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四部宗义18

楼主: FHShih (hou)   2021-04-07 17:04:13
洛桑却配格西 讲授
今天继续讲小乘的五道,其中声闻五道已经讲完了,目前看独觉五道,独觉
五道又分成独觉的异生地及圣者地,其中异生地是独觉的资粮道及加行道,这部分
已经讲完,现在要谈独觉的圣者地,也就是独觉的后三地—独觉的见道、独觉的
修道、独觉的无学道— 先从独觉的见道开始说明。
独觉资粮道的上品必须要有缘二空的止,当行者从独觉资粮道上品进入独觉
的加行道就必须得到缘二空的观,加行道的行者一旦能够现观二空,他就从独觉加
行道的世第一法晋升到见道,这时候他就证得圣道,亦即这位行者成为圣者。
声闻资粮道的上品要有缘细品补特伽罗无我的止,如果声闻行者要从资粮道
上品晋升到声闻加行道,就要有缘细品补特伽罗无我的观,一旦该声闻行者能现观
细品补特伽罗无我,他就从声闻加行道晋升到声闻见道,这是声闻行者的情况。
以独觉行者来讲,这部份对于独觉行者也都有,也就是声闻行者从资粮道上
品到声闻见道缘无我的情况对于独觉行者来讲也是有,只是独觉行者除了这个之
外,还有缘二空的止、缘二空的观还有现观二空,所以比较起来独觉的行者要比声
闻行者殊胜,这是因为声闻行者该有的独觉行者都有,他还有声闻所没有的,如独
觉资粮道上品除了有缘无我的止之外,还有缘二空的止。独觉加行道除了有缘无我
的观之外,还有缘二空的观。独觉的见道除了能现观无我之外,还能现观二空。所
以二空是独觉行者胜过声闻行者的部份。
‧解释独觉圣者地
解释独觉圣者地当中,分三:1. 解释独觉见道(p.25)、2. 解释独觉修道
(p.26)、3. 解释独觉修道(p.27)
3.2.1.3.3 解释独觉见道
1.定义
“独觉的谛现观”,就是“独觉见道”的定义。这个情况之前谈过,如果不
结合声闻、独觉、大乘,一般来讲“谛现观”就是“见道”的定义,如果配合声
闻来讲,“声闻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的定义。“独觉的谛现观”,就是“独
觉见道”的定义。“大乘的谛现观”,就是“大乘见道”的定义。所以“谛现观”
就是“见道”的定义这部份是一样的,只是配合不同的乘就有不同见道的定义。
就如声闻见道一样,声闻见道能够现观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以独觉见道来
讲,除了能够现观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之外,还能够现观二空。如果以大乘的见道
来讲,除了能够现观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二空之外,还能现观空性。这就是声闻
乘、独觉乘、大乘各别见道的情况。如果是修道的话,修道是在见道之后再次去现
观,所以修道的定义是“随现观”,这个“随”就是随后的意思,跟随在见道之
后再次现观,现观的内容就看声闻、独觉、大乘而有不同,若是声闻就再次现观无
我;若是独觉就再次现观无我、二空;若是大乘就是再次现观无我、二空、空性。
2.同义词
“独觉见道”、“独觉谛现观”与“独觉见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这个同义词的情况,跟先前谈声闻见道的同义词的情况类似,将来谈大乘的同义词
也类似,只要把“独觉”改换成“声闻”或是“大乘”就好。
3.分类
独觉见道若予以区分,有三:(1)“见道根本定智”、(2)“见道后得智”、
(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前述二者就是指(1)(2),这种区分法
先前声闻见道也如此,将来谈大乘见道也是如此。
4.独觉见道根本定智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之独觉谛现观”,就是“独觉
见道根本定智”的定义。其中的“独觉”如果改成“声闻”就变成“声闻谛现
观”就是“声闻见道根本定智”的定义。如果改成“大乘谛现观”就变成“大乘
见道根本定智”的定义。但是此中“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
当中的“无我”主要是“二空”没错,但是以独觉行者来讲这样定义会比较周
延,即“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以“无我”可以包含细
品补特伽罗无我、二空、空性,因为只要是境的话就是无我,所以这样的讲法是比
较周延,但以独觉行者来讲主要的所修是二空,所以可以说特别指二空,但是定义
的内容主要是无我,并没有特别讲二空。
定义与术语之间的对应主要在于谛现观的前面是用独觉或是声闻还是大乘而
有差别,前面的“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这部份对于声闻
