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四部宗义1 --却佩格西讲授

楼主: FHShih (hou)   2021-03-18 13:19:25
总说的部份,此处关于宗义建立的解说分三:1. 定义 2. 分类 3. 分类的个别意义。
其中 “分类的个别意义”之内容会依序说明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中观宗
这四部的宗义。
何为 “内道佛教徒之说宗义的补特伽罗”,此术语的定义要具备三个条件,
在藏文里,定义通常写在前面,术语写在后面。
定义里有三个重点 1. 必须承认三宝为真正的皈依处 2. 不承认三宝以外的皈依处
3. 必须是说宗宗义的补特伽罗。
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就是内道之说宗义的补特伽罗,不具备就不是。
承许三宝为真正的皈依处,此三宝为佛宝、法宝、僧宝。其中佛宝是尽除一
切过失,圆具一切功德者。具体而说,佛本身与佛心续当中的身语意功德都是佛
宝,或者说完全断除了烦恼障与所知障的一切过失,具足一切功德之后,
彿本身以及佛心续当中之身语意的功德都是佛宝。
其次僧宝必须是入圣者道的补特伽罗,换言之,也就是见道位以上的补特伽罗。
佛本身既是佛宝也是僧宝,但不能说佛心续的身语意功德是僧宝,因为僧宝
是入圣道的补特伽罗,所以僧宝必须是圣者的僧伽。法宝是圣僧伽心相续中的智,
智是道谛,道谛是法宝;以及依于道谛的力量而证得的灭谛,也是法宝,因此法宝
是道谛与灭谛。
所谓的道谛,如果是大乘圣者,就是圣者心心续中的菩提心、大悲心、空性
见、四无量心、出离心等,这些都是道谛;以及依于道谛的力量,断除烦恼障、所
知障,这个断除的部份,安立为灭谛。道谛、灭谛是法宝,法宝是三宝中真正的皈
依处。跟随着三宝、皈依三宝,并且依着法宝而断恶行善,如理实修,则可以解脱
恶趣之苦,甚至解脱轮回之苦。对这些有一个深切的体认、接受,亦即承认三宝为
真正皈依处,这是成为内道佛教徒之说宗义者的第一个条件。
承认三宝为真正皈依处,这里的 “处”,在藏文有 “内”的含意,它有 “基
础”的意思,也就是三宝是救渡众生,出离恶趣与轮回的基础。皈依处分为真正皈
依处与不是真正的皈依处。而三宝是真正的皈依处,是真正能让众生脱离恶趣苦与
轮回苦之皈依处;反之,三宝以外,其他非佛教的宗义、非佛教的导师、世间的
神,这些则是非真正究竟的皈依处。如果是一个内道说宗义的补特伽罗,
必须不承认非佛教或世间的神祗等为皈依处。
为何非佛教的导师或教法不是真正的皈依处呢?因为,如果跟随非佛教的导
师,进而学习他们教法,并不能真正让人脱离三恶趣苦、轮回苦。原因是他们没办
法宣说无误的脱离三恶趣苦、轮回苦的方法,所以外道导师与教法并非真正的皈依
处。
世间的天,主要是欲界这些没有证得圣道的天,他们不能做为人们究竟的皈
依处,不过可以请他们帮助去除违缘,以及协助承办顺缘,
但是不能把他们视为带领我们解脱三恶趣苦、轮回苦、真正究竟的皈依处,
因为他们本身还在轮回中,世间的天,并
没证得圣道。以上是成为内道佛教徒之说宗义者的第二个条件。
第三个条件:说宗义的补特伽罗,这个内容刚刚也有提过,也就是依于教理
不断的思惟,最终了解佛之密意并且为他人解说,这就是说宗义的补特伽罗。例如
毗婆沙宗与经部宗,一样是依于教理去理解佛陀之密意,但是教与理二者,他们是
以教为主。换言之,小乘说宗义者,在理解佛陀密意的过程中,虽然教、理都有,
但是主要以 “教”来掌握佛陀之密意;大乘的说宗义者在教、理二者之中,主要
以 “理”来掌握佛陀的密意,这是大、小乘理解佛陀密意之差别。
定义的部份说明完了,底下看分类:若将其 (内道佛教徒说宗义之补特伽
罗)区分有四个:1. 毗婆沙宗 2. 经部宗 3. 唯识宗 4. 说无体性宗 ( 中观宗 ),其中
前二者 (毗婆沙宗、经部宗)也可称为 “说外境二宗”。说外境二宗的 “外境”,
要理解为外境是谛实成立或说外境是实有,亦即主张外境为实有的二个宗派是毗婆
沙宗与经部宗。
底下看分类的个别定义,这里要解释四部宗义各自的内容,第一解说毗婆沙
宗的体系、第二解说经部宗的体系、第三解说唯识宗的体系、第四解说无体性宗的
体系。
毗婆沙宗
首先说明毗婆沙宗的体系,将以七个科判说明,后面的三个宗义也会分七个
科判说明。如下:
1. 毗婆沙宗的定义
2. 毗婆沙宗分类
3. 毗婆沙宗语词解释
4. 毗婆沙宗对于对境的主张
5. 毗婆沙宗对于有境的主张
6. 毗婆沙宗对于无我的主张
7. 毗婆沙宗对于地道建立的方式
绝大部份毗婆沙宗的宗义,都在这七个科判里面,当然,更微细的部份无法
包含在内,但是大部份主要的主张都在里面。
1.1 定义
毗婆沙宗的定义:不承认“自证识”而主张外境谛实成立之说小乘宗义的补
特伽罗。这里的自证识也就是自证分,谛实成立可翻译成实有。这个定义一样有三
