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大家有讨论到太平洋的日军海运与美军潜艇的通商破坏
就推一些相关的文章和书籍
本文分享的是
东南亚资源对日本的运输-国家后勤与军事战略The Shipping of Southeast Asian
Resources Back to Japan–National Logistics and War Strategy
作者KEN-ICHI ARAKAWA
出自NAVAL WAR COLLEGE NEWPORT PAPERS -Commerce Raiding Historical Case
Studies, 1755–2009 一书
在此文中作者主要针对南方资源运输系统Southern Resources Shipment System
做了完整的介绍,并且分享了不少优良的统计资料
部分内容大意节录翻译 主要是数据和结论的部分
战前预估
在1941年日军的战前会议中就有讨论过发生战争时日本运输原物料的能力。
当时的预计和实际损失的对比如下图
上为运输损失 下为民用运输的损失
可知一开始时的损失还低于日军的预估
日本的运输计画
在最一开始的计画1941年10月时制定的”Details of Ship Allocations”(不确定正确中文
名称我就用英文)中确
立需从A地区(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马来西亚)借由民用运输船只(原文用C船代称)每年
运输96万吨的重要原料回本土
接着在12月出台“Charts Regarding Freighters”计画,在这计画中
民用船只会在42一样负责96万吨(或总量的34%)原料.陆海军的船只(原文用AB船代称)会负
责1百85万4千吨(或66%)的原料,并且民用船只负责的部分优先级较高
随后在42年3月出台了第三个运输计画,此计画在6月份又有经过修订
该计画要求1942年内能从A地区运输230万吨的原料(大约比1941年12月计划要求的产量减
少了大约50万吨)。且民用船只将运载1,203,000吨(占总数的52%,比1941年12月计划
中分配的数量多25%)
具体原料的运输量,原作者说没有找到精准确切的资料。他列了三个不同出处的数据,田
中新一(Tanaka Shinichi)-Nihon Senso Keizai Hishi/美国战略轰炸调查(USSBS)-
Nihon Senso Keizai no Hokai/白马辉彦(Iwatake Teruhiko)- 南方军管理下的
经济政策(Nanpo gunseika no keizai shisaku [Economic Policies under the
Southern Army's Administration]),其中作者觉得美国战略轰炸调查的数据最可信田
中可靠信最低。
这三组的数据列表与计画要求的量的比较
在这其中大米和原油运输量的数据最值得关注
USSBS的数据比起田中的数据高出5倍
原油可能是出于其高度机密与重要性又因为海陆军的互相警惕,而没有向计画委员会(田
中资料的主要出处)准确报告导致。
而大米相对的较奇怪,如果数字没问题。大米的运输量占据了日本除油轮外70%的海运能
力,而原本的计画中只需要10%左右。
估算1942年实际的南方资源运输量
如前面所述,1942年的实际运输量的资料不足,只能推估。在此作者透过战后SAA的运输
计画和纪录资料来推估。只是SAA的资料只从42年7月开始提供,且只有民用运输的数据
估计的结果如下图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A/B(军用船只)跟C船(民用船只)占的比例跟前面计画的比较一下
海运作战的统一
理论上,日本的商船都受到陆海军或SAA的控制。然而实际上陆海军就控制了所有船只,
陆海军都能要求SAA为他们服务。相较下美国成立了军事海运管理局(War Shipping
Administration)行使为一的控制权。
日本方面从1942年开始虽然也有应该让这些船只能统一行动,然而统一的海运管理一直到
1945年4月后才成真。
新成立的海运管理单位由野村直邦负责然而此时日本只剩180万吨的商船,是开战时的35%
;相较下美国已有3280万吨(为1941年12月的2.4倍)
作者总结
日本早期超出计画的使用A/B船即陆海军的船只,降低了自身的军队向前线运输的能力。
其缘由系对于民用船只的管理问题。而到1943年末之后日本出于自身反潜技术的缺乏,
就无法保障航运的安全,特别是在美军修好铁棍鱼雷后。那战争已经落入无药可救的下场
毕竟太平洋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场补给战,谁能持续向前线派出优秀且保持其持续作战能力
的军就有优势。然而日本却在珍珠港后宝贵的6个月内,因军用船只缺乏而没能没能向前
线运输更多部队。
对此作者认为如果日军在1942年能够成功照计画的分配船只应该能够获得更多的优势
我的总结
日本在42年虽然成功达成甚至超过计划上所要求的送往本土的资源量,然而其却
是建立在减少对前线支援作战的军用船只之上。而导致如此状况发生是因为缺少统一指挥单
位,从而导致无法有效分配军/民用运输力量。
原文还有不少篇章如起源、组织形式等,自行观看吧
我英文不是很好翻译能力更不用说糟糕透了,还请大家帮忙抓抓语病或者错翻orz
如果我没怠惰 之后应该还会分享其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