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俄国内战与北洋内战(1918-26) [3]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7-11-17 11:57:42
内战指挥艺术
在中国北洋政府的内战中,步兵是陆军的主力。虽然骑兵时有精彩表现,毕竟难与规模较
大的步炮兵正面抗衡,多以奇袭和侧翼包抄为主要战术,当然这也和民初中国缺乏充裕战
马有关。
在俄国内战中,虽然步兵毕竟较骑兵为多,攻势多以骑兵作为攻击矛头,红军最著名的无
疑是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团,伏罗希洛夫、朱可夫、库利克、梅列茨科夫、铁木辛哥、格
列奇科等名将都曾服役于此;同样的,白军也以大量的骑兵为人所知。在南线,骑兵一度
达到白军将近半数的兵力。
由于重视机动性高的强大火力载具,俄国内战中装甲列车和机枪马车大放异彩,后者尤其
是中国北洋内战所未见的兵器。利用铁路和骑兵实施机动作战,是铁路和马政较不发达的
北洋军阀所难以达成的领域。
俄国和北洋的内战都呈现地域广阔、战线绵长和兵力相对稀疏等情况,所以都以运动战为
主,包抄、围困是基本概念,而迅速集结兵力特别重要。伏龙芝提出的准则统一与机动攻
势精神,就是诞生于混乱与内战的背景之下;受苏联协助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时采取相近
的快速集中攻击策略,也不令人意外。
值得一提的还有,强如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奉军,仍有部分高层是缺乏正规军事教育的旧军
人,如张作霖、张宗昌、汲金纯、吴俊升等等,此等情况与红军较为接近,但是与充斥原
帝俄将校的白军相比则稍显训练不足。直系将领多为军校毕业,就与高尔察克的东线白军
高层能力比较相近(东线白军的水平比南线白军差)。
最后,任用正规军官来提升素质,并且有能力筹措优势经济与军事实力的红军与奉军,终
究是打败了身经百战但缺乏政治手腕的白军和直系将领。事实证明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
兵力与物量作战足以辗压任何名将。
作者: Stabberlol (Stabberlol)   2017-11-18 10:20:00
内文意思是中国没那个条件把机枪马车发扬吧?
作者: Rainknight (dark)   2017-11-18 03:36:00
我! 希望可以说一些俄罗斯有名的蒙古人。
作者: canner (喜欢七濑美雪和毛利兰)   2017-11-17 22:17:00
俄国内战+1
作者: goodgodgd (快叫我小白兔)   2017-11-17 21:52:00
同15楼,马车上架一部机枪应该很容易想到才对啊,就像现在中东的丰田小货车一样
作者: higger (朝乡而行2016)   2017-11-17 18:38:00
奇怪~机枪马车就是让机枪有机动性~这有什么难想的?
作者: JosephChen (╭(〞▽〝)╭(〞▽〝)╯)   2017-11-17 20:32:00
敲碗+1
作者: xiaotee (晓薙)   2017-11-17 16:38:00
推 想看
作者: iuowsiq   2017-11-17 15:31:00
想看,谢谢
作者: scheibe9988   2017-11-17 16:14:00
俄国内战+1
作者: shabby (jgj)   2017-11-17 15:30:00
想看+1
作者: Stabberlol (Stabberlol)   2017-11-17 13:46:00
想看
作者: aaagun (A枪大叔)   2017-11-17 15:01:00
想看图哈切夫斯基的表现
作者: dfgtyu0000 (備用草)   2017-11-17 13:41:00
想看+1,另外当初列宁真的有说要还中国外东北?
作者: YYOO (回游鱼のキャパシティ)   2017-11-17 12:51:00
想看
作者: c22748872 (噜噜喵)   2017-11-17 13:28:00
有啊有啊(敲碗)
作者: liuqw (科科刘)   2017-11-17 12:45:00
推推~~ 想看+1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7-11-17 12:33:00
期待~
作者: wert   2017-11-17 12:03:00
推 想看俄国内战
作者: deolinwind (某F)   2017-11-17 12:04:00
推,同上v
作者: hsinpu1 (hsinpu1)   2017-11-17 12:18:00
推 +1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7-11-18 22:16:00
马克沁重机枪根本没几把,没法这样用
作者: Su22 (装配匠)   2017-11-19 10:35:00
推,让大家更认识俄国
作者: ejsizmmy (pigChu)   2017-11-19 23:59:00
实际上中国比欧洲美国早接受格林机枪,马克沁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