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俱舍论自释》缘起支(1)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2-25 13:28:42
以下是末学自听自打的笔记,课程由 洛桑却佩格西教授。
───────────────────────────────────────
《阿毘达磨俱舍论自释》卷第九 (第91讲-缘起支)
所说(尊者望满)四句(主要是“未来法是缘起法非缘已生法”这句)理亦不然,若
未来诸法,非缘已生者,便违契经,经说:‘云何缘已生法?谓无明,行,至生,老死。
(其中“生、老死”属于未来法)’或应不许二(生,老死)在未来,是则坏前所立三际

(大众问)有说(有余师、余部说):“缘起是无为法。以契经言:‘如来出世,若
不出世,如是缘起,法性常住。’”(论主破)由如是意理则可然,若由别意理则不然。
(大众问:)“云何如是意?云何为别意?而(依次)说可然及不可然。”(论主答
:)“谓若意说:‘如来出世、不出世,行等(果)常(恒常)缘无明等起(后后果缘前
前因),非缘余法(不顺因),或复无缘(无因),故言常住’(此处常住指相续不断,
非指不会刹那变化)(注:将常住理解为相续不断的常─并不是具定义的常,具定义的常
是指不会刹那变化;相续不断假名为常。例如有些人的想法和主张比较稳定,可说为常,
但这是相对来说,毕竟其身心状况仍然在刹那刹那改变。),如是意说理则可然;
若谓意说:‘有别法体(异于有为法之外的体性)名为缘起,湛然常住(此指不会刹
那变化的常法),此别意说理则不然(这种讲法应该被驳斥)’,所以者何?生起(缘起
之“起”)俱是有为相故,非别常法(指有别法体的别法、有为法以外的其他法,异于无
常法以外的常法)为无常相(常法不会是具有无常法的特质),可应正理,又起(缘“起
”,有“生”之义)必应依起者(起者指所依,例如起者无明,起为行)立(此必是有为
法或无常法方有如此关系),此常住法(不会刹那变化的常住法),彼无明等何相关预?
而说此法(例如:行)依彼(例如:无明)而立?为彼缘起?又名缘起而谓目(视为)常
(不会刹那变化),如是句义无相应理。(如此缘起本身是常又有起,如此表达内在相违
,无相应理)”
(缘起之义在上部宗和下部宗理解不同,下部宗说实事师认为缘起只适用在有为法、
无常法,由因缘生果之情况,故理解缘起之“起”只有“生”的意思,下部宗并不以缘起
来成立一切无实有,下部宗都是主张有实有的;而中观宗以缘起来成立一切法,包含有为
法、无为法都在内的无实有,或说谛实成立空,此时缘起之解释比下部宗更细微,范围更
广,而下部宗会认为中观宗主张的缘起为不了义说,然中观宗认为此是了义;中观宗对缘
起的理解,一为与下部宗同──因缘产生果的缘起,第一种理解缘起为因缘生果的“生”
,缘起的第二种理解──依赖施设处而起,依赖其他的施设处(命名之基础)而起,这里
的“起”是“成立”之义,不是产生之义,此时缘起的理解适用于一切法。)
(大众问):“此中缘起(梵文:prati(长i)tya-samutpatti(a))是何句义?”(
“缘起”字词表面上看好像是先有缘、再有起,缘起是“依赖、关联”之义,若将缘理解
成前、起理解成后,就无法真正认识缘起的意思,譬如如果把中文的“缘”理解在前,“
起”理解在后,切成时间的先后,就没办法真正了解缘起的意义。)
(经部答):“钵刺底(prati,梵文接头词。相遇、相会之义,因与果相遇或果与
因有连系)是‘至’义,医底界(itya,界-词根)是‘行’(去)义,由先助(接头词
prati)力界义(词根itya)转变,故行(itya)由至(prati)转变成缘,参(sam,接
头词,patta{存在/有})是和合义,嗢(ut,接头词)是上升义,钵地界(藏文:patta
,界-词根)是‘有’义,‘有’(patta)藉合(sam)升(ut)转变成‘起’,由此,
有法至于缘已(发生在前),和合升起(发生在后),是缘起义。”(声论(声明诸师)难
