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有境的主张
毗婆沙宗的宗义里面的七个科判,其中前四个科已经说明完,今天要看第五
个科判,对有境的主张。当提到有境时,无论是现在所要看的毗婆沙宗,或者将来
要看的其它的宗义,对于有境的讲法跟分类都是一样的。有境它可以区分三个:1.
补特伽罗2. 觉知或认知(这是同义词)3. 能诠声(能够诠说的那个声音),这三
个是有境的分类。
其中第三个能诠声,只有能诠声可以归到有境,如果不是能诠声,就不能归
到有境。不是能诠声的情况— 如水声、风声、摩托车等这些机器的声音— 不能归
到能诠声,也不能归到有境。原因是它们并没有所要诠说的所诠(主题),所以,
这些声音不是能诠声。
什么是能诠声呢?就像我们平常的对话或者像现在说话的场合,这些声音有
它一定想要说明的所诠或者主题,这些声音才是所谓的能诠声,能诠声才是属于有
境的范畴。以声音而言,只有能诠声能够归到有境,不是能诠声就不能归到有境。
但是补特伽罗和觉知,就没有像前面这样的区分。也就是凡是补特伽罗必然
是有境,凡是觉知必然是有境,这两个不像声音可以分为二类。因为凡是补特伽罗
必然能够把所知做为他的境,凡是觉知必然能够把所知做为它的境。这个所知即是
要了解的现象。凡是补特伽罗、觉知必然能够把所知或者我们所要了解的现象做为
对境的缘故,所以补特伽罗跟觉知必然是有境。
首先说明补特伽罗,一般来讲,像六道众生,从地狱到天的这些有情都是补
特伽罗,这是总的来讲。对于各别的补特伽罗看法为何?这个在不同的宗义有不同
的看法。所以总的来讲,六趣都是补特伽罗,但是若要辨别补特伽罗是以什么方式
存在,不同宗义,有些东西是共的,有些看法则是不共的。如毗婆沙宗、经部宗、
假相唯识派,还有自续派,这几个宗派对于补特伽罗的存在方式,都认为是五蕴的
聚合以及五蕴里面的识蕴是补特伽罗。也就是五蕴的聚合或者五蕴当中的识蕴
(第六意识)可以代表补特伽罗。换言之,五蕴的聚合跟第六意识是补特伽罗的实
例,刚刚提到的这些宗派,他们的看法都是一致的或者是共通的。
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的假相派、自续派,当他们去观察欲界的补特伽
罗,比如像人来讲,他们就会把人看成是依于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
五蕴的聚合之后给他一个名称,称为这是人;或者这五蕴的聚合当中会去找识蕴,
识蕴里面一般有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他们会找到第六意识,就是补特
伽罗或人,这是这些宗义的看法,亦即对于欲界的补特伽罗,能够代表他的一个实
例,这是他们的找法。
反观我们自己看待的方式,好像也类似这些宗义,把五蕴看成是自己。基本
上,刚提到的这些宗派,也就是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的假相派、中观自续派,
他们都会承认补特伽罗或者刚提到欲界的人,他们都是依于五蕴而成立起来的,这
些看法都一致。而且他们会说依于五蕴而成立起来的补特伽罗,不仅仅是个假名,
这个依于五蕴而成立的补特伽罗,必须在五蕴里面,可以找到一个和他对应的一个
蕴。而去找的结果,就像刚找到的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五蕴的聚合,或者另外一种
找到识蕴里面的第六识蕴,这个第六意识是补特伽罗。
如果是唯识真相派,他们也承认补特伽罗是依于五蕴而成立起来的,他们也
同意,这个补特伽罗必须在五蕴里面找到跟他对应的一个蕴,能够代表这个补特伽
罗。但是他们发现,如果这个补特伽罗的实例是五蕴的聚合,或者补特伽罗的实例