行者、独觉行者、大乘行者都一样。这是因为无我的范围比较广,对于声闻行者来
讲,“无我”就专指“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以独觉行者来讲可以指“细品的补
特伽罗无我”,也可以是“二空”,也可以是“空性”。“二空”是粗品的法无
我,“空性”是细品的法无我,以独觉行者来讲这三个都可以作为他自境的无我。
即只要讲无我就可以包含这三个,大乘行者也一样,“无我”可以包含“细品的补
特伽罗无我”,可以包含“二空”(粗品的法无我),也可以包含“空性”(细品
的法无我)。所以定义的内容三乘差别主要是在于谛现观前面是“独觉”或是
“声闻”还是“大乘”。所以前面“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
的部份对于三乘来讲都是一样的,差别是在于后面“之独觉谛现观”当中的“独
觉”若改成“声闻”就是“声闻见道根本定智”的定义;改成“大乘”就是“大
乘见道根本定智”的定义。
如果定义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之声闻谛现观”当
中的“无我”可以包括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二空、空性。若是“…独觉谛现
观”当中的“无我”也可以包括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二空、空性。若是“… 大
乘谛现观”当中的“无我”也可以包括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二空、空性。所以
从“无我”并不能区分,而要从“谛现观”的前面的“声闻”“独觉”或“大
乘”来区分到底是属于“声闻见道根本定智”或“独觉见道根本定智”或“大乘
见道根本定智”。
若予以区分,有(1-1)独觉见道无间道、(1-2)独觉见道解脱道及(1-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
在(1-1)独觉见道无间道、(1-2)独觉见道解脱道的阶段中,独觉的所缘
一定是二空,但是(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在这个根本定
智中,他的所缘可以是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可以是二空,也可以是空性。如果改
成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声闻”见道根本定智,他的情况也是一样,他的所缘也
可以是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可以是二空,也可以是空性。如果改成不是前述二者
任一之“大乘”见道根本定智,情况也一样,其所缘可以是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
可以是二空,也可以是空性。所以(1-3)的情况不论是声闻、独觉、大乘哪一
乘,其所缘都可以是这三种。
(1-1)(1-2)(1-3)这三个产生的顺序是(1-1)先产生,也就是独觉见道
无间道会先产生,紧接着是产生(1-2)独觉见道解脱道。照理说是在产生独觉见
道解脱道之后要先进入后得位,然后才进入(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
根本定智。即先(1-1)再(1-2),然后再插入后得智,接着才是(1-3)。这里
会把(1-1)(1-2)(1-3)一起说明是因为这三个都是属于根本定智,要知道(1-
2)与(1-3)之间其实隔了一个后得智。
“1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谛现观,也是2 作为自己(独觉
见道无间道)份内之“执色为外境的遍计分别”之正对治者”,就是(1-1)“独
觉见道无间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八忍。
“执色为外境的遍计分别”是把色执为存在于心之外的遍计分别,“遍计分
别”是相对于“俱生分别”来讲,因为这里谈的是见道,见道所对治的分别主要
是遍计,不是俱生的,将来修道所对治的才是俱生分别。
定义的内容若改成“声闻见道无间道”的定义,则在定义的第一个部份的
“独觉”要改成“声闻”,而且“二空”要改成“细品补特伽罗无我”,即“既
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细品补特伽罗无我之声闻谛现观”,第二个部分也要做
一些修改,“也是作为自己(声闻见道无间道)份内之(补特伽罗我执的遍计分
