C大也说 禅宗依然会有次第的并不是 [顿悟不用次第] 或 [次第是不了义法] 或 [佛是无次第所成] 这种论调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2 05:28:00
下面有篇推文提到意生身(意识所生身),圣者菩萨的意生身还不究竟,菩萨的意识次第断障,至成佛时佛的意生身才是究竟佛的意识所生身的报化身是圣者菩萨没有的因为提到佛的法身补充一些大乘的知见,这是大乘佛教才说。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5:34:00
汉传天台圆教(悟入心性称为圆教) 说初住就是法身大士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2 05:35:00
浴佛节快到了,《浴佛功德经》说:“善男子!诸佛世尊具有三身,谓法身、受用身(报身)、化身。…汝等当于如来起正念心,…于诸众生起大慈悲,愿得速成三种身故。”灌浴如来时,我们会念浴佛功德经,以大乘佛教而言,每一位佛都俱足法报化三身,忆念佛陀的功德,于一切众生起大悲心由大悲心引发希望自己也成就佛果俱足法报化三身的菩提心。大乘佛教而言,当一位补特伽罗证得佛果法身时,一定也俱足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5:39:00
C大 请问圆教的初住 大概资粮道吧? 如果有发菩提心的话.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2 05:40:00
报身与化身,不会说只证得佛的法身却没有佛的报化身,也不会说有佛果的报化身却没有证得佛的法身,如经文当中说,诸佛世尊,每一位佛各自都圆满俱足了法报化三身。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5:44:00
查了一下 初住天台圆教会列在见道位菩萨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5:45:00
天台圆教把位阶都往前移了一点 所以圆教初住是有证位的所以可能后面一点 这是把禅宗明心见性的等级拉高说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2 05:46:00
(法报化三身不是说三位佛,而是一位佛自己就俱足法报化三身)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5:47:00
如果证量够高会直接到这个位置 但是 一般人的明心见性最多只会到圆教初信位 断障能力等同初果 还未了生死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5:49:00
通常也还会"悟后又迷"...感谢二位补充 (挥手~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5:51:00
合十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2 06:51:00
F大,我推文一再强调没有不用修,当然要次第去修,我再讲3次,要修、要修、要修,请问您看清楚了吗?还是要我再说一次您才会看到呢XD建议您看别人推文要看全部,不要断章取义喔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7:18:00
既然要修 您一开始在讲什么呢? 讲什么渐悟不了义、讲什么都在外相上、讲什么都在不了义上打转、讲什么无次第,讲什么佛没有修六度而成,基本上,这和你最后说[要修]根本不是同一件事,我在讲的,不是你认为那种:[修不了义慢慢进入了义]啦、方便说法啦、不信顿悟者、不信佛性者、只能修文字相啦~这种东西的[要修],我在讲的是,次第是了义,渐修是了义,这是你成佛必须要修的,不是顿悟不行才修的也不是搞外相的,也不是不信佛性不信顿悟者修的,基本上,您弄错末学的意思,所以,末学没有断章取义喔。希望您看懂末学的要修,和您的要修,完全不是同一个意思。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7:25:00
我解释看看 那个开示都是在指法身 所以法身不待修证本来不增不减 不关次第 不关六度万行 但是这边不应该在别人说渐修法的时候用啦... 渐修就是顿法另一种说法多少有点密教的意思在 证入法身会自然化出报化二身 但是一般不会大声说这个 或是就分开说开悟只是开智慧而已 圣严法师 持比较平实的意见https://youtu.be/fYGh3VENo1c圣严法师直接说大悟也不是成佛 还是要修资粮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7:30:00
