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四部宗义10

楼主: FHShih (hou)   2021-03-28 19:41:59
洛桑却配格西 讲授
2.5 有境的主张
经部宗的宗义总共有七个科判,现在看第五个科判,有境的主张方式,对于
有境的分类,不论是小乘宗义的毗婆沙宗、经部宗或是大乘宗义的唯识、中观,他
们对于有境的分类,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把有境分成补特伽罗、能诠声、认知这三
个。因为补特伽罗、能诠声、认知,都有它们各自的境,所以观待对境而言,它们
就成为有境。一般“境”我们会称为客,“有境”是主,两者是主客关系。
应成派主张:补特伽罗这个名称所施设的对象是找不到的,但是如果不去寻
求名称所指的对象,补特伽罗在假名中或者名言中还是存在,譬如地狱、恶鬼、畜
生、人、天还有非天,这些六趣的众生都属于补特伽罗。这六趣众生是补特伽罗,
但是它所受用的处所,并不是补特伽罗。以人为例,人是属于补特伽罗的范畴,包
含了属于物质的色法以及属于精神的认知二者,如果要从色法跟认知去找补特伽
罗,到底哪一部分才是补特伽罗?如果是随教行经部宗,他们会认为五蕴的相续是
补特伽罗。
四部宗义一致认同,补特伽罗是在五蕴的聚合之上安立出来的,亦即在五蕴
的聚合之上称之为补特伽罗,但是各个宗义也有不同的主张。如果是随理行经部
宗,他们也会说,补特伽罗是在五蕴(欲界跟色界)或者四蕴(无色界)的聚合
之上安立出来的,但是随理行经部宗认为,如果要去找补特伽罗时,找到最后不会
是色、受、想、行前四蕴,而应该是识蕴当中的第六意识,这是随理行经部宗的看
法。基本上四部宗义都认同,依于五蕴或者四蕴的聚合而安立补特伽罗,这个看法
是共的,但是如果去找补特伽罗所指的对象的时,随理行经部宗会找到第六意识。
随教行经部宗的“教”主要是指《俱舍论》,《俱舍论》是属于小乘的论
典。小乘的论典,特别是《俱舍论》,它是以教为主,以理为辅。以教为主的
《俱舍论》认为五蕴的相续是补特伽罗。
随理行经部宗的“理”主要根据吉祥法称的《七部量论》以及相关的量论,
只要跟吉祥法称随顺的这些量论,都可以归类为随理行这里,顾名思义他们是以理
为主,以教为辅。《七部量论》主张:补特伽罗的实例是五蕴中的第六意识。在五
部大论的《中观》和《量论》,主要是以理为主,以教为辅,虽然他们根据的
是佛说的经典,但是主要还是以理为主。《俱舍论》跟《律经》主要是以教为主,
以理为辅,至于《现观庄严论》则教、理并重。
《俱舍论》跟《律经》属于小乘的典籍,小乘典籍以教为主的原因是,因为
他们认为佛所说的经典都是了义经,没有不了义的,所以他们以教为主。大乘则把
佛所说的经典区分成了义与不了义,了义则能如言而取,不了义则不能造字面来接
受。毗婆沙宗与经部宗只承认小乘经典,他们认为大乘经典是龙树跟无著所杜撰,
因此他们不承认大乘经典,对于小乘经典则完全接受,所以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了义
与不了义的区分,完全都是了义。
随教行经部宗主张蕴的相续是补特伽罗,针对这一点要思惟观察并不是那
么容易。虽然随理行经部宗以理为主,但是如果从上部宗义来看,他们还是以教为
主,因为他们经不起上部宗义“理”的观察,虽然随理行经部宗认为第六意识是
补特伽罗,但是从上部宗“理”的观察,还是站不住脚的。
也就是说随理行经部宗、唯识宗假相派、自续派,他们都认为第六意识是补
特伽罗的实例,这几个宗派的看法一致,而唯识的真相派认为阿赖耶识是补特伽罗