别)之正对治者”,即是“声闻见道无间道”的定义。若要改成大乘的话,定义的
第一个部份的“二空”就要改成“空性”,“独觉”就要改成“大乘”,定义的第
二个部份,也是作为自己份内之“执色外境的遍计分别”要改成“实有执的遍计
分别”之正对治者,就是“大乘见道无间道”的定义。所以三乘是根据他主要的
所修作区分。
独觉见道无间道若予以区分,有八忍。这情况跟之前声闻见道无间道的分类
有八忍,跟将来大乘见道无间道的分类有八忍一样。这个八忍的分法跟之前声闻见
道无间道八忍的情况类似(见中文第16页)。接着要谈独觉见道解脱道(26 页第
六行),独觉见道解脱道的定义内容也有二个部份,其中第一个部份的内容跟独觉
见道无间道的定义内容是一样的。
“1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谛现观,也是2 与〔独觉见道解
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独觉见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当中解脱出来者”,就是
(1-2)“独觉见道解脱道”的定义。
定义的第二个部份要说明的是独觉见道解脱道一定是跟他之前的独觉见道无
间道是同一座根本定,既然这二个是同一座根本定,而且独觉见道无间道在前,独
觉见道解脱道在后,他们现观的都是二空,因为他们在同一座根本定,差别在哪里
呢?先前独觉见道无间道是正对治,能够正对治自己份内之执色为外境的遍计分
别,到了独觉见道解脱道时是从独觉见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中解脱出来,这个障碍
其实就是执色为外境的遍计分别,从这个障碍中解脱出来就是断除这个障碍。可以
说,独觉见道无间道主要是正对治执色为外境的遍计分别,但是到了独觉见道解脱
道的时候是已经断除了执色为外境的遍计分别,一个是正对治,一个是断除(从
障碍当中解脱出来)。
接着说明(1-3),刚才特别提到(1-2)与(1-3)之间隔了一个后得智,所
以(1-3)的情况是从后得智再次入根本定。
(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有三:(1-3-1)“平等安
住于无我(细品补特伽罗无我)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1-3-2)“平等安住于空
性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及(1-3-3)“在独觉见道后得位之后,再次平等安住于
二空的根本定智”。这三类都属于(1-3)既不是见道无间道,也不是见道解脱道
之中任何一者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
5.独觉见道后得智
“心续中具有‘从独觉见道根本定中出定的独觉谛现观’之补特伽罗的心续
当中,前述的独觉谛现观现行而生”,就是(2)“独觉见道后得智”的定义。
“独觉见道后得智”一定是在根本定之后才有,即从独觉见道根本定中出定
之后才会有独觉见道后得智。“前述的独觉谛现观现行而生”此中“现行而生”是
指在独觉见道根本定的状态中譬如有希求解脱的想法,或出离心、悲心、四无量心
种种属于福德资粮的认知,这些在独觉见道根本定的状态下并没有现行,因为在独
觉见道根本定中行者所现行的是属于智慧资粮的二空,如前述属于福德资粮如出离
心等认知并没有起现行,所以在独觉见道根本定中,这些属于福德资粮的认知在潜
伏的状态,一定行者从独觉见道根本定出定到了后得位的状态,这些心一旦起现
行,就说这些心属于独觉见道的后得智。可以说后得智就是行者从根本定出定到了
后得位,可以开始累积福德资粮的道。
6.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
(3)“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后得位的独觉见道”,就像1“见道根本定者心
续当中的希求解脱的心”及2“后得位者心续当中现观二空的心”。
1 “希求解脱的心”是见道没有问题,因为它是属于见道根本定者心续当中
的一种心,所以属于见道,但是它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后得位,因为这时候的行者
处在现观二空的根本定中,这时候希求解脱的心并没有起现行,所以不能算是根本
定,而且又不是在后得位的状态,在后得位的状态它才有办法起现行,所以在这个
状态中希求解脱的心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后得位。第二个例子反过来,当一位行者
到了后得位的时候,他心续中现观二空的心此时是潜伏的,说此现观二空的心是见
道没有问题,但是这时候现观二空的心是潜伏的,所以说它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后