个重点:1. 不承认自证识2. 主张外境谛实成立或主张外境实有3. 说小乘宗义的补
特伽罗。在四部宗义中承认自证识的有经部宗、唯识宗、瑜伽行中观自续派,这三
个宗派;另外,毗婆沙宗、经部行中观自续派、应成派,这三派皆不承许自证识。
主张有自证识的宗义,他们认为任何认知,一定有一个能经验这个认知本身
的识,否则这个识没有办法被经验到,这个经验认知的识就是自证识。例如苦受、
乐受等,一定要有一个识能经验到苦受、乐受,不然苦受、乐受没有办法被经验
到。所以他们认为任何识,都有一个能经验自己本身的识,这就是自证识。因此假
设有100 个识的话,就有100 个自证识。
自证识的安立,包括经部、唯识、瑜伽行中观自续派,他们是依于理由去推
出有自证识,经典里并没有明确说明有自证识。以眼识为例,眼识是属于往外看的
一种认知,它往外看的对境是色,那么谁知道眼识在看色呢?这就要透过自证识才
有办法知道。
自证识它并不是离开眼识之外而有,自证识与眼识是同一体性,也就是眼识
里有一部份它可以知道眼识自己本身,那个部份就是自证识,而且其体性跟眼识是
同一个。自证识是往内看的,不像眼识是看外境的色。自证识它经验的是眼识本
身,等于眼识里面的一部份经验眼识本身,这个部份就是自证识。同理,如同眼识
一般,只要是“识”都有一个能经验自己的自证识,而且这个能经验自己的自证
识,与这个识本身同一体性。
主张有自证识者,认为眼识往外看“色”,因此眼识是“他证识”,这里的
“他”是往外的意思。而能经验这眼识本身的识,则是“自证识”。因为它是“往
内的”,所以称为自证识。自证识的“自”是往内之意,它经验的是眼识本身;他
证识是看外在的色。眼识这个他证识所看的境,与自证识所看的境不同。眼识这个
他证识看的对境是“色”;自证识经验的对境是“眼识”。主张有自证识的说宗义
者,他们由理由推出来有自证识,对于这一点,毗婆沙宗并不认同,所以毗婆沙宗
并不接受有自证识之说法。
底下要解释的是定义的第二个部份“主张外境谛实成立”。这里要先解释外
境:外境与心是不同体性的。例如,色、声、香、味、所触这五个境,如果它是外
境,这个“外”就表示这五个境与心是不同体性。另外还有一个解释是:假设眼、
耳、鼻、舌、身这五识的产生必须透过色、声、香、味、所触这五个境作为所缘
缘,也就是以五境当作因而产生五识时,那么五识是果,色、声、香、味、所触这
五个境是因或所缘缘,表示色、声、香、味、所触这五个是对境,它们跟心是不同
体性。
换言之,它有二个理解:1. 五尘与五识是不同体性2. 这五个境的产生是在五
识之前,它是五识产生的因或所缘缘。因为毗婆沙宗认为这五个境,它是产生眼、
耳、鼻、舌、身这五识的因或所缘缘,所以色、声、香、味、所触这五个所缘境等
是因。由这些因,进而产生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是果,境与识这二组是
因果关系。
在佛教中不论任何宗义,皆不承许因与果是同一体性,所以只要是因果关系
就是异体。如果认为这五境与五识是因果关系时,表示这五境是外境,是存在于
“心”之外。例如以“色处”这个境,产生看见色的眼识为例,色处这个时候是产
生眼识的因;眼识本身是色处的果,所以色处以及看见色处的眼识,此二者是因果
关系。因果关系在佛教四部宗义里,都主张二者是不同体性。这表示色处是存在于
看见色处的眼识之外,亦即色处是外境,这就是“外”的意思,也就是指不同体
性。
毗婆沙宗不仅承认有一个离开心之外与心不同体性的境,它还认为这个境是
谛实成立、是实有的。所以主张有外境以及主张谛实成立必须分开来理解,也就是
在主张有外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外境是谛实成立。
底下要附带说明的是“不承认有外境者”:并不是所有的佛教宗义都主张有
外境,不承认外境的宗派有唯识宗、瑜伽行中观自续派,此二宗义不承认有外境。
例如,他们认为色处与看见色处的眼识二者是同体性而非异体,亦即色处与看见色
处的眼识这二者非因果关系。
============================================================================
说实话
如果没有稍微学习一点宗义 对于空性的细节见解不太了解
可能会搞不清楚印度数论派教义和中观自续的差别
在实验室弄出的东西 要确定他真的无误 除了"感觉很像"这个理由
应该是不太够的 如果可以再细致一点确认 对自他都是好事
无想天人也误以为自己感受到的证量就是成佛了 心停滞在阿赖耶识上
也会同时出现乐明无念的觉受 形容起来真的都差不多
但要死时才会发现根本还没出轮回 所以 [感觉很像]从来不是可靠依据
理论和修证两者相辅相成 不偏一边 自然准确无误证得究竟
这个教授是 洛桑却佩格西讲授 有点长 今天先贴一点
之后应该会不定时接着张贴后面内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