(的实例),另外应成派不认为第六意识是补特伽罗。除了唯识的真相派、应成派
的看法不同之外,其他的自续派、唯识假相派、随理行经部宗、毗婆沙宗,其实他
们对于蕴的相续及第六意识是补特伽罗,这个看法是一样的,彼此都承认的,只不
过如果一样,为什么毗婆沙宗、随教行经部宗会认为蕴的相续是补特伽罗,而随理
行经部宗又认为第六意识是补特伽罗?理由下面会说。
随教行经部宗追随的主要是《俱舍论》,《俱舍论》主张五蕴或四蕴的相
续是补特伽罗。随理行经部宗追随的是《释量论》,《释量论》主要讲第六意识是
补特伽罗,这两者只是因为追随的论讲法的不同,虽然补特伽罗所指的实例不同,
但是彼此并不会不承认对方的讲法,只是因为他们有各自追随的论典。
如果主张蕴的相续是补特伽罗,那么五蕴当中的色蕴还可以再区分粗的色蕴
跟细的色蕴,如果是细的色蕴,并不会中断,它会随着认知的相续前往来世,如果
是粗显的色蕴就会随着死亡留在这一世,它会跟认知的相续分离,这个粗显的色
蕴指的就是投胎时跟认知结合的父精母血所形成的身体,会随着认知的相续来到来
世的是我们的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根,这些属于细的色蕴。在死亡的时,
五根会以习气、相续的方式到来世,但是还是会先经过中有的阶段,然后再前往下
一世。
从五蕴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一一去探究的话,到底哪一个是
补特伽罗呢?要去探究的话会有困难。譬如从色蕴的相续去找补特伽罗,这个色蕴
相续主要是五根习气的形式,如果一一去找,到底是眼根的习气、还是耳根、鼻
根、舌根、身根等等是补特伽罗?其实都很难说任何一个是补特伽罗!同样地在受
蕴的相续有三种,即乐受蕴的相续、苦受蕴的相续、舍受蕴的相续,若一一去找,
也没办法指出其中任何一个是补特伽罗。同样在想蕴、行蕴等去找,也没办法指出
哪一个是补特伽罗。
如果是识蕴的第六意识,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第六意识有颠倒的,例如
实有执、烦恼等,也有不善不恶无记性的第六意识,以及善的第六意识,到底哪一
个才是补特伽罗?很难说!第六意识的相续有很多种类,例如恶的、无记性以及善
的,这些跟外缘很有关系。例如当遇到讨厌的对境,这时的第六意识就会跟瞋心所
相应;遇到悦意境时,第六意识就会跟贪心所相应;如果是闻法时,第六意识就会
跟信心所相应,对众生起悲心时,第六意识就会跟悲心相应,那么跟哪一种心所相
应的第六意识才是补特伽罗?这很难确定!
接下来看想蕴,想蕴是心所,它主要是伴随着心王,所以如果心王没有时,
就不会有想蕴。刚刚找心王里面的第六意识,找不到补特伽罗,所以第六意识不是
补特伽罗,同理想蕴也不是补特伽罗,所以第六意识是补特伽罗的讲法是站不住脚
的。
底下要考虑的是,五蕴的聚合或者五蕴的相续是补特伽罗,这个是毗婆沙宗
一直到自续派,扣掉唯识的真相派都承认这样的讲法。如果照刚刚第六“意识”
是补特伽罗的讲法,跟“唯五蕴的聚合体”是补特伽罗这两种讲法比较,“唯五蕴
的聚合体”比较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接受。但是无论是“蕴的相续”还是“唯五蕴
的聚合体”是补特伽罗,从应成派的观点来看,都会被理所违害,究竟来讲还是
站不住脚,这样的讲法是自续派以下暂时的讲法,以应成派的观点,不是究竟的
安立。
整个来讲,承认“蕴的相续”是补特伽罗,还有第六“意识”为补特伽罗,
以及之前毗婆沙宗提到“唯五蕴的聚合体”是补特伽罗,这个从自续派到毗婆沙
