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却佩格西讲授
7. 地道的建立:毗婆沙宗和经部宗这二个宗派的地道建立都类似,
一方面因为他们都是小乘说宗义者,另一方面他们都承认佛语,
除了毗婆沙宗信奉《七部对法论》与经部宗不同之外(因为毗婆沙宗认为《七部
对法》也是佛说,这一点与经部宗的说法不一样)。除此之外他们同样是小乘说宗
义者,同样都承认佛语,所以他们的地道建立大同小异。
在这个科判里面又分二个科判,第一是:(1)所断,第二是:(2)地道的建
立。讲到“所断”,这个名称所要表达的是一般所说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的障,但是
毗婆沙宗不会用所知障这个名称。底下会说明所断就是障,用所断来表示障的名
称。所断和所障要表达的是颠倒的心及其种子和习气。颠倒心及其种子、习气都是
障,或者是所断。也就是这些在成佛和解脱的路上会对我们造成障碍,这就是障或
所断。犹如天空有云,会遮蔽我们没有办法看到青色的蓝天,云就相当于障。
佛所说的法里面,所要证的内容有二部份,有暂时的所证和究竟的所证。暂
时的所证就是指增上生,也就是人天果位。要证得暂时的所证,不须要断障就可以
证得。换言之,要来世继续得到人天的善趣,即使这世没有断障,来世还是有机会
得到的。但是如果要证得究竟的所证,也就是解脱或成佛的话,不断障是不可能
的。总之,要证得暂时的所证或增上生,或人天果位,并不须要断障;而要证得究
竟的所证,也就是决定胜— 包括解脱和成佛,就一定要断障。
障可以分为二类:一是障碍解脱之障;一是障碍成佛之障。如果要证得声闻
跟缘觉的解脱,或者要证得佛圣者的一切种智,前者要断的是障碍解脱之障,后者
要断的是障碍成佛之障。所以障依解脱及一切种智—这两个究竟的所证,可以分
成这二类。如果照大乘的讲法,障碍证得解脱的障称为烦恼障,障碍证得一切种智
或成佛的障我们称之为所知障。小乘烦恼障的断法都是一样,但是小乘宗义不用所
知障这样的术语。
所断的内容,主张“障”分为二种:“具烦恼之障”及“非具烦恼之障”。
具烦恼之障相当于大乘所说的烦恼障,主要是障碍证得解脱;而非具烦恼之障主要
是障碍证得成佛及其一切种智。
此宗没有“所知障”这个术语。虽然非具烦恼之障毗婆沙宗并不把它定为所
知障,但是它的意义跟大乘所说的所知障的意义类似,也就是,都是障碍证得成佛
或一切种智。就证得解脱和证得一切种智来讲,证得解脱容易多了,证得成佛就比
较困难。同样要断障碍证得解脱之障就相对容易,要断障碍证得成佛的障,就相对
的难多了。所以相对来讲,小乘道容易,大乘道比较难。
“具烦恼障”主要障碍解脱,“非具烦恼之障”主要是障碍证得一切智。毗婆
沙宗没有讲一切种智,他们讲一切智。其中具烦恼之障的实例有二:一类是指补特
伽罗为自己能独立实质有的分别识。这个分别识简单来讲,就是细品的补特伽罗我
执。这种细品补特伽罗我执,如前所说的补特伽罗无我,分成粗、细品的补特伽罗
无我,这里的细品补特伽罗我执是轮回的最究竟的根源。相对来讲无我是细品的补
特伽罗无我,执著也是最细微的执著,这也是最究竟的轮回根本。
由细品的补特伽罗我执(究竟的轮回的根源),和所生的贪嗔痴三毒及其种
子,这些是能够障碍证得解脱的具烦恼之障。所以一个行者要证得解脱,一定要把
细品的补特伽罗我执,及所生的三毒及其种子完全断除,才有可能证得解脱。其中
补特伽罗为自己能独立实质有,这个其实是细品的补特伽罗我执。
非具烦恼之障的实例有二:执补特伽罗为自己能独立实质有的分别识的习
气,以及由前述习气所生之心的粗重。粗重有四类,等一下会提。刚提到的种子及
习气,相对而言种子比较粗重,要断比较容易,习气比较细微,要断比较难。
细品补特伽罗我执的种子及习气,如果是细品的补特伽罗我执的种子,它存
在于细品的补特伽罗我执当中,并且此种子能产生后来新的细品补特伽罗我执的这
种能力者,就称之为细品的补特伽罗我执种子。习气也是存放于细品补伽罗我执这
样的颠倒心当中,但是它并没有能力,能够产生后来的细品补特伽罗我执的功用,
这就称为习气。
一个要证得解脱的行者,他只须要断种子,不须要断习气以及由习气所生的
