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笼城或城镇战法的演变

楼主: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17-11-15 17:29:08
: 推 calebjael: 一般来说是想通过人道危机压力﹐迫使防守一方主动投降 11/15 10:20
: → calebjael: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防守一方没有危及自身高层生存时﹐ 11/15 10:21
: → calebjael: 高层都不会在意下层民众的人道危机压力。二战的日本在 11/15 10:22
: → calebjael: 苏联宣战+美国原子弹之前﹐提出的是一亿玉碎口号﹐对于 11/15 10:23
: → calebjael: 即将面临的全国性大饥荒不做考虑。今天的北韩也一样﹐ 11/15 10:23
: → calebjael: 即使全世界对其进行封锁禁运﹐让其再次全国性大饥荒饿 11/15 10:24
: → calebjael: 死人﹐金三胖依然不会改变﹐甚至很可能依然杜绝国际人 11/15 10:25
: → calebjael: 道救援组织入境(视为敌谍心战)。相对来说﹐俄罗斯及 11/15 10:26
: → calebjael: 1991-2004之间的伊拉克﹐则转移部分自身压力给国际社会 11/15 10:27
: → calebjael: 因国际小麦市场暴涨吃不饱为起因的阿拉伯之春﹐更是直 11/15 10:29
: → calebjael: 接大量将压力转给国际社会﹐内外两者间人道危机压力的 11/15 10:31
: → calebjael: 分配与道德平衡点在哪﹐至今人类仍无法较好解决。且不 11/15 10:33
: → calebjael: 同人会有不同道德线﹐如果明年北韩发生大规模饥荒﹐即 11/15 10:34
: → calebjael: 在吾人中﹐心感悲戚者有之﹐拍手称快者亦有之﹐无解。 11/15 10:36
这部分我稍持不同看法。
根据描述日本海军海上护卫作战一手资料的大井笃的回忆录兼解说书《海上护卫战》。
到了铃木贯太郎内阁上台时,日本所剩的货船运量已经不多,且美军开始在日本本土港口
外空投水雷,日本的海运已经几乎接近要被完全封锁了。
在1945年6月底,不管是主战派或主和派都已经感觉到日本本土将出现粮食危机,
于是发动日号作战,将仅存的货船用于从朝鲜半岛输入大陆地区的谷类粮食与盐。
主战派当然是为了持续战斗,主和派也支持这项行动是因为不这么做国内将发生
粮食危机。
日本本土首先出现的是盐不足,因此大量增加盐的输入成为要紧事项。日本政府官员
甚至在6月8日的御前会议警告粮食危机有可能导致发生革命。到了7月上旬的
内阁会议,日本的农相(农业大臣)因为不知政府内部的讲和行动,提出了要将
食量配给减少一成的提案,但遭到已经在准备讲和工作的铃木首相否决。
全面封锁日本海运的饥饿作战还是很大程度强化了日本政府内部主和派的行动动机,
加速了讲和工作的进行。虽然最后8月的原子弹还是最直接促成日本投降的契机,但
就算没有原子弹,饥饿作战的效果也会陆续浮现。事实上美国海军内部有在议论,
是否不要进行可能人命成本高昂的日本本土登陆作战,而是加强饥饿作战,改用
围城断粮的方式来结束战争。(不过史实是强攻登陆派取得优势)
虽我本人在上一篇列举了很多被围城者宁可支撑到城内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也不愿投降
的历史案例,但宏观来说,围城封锁断粮,对多数守将来说还是很大程度能策动他们
投降,或者是引发城内基层的暴动或叛乱。
美军内部深谙此道,之前我有一篇文章提到南北战争中薛曼将军以他类似近代总体战
思想起源的战略,发动“向海岸进军”的战略攻击,沿路破坏南方经济跟焚烧农田的