):“如是句义理不应然,所以者何?依一作者(例如:苗芽)有二作用(会遇,起),
于前作用应有已言,如有一人,浴已方食,无少行法,有在起前先至于缘,后时方起,非
无作者(在种子的阶段)可有作用(会遇的作用。以苗芽为例,苗芽是作者,若先发生的
是遇,后发生的是起;种子在前,苗芽在后,而种子与苗芽要相遇,这种情形不可能发生
,两者不可能同在。故此不应理。),故说颂曰:
(芽)至(种)缘(至缘:遇的作用)若{在}起{之}先,(芽)非有不应理(驳斥“
遇”与“起”不同时),若俱(遇与起同时)便坏已(遇已而起),彼(已)应先说故。”
(经部释:):“无如是过,且应反诘声论诸师:‘法何时起?’为在现在,为在未
来?”(自宗:字面表达上有前后,意义未必要前后。譬如太阳一升起,黑暗就破除,这
是同时,但在表达上会说太阳先升上来接着破除黑暗,但实际上太阳升上来的同时黑暗就
破除了。又例如张口睡、闭口睡。自宗问声论:遇已而起、缘已而起的“起”是现在或未
来?)(声论答):“设尔何失?”(起若现在或未来,有何过失?)(经部破):“(
声论)起若现在(正在产生/正)起,(自宗)非已生如何成现?(正在起就不是已生,
所以如何呈现?怎么会是现在呢?)(底下自宗所要问的是,现在起是现在正起?或现在
已起?)(如果是正起就表示还没有起,不能成为现在)现(现在起)是已生复如何起?
已生复起便致无穷;起若未来(若未来‘起’),(a.)尔时(现在)未有(未来未有),何成
作者(未来是作者,起是作用。尔时未有:未来的作者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怎么可以当
作者。)?(b.)作者既无,何有作用?(未来的作者不存在,怎么有起这个作用。)(自
宗)故于起(作用)位(阶段)即亦至缘(遇的作用)。(字面上表达有先后,意义未必
有先后)”
(声论问):“起位者何?”(经部答):“谓未来世诸行正起(朝向于起的阶段、还未
起),即于此位(朝向起的阶段)亦说至缘(遇)。又声论师,妄所安立作者作用,理实
不成,有是作者起是作用,非于此中见有作者,异起作用真实可得,故此义言(缘起),
于俗无谬(藏文:没有办法挑其过失)。此缘起义,即是所说,依此有(因)、故彼有(
果),此生(因)、故彼生(果),(自宗)故应引彼释缘起义(起与遇一起,正生时,
还未生朝向生时,指未来的情况;在因的阶段,果尚未生,果在因的阶段只是朝向于生,
但尚未生;在因的阶段果正生,此正生即是起亦是遇之义),(自宗:缘起即遇已而起,
遇与起表达上虽遇在前、起在后,但意义上指同一个,也就是指正生,果正生,在因阶段
果正生,这个正生就是遇、就是起,下颂前二句之义)故说颂曰:
如(因为)非有(因的阶段果非有)而起(果正生,可把果称为起),至缘(遇)应
亦然,(若因的阶段果生已)生已{再}起无穷,或先有(先因而有)非有(非先因而有/
与因同时)(三、四两句表达若在因的阶段或因之前,果已产生,不管在因之前果已产生
或跟因同时果已产生,此二种皆有无穷之过失。)俱(遇与起同时,或遇之后加个起)亦
有言已,暗至灯已灭(藏文:灯至已暗灭),及开口已眠,若(藏文:或者)后眠应闭(
闭口已眠)(不管开口已眠或闭口已眠,实际上都是先睡着了才开口或闭口,但表达上可
以先讲开口闭口之后方说眠)。”
(上座解):“有执(声论与自宗除外的诸师)更以余义释难,钵刺底(prati)是种种
(藏文:重复)义,医底界(itya)是不住(藏文:可行走)义,不住(itya)由种种(
prati)助故,变成缘,参(sam)是聚集义,嗢(ut)是上升义,钵地界(patti)是行
义,由{参/sam}嗢(ut)为先,行(patti)变成起,此说种种缘和合已,令诸行法聚集
升起,是缘起义。(论主破)如是所释于此(聚集法)可然,眼色各为缘,起于眼识等,
此中种种聚集岂成?”
作者: daoism (......)   2014-02-25 22:5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