粗重。但是如果要证得成佛,不仅要断种子,习气也要断,习气所生的粗重这些都
要断。对于声闻阿罗汉而言,他只断种子,而细品补特伽罗的习气及由习气所生的
粗重还未断除。
心的四个粗重为何呢?第一种,对久远时间的不了解:即使声闻阿罗汉已经
断除了细品补特伽罗我执种子,但是因为习气尚在,由习气所生的心的粗重,对于
久远时间所发生的事无法如实去了解;如果是佛就能清楚了知,但是声闻阿罗汉他
是无法一五一十了解久远劫前的事情,不了解久远时间以前所发生的事情,这是第
一种心的粗重。
例如:佛在世时,有很多阿罗汉的弟子,这些声闻阿罗汉的弟子中,神通有
高下,神变也有总总的差异,根性亦高低不同。在这些声闻阿罗汉当中,神通第一
的主要有二位,就是舍利弗跟目犍连尊者。其中的舍利弗尊者,在当时有一位吉祥
生长者(大施主),在年老时请求舍利弗尊者让他出家。因为吉祥生长者在年轻时
非常有钱,有很多奴仆,但是他对奴仆并非十分善待,非常的轻视,在他年老时失
去钱财和权力时,没有人要去帮助他,他就像乞丐一样走投无路,就来求舍利弗尊
者让他出家。
我们说出家都有出家的近取因,出家要受戒,戒的近取因必须要有善根,以
善根作为受戒的基础。舍利弗透过他的神通去观察的结果,发现吉祥生长者并没有
能够做为受戒的基础的善根。因为他找不到,所以就跟吉祥生长者说:你没有出家
受戒的善根,无法出家!吉祥生长者非常难过。对于他们的情况,佛非常地了解,
佛就用他的神变来到吉祥生长者旁边,对他说:其实你有出家受戒的善根,只是舍
利弗尊者的能力有限,看不到你在长劫之前所累积善根。
舍利弗尊者虽然已经断除了细品补特伽罗我执的种子,现行的种子已断除,
但是他还没有断除细品补特伽罗我执的习气及其所生的心的粗重,所以对久远时间
的情况不了解,他没有办法观察到你的善根,所以不让你出家。实际上在久远劫
前,你有累积善根,佛就对吉祥生长者这样说明。
第二种,心的粗重是对于非常遥远的境不了解或者无知。这个例子就是目犍
连尊者的母亲死后,目犍连要观察母亲到那一个世界,他用神通观察都观察不到。
如同刚才所说的目犍连和舍利弗的能力,都已经非常高了,但是他们对于久远的时
间以及久远的对境都看不到。虽然他们已经断除了细品的补特伽罗我执的种子,但
是他们始终还有习气,习气造成心的障力,因此无法看到久远的时间、对境。
由习气所生的心的粗重,如果没有透过菩提心、大悲心作为辅助是无法断除
的。像声闻阿罗汉即使已经断除了种子,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大悲心、菩提心做为后
盾,而去断除习气跟习气所生的心的粗重,所以他们还是有他们所无法了解的情
况。
以毗婆沙宗而言,声闻、独觉、菩萨所修的见解都一样,都是细品补特伽罗
无我。菩萨与声闻、独觉这两种的差异,在于菩萨还有菩提心、大悲心做为辅助,
而声闻、独觉没有,这就是决定能否根断所知障的关键。
在正式说明地道的建立当中,主张“三乘补特伽罗的行道方式有差别”(中
文70 页):三乘名称有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其中声闻乘、独觉乘的讲法跟
大乘的唯识、中观的讲法都一样,而第三个菩萨乘跟唯识、中观的讲法就不一样
了,唯识、中观他们会称为大乘,但是毗婆沙宗与经部宗不承许大乘,所以会说菩
萨乘,而不用大乘这个名称。
不论是三乘当中的哪一乘,他们要证他们的所证,都必须要有福德资粮与智
慧资粮,这二者双运或结合,才能证得所证,亦即经由此二者结合之后去实践,才
能证得所证。其中的智慧资粮,以毗婆沙宗的讲法,是指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心或
智慧,如果去修补特伽罗无我的慧,就是在累积智慧资粮。
一般凡夫所累积的善行是福德资粮,凡夫是指不了解补特伽罗无我者,他们
所累绩的善行,多半是福德资粮。福德资粮包含透过身体所累积的善行、语所累积
的善行、意所累积的善行,亦即身、语、意三方面的善行。身体方面的福德资粮与
善行,如透过身体去做礼拜;语方面,如平常的课诵,还有对佛的甚深身语意做赞
颂;意的善行或意方面的福德资粮,如果是一个菩萨行者就是修悲心、安忍或修菩
