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四部宗义15

楼主: FHShih (hou)   2021-04-04 13:33:36
洛桑却配格西 教授
认知有“量”跟“非量”,属于量的认知有两类;非量的认知有五类。其
中非量的认知前四类— 再决知、颠倒知、伺察意、犹豫— 已经谈完。现在看
第五个“显而未定知”。它的定义若照藏文的顺序,应该翻成:第一个是“无
法确定自境”,第二个是“自境虽清楚显现”,第三个是“不错乱”的明了。
也就是除了明了之外,主要有三个部份:第一个“无法确定自境”,意思是指
没办法了解自境;第二个“自境清楚显现”是说境本身可以清楚显现,这是说
明它不是有分别的;第三个是“不错乱”,也就是没有错乱的成份在里面。
底下看它的区分,顺便判断它实际的例子。若予以区分有三:1. 属于显而未
定知的根现前,2. (属于)显而未定知的意现前,3. (属于)显而未定知的自证现
前。从这三个区分就可以了知,若是显而未定知必是现前,亦即它一定是无分别、
无错乱。
“属于显而未定知的根现前”之实例是:眼睛沉溺于美色时,听声的耳识。
字面上虽然提到的是眼睛或者眼识,但其实还要有注意美色的意识,所以除了眼
识,还要有意识去辅助。眼识跟意识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美色,这时虽然听到声
音,但是没有办法确定,这时候的耳识是属于显而未定知的根现前。也就是在这个
耳识当中,声音虽然很清楚的呈现,但是耳识因为没有第六意识去辅助、确定了解
它,因此即使声音在耳识当中清楚呈现,还是无法了解,而且这个声音也没有错乱
的成份在内,这样的耳识属于显而未定识的根现前。
这个例子也可以把它换过来,假设把眼睛改成耳朵或者是耳识,耳识跟意识
的注意力,全部沉溺在悦耳的声音时,这时看见色的眼识,也是显而未定知的根现
前。换言之,眼识没有意识辅助,所以眼识所呈现的色法,虽然清楚地呈现,但是
没有第六意识辅助、并确定,所以即使眼识呈现的色法是清楚的,还是没办法被了
解,再者它也没有错乱的成份在内,这个时候,见色的眼识就变成显而未定。如果
把里面的内容互相对调,那么刚刚提到的情况有两个,根识有第六意识与没有第六
意识的辅助,没有被第六意识辅助就变成属于显而未定的根现前。
又如看到一样很喜欢的东西,而后对它起贪著,这时贪着心就会不断的忆念
这个东西,这时候的忆念,其实是一种分别心,若将这个忆念的分别心带到听法的
场合,此时耳识虽然听到了说法者在说法,但是没有办法确定所听的法到底是什么
内容,因为整个第六意识都在注意之前所贪著的东西上,这时候的耳识也是属于显
而未定的根现前。
这里提到“沉溺于美色”,“沉溺”要理解成特别的贪著,而不只是稍微贪
著而已,是整个心好像贴在这个美色上,所以有强弱的差别,因为如果只是稍微的
贪著,听声的耳识或许还可以知道所听的声音是什么,但是因为整个眼识配合第六
意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美色上,这是沉溺的意思,亦即特别贪著的意思,
这时候听声音的耳识会听到,但是不了解。
第二个分类“显而未定知的意现前”,实际的例子是凡夫心相续当中,取色
等五境之意现前。一般凡夫是指没有神通的凡夫,在他的心相续当中会有产生意现
前的时候,但是他却不晓得。
意现前,其实是无分别的第六意识,而且是不错乱的。我们说第六意识有有
分别跟无分别,凡夫的第六意识里面能够了解到对境的,多半属于有分别的第六意
识。无分别的第六意识,也就是这里所讲的意现前,它有产生,但是凡夫不晓得。
再回到这个例子:凡夫心相续当中,取色等五境之意现前,色等五境是指色、声、
香、味、触,取这五个境的意现前,这表示有五个意现前,因为境有五个,所以会
有取色的意现前一直到取所触境的意现前这五个意现前,在凡夫的心续当中,都是
属于显而未定的意现前。
这五个意现前是如何产生的呢?在讲这五个意现前的产生之前,可能要先知
道,它的产生与根现前有关系。譬如说:看见色的眼识之取色根现前,假设这个色
是美好的色,这时候看见色的眼识之后,会产生知道或者去执这个色是美好的分别
心;反之,假设这个色是丑陋的色,接着就会产生执色是丑陋的分别心;如果现前