宗,扣除唯识的真相派,这三种讲法其实他们都是承认的,以上是有境里面的补特
伽罗的说明。
底下谈认知:认知可以分两类,量的认知跟非量的认知,这也是四部宗义所
认同的,但是他们的解释还是有些不同。譬如对量的看法或者定义,经部宗、唯识
宗、还有自续派,这三个宗派是一样的,都是“新的、不受欺诳的认知”。毗婆沙
宗对于量的定义是“新的不受欺骗者”,不加认知的原因是,他们认为量未必是认
知。如果是应成派,对于量的定义就是“不受欺骗的认知”。
经部宗、唯识宗、自续派对于量所下的定义是“新的不受欺骗的认知”,这
个定义其实有三个重点:第一个“新的”,指的是最初的意思;第二“不受欺骗
或者是不受欺诳”,指的是了解对境的意思;第三“认知”是指它属于心识这一
类。了解对境的认知有两类,一种是新了解对境的认知,一种是了解已经了解对境
的认知。如果是新了解对境的认知才是量,了解已经了解对境的认知就不是量,而
是再决知。
内容有提到“新的、不受欺诳的明了”就是量的定义,在这个定义当中有提
到三个部分:第一“新的”,第二“不受欺诳”,第三“明了”。定义的这三个部
分,都有它们各自的意涵,其中“新的”是为了要排除掉再决知是量,因为如果
这个定义没有加上“新”的,光是“不受欺诳的明了”,那么再决知也可以符合
这个定义,为了把再决知排除掉,所以加上“新的”。
如果定义只有“新的明了”,而没有“不受欺诳”,那么伺察意也会变成是
量,所以为了要把伺察意排除的缘故,除了一跟三之外,还要有第二个条件“不
受欺诳”。“不受欺诳”是明确的了解对境的意思,而伺察意并没有证境,因此加
上“不受欺诳”,就可以把伺察意排除掉。伺察意虽然不是量、不是新的了解对境
的认知,也不是再决知,但是它是一个好的认知,特别是对于初学佛法者,会经常
应用到的认知,即使它不是量,但是它是一个比较正向的认知。
譬如,我们认定有前世、来世、相信有三宝、相信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
等,这些心态它还不是量,因为没有证,它也不是再次了解的再决知,但是这种心
态都是属于比较正面的,是符合事实的认知,这些都属于伺察意的范畴。因为如果
是再决知,表示真的已经了解到前后世、三宝以及二无我。以目前这个阶段,我们
可能还没有真的了解到这些内容,但是仅仅是伺察意,就足以让我们去修法、行善
等,在很多方面都有助于我们,所以现阶段对于我们是很有利的一种心态。
一般人对于前后世、三宝、空性、细微的无常,只能说是一种承认、相信、
认定的层次,并没有达到真正了解的阶段,这种心态都属于伺察意。伺察意还是受
到欺诳的,即没有真正地了解。在认知的七项分类中,伺察意它不是量,也不是再
决知,但是它也不是颠倒知,因为它是属于符合事实的一种认知。
在量的定义中,经部宗加上第三个“明了”这个部分,主要是要排除掉毗婆
沙宗认为的净色根(具色根)是量,也就是说经部宗要让毗婆沙宗知道,如果要
符合量的话,一定要是认知而不是物质,或说不能够是色法。而应成派虽然也会区
分量与再决知,但是他们认为再决知仍属于量的范畴。总之,应成派认为再决知还
是量;自续派、唯识宗、经部宗认为再决知不是量。而且量一定是认知,毗婆沙宗
认为量未必是认知,他们承认前五根也是量。
量的分类:四部宗义都将量区分成现量与比量。现量是一个认知,在了解对
境时,它可以现前的了解到对境,而不需要透过理由。比量的认知,没办法现前看
到或者了解对境,它必须透过理由才能了解对境,这样的讲法是四宗所共的。
现量的对境是色、声、香、味、所触这五种境,这五种境在了解的时候,不
需透过正确的理由,只要透过前五根就可以直接认识或者现前的认识。但是除了
色、声、香、味、所触这五境之外的其它境,就没办法透过我们的前五根直接现前