提心,共通的部份是修出离心以及对三宝的净信与皈依。
福智二资粮中,真正能正对治烦恼的是智慧资粮,也就是要断烦恼障及其种
子与习气,只有智慧资粮。但是还是须要有福德资粮做为它的辅助,才能让智慧资
粮的能力不断增长。
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三者在行道上,也就是证道的进行上,都须要有
福智二资粮,其中的智慧资粮,这三乘都一模一样。毗婆沙宗主张三乘在智慧资粮
上,都必须修了解补特伽罗自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空的这种心,或修了解细品补特伽
罗无我的心。也就是,三乘把了解细品补特伽罗无我当成主要的所修。因为声闻乘
与独觉乘,他们要断具烦恼之障,菩萨除了要断具烦恼之障以外,还要断非具烦恼
障,这个都是要透过了解细品补特伽罗无我之心,或说了解补特伽罗自己能独立之
实质有空的心,才能有办法断除。
三乘的智慧资粮是一样的,而三乘主要的差别在辅助智慧资粮的福德资粮,
三乘的福德资粮有大、中、小的差别,或说由小、中、大三种福德资粮的差别而分
出三乘。三乘各自所要证的菩提为何呢?声闻乘是下品菩提,独觉乘是中品菩提,
菩萨乘是上品菩提。其中的下品、中品菩提是证得解脱轮回;上品菩提是证得佛果
位。要证得下品菩提比较容易,证得独觉乘的中品菩提稍微困难一些,要证得上品
菩提的佛果位是最困难的,因为他们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或说三无数劫。
1. 声闻乘行者,结合见解与下品福德资粮,可以在三世期间证得下品菩提。
这是指完全没有接触过声闻道的行者,假设他是从这一世才开始接受到声闻道,并
且很努力的去证得下品菩提,最快要三世。但是如果一个行者,在这之前就已经串
习过声闻道,那么就不一定要三世,可以在这一世就证得下品菩提。
2. 独觉乘行者要证得中品菩提,必须在百劫中累积福德资粮。
3. 菩萨乘行者要证得上品菩提,必须在三大阿僧只劫中累积福德资粮。
以上只是一般的讲法而已,证果时间的长短,还必须观待行者,例如释迦牟
尼佛在有学道的阶段,因为他的想法非常宽广,看得非常远,这种心态让他不需要
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就可以成就佛果位。换言之,证果的时间长短,有赖于行者
的想法宽广与否。这个情况就像一个懒惰者,他必须花很多天才能完成的工作,一
个勤奋者,可能一天就完成了,同样的在累积福德资粮上也是一样的,主要还是要
看行者精进的程度与他的心宽广与否。
中观自续派与应成派,他们也会谈到,菩萨有利根菩萨与钝根菩萨,在生起
菩提心之后,成就佛果位的时间,还是有快慢的差别。一个行者若对于声闻菩提或
者说下品菩提这个所证,就感到满足的话,那么无论他累积多少福德资粮,都只会
成为下品的福德资粮。一个行者若只对中品菩提有希求,对上品菩提完全没希求
时,那么透由他的身语意所累积的福德资粮,还是属于中品菩提的范畴。一个行
者,若他所希求的所证是佛果位,那么透过他的身、语、意三方面所累积的福德资
粮,都会成为上品的福德资粮。对于刚刚提到的智慧资粮是什么?福德资粮又是什
么?福德资粮又分为上品、中品、下品,有这样内含的了解后,看以下文字会较易
了解。
声闻行者必须结合智慧资粮跟下品福德资粮,在三世证得下品菩提;独觉行
者必须结合智慧资粮与中品福德资粮,在百劫内证得中品菩提;菩萨必须结合智慧
资粮与上品福德资粮,在三无数劫内证得上品菩提的佛果位,这样的讲法类似于将
来所要说的宗义的说法。
对于地道假设有熏习过的话,可能比较容易了解,如果没有熏习,也要了解
地道的建立,通常会讨论到入道行者如何…,未入道的行者又如何…,这两类行
者的差异,主要在于心中有否生起希求解脱之想法。假设一个行者,心中生起无杂
染而且力道很强的解脱心力,那么这个行者就是已入道的行者;假如一个行者,他
未生起解脱心,或者即使已生起解脱心,但是心中还是有杂染,而且力道也不是很
强的话,那么还是不能算是已入道的行者。所以一个行者是否已入道,那要看其希
求解脱的心到什么程度。