得位。
独觉修道的情况跟前面声闻修道的情况是大同小异,除了稍微比声闻修道略
微殊胜外,其余内容则大同小异。
3.2.1.3.4 解释独觉修道
1.定义
“独觉的随现观”,就是“独觉修道”的定义。一般说“随现观”是修道的
定义,若加上“独觉的”就变成“独觉修道”的定义。“随现观”是在见道之后
再次的现观,因为见道是初次现观无我,到了修道时等于是再次的,已经不是初次
的现观了,所以“随”就是指见道之后再次的现观无我。
2.同义词
“独觉修道”、“独觉随现观”与“独觉修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3.分类
独觉修道若予以区分,有三:(1)“修道根本定智”、(2)“修道后得智”、
(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
4.独觉修道根本定智
‧定义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之独觉随现观”,就是“独觉
修道根本定智”的定义。
‧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1-1)独觉修道无间道、(1-2)独觉修道解脱道及(1-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根本定智。
1.独觉修道无间道
‧定义
“1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随现观,2也是作为自己份内之
执色为外境的俱生分别之正对治者”,就是(1-1)“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定义。
定义第一个部分的重点就是独觉的修道无间道,还有独觉的修道解脱道,只要在根
本定当中一定是现观二空,所以说“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第二部份要
注意的是“2 也是作为自己份内之执色为外境的俱生分别”因为现在谈的是修道的
无间道,修道无间道要正对治的是俱生的分别,这跟之前独觉见道无间道的定义的
第二个部分“执色为外境的遍计分别”之正对治(P26.L4)作比对,除了俱生之
外,独觉见道无间道与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定义是类似的,差别在独觉见道无间道的
正对治是遍计分别,独觉修道无间道的正对治是俱生分别。
为什么定义第二部份要特别提到“作为自己份内”,因为独觉修道无间道并
不是一个无间道可以把所有执色为外境的俱生分别都能够对治,他只能对治他自己
能够对治的部份,所以修道无间道的分类会分成下中上三品,而下中上品又各分下
中上,总共有九品。下下品的修道无间道就只能对治他份内的部份,下中品只能对
治他份内的俱生分别,并不是一个独觉修道无间道就可以正对治所有的执色为外境
的俱生分别。不同品类的修道无间道只能正对治他自己份内的执色为外境的俱生分
别。
‧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下、中、上等九品。
2.独觉修道解脱道
‧定义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随现观,也是从与〔独觉修道解
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独觉修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当中解脱出来者”,就是
(1-2)“独觉修道解脱道”的定义。
独觉修道解脱道定义的内容与独觉见道无间道及独觉见道解脱道定义的情况
有点类似,无间道与解脱道是同一座,都是以二空为所缘。无间道是执色为外境之
俱生分别的正对治,而解脱道是已断除执色为外境之俱生分别,(已断除即是此处
所说从“障碍当中解脱出来”),独觉修道解脱道的“障碍”就是定义当中所提到
的执色为外境的俱生分别。
“1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随现观,也是2 从与〔独觉修道
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独觉修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当中解脱出来者”,就是
(1-2)“独觉修道解脱道”的定义。
定义的第一部份跟独觉修道无间道的第一个部分是一样的,第二部份“独觉
修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就相当于独觉修道无间道的执色为外境的俱生分别,“从
此障碍当中解脱出来”可以理解为已断除这个障碍。