是找得到的第六意识的话会有过失。他们认为,这个补特伽罗一定可以找得到跟他
对应的蕴,所以他们找到的是阿赖耶识,他们认为补特伽罗的实例是阿赖耶识。所
以他们的看法和前面不一样,他们并不是找到五蕴的聚合,也不是找到第六意识,
而是找到阿赖耶识。
应成派认为:补特伽罗只是依于五蕴而成立起来的,或者说依于五蕴给它一
个名称,唯假名安立而已,这个补特伽罗的实例,既不是五蕴的聚合,也不是第六
意识,也不是第八阿赖耶识。而且应成派认为根本没有所谓的第八阿赖耶识,从应
成派的观点,补特伽罗只是依于五蕴而唯名假立,这样的补特伽罗叫做唯我。这个
唯我如果要去找他的实例的话,在五蕴里面是找不到的,这是应成派跟其他宗派对
我或是补特伽罗不一样的看法。
佛教的这些宗派都承认补特伽罗造善可以领受乐,造恶会领受苦果;补特伽
罗可以修道、可以证得解脱,对于这样的看法是一致的,至于补特伽罗本身,其看
法就不一样了。也就是依于五蕴所成立的补特伽罗到底能不能在五蕴里面找得到,
这是各个宗派不一致的地方。
刚刚那种观察都是有受过宗义薰陶的人,才会做这样的观察,若是世间的一
般人,其实不会做这样的观察。世间一般人,顶多从这个人的身材好不好,或者说
他的心好不好,不会进一步去判断这个补特伽罗到底以什么方式存在。当去深究补
特伽罗是以什么方式存在时,其实很困难;不去探究又好像觉得很平常。若进一步
去探究,就会发现,其实补特伽罗的安立是困难的。
所以认为补特伽罗不只是假名,补特伽罗能够在五蕴里面找到跟他对应的东
西或事例的这些宗派,他们对于补特伽罗的看法是如此,对于无生命的东西也是如
此。就像钟来讲,他们会说钟的这些零件组合在一起之后,这个就是钟。钟不只是
假名,钟要找它的实例,这些零件的一个组合;零件的组合就是钟,他们的看法是
这样。也就是这个钟不只是一个名称,它是这些零件,在这个钟的名称上可以找到
它能对应的东西。同样的,桌子也是一样,桌子不只是一个假名而已,桌子依于这
些各个部份组合成为桌子,这个桌子是桌子各部份零件的一个组合。
应成派认为补特伽罗所指的那个实例,如果去寻找的话,是找不到。这个找
不到要正确理解,如果没有获得正确理解,很容易堕于断见的过失。这个部份可能
要等到应成派宗义的时候,再详细说明。
底下要看的是,有境的第二个分类,也就是觉知,它跟认知是同义词。一般
觉知还可以再分成六类:眼的觉知、耳的觉知、鼻的觉知、舌的觉知、身的觉知、
意的觉知,觉知把它改为认知也可以。认知的体性,是清晰而且能够显现者。如果
只是清晰还不能成为认知,还必须要能够呈现对境。但是呈现有正确的呈现,也有
颠倒的呈现,二者都有。总之,它的体性除了清晰之外,还能够有呈现的作用,或
者说有知的作用,只是这个知的作用到底是正确的知还是颠倒的知,还有待讨论。
显现有时候翻译成知,也就是清晰而且能够了知者,但是这个了知并不见得
是正确了知,总之它有认识境的能力就对了。譬如眼的认知可以呈现或者认知色
处;耳可以呈现或认知到声处;鼻可以呈现或认知到香处;舌可以呈现或认知到味
道;身可以呈现或认知到所触境,前五种认知可以认知到的范畴相对于意的认知比
较小,因为意的认知可以呈现或认知到一切法。
意的认知,可以认知一切法,是就开发之后而言,若是一般人,意的认知还
有很多无法了解,如佛功德、空性或前后世等理论,这些意识都可以认识到,但是
我们还没有办法了解到,亦即意的认知有些部份还有待开发,但是从经验中我们可
以了解到,意的认知能认识的范畴,比前面五种认知多,比如我们心中常会浮现各
式各样的义共相(义总),这表示意的的认知能认识的范畴,比前面五种认知多。
当心中呈现这些对境的形象时,假设这个对境是悦意的,我们内心的感受是
快乐的;当心中呈现的对境,它是让我们感受不悦意时,我们的感受就是不愉快
的;当在心中呈现的对境是中庸的,亦即既不是悦意的,也不是不悦意,我们所产
