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四部宗义11

楼主: FHShih (hou)   2021-03-30 15:40:13
洛桑却配格西 讲授
一个人死了之后,他的前五根识与前五根都转为习气的方式到来世,之前要
经过中有的阶段或中阴身的阶段,原先转为习气的前五根识与前五根这二组,前五
根会先形成,也就是从习气的形式转成五根,这时候是中有或中阴身的五根。
五根形成之后,接着才产生前五根识,亦即在中有阶段由习气转成五根与由习气
转成五识,这五根比五识形成在先,透过五根作为不共增上缘,接着才产生五识。
同样,当中有或中阴的有情死亡的时候,中有的前五根与五识一样会转成习
气的形式去投生。假如投生为人,这时中有的识,它会与父精母血结生相续,一旦
结生相续,就是人的第一刹那,这时候最先形成的还是前五根,接着以前五根做为
不共增上缘再产生前五识。所以在这整个过程可发现,不论在中阴的有情阶段或投
生为人之阶段,先形成的都是前五根,而后形成前五识,所以前五根的形成永远都
在前五识之前。在五根里面,眼根主要是让眼识能看到色,它不能让识听声或闻
香、尝味等,它所产生的眼识,就只能看色。对眼识来讲,它是一个不共的增上
缘,它让眼识产生的作用是只能看到色,不能闻声等。
如眼根是眼识产生的不共增上缘,同样的其它四个根,也是四个根识的不共
增上缘,后面这四个根识,也有其各自不共的作用,如听声、闻香等之作用。所以
前五根识的产生,必然有赖于各自的五根才能产生。
在根现量的定义里面,第一个是“依于自己的不共增上缘具色根(净色
根)”,这个就像刚才讲的主要是前五根;“之后所产生已离分别”,如果是现前知
的话,一定是已离分别,如是分别就必然不是现前知;“新的、不受欺诳的明
了”,这是量的定义,所以整个合起来就是根现量的定义。假设这个定义里面只有
第一条件,“依于自己的不共增上缘具色根之后所产生认知”,这个是根识之定
义。根现前知的定义是:“依于自己的不共增上缘具色根之后,所产生已离分别的
明了”,扣掉了“新的不受欺诳”时,就成根现前知的定义。如果是根现量的定
义,就是刚刚所讲的条件全部具备时,就是根现量的定义。
总之,少了“已离分别,不受欺诳”,这是根识的定义;少了“新的不受欺
诳”这二个条件的话,是根现前知的定义;如果所有的条件都具备,是根现量的定
义,即“依于自己不共的增上缘之后所产生已离分别、新的、不受欺诳的明了”。
不是根现前,也不是根现量例子,就像看见蓝色雪山的眼识,看见蓝色雪色
的眼识,它是依于自己不共增上缘之后所产生的认知,它不是“新的、不受欺
诳”,但是它是根识。如果是看见色法眼识的第二刹那,它是根现前知,而不是根
现量。看见色法眼识的第一刹那,它既是根识也是根现前知,也是根现量。所以根
识范围最大,它包含了根现前知,根现前知的范围又大于根现量,所以这二者都是
三句关系。根识包含根现前知,根现前知又包含根现量。
前五根的现前知有:眼根现前知、耳根现前知、鼻根现前知、舌根现前知、
身根现前知。这五个现前知还可以分三类,比如如眼根现前知可以分成,属于量的
眼根现前知、属于再决知的眼根现前知、属于显未而定的眼根现前知,其它四个根
现前知也都可以分成三类。
凡夫只能透过前五根的认知去了解境,无法透过第六意根的认知了解境,这
里主要是说第六意现前知,也就是凡夫没有第六的意现量,除非修习止观证得神
通,才有能力依由第六意现前去了解到对境,而得到意现量。一般没有止观的凡
夫,了解境的只有前五根识。凡夫要能依于第六意现前的认知去了解到境,必须要
先证得止观,亦即要证得色界的四静虑,依于静虑而得到神通,这个神通本身就是
意现前知,这样才有办法了解到对境。即凡夫要透过意现前知去了解境,必须要有
止观,透过证得初禅以上的定,产生神通才有办法了解。凡夫,无法依于第六意识
现前了解到细微的无常、无我、解脱、一切相智、前后世等内容,唯有圣者阶段,
透过瑜伽现量才有办法如实了解。
意现量定义:“依于自己不共增上缘— 意根— 之后所产生的已离分别、新
的、不受欺诳的明了”。定义里面有提到“依于自己不共增上缘—意根”,这个
意根与前五根不同,前五根是色法、是物质,但是意根是识、是认知、是心王。一
个意识要产生,并不是依靠属于色法的前五根,它主要是依靠属于认知的第六意
根,而且意根是在一灭之后,下一刹那的意识就产生了,亦即意根一灭,紧接着意
识就产生。
假如这个定义里面,它只有讲说“依于自己不共增上缘— 意根— 之后所产
生的明了”,光是这样的定义,是意识的定义。但是,如果是“依于自己不共的增
上缘— 意根— 之后所产生的已离分别的明了”,扣掉“新的”跟“不受欺诳”,
这个是意现前知的定义;如果所有内容都具备时,就是意现量定义。
没有证得神通的凡夫,他心相续当中的第六意识,几乎都是有分别的,凡夫
心续中也有无分别的第六识,但是凡夫自己并不知道。凡夫的心续中不会有意现
量,也不会有属于再决知的意现前知,因为凡夫无法依无分别的第六意识,去了解