这也很怪阿.. 法身本在 这跟成佛不用修六度根本完全两件事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顿悟本悟 成佛不须顿悟 不就好了...连顿悟都不用 因为法身本悟 没有不悟者...如果现在还需要顿悟 那代表现在也需要六度 也需要次第也需要所有一切d大最看不起的[修这个修那个]顿悟的"地位" 应该和六度 和所有次第 和这个那个平等因为都是[现在需要的了义法] 怎么可能会有[只在外相]者?如果六度是外相 那追求顿悟也一样是外相所以 才劝不要把法分高低 用很错误的知见在分别法的高低然后再来辩说:[我也是说那个(低的)法是要修的啦~]我只能说 完全没有看懂别人的意思啊...说实在话 所有修法的目的 都只有一个[拿掉障蔽]不管你是顿悟还是六度 都是同一个作用 既然都是要让窗户照透亮 你是菜瓜布还是海绵垫 没有哪个比较高级啦另外 就算你用禅宗走法证悟见道位 你还是必须要修持你所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7:40:00
对 就法身的角度来说是某件事都可以拿去证入法身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7:41:00
看不起的[六度]累积资粮 世界上没有不用资粮就成的佛说到底 那个资粮的"透亮度" 是真的不输给"顿悟"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7:42:00
禅宗则都是很法身本位主义在谈事情 报化身 除了靠因缘累积之外 都是依法身而现 禅宗把注意力都放在这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7:43:00
那很难 没有资粮 没有菩提心 出不来最后就是声闻果位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发菩提心的佛 ...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7:44:00
所以我说这不适合在别人谈渐法的时候说 渐修就会顿悟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7:44:00
所以才会说 那样肯定证不到佛的法身是阿...y辛苦C大啦 希望devil大这回有比较看懂我们在讲的东西...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2 07:55:00
原来F大你是执著在我讲“修这个修那个”,其实我并没有说这样比较不殊胜的意思喔,如果是这些语言文字让您不快,我道歉。我引用达摩血脉论的内文“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故法门无高下,一切都只在于你见不见性(开悟),你只要见性,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对,反之,全部都是盲修瞎练。而开悟是用顿悟的,不是靠渐修去开悟的,我主要是要表达这个,经典也都是这样讲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7:59:00
原来您是在执著开悟必须用顿悟的..奇怪了 有哪一个人开悟不是顿悟吗? 没有阿..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2 08:00:00
大哥,我从头到尾都是这个意思,你终于懂了,太感动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8:00:00
另外 劝您 禅宗认为的盲修瞎练 是因为禅宗也执著必须先开悟 所以 会下意识的赤其他修法就是忙修瞎练但是 请知道 很多其他传承并不这样认为您引的是论典 但<华严经>:[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您也不会希望其他传承指著您说:[你在修魔业]吧况且 这还是佛陀亲口教言 比起论典更具代表性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8:03:00
当作交流传承的感觉 F大你帮我读这篇文章 说看感想好不 https://reurl.cc/8onl5b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08:04:00
所以 比较建议 版上少用这样的本位主要批判较好C大 明天回复唷 先睡了 感恩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08:07:00
感恩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2 08:08:00
若有人学佛后,会下意识的斥责别人的修法,那这个人不见性,为什么?因为见性者观一切法均平等,无高低之分,因为全部都是影像、幻相,当然平等。另外血脉论是达摩祖师所述,达摩祖师是大彻大悟者,与佛无异喔,您引的华严经内文,跟血脉论所述一模一样,都是在讲若无见(忘失菩提心),做什么都错,即使你是修善法,一样是魔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2 08:35:00