生的感受为舍受。换言之,心中呈现这些境的美丑好坏,会让我们苦乐舍的感受起
现行。所以无论是那一种认知,它必然伴随着苦乐舍的任何一种受。总之,只要是
认知,它一定伴随着感受。我们心中呈现的境,必然会伴随着对应的感受。会伴随
著对应的感受,这种能呈现对境的行相者为认知,这个只有有情才有,外面的花草
树木是没有的。
认知分为量的认知与非量的认知:量的认知,它对于对境是新的了解。而有
些认知,它虽然是了解对境,但是它不是新的了解,这个就不是量。能被归类于量
的,一定是新了解对境的认知。有些认知,它不了解对境;又有些认知不仅不了解
对境,甚至还产生颠倒的认识,这些都不是量。
简言之,能被称为量的认知,它对于对境必定是新的了解。例如:以眼识看
格西面前的钟而言,第一刹那的眼识是量,但是如果眼识持续到第二刹、第三刹,
一直持续看这个钟,从第二刹那开始,它就已经不是量。因为,第一刹已经了解
了,第二刹那所了解的还是同一钟,所以第二刹那开始,虽然了解这个钟,但是它
已经不是量了,因为它不是第一刹那的了解,从第二刹那以后都是再决知。排除圣
者之外,一般凡夫的认知,到了第二刹那以后,就已经不是量,而是再决知。
觉知分为量的觉知与非量的觉知,这是四部宗义一致认同的。底下要谈的
是,量的认知可以再分成现量与比量,这个所有的宗义也都认同,只是在辨认实际
的例子时有差异,但是就其分类,四部宗义都一样,觉知分量与非量,量又分现量
与比量。
量的定义是“新了解对境的认知”,它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它不须依于理
由,只要用现前知的方式就可以了解对境,这样的认知是现量。第二类它无法用现
前知直接了解,必须依于理由去思惟,之后才能获得新了解对境的认知,这个属于
比量。所以现量、比量的差别是在于有否依赖原因与理由,不依于原因与理由的是
现量,依于原因与理由的是比量。
如前五根的认知,这五个在了解对境时是不必依于理由,可直接了解到对
境。例如眼的认知可以直接了解到色处,身的认知可直接了解到所触境。凡是前五
根识的认知,如果是第一刹了解对境的话,就属于现量。但是前五根的认知无法作
思惟,能做思惟的只有第六个— 意的认知。
毗婆沙宗与经部宗主张,前五根的认知如果是现前知或现量的话,必然是不
错乱的;如果是比度的认知或比量,它有了解对境的部份也有错乱的部份,现量则
一定没有错乱。例如:比量有正确的部份,也有错乱的部份,正确的部份是指它能
了解对境,而且既然它是量,也就能新了解对境;它也有错乱部份,比如我们在一
间房子的旁边,眼识直接看到从房子的门窗冒出烟,而后第六意识去判断,能冒出
烟的源头是火,这火并不是我们眼根能直接看到的,而是透过火产生的烟当作因,
而推知房子里面我们没有办法直接看到的火它是存在的,透过烟为理由而了解到房
子内有火,这种了解,如果是第一刹的了解,就是比量,也就是了解房子内有火的
比量。
这个比量就了解房内有火而言,因为它是新的了解,所以它属于量。这个比
量有错乱的部份,是因为在我们有分别的第六意识当中所呈现的火,我们并没亲眼
见到。在分别的第六意识当中所呈现的火,是火的义总(总相),它并不是真正的
火,这个部份是错乱的,火的义总遮蔽了,我们无法亲眼看到火本身。因为是透过
烟而去推知房子内有火,所以火没有办法亲眼看到。火虽然没有办法亲眼看到,但
是透过烟这个因,可以了解到房子内有火,这种了解还是真正的了解,而且如果是
第一刹那的了解,它还是量,但是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火,而是依于理由而推知,所
以不是现量,而是比量。
又如:在一个房子内,有二人在对话,因为这二人是在房内,所以无法亲眼
看到,但可以依于他们讲话的声音,透过耳根的认知,现前的去听到对话的声音而