到对境。但是凡夫心续中会有意现前知,而且是不了解对境的意现前知,凡夫自己
也不知自己有这样的意现前知,凡夫通常会运用的都是属于有分别的第六意识。
对凡夫来说,凡夫的心续当中有可能有意现前知,但不会有意现量,也不会
有属于再决知的意现前知,因为在凡夫的心续当中,意现前知产生的时间非常短,
短到就像一般所讲的时边际刹那这么短的时间,这是凡夫无法查觉到的。亦即对凡
夫来说,会有时边际刹那这么短时间的意现前知,后面谈到这个部份时,会再详细
说明。
对修学佛法而言,前五根识与第六意识哪一个较为重要呢?其实是第六意识
对我们修学佛法来讲特别重要。虽然前五根识对于境是非常清晰的呈现,但是要让
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善良,或说要依心去行善、依心了解细微无常、空性,这些并
不是前五根识,它们没有辨法转为善。能够转为善,而且了解细微无常、空性,主
要是透过第六识,所以真正修行的下手处是第六意识。虽然前五根识看境非常清
楚,但是它有其侷限,也就是一定要在其周边才看得到、听得到,境不在时就无法
看得到、听得到,但是第六意识无论境有否在前它都能去理解,这也是第六意识重
要性之一。
第六意识比前五根识重要的原因,比如说我们在睡眠时,前五根识都会停止
作用,但第六意识还在,所以睡眠时人不会死,这是因为第六意识还在。同理,入
定者,虽然前五识不起作用,但是不会说入定者就死亡,原因是因为第六意识还
在,但是如果第六意识不起作用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死了。
看文(49页第12行,中文86页)瑜伽现量的定义:“依于自己的不共增上
缘— 止观双运三摩地— 之后,现证‘细品无常’与‘粗品或细品补特伽罗无
我’的圣智”,就是瑜伽现量的定义。在藏文里面“依于自己的不共增上缘—止
观双运三摩地— 之后”,并没有“产生的”,这里要加上“所产生的”,可能会
比较好。亦即:“依于自己的不共增上缘—止观双运三摩地—之后,所产生的现
证‘细品无常’与‘粗品或细品补特伽罗无我’的圣智”。但是这个定义里面,
并没有提到“新的、不受欺诳”的圣智,所以格西说:这个瑜伽现量的定义,可
以在定义中,加上“新的、不受欺诳”,或在术语里面把瑜伽现量,改为瑜伽现前知。
瑜伽现量或瑜伽现前知,它属于意现前知,这二者是被包含在意现前知内。
那么,为何要单独从意现前知内提出来说明呢?因为瑜伽现量或瑜伽现前知,只有
圣者才有,圣者以外的凡夫是没有的,虽然它是属于意现知,但把它单独提出来说
明。
瑜伽现前知或瑜伽现量,它所了解的境,主要有三:1. 细品无常或细微的无常;
2. 粗品的补特伽罗无我;3. 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而且它是以现前的方式了
解。能现前了解这三种境的认知,只有圣者才有。凡夫要了解这三种对境也有可
能,凡夫是依于原因、理由才了解的,而且这个了解的认知是属于有分别的比量,
并不是无分别的瑜伽现量。要现前了解到这三种对境的瑜伽现量凡夫是没有的,只
有圣者心续当中才有。
瑜伽现前知主要要有三条件:1. 要依于自己的不共增上缘,也就是止观双运
三摩地。2. 它的境有三个,即:细品无常、粗品的补特伽罗无我、细品的补特伽罗
无我。3. 必须是圣者才有的认知。一般凡夫也会有止观双运三摩地,但是凡夫有的
止观双运三摩地之所缘非常粗,这里的所缘主要是细品无常与粗、细品的补特伽罗
无我,相对于凡夫的止观双运三摩地,它的所缘比较细。
要成就止观双运三摩地,缘任何法皆可,如声音、色法皆可,只要是存在的
现象都可当做止观双运三摩地的所缘。这些所知当中,如果是粗的所缘,未入道的
行者或外道也可以证得。成就止观双运三昧之后,进一步成就四禅或神足、神变
等,这些即使不是佛教徒,也有办法成就。但是这里所说的瑜伽现量,它所依的这
种不共增上缘— 止观双运三摩地就没那么容易,因为它的境,并不是很粗的所缘
境,而是很细微的细品无常以及粗品与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要成就缘这三种境的
止观双运就不是那么容易的。
以缘补特伽罗无我的瑜伽现量为例,要得到现观补特伽罗无我之瑜伽现量,
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得到的,必须透过理由去了解补特伽罗无我,产生了解补特伽
罗无我的比量。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比量,即使未入道也能办到,最晚在资粮道中
品,一定会得到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比量。
一个行者,要从资粮道的中品晋升到资粮道的上品,这时他必须要有缘补特
伽罗无我的“止”;行者要由资粮道的上品晋升到加行道的第一阶位煖位时,必须
