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俱舍论自释》缘起支(3)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2-27 07:04:17
轨范诸师(毘婆沙师)释此二句(此有彼有,此生彼生;此二句是十二缘起支之略说
。底下如下说是可以的)为显“因果不断及生,谓‘依无明不断,诸行不断,即由无明生
,故诸行得生’,如是展转皆应广说。”
(“无明支”与“无明”有差别,无明支指十二缘起支之第一支,这只限于凡夫,凡
夫方有无明支,圣者没有无明支,圣者包含小乘初果以上的圣者。而无明之系属,以小乘
言,除了阿罗汉外,其余三果的圣者有无明但没有无明支。也就是说,圣者不会以无明支
为动机去造第二支行支/能引业,既然不造能引业,则能引业的习气不会存在第三支识支
当中。以唯识宗来讲,小乘圣者没有这三支(无明支─行支─识支),但是除了阿罗汉的
圣者外,其余三果之圣者有后九支,名色…六入…乃至老死;这九支是说当一个行者成为
圣者之后,但尚未证得阿罗汉之前,有一些过去造的业还是会因为爱取而成熟,还未到阿
罗汉的圣者还会有受生,这些受生主要是过去能引业的成熟,所以除了阿罗汉外的圣者,
没有前三支但是有后九支,而阿罗汉整个十二支都没有;无明支与无明之区别主要如此)
(十二缘起支之无明支,不论大小乘,就共的来讲都是指补特伽罗我执,如就应成派
来讲,除了补特伽罗我执还包括法我执,都是无明支。因为圣者已现观补特伽罗无我,因
此不会有补特伽罗我执,不会有无明支或补特伽罗我执的动机去造能引业。)
(一般说凡夫以无明为动机而造业,此处之无明指的是十二缘起支之第一支无明支;
而圣者有无明,但不会以无明支去造业,此要区分。一般言以无明去造业主要是无明支,
“无明”与“无明支”要区分。譬如见道位之菩萨,精确的说其有无明但没有无明支,有
无明是因为见道的菩萨尚有俱生之无明未断,见道位只断遍计,但是其没有无明支不会以
无明支去造能引业。故前面所提经文略说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如果指
无明来说主要是指无明支,基于无明支,而不是一般所说的无明。)
(上座同学)有释:“为显因果住(住:相当于“此有故彼有”之“有”;因果的安
住,有因有果;因的相续存在,果的相续就存在){及}生(因生果,有因就会产生果),
谓‘乃至因相续有(藏文:起),果相续亦有(亦起)(因果住),及即由因分生故,诸
果分亦生(因果生)。’”(余师将“起”改成“住”)
(论主破)此欲辩生(起)何缘说住(经文所要表达的生,为何说住呢)?(其实此
中只是用词不同)又佛何故破次第说(不随顺的次第而说。一般顺序是先有生才有住,而
如果照余师将起解释为住,那为何佛要先说住而后说生呢)?先说住已而后说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