底下的分类跟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分类一样分九品。
‧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下、中、上等九品。
3.不是前述二者(指独觉修道无间道及独觉修道解脱道)任一之独觉修道根
本定智
有三种(缘补特伽罗无我、缘二空、缘空性)既不是独觉修道无间道也不是
独觉修道解脱道的独觉修道根本定智等等,和声闻的情况(参阅P23.8)类似。
5.独觉修道后得智(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这可以比对第23页第二段,“从声闻修道根本定智当中出定之声闻随现观,
在心续当中具有〔声闻修道后得智〕自己的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现行而生者”,就
是“声闻修道后得智”的定义。”把这段文当中的“声闻”都改成“独觉”就变
成“独觉修道后得智”。
‧独觉修道后得智的定义(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独觉修道后得智的分类(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这三部份内容请参考第23页“声闻修道后得智”,这里就略过。
3.2.1.3.5 解释独觉无学道
1.定义
“独觉道的进程已达究竟的独觉之智”,就是“独觉无学道”的定义。
2.分类
独觉无学道的分类等等和声闻类似(参P24.1),而差别在于声闻阿罗汉尚未
断除执色为外境的分别,然而独觉阿罗汉则已经断除。
参阅第24页第1行,声闻无学道若予以区分,有三:“根本定智”、“后得
智”及“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声闻无学道”。虽然分类是类似,但独觉阿罗汉及声
闻阿罗汉还是有差别,即声闻阿罗汉只断除烦恼障,但是并没有断除执色为外境的
分别(粗品法我执);独觉阿罗汉不仅断除烦恼障也断除执色为外境的分别(粗
品法我执),即粗品法我执及补特伽罗我执(独觉阿罗汉)都已断除,而声闻阿罗
汉只断除补特伽罗我执并没有断除粗品法我执。
到此为止,已经解释完小乘道,接着要谈大乘道。
2-2. 解说大乘的地道建立
解说大乘的地道建立,分二:“大乘异生地”及“大乘圣者地”
如上(P7)以共下士道与共中士道为前行,并且在心续当中已经产生大悲心
时,就是“大乘种姓已觉醒者”,凭借这点发起殊胜菩提心的情况等等,前面已经
说明过了。而现在应该正式说明大乘道。
大乘道的门槛或基础在于行者有没有生起定义具足的菩提心,假设行者生起
大悲心,但还没有生起定义具足的菩提心,还不算是大乘行者,一旦这位行者生起
定义具足或符合定义的菩提心,行者才正式进入大乘道,所以大乘道的门槛在于有
无发起符合定义的菩提心。因此“透过菩提心摄持(以菩提心作为助伴)的方
式,为(被)1已达佛地(佛智)或2正前往佛地(菩萨智)这两者的任何一个
所摄之智”,就是“大乘道”的定义。即不论是佛智或菩萨智都是大乘道的定义。
菩提心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一旦无造作菩提心生起的时候就进入大乘
道。以我们目前现阶段的情况,如果我们在做任何善行之前都能够以为利众生愿成
佛的想法为动机透过我们的身语意去累积善根,所累积的善根可以说都成为随顺的
大乘道,为何是随顺的呢?因为我们并没有产生无造作的菩提心,只要还没有产生
无造作的菩提心,以刻意的菩提心透过身语意所造作的善根或善行都只能算是随顺
的大乘道而不能成为真正的大乘道,因为真正大乘道的门槛就是要有无造作的菩提
心。虽然我们透过造作的菩提心以身语意所做的善行只是随顺的大乘道,但还是可
以算是成佛的因。
上述所谈的是大乘道的定义,接着要说明的是大乘地的定义。“能作为自果
(大乘地自己的结果)之众多大乘功德的基础所依的进入大乘道之智”,就是“大
乘地”的定义。地道的“地”及“道”二者是同义词,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下定
义的角度不同,大乘地主要是从所依基础,就如大地是长养草木、农作物的所依基
础。也可以说大乘地是长养或产生新的或随后的功德或让已生的功德不断增长的所
依基础,从这个角度来安立地的名称。但是从意义的角度来看,大乘地及大乘道的
意义是一样的、内涵一样。
“大乘地”、“大乘道”、“大乘智”及“大乘现观”,这些是同义词。
若区分“大乘道”(或大乘地),有二:“大乘异生地”及“大乘圣者地”。
(这种分法跟之前声闻道及独觉道的分法一样,都可以分成异生地及圣者地),若
区分“大乘异生地”,有二:“大乘资粮道”及“大乘加行道”。(这种分法跟之
前声闻异生地分为声闻资粮道及声闻加行道以及独觉异生地分为独觉资粮道及独觉
加行道的情况是类似的。)
