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32)止观自性(15)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4-22 23:11:34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奢摩他〉 (32) pg339L3~pg339L4
子二、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
(续)丑三、止观自性
───────────────────────────────────────
【慈尊于《庄严经论》云:“应知诸法名,总集为止道,应知妙观道,思择诸法义。”】
───────────────────────────────────────
■ 解说──(2)
.止观作业的差别:
1.修止时,当专一安住在对境上面时,若把对境放射、散放很多,对于心要专一安住在
对境上面,会是一种障碍。修观时,若是凝聚、专注,譬如把万法收摄为五蕴,这样
对胜观的分析是一种障碍。观的时候,是把对境散开,分析五蕴分成哪些类型的色法
?色法的性质是什么?五蕴各别的性质如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又是如何?等等,
一项一项开启开来,区分清楚、广大分析,除此之外不应当把它专注凝聚收摄起来。
2.止和观,有各别不同的体性和不同的作业。一般止观二品是相违的,是止就不是观,
是观就不是止;初业阶段,修止会妨碍观,修观会妨碍止,而得止观双运时,就没有
差别。最初先成就安止,之后才成就胜观,而后产生止观双运。
3.凡夫刚开始的阶段,止和观的对境有名和义的区别,到了证悟成就,止观双运之后就
没有区别。止观产生双运,安住在对境专注的时候,也可以把对境想得很广大;胜观
去分析检查的时候,也可以把对境收摄起来。一开始的时候这二种情况要区分清楚,
否则对于修止、修观会产生障碍,最初先得到安止,之后才得到胜观,正确逐步地修
习,将来就能生起止观双运的证悟。
■ 初学时,先成就止再成就观,止和观的对境有所区别。在佛心中的证悟有止亦有观,
收摄的部分能了知,广大的部分也能了知。而初修业时,止的对境是什么?观的对境
是什么?是有所区别的,要区分清楚。就安止而言,对境是指名的部分,就胜观而言
,对境是指义的部分,即“应知诸法名,总集为止道,应知妙观道,思择诸法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