的认识,譬如前后世、空性、微细的无常、解脱、成佛等,这些境虽然存在于所知
当中,但是对凡夫来讲,没有办法一开始就用现前的方式直接了解,必须透过理由
才能够了解,所以这些境就是属于比量的对境。只有证得圣者的果位,才能现前的
了解这些境。刚开始都必须透过正确的理由,所以这些对境都是属于比量的对境。
正确的理由(正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透过事物的力量,一般讲的事势正理
;第二类是信许正理,像业果一般是要透过圣教去相信的,所以它主要是透过信许
正理去了解。
比量的来源,还是可以追溯到现量,也就说比量来自于现量。譬如,当要透
过比量了解瓶的无我或者无实有时,首先必须透过现量成立瓶的存在,假设已经用
眼根现量成立有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思维瓶到底是有我、无我,还是实有或
是无实有,这些牵涉到前面所提到的事势正理,假设透过事势正理成立瓶的确是无
实有时,此时即得到了解瓶无实有的比量。
仅仅证得比量还不够,必须要不断的串习熟悉它,而且在熟悉的过程中,还
要有很多其它心来辅助,如六度的心、出离心、大悲心等,主要是透过福德资粮来
辅助了解瓶无实有的心,直到了解瓶无实有的比量,已经清晰到能够现观瓶无实有
时,即转变成现量,这时的现量就是瑜伽现量,此时才有办法断烦恼种子等。换言
之,先透过眼根现量成立瓶的存在,再透过事势正理成立瓶的无实有。意即借由一
般的现量引出比量,然后比量透过串习转成瑜伽现量,这种讲法虽然是经部宗的宗
义,但是其余四部宗义的讲法也是一致的。
现前知的定义:“已离分别且无错乱的明了”,这个“明了”就是认知。这
种定义只有经部宗会这样讲,唯识以上的宗派则有所不同。在这个定义里,毗婆沙
宗会把“明了”拿掉,成为“已离分别且无错乱者”,因为他们认为五根也可以
属于量,五根也可以了解境,不一定要认知。
唯识宗以上,他们会把无错乱拿掉,成为“已离分别的明了”,因为唯识宗
以上,认为凡夫的现前认知 ( 现前知 ),必是错乱。所以经部宗对于现前知的定
义,并不是四部宗义所共的,因为它跟毗婆沙宗以及唯识宗以上都不一样。以经部
宗的观点,把雪山看成蓝色的眼识,以及把一月看成二月的眼识,还有看见幻化象
马的眼识,这些虽然是离分别,但是它们是错乱的,都不符合现前知的定义,所以
经部宗光是“已离分别的认知”,还不能视为现前知的定义。
底下要谈的是:已离分别(无分别)跟有分别。无分别里面可以有正确的认
知跟颠倒的认知这两类,颠倒的认知就如把雪山现为蓝色的眼识,它属于无分别的
颠倒认知;而正确的认知,例如看见瓶的眼识等,这两类都属于无分别的认知。
无分别认知有一个特性,就是境在认知当中呈现时是非常清晰的,不论境
有没有颠倒,即使把白色雪山现为蓝色的颠倒眼识,这个蓝色雪山所呈现出来的还
是很清晰。有分别认知的特性是,境在认知当中呈现时是非常不清晰,例如当把眼
睛闭起来时,透过第六意识去呈现瓶的颜色、形状时是非常的不清楚,并不像用眼
睛看到的那么清楚。
总之,无分别的认知可以分成错乱跟无错乱两类,错乱就像刚刚所讲的雪山
现为蓝色的眼识,还有把一月看成二月的眼识,这些是属于无分别错乱的认知。无
分别无错乱的认知,就像看见瓶或色法的眼识,这些才属于现前知。
无分别跟分别的情况,再举例说明:比如先用眼根看瓶,产生看见瓶的眼
识,之后就会想这个瓶是好看或不好看,还是大的或小的,这种心是属于分别心,
分别心在想的过程,境没有像之前眼识所见的那么清晰了。
在分别的认知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分别认知都要断的,譬如属于烦恼的分别