顿悟的道理也很简单,顿悟必然在“没有路径”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看,在“顿悟的刹那”,是没有什么好“努力”的,跟睡着其实有点像,你如果躺在床上一直在那边拉筋,或者观察自己是怎么睡着的,你一定睡不着。 渐修的意思呢,就是说至少你在睡前喔,你有喝杯温水、或者有泡个热水澡,他有助于你顿悟的发生也就是说,要先透过一些努力,为这个没有努力的当下作准备,但是我可以100%的肯定,顿悟的当下你必然是没有任何的努力或观修,可能你刚好在蹲马桶,正在很用力突然间通了,你松了一口气,有一个极短的时间所有的造作暂停,悟性就升起了,这个完全不可预料,你不可能决定、或观察到悟性是怎么升起的,就是这么美丽或者你可能在坐公共汽车在那边发呆,看到雨水滴在玻璃上那一个瞬间你就悟了,不过这都有先决条件啦,就是你本身已经先有“顿悟”的体质,那个体质就是靠渐修去建立的,但是要相当注意这个渐修,他到底有没有为你打造出顿悟的体质? 你在长期听法、建立观念、观修的过程中你到底是积聚了愈多观念,然后头发愈来愈少,身体愈来糟糕,还是相反的打破了很多意识中的框架,意识愈来愈像婴儿一样,然后身心的觉受愈来愈像小孩子清明上次不是有一个宣化的美国学生,好像是心理学家他说至少你要能过你爸妈这关,因为他们知道你在玩什么把戏只要你还在刻意扮演当好学生的角色,在刻意打造出自己很认真、很小心、非常严谨的避免犯错的那个样子悟性就像你爸妈一样,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同但是那不表示你不用学习、不用先试着当好学生XDDD 难就难在这,你必须先努力,为那个没有努力的“顿悟”先准备好,然后等祂自然发生悟后起修也很难,因为顿悟前如果你是一个很努力的人那你努力的习性会重复出来障碍你,或者顿悟前你是一个很懒的人,你仍然会常常掉进昏沉里,顿悟后的起修跟我们认知的修不一样,顿悟后的修才叫真的“修”,顿悟前的教理、空观,那些根本不叫修,顶多是观念的建立顿悟后的修,就是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那“五十三参”全部都是在“自性里修”的,这才叫功夫所以要叫你先见性,自性如虚空,才是真正的老师从融入这个光明心里面去精进,相应五十三个,甚至五百三十个境界,这叫“自性开显”,真言宗说的“真言开库”就是这个,真言就是你见性之后,你发起很真诚的心念请自性虚空法界,在你的定境中或慧观中(这时定慧根本没有分别,定与慧根本就是一体)在这当中显现,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修,在这之前只是为了“修”所作的前行而已,然后要小心避免一件事,就是一辈子都在前行,以为自己在修,结果根本没有为真正的“修”做好准备。 物理大师费曼讲过一段话,他说“教育的成效很少见到,除非对象是天资聪颖之辈,但是对天资聪颖之辈教他太多,又实在是多余的”,修行也有点类似,你受教育的目的,是要承认自己很愚昧,然后看见自己的障碍和无知,但是如果你学了愈多,就愈觉得自己懂得很多,然后乐此不疲的一直学下去,那就惨囉XDDD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15:32:00
BR 大 我这边讲的悟后起修不是您说的那种喔说实话 很多禅宗人所谓的顿悟 也不是组的的顿悟程度一般人的顿悟 根本不到证空性程度 还都在概念中转最多只是短短隐约瞥见心性 然后就以为自己悟了才会有一堆"悟后又迷"的东西若要真顿悟证空性 甚至圆满证悟心性的程度 我是不相信没有前面诸多的听闻思维可以做到那个程度所以 禅宗要求先顿悟 才开始听闻思维 我是觉得 成功率极极极极低 偏偏就有很多人把这的见解当宝 一心执著所以 那种情况之下的修顿悟 其实还必较接近"忙修瞎练"另外 devil大 您讲的达摩血脉轮 和华严经讲的菩提心并不完全相同 如果您对于平等舍知母念恩报恩慈悲增上意乐等修持次第 完全无法接受 心有高低 那不是这边华严经所说的菩提心 您自己去看华严经就知道了 菩萨诸多有所求另外 说达摩祖师是佛 还请提出依据呢 末学个人未接受另外 BR大 您提的那种状况有点太"顺利" 但现实基本不是这么顺利 我目前还没有遇过第二个六祖慧能第二个可以在没有闻思和各种修持的情况之下证空性者遇到持这种见的 几乎都是拿[无作意、置心一处]的口头禅在修愚痴、修细昏沉、修不思择,反而目前我所见过真的证空性的人,都是由扎实的闻思基础 清晰透过闻思抉择出空性的形象 这时候才修持心性 然后证悟的 这种人印度藏地一大把所以 一上手就排斥教理的 排斥闻思的 认为只会搞脑子的这种人说实在话 从头到尾都没搞清楚状况通常都不上不下的 挂在[瞥见心性、悟后又迷]的阶段里藏地传承真的修大手印大圆满的寺院 根本不允许初学碰这个都会要求至少必须听闻和修出[出离心、菩提心、比量空性]没有这些的修所生慧 至少也要思所生慧 要造作的出来然后才允许听闻修持大手印大圆满 那时候顿悟心性的机会才会高 