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与南传或藏传佛教的发展不同点之一或许是:
当佛教进入东南亚或西藏时,
本地并没有相对强势的思想或宗教与其竞争
但在汉传佛教则不然(或许西藏的苯教算是?)
华夷之防、夷夏之辨的概念早在先秦便深入人心
佛教要生存乃至发展,不可能不处理与本土思想、宗教如何相处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中,儒释道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
而作为一种不被排斥的解决之道
三教同源、三教一家之说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
用佛法来诠释儒道的经典或许也能视为这种策略下的做法。
这些固然是教内的大德,
但我不觉得他们用佛法诠释的儒道经典是被儒道所认可或接受,我也不认为那些诠释符
合儒道的本意
就如同新兴宗教所诠释的佛典很难被多数佛教徒认同一般
这种做法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格义佛教的意义不同,
也与新兴宗教那种宗教大杂烩不同
前者是因为经典翻译缺乏,
而佛教作为外来的全新思想体系
透过既有的、相近的思想体系来引入
这种做法也可以理解
其中现有的体系,亦即玄学,是类似介质而使用,
并非彼此有相同的价值或目标
这种做法当然有危险,因为教义容易被混淆
当时便有义学大德发现这种情形,
故禁止弟子干这种事,这人就是道安大师,
弟子中唯一一个例外则是庐山慧远大师(见高僧传卷六)
格义佛教本身就具有阶段性任务的性质
因此在译经事业逐渐发达、教义慢慢被熟悉理解后
便退出历史舞台,
标志性的人物是什公三藏的弟子僧肇大师
其论结束了汉传初期关于般若学之诤
新兴宗教则利用普罗大众对于各教教义的不甚了了
在其中浑水摸鱼,其目的何在这就不去多做揣测
最后举个例子
传奇人物那烂陀战神玄奘大师回到大唐国以后
接到唐太宗李世民给他一个任务:
“把道德经翻译成梵文,
给印度人民见识见识咱老李家祖宗的智慧”
古今佛道论衡卷三及续高僧传中玄奘传皆载有此事
二书作者都是道宣律师,这边摘录前书相关内容
可自行参阅原文
“令玄奘法师与诸道士对共译出。于时道士蔡晃成英二人李宗之望。自余锋颕三十余人
。并集五通观。日别参议。详覈道德。奘乃句句披析。穷其义类得其旨理。方为译之。
”
这个任务不是玄奘大师这佛教徒自己闭门造车
而是找了一群道士,共同推敲其义理,然后再翻译
“诸道士等并引用佛经中百等论。以通玄极。奘曰。佛教道教理致天乖。安用佛理通明
道义”
道士们引用佛典去翻译道德经
但玄奘大师认为两者教理不同,不要用佛去诠释道
然后道士就开始争
一方非得要引用佛法,一方坚决不肯
最后“不得引佛义宗用解老子斯理定也。”
但道士一方还不肯罢休
搬出了前面提到的僧肇大师为例
“自昔相传祖承佛义。所以维摩三论晃素学宗致令吐言命旨无非斯理。且道义玄通洗情
为本。在文虽异厥趣攸同。故引解之理例无爽。如僧肇著论。盛引老庄。成诵在心由来
不怪。佛言似道如何不思。”
难道你也懂“他可以,你不行?”
你们佛教徒以前就能用道释佛,干嘛我们不能?
你个双标仔!
“奘曰。佛教初开深经尚拥。老谈玄理微附虚怀。尽照落筌滞而未解。故肇论序致联类
喻之。非谓比拟便同涯极。令(此处应为'今'之误)佛经正论繁富人谋各有司南两不谐会
。”
这段就是我上面说的意思
格义佛教有它的历史背景,并不表示两者就是一样
“然老之道德文止五千。无论解之。但有群注。自余千卷事杂符图。盖张葛之咠附。非
老君之气叶。又道德两卷词旨沈深。汉景重之诚不虚。及至如何晏王弼严遵钟会顾欢萧
绎卢景裕韦处玄之流数十余家。注解老经。指归非一。皆推步俗理莫引佛言。如何弃置
旧踪越津释府。将非探赜过度同夫混沌之窍耶。”
撇开那堆"事杂符图"不说,
道德经本身文义深刻,历代注解的有那么多人
没有人引用过佛法,你们这群道士非要这么干
其不如要帮混沌开窍一样吗?
=======
作为汉传佛教史上义学僧的顶尖人物
玄奘大师在此事的看法还是有相当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