认知是要断的,但是如果像出离心、菩提心、大悲心,慈心、信心等,都属于分别
心,这类的分别心是要修的。譬如五道中的资粮道跟加行道行者心续当中的这些功
德,几乎都是属于分别的认知,当然也有无分别认知,如某些资粮道跟加行道行者
可能有神通,神通一定是无分别认知,除了这些有神通的资粮道跟加行道行者之
外,他们心中的功德,绝大部分还是属于有分别的。
从凡夫一直到第十地菩萨的前五根,它的体性都不会是道的体性,只有成佛
之后,前五根才会成为道的体性,所以成佛之前,五根是一般的五根,没有办法成
为道的体性。
现量的定义:除了现前知刚谈的这三个部分以外,还要加上“新的”以及
“不受欺诳”这两个,格西说在现量的定义加上无错乱也可以,不加也可以。也就
是在前面的现前知的定义,再加两个条件。为什么在现量的定义中不需要特别去提
无错乱呢?因为新的、不受欺诳这两个条件里面,其实就包含了无错乱,所以不需
要特别讲。在现前知的定义加上无错乱,主要是要排除掉雪山现为蓝色的眼识,或
者说一月现为二月等这些无分别颠倒识。而现量里面“新的”、“不受欺诳”这两
个条件,就足以把无分别颠倒知的情况排除掉,所以即使不加不错乱也可以。在一
般专门谈心类学的教科书里面,会加不错乱在里面,就是“已离分别、不错乱而
且是新的、不受欺诳的明了”这五个条件。而至尊法幢会把不错乱去掉,即使去掉
这个,定义还是没有问题,就像刚刚讲的“新的、不受欺诳”这两个条件,就足
以排除掉无分别颠倒知的这种情况。
无论是现前知或是现量的定义,讲到定义其实就是讲其意义,定义的内容跟
术语本身必须要有八周遍门的关系:“是”的两组,“非”的两组、“有”的两组,
“无”的两组,总共有八个。以现量的术语跟它的内容为例,如果 “是 ” 已离分别
且新的、不受欺诳的明了(内容),则必然“是”现量 (术语);若“是”现
量,则必然 “ 是 ” 已离分别且新的、不受欺诳的明了,这是属于“是”的两组。
同样“非”也是如此,若“非”已离分别且新的、不受欺诳的明了,则必然
“非 ”现量;若“非”现量,则必然“非”已离分别且新的、不受欺诳的明了。
底下“有”的两组,“无”的两组也是以此理类推。这就是所谓的八周遍门,也就
是说定义的内容跟术语就要符合八个周遍门的关系。
之前提过事物的定义是“发挥功用者”,所以事物跟“发挥功用者”也必须
有这八个周遍的关系。同理,“定义的定义”或者“名相的定义”等,定义的术语
跟定义的内容也要有八周遍门的关系,术语跟术语定义的内容也要有八周遍门的关
系等,总之,定义的内容跟术语之间都要有八周遍门的关系。
现量的分类,经部宗会有四种,毗婆沙宗则只有三种,主要是有没有承认自
证现量,经部宗有承许,毗婆沙宗不承许。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两宗对现量分类的不
同,经部宗现量分成自证现量、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四个。
今天继续看(经部宗)有境的主张方式里面的“现量”(P.84),以及它的
四个分类。分类的第一个,因为毗婆沙宗不承许自证识,所以他们没有承许自证
现量,因此在毗婆沙宗现量只有三类,而经部宗因为承许自认识,所以有四个现
量,亦即: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四部宗义中承许自证现量的
宗派有经部宗、唯识宗、中观瑜伽行自续派。
自证现量定义:“唯朝向内,且已成为能取的一部份已离分别、新的、不受
欺诳的明了”。这里的能取是指认知,格西举了一个例子:以眼识来说,眼识它就