眼识所见的是白色的色法,那么这之后就会产生确定这是白色色法的分别心;如果
现前眼识所见的是红色的色法,那么这之后所产生的分别心,就是确定这是红色色
法的分别心,也就是说在眼识之后,会产生一个确定或者去执对境是什么的分别
心。
刚刚这种情况,说在眼识之后会产生分别心,实际上在眼识跟分别心之间,
还有很短的一刹那,也就是所谓的时边际刹那这么短时间的意现前。譬如:取色的
意现前,它会介于之前的眼识跟后来的分别心之中产生,而这个时间非常短暂。取
色的意现前,是连结之前的根现前与后来分别心的一个心识,但是它时间很短,只
有一时边际刹那。
所以看见色法的眼识跟后来的分别心之间,会有一个时边际刹那这么短时间
的取色意现前。因为它是属于无分别心,是第六意识的意现前,因此对境的色会清
楚的呈现,虽然是清楚的呈现,但是它停留的时间非常短,只有一时边际刹那,对
凡夫来讲,还没有办法了解它;假设凡夫能了解得到,那就不是凡夫了!所以一般
凡夫是无法了解这样稍纵即逝的意现前,因此对凡夫来讲,这是属于显而未定的意
现前。
假设境是声音,那就是取声的意现前。也就是听声的耳识,在它随后产生的
执声音的分别心之间,也是会有一个时边际刹那取声的意现前,因为时间非常短的
缘故,这个意现前也没有办法了解到声音这个境,但是声音会在这个意现前当中清
楚呈现,所以这个意现前对凡夫来讲,也是属于显而未定的意现前。
假设意现前能够了解到所取的色或者是所取的声,那么就有办法了解细微的
无常。但是对凡夫来讲,没有这个能力,凡夫没有办法透过一时边际刹那的意现
前,了解到色或声音,凡夫只能透过比量了解这么短时间的色跟声音,无法透过现
量了解。
《俱舍论》提到,时间最短的情况就是刚讲的时边际刹那,累积一百二十个
时边际刹那,就是一个彼刹那单位;彼刹那再乘以六十,就是须臾单位;须臾再乘
以三十,就是所谓的顷刻;顷刻再乘以三十,就是一天(日);再乘以三十就是
月;月再乘以十二就是我们所说的年,这是《对法论》所讲的时边际刹那跟它所
累积起来的时间之间的一个关系。
看见色的眼识也有属于显而未定的部份,例如:相对于形状跟颜色来讲,眼
识是量,因为它有了解形状跟颜色。但是如果相对于这个色法上的不同性质,像细
微无常或是所作性这些细微的特质,眼识不是量,而是显而未定知。因为这些细微
的无常、所作性,它虽然也会像形色、显色同时呈现在眼识当中,而且是清晰的呈
现,但是眼识却无法了解它们,所以此时的眼识不是量,只是显而未定。
以看见手表的眼识来讲,因为在眼识之后所引生的执手表的分别心,它可以
了解到手表,因此看见手表的眼识是量,它可以由后面的分别心,了解手表这个对
境,但是呈现在看见手表眼识当中的其它细微特性,它没办法了解,所以眼识本身
对于这些细微的特性是显而未定知。这个可以从后来的分别心能不能了解而决定,
假设后来的分别心可以了解手表,那么前面看见手表的眼识就是量,但是后来的分
别心没办法了解到手表上的其它特性,所以对于其他特性来讲,看见手表的眼识就
不是量,因为后面的分别心也没办法了解到这些细微特性。
底下看第三个(2–5–3)属于显而未定知的自证现前,谈到这里就要牵涉刚
才的例子,对一般凡夫来讲,取色的意现前一直到取所触境的意现前,这五个意现
前,都有能够经验到自己的自证现前。换言之,取色的意现前本身有一部份能够经
验到自己,这个部份就是自证现前;同样的取声的意现前里面也有一部份,可以经
验到取声的意现前本身,这就是经验取声的意现前的自证现前,一直类推到取所触
境的意现前。
总之,自证现前是以有境意现前为它的境而去经验。在刚提到的经验取色意
现前的自证现前当中,取色意现前出现的时间只有一时边际刹那,由于时间太短
了,一般凡夫的自证现前,没有办法了解到他所经验的取色意现前,凡夫没有现观
无常的能力,因此在自证现前当中,这个取色意现前虽然有清楚的呈现,而且是不
错乱的,但是自证现前却没办法了解它,所以这个自证现前本身,也是一个显而未
定知。针对以上这三个分类的实例,然后再配合原先的定义去思惟,慢慢的就能够
有一些了解与体悟。到此为止,已粗略地介绍了非量的认知。
在心类学的七项分类里面,纯粹是无分别的有两个,纯粹是分别的有三个,
兼具分别无分别的有两个。唯是无分别的是现量与显而未定识,这两个不仅都是无
分别,而且因为都是无错乱,所以这两个都属于现前。如果是比度、犹豫、伺察意