2-2-1. 解说大乘异生地
2-2-1-1. 解说大乘资粮道
2-2-1-1-1. 大乘资粮道的定义
“大乘的法现观”,就是“大乘资粮道”的定义。(这个情况跟前面所讲的都
类似,一般而言,法现观就是资粮道的定义,在法现观前面加上大乘的就变成大乘
资粮道的定义。)此外,因为是在大乘道中最初累积资粮之道,所以名为“大乘
资粮道”。(这句话主要是要跟未入道所累积的资粮及小乘道累积的资粮做区分,
虽然未入道也有累积资粮,小乘道也有累积资粮,但是大乘道真正开始累积资粮是
从大乘资粮道开始算,所以说“是在大乘道中最初累积资粮之道,所以名为大乘
资粮道。”)此外,因为是主要以听闻、思惟佛法经典词义之阶段的现观,因此也
称为“法现观”。法现观的法就是指佛法经典,这个阶段虽然也有修所成慧,但并
不是以修所成慧为主,而是以闻所成慧及思所成慧为主的阶段,所以被称为法现
观。
不论是实践佛法或对佛法起信,在这个过程当然是希望透过佛法去除违缘障
碍,让我们所做的事业能够顺利,想要做的事都能成办。但是佛法的重点并不是在
于现世的去除违缘及障碍,还有让我们一切的事业顺利,或是让我们过得平安,佛
法的重点不在这里,这只是附带的而已,佛法的重点应该至少是来世继续得到增上
生这个暂时的目标,以及究竟的得到决定胜的果位,佛法所要证得的目标至少应该
是这样,即暂时的增上生及究竟的决定胜这二者,而不是只是去除现世的违缘障
碍,让事业顺利或平安,重点不在这里。要达到暂时增上生的目标,现世当中要累
积它的因也就是要断除十不善(身的三种不善、语的四种不善、意的三种不善),
当我们能够断除这十种不善,它的反面十种善的自然就能够达成,这样来生要得到
增上生人天果位的目标就能达成,假设我们能够断除十不善、行十善得到人天再配
合布施、修安忍这些方便分,我们不仅可以得到人天二善趣增上生的果位,而且可
以享有好的受用,可以让我们诸根具足等,这些内容都是属于下士道次第修行的部
份。
如果要成办暂时的增上生就如前所说要修下士道的内容,主要的就是要断除
十不善、行十善。如果要证得决定胜的话,而决定胜分为解脱的决定胜、成佛的决
定胜,如果是解脱的决定胜这个所证的目标所需要的因是什么呢?因有二个:出离
心及无我慧,出离心也就是对于轮回的一种厌倦,立誓想要从整个轮回当中解脱出
来的想法,光有这个想法,没有方法还是不行,还要配合无我慧,透过无我慧去对
治障碍解脱的烦恼障,才有办法让行者从整个轮回当中解脱出来,当一位行者的心
续当中有出离心及无我慧来结合成为助伴的时候,他透过身语意所累积的善行将会
成为解脱的因,如果没有这二者的话,所有的善行并不会成为解脱的因,这部份就
是中士道次第主要的内涵,我们可以说声闻道、独觉道这些小乘道都是属于这部
份。所以出离心及无我慧才是证得解脱决定胜的一个主因,其他的善行都只能算是
辅助。
同样的,成佛的决定胜来讲它的主因是菩提心及空性慧,菩提心就是立下为
利众生愿成佛的誓愿,空性慧主要是要断除实有执及实有执的习气,主要就是烦恼
障及所知障二部份,所以菩提心、空性慧是证得成佛决定胜的主因,其他的布施、
持戒、安忍等这些属于福德资粮的部份,都是属于助伴,是辅助这二者让行者达到
成佛的决定胜。
上述空性慧、菩提心这些都是属于上士道的内容,总的来讲中士道的次第包
含了声闻道及独觉道,上士道的内容主要就是要涵盖整个大乘道。一位行者要进入
大乘道的话,他必须在心续中生起无造作的菩提心,一旦行者生起无造作的菩提心
紧接着他就进入大乘资粮道。
“大乘资粮道”、“大乘法现观”及“大乘资粮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当一位行者一旦生起无造作菩提心的时候就进入大乘资粮道,这位行者就被
称为大乘资粮道者,而这位行者在生起无造作菩提心之前,其实他已经先修过大悲
心、大慈心及清净的增上意乐,这些在生起无造作菩提心之前都已经有了,一旦行
者成为大乘资粮道者,如大悲心、大慈心、清净增上意乐这些心的随后相续在大乘
资粮道者的心续当中还是存在的,所以可以说大乘资粮道者心续当中的道不只是菩
提心而已,还有菩提心所摄持的这些如大悲心、慈心、清净的增上意乐,还有六度
当中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所生的智、般若(观)等,以及身语意所
累积的善行这些都被菩提心所摄持,这些被菩提心所摄持的善行都属于大乘资粮
道,从这里可以理解大乘资粮道并不只是指菩提心或是无造作的菩提心,也包含了
无造作菩提心所摄持的一切的善行,这些都是属于大乘资粮道,所以可以知道大乘
资粮道的范围是非常的广。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1-04-09 13:55:00
这篇是法师在讲唯识宗的中间补充讲圆觉乘的意思吗独觉 缘觉
楼主: FHShih (hou)   2021-04-09 13:59:00
恩恩 看起来是这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