是认知,就是这里所说的能取。眼识它所见的境,就是色处,眼识看色处,而这个
色处相对眼识而言是外在的法,所以眼识是朝向外看的认知,所看的是外在的色
处。
主张有自证分的宗派,认为眼识还要有一个能够经验眼识本身的识,这个识
被称为自证识,自证识能经验到眼识本身。自证识它不能往外看到色处,而眼识能
看到色处。自证识它的境是眼识,而不是外在的色处。所以这里提到“唯朝向
内”,也就是自证识它所经验的是眼识本身,因为眼识并不是外在的色处,所以自
证识是朝向内。而加上“唯”是指它只能经验到眼识,而不能经验到外在的色处。
换言之,它只能朝向内,不能朝向外。
同理,耳识的对境是声处,耳识也是朝向外的认知,同样的耳识也有经验它
的一个识,经验耳识的识是自证识,经验耳识的自证识它也只能朝向内,它不能朝
向外去了解外在的声处。其它的识也一样。无论是正确的识或颠倒的识,都有能经
验到它们的自证识。如果是颠倒的识,它们对于境的了解是颠倒的;如果是正确的
识,它们对于境是如实的了解。这些无论是对外境正确或颠倒了解的识,都属于往
外看的识。
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都是属于朝向外面的识,这些都有可
以经验它们的识,这个识是自证识,它是朝向内的识,所以自证识只能经验识,而
且是经验朝向外的识,不能经验外在的境。不论朝向外的识有多少,必定就有多少
个能经验这些朝向外的识的自证识。换言之,每一个识都会有伴随着一个能经验它
自己本身的自证识。
如刚才说的,眼识能了解到外在的色,而经验眼识的自证识,只能了解眼
识,不能了解外在的色,所以经验眼识的自证识是唯朝向内,“唯”的意思是指它
只能经验到眼识,而不能经验到外在的色。
定义的第二部份提到“已成为能取的一部份”,这个“一部份”主要是要说
明自证知的特性。自证知它既不是前五根识也不是第六意识;也不是心王,也不是
心所,但它是认知。所以这里的“能取之一部份”这样命名的原因在这里。排除
它是根识、意识,心王、心所,但是它是识、它是能取,能取的一部份。这里的一
部份在藏文里面,可以理解成特殊的能取,特殊是指排除根识、意识、心王、心
所,这种情况。
接着谈定义里面的“已离分别”,因为现在谈的是现量,现量在经部宗的定
义是“无分别或已离分别、新的、不受欺诳”。“新的”跟“不受欺诳”是量的定
义,“新的”是最初的,“不受欺诳”是有了解境的意思。
这里所下的定义是“自证现量”的定义,所以一定要有“新的、不受欺诳”
这二个条件。假如是“自证现前知”的定义,当中的“新的”跟“不受欺诳”就
可以拿掉,定义成为:“唯朝向内、且已成为能取之一部份的已离分别的明了”,
这就是自证现前知的定义。如果是自证现量则一定要加上“新的、不受欺诳”这
二个条件。
总之,自证现量定义中的“唯朝向内”表示自证现量它所经验的是识,而不
是外在的境;“已成为能取的一部份”是指它不是根识、意识、心王、心所的一种
特殊的能取;“已离分别”是指排除它是分别,而是无分别;“新的、不受欺诳的
明了”为量的定义,所以符合这些条件为自证现量的定义。
自证现前知有三种分类:1. 已成为量的自证现前知,这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
自证现量。2. 已成为再决知的自证现前知。3. 已成为显而未定知的自证现前知。如
果依自证现前知而区分,有属于量的自证现前知、再决知的自证现前知、现而未定
知的自证现前知这三种情形,现在所说的是属于量的自证现前知,这是自证现量。
属于量的自证现前知,就像第一刹那或者说新了解他证知(往外看的认知)
的自证知,这个认知本身是自证现量或说属量的自证现前知。当新了解他证知他证