一定是有分别的;颠倒知跟再决知,则都各有分别无分别,所以有所谓分别的颠倒
知、无分别的颠倒知跟分别的再决知、无分别的再决知。
举例说,无分别的颠倒知,就是把雪山看成蓝色的眼识;分别的颠倒知,就
是把声音执为恒常。无分别的再决知,像现前知的第二刹那,这是属于无分别的再
决知,如果是比度的第二刹那,这是属于分别的再决知。
认知的部份已经谈完,底下要谈“有境”的三个区分,第一个是士夫,士夫
是指补特伽罗;第二个言语,指的是能诠声,能够表达意义的声音;第三个是认
知,量要改成认知。
“有境”这个词,一般是跟“境”相对,“有境”是主,“境”是客,一个是
主体,一个是客体。“有境”顾名思义,从藏文来看,一定有它的对境,如(1)
补特伽罗(士夫)可以了解或者看见他的对境;(2)能诠声可以表达它所要表达
的对境;(3)认知可以认识到它的境。所以补特伽罗、能诠声、认知都有它所要
认识或者要表达的境,因此这三个都叫做“有境”。
“有境”再加上一个量的话,就是所谓的“有境量”。“有境量”也可以分成
三类,就是(3–1)士夫量、(3–2)言语量、(3–3)认知量。其中的“士夫量”
是指我们的导师— 本师释迦牟尼佛,事实上十方三世诸佛都可以称为士夫量,要
成为士夫量的补特伽罗,必须是不堕党、非常客观,不论其想法或言行都非常值得
信赖,这样的人才符合士夫量;“言语量”如四谛法轮,它所要表达的所诠必须完
全合乎事实;“认知量”就是我们之前谈到的七项分类中,属于量的觉知的现量跟
比量。到此为止,已经将经部宗七个科判当中的第五个科判,有境的主张已经说明
完了。
2.6 对无我的主张
底下看第六个科判,(2–6)无我的主张:对于无我的主张,经部宗跟扣掉
犊子部的毗婆沙宗其实是一致的。从四部宗义来看,扣掉犊子部的毗婆沙宗、
经部宗、唯识宗,一直到自续派,这四个宗派将补特伽罗无我,分成粗品的补
特伽罗无我( 常、一、自在空) 跟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 独立之实质有空),四
个宗派对于这两种的补特伽罗无我看法,其实是一样的。他们主张的粗品的补
特伽罗无我,里面要否定的有三个,也就是有三个所破:补特伽罗为“常”是
第一个所破;补特伽罗为“一”是第二个所破;补特伽罗为“自在”是第三个
所破。
从这三个所破来看,如果补特伽罗为“常”表示补特伽罗不会生灭、不用观
待生灭的,但实际上补特伽罗是观待生灭的,所以补特伽罗为常是要否定的,因此
补特伽罗为常空,这个空就是要否定补特伽罗为常,因为根本没有这种不会生灭的
补特伽罗。
第二个所破是补特伽罗为“一”,一的意思就是它不用观待部份,可是实
际上补特伽罗不仅要观待部份,而且必须观待许多的部份聚集,才能安立出来,
所以补特伽罗为一的情况也是要否定的,因此补特伽罗为一空,就是空掉补特
伽罗为一,或者是空掉补特伽罗不观待部份这一点。
第三个所破是补特伽罗为“自在”,自在的意思就是不观待因缘,如果观
待因缘就是他自在,就是自己没办法自主而为他自主,实际上只要是有为法,
一定是依赖因缘、观待因缘的,意思是指被因缘所主宰。一个有为法的好坏,
其实都是受因缘所控制、所主宰。换言之,因缘“他”所自在,这个“他”指
的是因缘。既然补特伽罗属于有为法的范畴,所以它也一定受到因缘的主宰,
没有办法自主,所以把补特伽罗为“自在”空掉,是补特伽罗为“自在”空。
有为法跟依他起性是同义词,这样的讲法从毗婆沙宗到应成派都一样,只要
是有为法就是依他起性,就是自己无法主宰,由他所主宰。这个依他起和由他所主
宰的“他”是指因缘。换言之,一切有为法是观待因缘的,没有办法自己靠自己,
是由其他因缘所决定。譬如大部份的人死了,都要投生善趣或者投生到恶趣,这些
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而是由因缘决定。这里的“因缘”指的是业等,而决定来
世是生善趣还是堕恶趣,因此这个情况也是属于依他起,或者说是属于他主宰。
接着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是指补特伽罗为自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空。“自己