形象才会清楚 不会变成修愚痴、修细昏沉而不自知还必须要搭配修持各种加行 累积资粮 修持生起次第你证悟心性的速度才会快 就事实而言 也确实藏传这样做成功的人数还不少 汉地禅宗现代成就者就不知道有多少了所以 如果根基不是慧能 建议老实点 只要自己记得闻思不是单纯动脑用 就好了 比啥都不知道的盲修瞎练安全很多结论: 如果您是已经顿悟者(说的是证空性见道位菩萨)那应该不会反对透过闻思修持的方式如果您不是顿悟者(见道位菩萨) 那自己都还不到 就更没立场主张[不要闻思、那都只是动脑子、搞文字、不了义、着相]所以 还是建议版上 不要有[独尊顿悟 反对闻思]的风气因为 是慧能根基的 真的极少不要用很[分别心]的方式把99%以上根基的众生路给断了只崇尚1%根基者的路 这很奇怪如果要坚持[初学一上手就该先顿悟]的话 还烦请举出几个走这种路真的成佛的例子 ??相反的 我可以举出至少几十个例子,佐证[先闻思,后修心性顿悟]者 成就的例子所以 我就问 为什么要坚持根本没有人成功过的路??用一大堆[知见]来反对[先闻思修基础,后修心性顿悟]之路??这等于断掉99%众生的路 说不定自己的路也断了因为自己也不是剩下的那个1%说白了 不懂为什么有些人要走前面看不到前行者的路连六祖慧能都没有顿悟就成佛 偏偏一堆人自己妄想根器比六祖慧能更高...可以顿悟就成佛咧...还是实际一点吧。担心自己像BR大所说一辈子都修前行的人,可以了解一下噶举派的修持次第 和宁玛派亚青寺的教育方式理论和实修时间1:10 甚至1:15前面大概5.6年闻思之后 后面50~60年全部实修如果您年纪大了 还可以再更缩短闻思时间 但没有不闻思就声称可以顿悟者(BR大 您前面渐顿修的部分我是认同的 所以不是反对您那段只是针对devil大坚持禅宗必须先修顿悟 不能先碰其他部分)这点说明回复C大: 感谢提供 老和尚这篇有比较圆融 但是还是会有略微把[顿悟和渐修]分开成两条不同路线的意味但是说实在话 我觉得很难分开 因为目前完全没有看过任何一个单走[顿悟]路线成佛者 一个都没有 可以说 这根本是一条幻想出来的路 是不是能走都还不确定呢目前看过真正成就的 都是渐修之后 修心性法顿悟者那种单走顿悟法 妄想悟到这念心就是“佛”,然后就成佛的几乎都只是在脑子里有这个见解 信了 然后 修不出来连六祖都没做到 不要说后世弟子了诸如舍利弗尊者这般利根者 出家第二天证阿罗汉 也尚未能直接见性成佛 习气(所知障)不是这么容易的就算藏传生起次第 直接修自己(我就是佛 与佛无别)的这种本尊修法 也没有标榜不闻思、不渐进这种路相反的 积累资粮可是努力的很..各种加行每一项都要十一万起跳 有听过做到百万遍的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2 17:08:00
回复辛苦了~ 禅宗说的顿悟有点是在教理上的一句不让实际行持下去翻纪录 就像这里说的 很重的加行 或是在经教上面下很多功夫 有几宗禅宗传承因为教理很强还有美誉得法眼 虚云法师 徒弟圣一法师 近代会认为可也是说到早年读经很认真 前读后读反复研究...禅宗独到处是祖师有手眼 真的可以靠几句话或是行门把学生往空性的方向推一大步(当然现代公认禅师很少)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2 17:24:00
这种已先读通教理 然后走行门证悟的 我会认同比较不建议的那种 要求顿悟前教理都不能碰的 但学生也并未能够依靠他的话头去证悟 那真的不上不下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4-26 01:19:00
没有实修的人,对顿悟的描述很容易看出是看书推想而得。但实际上因缘不同,契入机缘不同,怎可果断评论悟的前缘后果? 这种过程,各个差别甚大,然觉后生智,为总主要体现。习气生起,多为主要障碍,此后修行随缘随愿力,但仍以降伏习气为主攻。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6 03:13:00
悟不会凭空自悟,一定是因为善知识才能悟,经典或老师就是善知识,但一般人到此通常是解悟,虽然已经不简单了,但尚未证悟,因为还有习气未除,这时候应继续研读教理、透过实修的方式来除习气,不是说悟了就好,什么都不用做,若什么都不做很快又会打回原形、又迷,因为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进步快但退步得更快,故佛陀才会鼓励我们求生净土。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6 07:49:00
就是没有实修的人,才会打一堆擦边球,连悟什么是谁在悟?谁在实修都说不清楚,一看就是那种拿网络文章东拼西凑,讲了老半天一个重点都没有XDDD每个人悟的机缘不同,但“悟的当下”一定是自然无造作的状态下,难道每个人机缘不同,呼吸睡觉的原理就不同? 人最怕的就为了可笑的自尊,在那边不懂装懂XDDD找到机会就要唬神通,入定帮人看因果,有这么缺光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