知的认知到第二刹那时,就成为属于再决知的自证现前知,这时候它已不是量了,
因为到了第二刹那时的了解,只是再次了解而己,并不是新的了解。如果一个自证
知,它经验到他证知,而且这个他证知的行相也在这自证知内呈现,但是只有呈
现,自证知本身并没有如实的了解到所经验认知的体性,亦即唯有呈现,但是并没
有如实了解时,这种自证知为显而未定的自证现前知。
自证现前知,只有这三分类,它不会有颠倒知、犹疑知的情形。但是,眼识
除了有量的眼识、再决知的眼识、显而未定眼识之外,还会有颠倒识的眼识,这个
是跟自证识不一样的地方,它多了一个颠倒的眼识。同样耳、鼻、舌、身、意,这
些都可以类推。虽然自证识在这里只有点到为止,但是自证识没有那么容易了解,
在经典里面,佛并没有亲口说明自证识这样的术语。自证识的术语主要来自经部
宗、唯识宗、瑜伽行中观自续派,他们透过推论而安立的,这点在其他的宗派有不
同的看法,特别在中观宗的论里面。因为它是理论推论出来的,在其他宗派有不同
看法,这表示它不容易了解,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根现量定义:“依于自己(根现量)不共的增上缘具色根(或净色根)之后
所产生的已离分别、新的、不受欺诳的明了”,这个“明了”就是“认知”,这个
是根现量的定义。
“根现量”与“有为法”有点关系,有为法依藏文之意是“聚集而造作出来
者”。聚集主要是因缘的聚集,而且这个因缘的聚集,也不是由一个因或一个缘或
者因缘二个就可以造作产生出来,而是要由许多的因缘聚集之后,才能产生出来
的,这才是有为法。一切的事物都有赖于许多的因缘聚合才能产生出来。譬如外在
的农作物,要产生这些农作物它必须要有因缘,因是农作物的种子,缘是种植种子
的土地、水分、肥料、温度这些都是缘,必须要有这些因缘的聚合,之后才能长出
外在的农作物。
眼识也是如此,眼识的产生,有赖于因与缘。眼识产生的因是过去的烦恼为
动机去造业,造了业后到第二刹那,业以习气方式存在我们心续当中,这些主要是
因,而后在这世当中,碰到一些缘之后,我们就产生看到某种东西的眼识。所以若
是只有过去的烦恼,还有业与业的习气,而没有目前的缘,现在也不会产生眼识;
反之,只有目前周遭的这些缘,而没有过去的烦恼、业等,也没有办法产生眼识,
而是要把因与缘全部聚集在一起,才有办法产生眼识,这道理是类似的。
有为法需要许多的因缘聚合才能产生,这跟现在谈的根现量是有关系的,我
们在讲根现量的时候,可能要先谈到根识,根识是前五根识(眼、耳、鼻、舌、
身),也就是扣除第六意识之外的前五个识。讲到前五根识时,同样要有因,也就
是过去的烦恼与业,还要有这一世的缘,这个缘里面有一个不共的增上缘,这个不
共的增上缘,主要是决定前五根识每一个之间有不同作用的不共的缘。例如,眼识
只能看见色不能听声音,耳识只能听声音不能看到色等。主要由不共增上缘来决
定,眼识只能见色无法听声;耳识只能听声无法见色。
前五根识每一个识都有其各自不共的增上缘,眼识的不共增上缘是眼根,耳
识的不共增上缘是耳根,鼻识的不共增上缘是鼻根,舌识的不共增上缘是舌根,身
识的不共增上缘是身根,这五根是决定五识只能证到某些境,而不能证到其它境,
作用在此。这五根都是色法,当一个人死亡时,前五根识皆会停止,前五根识会转
成习气的形式来到下一世。前五根也是如此,它会转成习气的体性而后到来世,所
以相续并没中断,只是并不是以活着时前五识的形态,而是以习气的形式继续到来
世,前五识与前五根都是如此,都是会转成习气的形式到下一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