能独立之实质有”就是不观待诸蕴的情况下,自己能够成立起来。换言之,补特伽
罗实际上是自己不能独立的施设有,因此补特伽罗为自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空,意思
是指补特伽罗要靠五蕴才能成立起来。
不承认“法无我”这点,类似于毗婆沙宗。大、小乘的宗义,主要是从见解
而区分,小乘宗义只承认补特伽罗无我;大乘宗义不仅承认补特伽罗无我,也承认
法无我。
其次大乘的入道跟小乘的入道,就不是从见解判别,而是从方便,这个方便
主要是指有没有大悲心、菩提心。假设这位行者有大悲心、菩提心,就归类到入大
乘道者;假设行者没有大悲心、没有菩提心,仅有出离心,那么就是入小乘道者。
换言之,入大小乘道的区分在于方便分,方便指的是大悲心跟菩提心,而小乘道指
的是声闻道跟独觉道。
大小乘的宗义是从见解来区分,而入大小乘道是从方便分,因此这样的组合
有各式各样的不同。有大乘宗义入大乘道的情况;也有大乘宗义入小乘道的情况,
意思是说这个行者,可能持的是中观应成见或自续见等大乘宗义的见解,但是却进
入小乘道,因为他没有大乘方便分的菩提心跟大悲心,所以入小乘道。反之,持小
乘宗义见者不仅有入小乘道,也有入大乘道的,这种种的情况都有。总之,大小乘
宗义的区分在于见解,入大乘道跟入小乘道的区分在于方便,这个见解主要是在无
我见,方便指的是菩提心跟大悲心。
2.7 地道的建立
底下看第七个科判,(2–7)经部宗的地道建立,他们提到:三种种姓的行者
在积聚资粮时,是在四个有学道的阶段,因此主张“佛的色蕴”是“佛”,这一
点之前在毗婆沙宗主张佛的色蕴不是佛是不一样的。为什么经部宗认为佛的色蕴是
佛,而毗婆沙宗认为佛的色蕴不是佛?主要是累积资粮的时段,这两个宗派的主张
不同。
三种种姓指的是声闻种姓、独觉种姓、菩萨种姓。这三种种姓的行者在积聚
资粮的时,如果是菩萨种姓主要是为了证得上品菩提,也就是佛果,那他累积资粮
的时间要三大阿僧只劫,这个讲法各个宗义都一样,只是三大阿僧只劫累积资粮,
各在哪个阶段累积有所不同。
毗婆沙宗认为:三大阿僧只劫的资粮累积都集中在资粮道的上、中、下三
品。他们认为资粮累积完后,从加行道的煖位一直到无学道佛果位都在一座完成,
因此这之间的变化,除了认知不断的提升之外,身体还是原来的身体。也就是证得
佛果位的身体跟当初加行道煖位菩萨的身体是同一个,因为这个身体是由过去的业
跟烦恼所引生的,所以是有漏的,因此毗婆沙宗认为佛的身体是苦谛、是所断的原
因在此。
经部宗就不一样,经部宗也认为菩萨要成佛需要三大阿僧只劫,这个时间是
一样的,但是经部宗认为累积资粮的阶段不只是资粮道而已,也包含了加行道、见
道、修道四个有学道,等于说三大阿僧只劫是在这四个有学道所累积的,但是这个
过程里面,佛的身体已经不是凡夫身,所以身体不是苦谛、不是所断,因此成佛之
后的佛身或者色蕴也是佛。
若以独觉而言,他为了自利的解脱在百劫累积资粮,而成就独觉阿罗汉,也
就是中品的菩提。声闻的时间比较不定,可以在二世或者三世里面累积资粮。声闻
为了自利而成就解脱,也就是下品的菩提或者说声闻阿罗汉。
四部宗义都认为菩萨行者,必须在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累积资粮,但是毗婆
沙宗认定,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这尊佛而已,所以他们完全是依据本师释迦牟尼佛
的成佛方式,亦即佛在二十九岁出家,然后六年苦行,三十五岁的时候到金刚座,
这时他已经进入加行道的煖位,然后从进入加行道到成佛是在一座之间完成。因为
从加行道到成佛,这个身体是有血有肉所凑成的凡夫身,所以直到佛的阶段,这个
身体还是没有变,还是有漏身,唯一变化的是他的心,由凡夫的心转变为一切相
智,他们认为这是成佛,但是并没有认为这个色蕴是佛,原因在这里。
以大乘的讲法,也是要配合四道在三大阿僧只劫累积资粮。五道中的前四道
—大乘的资粮道、大乘的加行道、大乘的见道、大乘的修道属于四个有学道。第
五个是无学道,是佛果位。其中有学道中的大乘资粮道、大乘加行道是属于大乘凡
夫道或者说是异生道,到了大乘的见道跟大乘的修道,才进入圣者道,从圣者道开
始直到成佛会有十地。
一般菩萨十地的安立,见道被归到初地,修道是从第二地到十地。其中大乘