希求解脱的想法,要清净无杂染,而且力量要很强,也就是要得到无造作的
希求解脱的想法,这个行者才算是已入道,如果没有的话,就是未入道。一般的学
佛者,都会有想要成佛、解脱轮回的想法,但是多半还没有到达无造作的程度。那
么要怎样才是无造作希求解脱的想法呢?有二个例子,来比喻这个情况:
第一,如处在燃烧的屋子里,这时唯一的想法,就是想赶快脱离这个燃烧的
屋子,这个想法是很自然而然产生的,因为如果不赶快逃离,马上会被烧死。假设
对于希求解脱,已经达到刚刚所说的程度,那么一刻也不想停留,只想逃出去的想
法产生时,此时是无造作的希求解脱的心已生起,这时才算是已入道。
另外,《广论》里面也提到一个例子:如一个造作重罪的罪犯,被关在监牢
时,被施予种种的酷刑,受到种种的痛苦,这时他只会一心想要离开这个监狱。也
就是说,如果我们对轮回的贪着心完全去除时,一心只想要离开轮回,那么就如同
被折磨的犯人,一心只想要脱离监狱一般,如果到达这种程度,才算是无造作的希
求解脱的心,或无造作的出离心。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再配合行者各自的种姓、希
求,进一步再区分成小乘跟大乘,也就是解脱或成佛这二条道,但是入道的基准都
一样,都在于有否生起无造作的出离心,或无造作的希求解脱的想法。
产生无造作的希求解脱心后,它可以分成小乘声闻道、独觉道以及菩萨道。
不论是小乘或菩萨乘,当他们在资粮道与加行道时,都还是凡夫。一旦进入见道
时,不论声闻道、独觉道或菩萨道,行者就成为圣者,也都成为三宝中的僧宝,而
且其心续中的灭、道二谛都成为法宝。在见道之后,进一步进入修道、无学道,这
时候便证得各自的菩提,声闻行者就证得声闻菩提,成为声闻阿罗汉;独觉行者就
证得独觉菩提,成为独觉阿罗汉;菩萨行者就证得菩萨菩提,也就是佛果位。佛也
是阿罗汉,所以这三者皆证得阿罗汉。
声闻道跟独觉道五道(资粮道、加、见、修、无学道)的转移方式,独觉道
要比声闻道殊胜,但是没有很大的差别,菩萨道则比独觉道跟声闻道殊胜得多,对
于这些三乘的行道方式、详细的内容,必须参考地道建立的书籍,这里无法仔细说
明。
有了以上说明,再来看文字就比较没问题。我们看(2)地道的建立第二行:
因为“具有声闻种姓者”将“了解补特伽罗自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空”与“下品福
德资粮”二者互相联系(双运),并于三世期间中修习之后,能证得“下品菩提”
也就是声闻菩提(中文70页)。这里的了解补特伽罗自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空,属
于智慧资粮。
“具有独觉种姓者”将具有如声闻种姓的见解,也就是“了解补特伽罗自己
为独立之实质有空”的见解,这是智慧资粮,并于百劫等期间修习,能证得“中
品菩提”也就是独觉菩提。这个百劫是指一百个中劫。一般劫有小劫、中劫、大
劫,这里指的是一百中劫。
毗婆沙宗不承许大乘,所以不会说具有大乘种姓行者,他们会说菩萨具有菩
萨种姓者,同上,了解补特伽罗自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空的见解,也就是智慧资粮与
上品福德资粮二者互相联系,亦即双运,经过三无数大劫等期间当中修习之后,能
证得“上品菩提”亦即佛果。
底下要解释三无数大劫:三跟无数看起来好像是相违,因为既然是无数,为
何还叫三呢?什么是无数呢?一般我们说,一位数、二位数、百(三位数)、千
(四位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在藏文算到某个程度就没有所谓
的名称来说明,这时候就称为无数,这个无数再乘以三,也就是三个无数。
一大劫等于八十中劫,一中劫的时间到底多长呢?在《俱舍论》里面有提
到:当人类最初形成时,人寿是无量岁,然后不断的递减到大约人寿百岁,而后将
来会递减到人寿大约十岁,十岁是当时的人活最久的时间。从人寿无量岁,减到人
寿十岁这么长的时间,这个是一中劫。
世间有成、住、坏、空,如果以世间的安住这个阶段来讲,一般讲住劫,住