推知房内有人。房子里面有人,并不是我们亲眼看得的,但依于声音的理由而推知
房内有人,这个了解房内有人的认知,它是新的了解,所以它是量,但是并非亲眼
看到房内的人,所以这种量是比量。
刚提到的二个例子,只是比量粗浅的实例而已,比量运用的目的,不在于了
解这些粗浅的对境,它有更重要的功能。比量其实是要我们了解到,有些对境虽然
存在于所知的现象当中,但是我们无法以现量的方式看到或听到,当不了解这些对
境时,将对我们产生很多的问题与过失,了解的话就可以减少很多的过失。对于这
样的境,没有办法用现量看,只能用比量推知,为了这个目的而去运用比量,这是
主要的目的。这些境也就是如佛法所开示的一些重要的内容,这些都不是我们现量
的对境,必须透过比量才有辨法了解。而一般房子内有没有火或人,只要走过去透
过门窗就可以看到。但是佛法要我们决择的这些法,没有依于比量是没有办法现前
看到的。
佛法所提到的内容,假设我们不了解,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例如:佛法内所
提到的前后世、解脱、成佛、空性,细微的无常等,佛法内所抉择的这些主题,并
不是我们现量的对境。如果我们不了解它们,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需要了解又没
办法现量了解,那要怎么办呢?唯一的方法就是透由比量先去了解,比量的应用主
要在此。
例如:佛陀在经典内,开示了所证是什么?能证所证的方便是什么?什么是
所断?能断所断的方便又是什么?佛陀在经典内堤到所断、能断、所证、能证这些
内容时,不只说出此术语而已,也会说明其理由。还有祖师的论典也是如此,比
如:成立有前后世与解脱轮回的这些内容,主要在《量论》里面会非常详细说明;
谈到空性这些主题时,主要在《中观》的经论内有详细说明;说到无常时,几乎
所有的经论都会谈到这个主题。这些内容一开始是无法用现量的方式去了解的,只
能透过推论的方式。所以我们首先必须依于开示这些内容的经论,去获得了解这些
内容的比量,先有比量的了解,进一步才能得到现量了解。所以在得到现量了解之
前,先要对这些主题得到比量的了解。
对于前、后世、解脱、空性、细微无常这些内容,要能够现量了解,除非证
得圣者果位,不然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资粮道、加行道的行者,也还没有能力现量
认知到这些对境,更何况是一般的凡夫!所以一般凡夫目前能够努力的,就是透过
比量去了解这些内容,而现量是在得到比量之后,进一步去开发的,这是将来所要
做的,目前现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如何依于比量了解这些内容。
量分现量与比量,现量又分: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这三类。毗婆沙宗
不承许自证现量,这一点在说明科判的第一个,有关毗婆沙宗的定义时,就已经说
明的很清楚了。提到:不承许自证识,且主张外境谛实成立的说小乘宗义的补特伽
罗。定义的三个部份,里面的第一个,不承认自证识,意思是他们也不承许自证现
量。
=======================================================================
这段其实满重要的 对于"比量"的认识和了解
因为要[现量]证得空性 必须是见道位的菩萨
凡夫未证之前 只能以[比量]的方式缘取"义共相" 来逐渐了解空性
而比量的来源 就是上师或教理阐述的见地 依见地形成比量
基本上就变成以比量来做为实修的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