在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之上,产生缘补特伽罗无我的“观”,才有办法进入加行道
的煖位。一旦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观”的同时,就证得了缘补特伽罗无我的
“止观双运”的三昧,然后从这里(煖位)开始一直到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
加行道的这四个阶段,都还是透过分别心去了解补特伽罗无我,而且都具有缘补特
伽罗无我的止观双运的三昧,但是还没有办法现观补特伽罗无我,一旦这个三昧有
办法现观补特伽罗无我时,这个三昧的体性,就转为瑜伽现量。
在世第一法位阶段的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观双运的三昧,其实就是见道位第
一刹瑜伽现量的近取因,世第一法位的最后一刹那,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观双运的
三昧,它整个体性就会转变为见道位第一刹那的瑜伽现量,这时具有瑜伽现量的补
特伽罗就从凡夫变成圣者。现观这三种境的瑜伽现量,等于是有三种瑜伽现量,但
是这三种瑜伽现量是同时产生的,也就是现观细品无常的瑜伽现量,及现观粗品补
特伽罗无我的瑜伽现量,以及现观细品补特伽罗无我的瑜伽现量,这三种瑜伽现量
是同时产生,但是是三个不同的认知。
这里的无常是刹那刹那变化细品的无常,不是粗的无常。粗品的补特伽罗无
我,也就是补特伽罗常、一、自在空的补特伽罗无我;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也就
是补特伽罗自己能独立实质空的补特伽罗无我。这个讲法是从毗婆沙宗(扣除犊
子等五部)、经部宗、唯识宗、自续派都一致的。
刚才提到三种瑜伽现量是同时产生的,但是这三种瑜伽现量是不同的心相
续,也就是这三种瑜伽现量彼此的体性是异的,体性异是指相违,并没有交集,但
是却又是彼此辅助的。在成佛之前,这三种认知只能了解各自的境,如现观细品无
常的瑜伽现量,只能现观细品无常,它不能现观粗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也不能现观
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同样现观粗品补特伽罗无我的瑜伽现量,也不能现观细品无
常,以及不能现观细品补特伽罗无我;同理现观细品补特伽罗无我的瑜伽现量,不
能现观细品无常,也不能现观粗品补特伽罗无我,等于各自现观的境是分开的,但
是彼此是能辅助的。到了成佛之后,还会有这三个认知,而且心的相续是分开的,
但是到成佛之后,现观细品无常的瑜伽现量,不仅能够现观细品无常,也能现观粗
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以及现观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同样的,另外二种瑜伽现量也
是如此,也就是三个境都能现观,每一个瑜伽现量都能现观这三种境。
瑜伽现量要有三个绦件:第一,它一定要有止观双运三摩地做为它的不共增
上缘;第二,它的境必是细品无常或粗品补特伽罗无我或细品补特伽罗无我的任何
一个;第三,一定要圣者的心续中才会有。所以只要心续中有现观这三种境的任何
一个的补特伽罗,他就是圣者,可以是声闻圣者、独觉圣者,也可以是菩萨圣者。
因为毗婆沙宗、经部宗不承许大乘,所以他们只承认菩萨圣者。不论这三乘的那一
类圣者,必然都会有现观这三种境的瑜伽现量。
瑜伽现前知有属于量的瑜伽现前知、属于再决知的瑜伽现前知,但是它不会
有属于显而未定的瑜伽现前知。如果是属于量的瑜伽现前知就是第一刹那,到了第
二刹那之后,就是属于再决知的瑜伽现前知,但是不会有属于显而未定知的瑜伽现
前知,因为只要是瑜伽现前知,它一定了解它的对境,这个跟前面所说的前五根的
现前知,除了有属于量以及再决知之外,还会有显而未定知的情况不同,而且跟前
面的意现前知的情况也不同。也就是瑜伽现前知,只有属于量与属于再决知的瑜伽
现前知,不会有属于显而未定的瑜伽现前知。
属于量的瑜伽现前知,再加以分类的话,可以依它的境,再分现观细品无常
的属于量的瑜伽现前知、现观粗品补特伽罗无我属于量的瑜伽现前知、现观细品补
特伽罗无我属于量的瑜伽现前知这三种。属于再决知的瑜伽现前知,一样可以分这
三种,亦即现观细品无常的属于再决知的瑜伽现前知、现观粗品补特伽罗无我属于
再决知的瑜伽现前知、现观细品补特伽罗无我属于再决知的瑜伽现前知这三种。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1-03-30 21:2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