劫有二十中劫,也就是一个世间它安住的期间会有二十中劫。有二十中劫的时间世
间是存在的,当二十中劫的住劫过后就到坏劫;坏劫也有二十中劫,坏劫会有水的
灾害、火的灾害、风的灾害,让这个世间毁坏,时间长达二十中劫。还有空劫,还
有成劫。成、住、坏、空,每一劫都有二十中劫,所以全部有八十中劫。坏劫之后
是空劫,这时候世间完全不存在了,这个延续的时间,也是二十中劫。空劫之后新
的世界又形成了,这时候是成劫,它也有二十中劫。所以从成劫到空劫,整个总共
有八十个中劫,八十中劫就相当一个大劫。在坏劫时,因为有水、火、风会毁坏世
间,这时有情会投生到色界、无色界。
刚讲到声闻行者结合智慧资粮与下品福德资粮成就声闻菩提;独觉行者结合
智慧资粮与中品福德资粮成就中品菩提;菩萨行者结合智慧资粮与上品福德资粮成
就上品菩提。福德资粮有下品、中品、上品,但是智慧资粮完全无差异。
底下要谈福德资粮有差异,时间上也有差异,还有他们在成就菩提的过程是
怎么成就的,也就是五道是怎么安立的。底下要谈的是累绩福德的时间与五道如何
结合,三乘集聚资粮的差别如下:
诸菩萨在资粮道上品以下(含上品),整个资粮道分下品、中品、上品,这三
品的时间是三无数大劫(三大阿僧祗劫),这一段时间是累积资粮。然后从加行道
的煖位,加行道有煖、顶、忍、世第一法,从第一个阶段的煖位到佛果位,这是在
同一禅坐中证得的。从加行道的煖位到佛果位间,就不再累积资粮,所以资粮是在
资粮道的下、中、上三品里面就已经累积完了。
诸菩萨在资粮道上品以下,须于三无数大劫当中集聚资粮,此资粮为福德资
粮,而后从加行道煖位至无学道( 佛果位),则于同一个禅坐当中即可现证上品菩
提。同一禅坐的意思,是指都在根本定当中,没有出根本定到后得位,都是处在根
本定的状态。这个根本定是以观补特伽罗自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空当做根本定的所
缘,这是属于智慧资粮的部份。
智慧资粮是从加行道到无学道之间累积这个部份,福德资粮是在资粮道就已
经累积完了。这样的讲法是毗婆沙宗不共的讲法,经部宗不承许。这是毗婆沙宗对
于佛陀在印度成佛的状况之理解,也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成佛。
毗婆沙宗认为佛陀在二十九岁之前是在家众,虽然是在家众,但是他所累积
的福德资粮已经快到圆满的阶段,所以当他二十九岁离家出家,经过六年苦行到三
十五岁间,主要是把尚未圆满的福德资粮,将它圆满。二十九岁到三十五岁这六年
的苦行,因为他有大悲心、菩提心,还有超越难忍所能忍的苦行,因此把剩下的福
德资粮圆满了。所以二十九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乔达摩,还是一个菩萨资粮道位的
行者,三十五岁苦行完之后,在菩提迦耶金刚座进入三昧时,这时候开始是加行道
煖位的行者。从进入三昧一直到无学道,都在同一座根本定当中成佛,这是毗婆沙
宗的看法。在成佛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魔以及非人来干扰,但是佛并没有出根本
定,佛在根本定当中调伏这些魔与非人。
大乘解释佛成佛的方式与毗婆沙宗不一样,大乘认为佛的六年苦行或者在金
刚座中成佛,这只是示现而已,事实上,本师释迦牟尼佛早就成佛了,这些只是为
了度化不同种姓的所化机而示现,所以大乘的看法与毗婆沙宗是不同的。
毗婆沙宗认为
乔达摩在金刚座入三昧时,这时候还是加行道煖位的行者,加行道与资粮道
还是凡夫的阶段,所以从开始入定的身体,一直到成佛时是同一身体,因为祂没有
再去投生。意思是说,佛的身体也是凡夫身,跟之前加行道煖位是同一个身体。因
为是凡夫身,也会有病痛,所以佛身还是苦谛。那为何祂可以被称为佛呢?因为到
了无学道后这个行者之心,已经无余的断除所有的具烦恼之障与非具烦恼之障,所
以是就祂的心完全没障碍而说祂成佛,但是就身体来讲是苦谛。所以毗婆沙宗会说
佛身是苦谛,是所要断的,佛心才是佛,这是毗婆沙宗不共的讲法,经部宗不承
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