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以前的历史有很多怪东西,其中项是一个词依使用人的立场会有不同解释
以下心得不见得非常精确
殿上人公家认为非殿上人的公家是地下人
地下人公家认为地方官与在地领主等是地下人
地方官与在地领主等认为乡民等是地下人
一个地下人各自表述。所以需要依时代、人物、对象、前后文等去判断指的是什么人
国人一词也是同样有时会非常暧昧不明
国人最初是指
住在那个地方的人(国=令制国,住在该令制国的人)
土著之人(先祖代代住在这片土地的人。定居在这片土地的人。当地人)
很罕见的用法是把国民一词写成国人
后来中央把派至地方的国司称为国人
因为朝廷不直接管理令制国中的住民,对他们来说接触、管理的对像是该令制国的国司
庄园制也是同样,对中央的本家・领家来说在地方上的领主・预所也是国人
而对国司来说,国衙领中的住民是国人(但领主・预所不会认为所领中的住民是国人)
到了镰仓时代不常驻镰仓,居住在自家所领的武士被称为在国众
室町时代不常驻京都的守护大名与奉公众也被称为在国众
而在国众又常被称为国众,但国众又常被称为国人,你凉卡好全都混在一起了
在大多数场合国众=国人,这两者的区别就暧昧二字而已,可能有差、但分不太出来
国衙领的住民
守护大名家臣中,在领分土著的武士(住在自己所领)
中世有时地侍、有力名主等也会被算进去
江戸时代也是国持大名的别称,同时也被用来指称当地的侍
日葡辞书
同一个乡里出身的人。在都会中指来自乡里的人。田舎人(乡下人)。
但在现代提到日本中世的国人,通常是指所谓的国人领主
※
二战后永原庆二教授对在地领主制、庄园制、大名领国制等展开研究
奠定了日本中世史形象的基础
当然直至今日一些老学说有受到挑战但在此还是能拿来参考一下
永原教授的守护领国制的展开中定义了国人・国众
国人是与“外来的”或“从上”而来的统治者相对,指那些土生土长的、属于囯的,在
地方建立了稳固势力的人,开始超越了一庄一乡的范围,具备了“国”规模的视野与行
动范围
永原教授把国人分为两类
镰仓以来在地方上树立了卓越地位的地头阶级领主层
庄官=刚强的名主层,在内乱开始时参与了领主制的形成
而今日的国人领主制研究比较倾向,上述中的前者是国人领主、后者是土豪
此视点应该主要是依据镰仓・室町幕府会以在国众=国众=国人,来称呼这些地头领主
考虑到地域差别的话,情况会更加复杂
室町・南北朝时代,源頼朝及镰仓幕府时代任命的地头・新补地头等已被视为在地势力
而到了战国时代,南北朝时代任命、崛起的在地领主也多半被视为在地势力
当然室町幕府足利将军任命的守护大名,除了带自己原有的人马去统治领国
也会吸收上述在地国人领主与土豪为手下
而地方令制国中也还有将军的奉公众、公家・寺社庄园等势力
内乱始终是阶级流动最强烈的时期,后来的战国时代下克上就更不在话下
※
上面的分类偏向看出身是地头或庄官,但也有看势力大小的,如国人势力一般大于土豪
土=土著,土豪=当地的豪族=有势力的地侍或名主
豪族在古代指在地或中央派遣的强大氏族,后来指在地住民中拥有巨大财富与势力的一族
从一揆的分类中也可看到,国一揆(主体国人领主)、土一揆(主体农民・地侍)
在这种分类上,有没有一定的领主权也就是获得知行权可能是国人与土豪间的最大差异
大名手下的上级家臣会得到知行权,下级领薪水(扶持)或获得减免年贡
而军役众是否被视为家臣或只被当成杂兵,随地域差异各家不一,很难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