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aouz (Dao )
2013-05-21 23:35:56最近因以前的文章,所以有站友寄信跟我讨论,所以有些感想。
对于喜欢看书的人来说,知识是一种障碍。
知识不只是让人有了分别心去分辨,还会少了谦虚的心。
对于喜欢新鲜的人来说,东摸西摸就是一种障碍。
一下这个有趣,一下那个好玩的,就只抱着玩玩的心。
对于不同师承的人来说,每个人的体悟解释不同。
说来说去也只能说自己的立场,实在也没有讨论的可能了。
对于个人来说,自身就是自身的问题。
所以别人的意见即使与自身的认知相左,也可以用于自身的修习的反照。
这样的概念,是中庸的概念,也就是对于外显的反向的省思。
易经是如此,九流十家是如此,佛经也是如此。
遇到事情,
喜欢道家就想老子会怎么做,庄子会怎么做,
喜欢儒家就想孔子会怎么做,喜欢佛家就想佛陀会怎么做。
文字和语言都只是一种“外”的表达,对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对象而有异。
所以当明白“内”的思考逻辑上伦理学的选择,而不是单单字句的背诵。
在破除我执上,推维摩诘经,对于各种想法做法的反思。
在门派差异上,推楞严经,佛问圆通,问有二十五法门。
未加详述,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