资粮道与大乘加行道是在累积第一大阿僧只的资粮;从初地一直到第七地,是在累
积第二大阿僧只的资粮;从第八地一直到第十地,是在累积第三大阿僧只的资粮,
所以整个有学道累积三大阿僧只资粮的情况是这样。
经部宗认为到了佛果位的时候,佛的身、佛的语、佛的意,甚至灭谛这个常
法,以及所有佛心续上所摄的有为法、无为法,全部都是佛,它不会像毗婆沙宗认
为佛的色蕴不是佛,其它的认知才是佛。
以大乘的讲法,到了佛果位时,无论是属于色法的身体、属于声音的语、还
有属于认知的意、甚至还有佛所证的灭谛,所有这些有为、无为的功德都是佛,没
有一个例外。譬如说以佛的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行好,是属于佛的色蕴,包括
祂的手、祂的足、祂的眼、祂的鼻、祂的脸,甚至祂的头发、身上的毛孔,这些都
是佛。
以大乘的讲法,佛在金刚座成佛,只是一个示现而已,事实上在这之前已经
成佛,祂只是十二个事业中的一个事业而已,或者一个示现而已,并不像毗婆沙宗
所认为的是第一次成佛。
“障的建立”及“地道的行进方式”等,与毗婆沙宗类似。之前毗婆沙宗的
讲法,也就是前面的(1-7),这一部份说法是一样的。它分成“具烦恼之障”及
“非具烦恼之障”。“具烦恼之障”是声闻学者还有独觉行者主要的所断;“非具烦
恼之障”则是菩萨行者的主要所断。“具烦恼之障碍”主要是障碍解脱;“非具烦
恼之障”主要是障碍成佛。之前在非具烦恼之障提到了四种,就是对于佛(心续
中)的法等、还有遥远的距离、遥远的时间以及各种无边的分类,对于这些法的无
知,都是属于非具烦恼之障,这个安立都跟毗婆沙宗的讲法一致。
在“地道的行进”里面,主要有智慧资粮跟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主要是细品
的补特伽罗无我见,这个不论是声闻学者、独觉行者或者是菩萨行者都是一样的,
都是适用这个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见,也就是补特伽罗自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空的见
解。
地道的行进方式,除了智慧资粮还要配合福德资粮。如果以小乘的声闻行
者,他的福德资粮是属于下品的福德资粮,所以下品的福德资粮结合他所了解的细
品补特伽罗无我见,在二世或者三世,甚至四、五世里面,就可以证得声闻的阿罗
汉或者说声闻的解脱。
如果是独觉,他的智慧资粮也是了解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见,再结合中品的
福德资粮,然后在百劫当中就可证得独觉的所证,也就是独觉的阿罗汉或说独觉的
解脱。如果是菩萨行者,他的智慧资粮也是了解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而且要结合
上品的福德资粮,然后在三大阿僧只劫当中成就上品菩提,也就是佛果位。
底下补充说明福德资粮分为下品、中品、上品,这个下品、中品、上品,譬
如以供养来讲,绝不是从供养的多寡,或者它的品质好坏来分,而是在于行者的动
机,也就是主要是从行者的想法来分。以声闻的行者来讲,他只想得到自利,为证
得自利的解脱,就感到足够了,以这样的想法来供养,属于下品的福德资粮;如果
是独觉行者,当然独觉行者也是为了自利而求解脱,但是他的想法又比声闻好一
点,所以比声闻略胜一筹的想法去行供养,所累积的福德资粮是属于中品的。
如果是菩萨行者,他是为利众生愿成佛,为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想法
而行供养,所以即使他供养的只是一杯水,这也是属于上品的福德资粮。所以福德
资粮的下、中、上,主要是以想法来区分,以说明完经部宗的宗义。
============================================================================
经部宗的介绍到这边结束 明天会进入唯识宗的部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