举动,也是基于此原理,透过打击经济来使敌人屈服,而这确实促进了南方邦联的
投降。
现代美军虽然直接战斗力号称世界最强,但打从二战以来就很常运用透过战略轰炸,
海运封锁,来绞杀敌人经济的战略。甚至是对付ISIS这种传统战力称不上很强的势力,
美军也是不断透过空袭油田,轰炸卡车,等等手段,来破坏ISIS敌占区的经济结构。
在韩战跟越战时,美国空军也是非常执著于打击共产党军队的补给线跟后方经济,
甚至已经到了有点病态的程度。我个人认为冷战史中美国空军最惨无人道的行动,
就是向胡志明小径区域投放大量地雷,这在战后依然常造成人员跟牲畜的死伤,
而且非常难以清理。
跟猎雷舰老旧想买新船又有超大弊案的台湾海军不同,日本海上自卫队从
战后清除水雷的危险工作开始重新起家,韩战时跟波湾战争时也都出动去排除
水雷,在清除水雷上头的Know How举世第一。甚至日本沿海到现在还是几年
会发现一次二战老旧水雷要排除。
https://youtu.be/YSytv6wSYOI
2010年6月12日在日本神户港外海排除水雷
除此之外若干国家的海军规定,
所有的军舰在遭遇时都要向猎雷舰致敬。可知道大量投放水雷之恐怖。
非常习于绞杀对手的补给线与经济,我认为这才是美国最恐怖的一点。
美国很有钱但真面目是一次产业的农产大国,
在促贩自国小麦与肉类还有饲料作物的大豆的买卖上头非常小心眼,
跟美国作对就是国内肉类跟面包价格要上涨。
作为仰赖粮食输入的国家,跟美国作对的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跟北韩一样没饭吃。
甚至回溯到太平洋战争的直接起因,就是美国主导的对日经济封锁。
经济封锁的效果是两面性的,会让怕的人很怕,想干的人更想趁还能打时放手去打,
无论如何都会促进状况改变。
一个礼拜没饭吃会让人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
作者: allergy (我到底在干麻...)   2017-11-15 21:50:00
断网断电个一天就可以让很多人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X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17-11-15 22:47:00
推最后一段和楼上
作者: defenser (☆機械式天秤☆)   2017-11-15 23:19:00
作者: MrHeat (热火先生)   2017-11-15 23:24:00
台湾海军:我好像不小心中枪了 XD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7-11-16 01:38:00
关于美国部分我同意﹐关于日本部分我有两点不同意见﹕一是﹐日本国内主和派的谈和之源﹐是寻求体面媾和﹐维持国体君权为前提﹐而非顾虑到可能到来的人道危机。所以若当时盟国坚持不以维持国体为前提﹐坚持天皇战犯﹐那么从历史档案来看﹐很多主和派还是会选择一亿玉碎之路。所以祗能说物资匮乏对日本的继续战争有压力﹐而不能说可能的人道危机对日本的投降有促进力。二是﹐当日本缺粮缺盐之后﹐必然会从外界(朝鲜中国)尽力获得物资以供自身持续作战﹐甚至在必要之时﹐过分搜集而造成征集地人道危机也不足为怪。换言之﹐日本战末期的物资输入﹐是基于继续作战之考虑﹐而非基于人道主义之考虑在人道主义问题上﹐日本向来是"如果有人定要饿死﹐优先死朝鲜人台湾人﹐再到日本本土人"。当然﹐这样的选择在当时是正确的﹐在今天﹐也很难说是绝对错误的﹐所以前文推文中我说这一问题的平衡点在哪﹐今天依然无解。不过要明确的是﹐日本在二战中的人道主义问题上﹐是道德线在诸国中较为低水准的﹐不单对待敌国﹐即日本本国人的人道主义问题上﹐人道危机问题上﹐也多是漠视。因此如前几行所述﹐是不能以日本有担心物资不足、日本有用船从朝鲜大量运入民生物资﹐来作为日本当时有顾虑人道危机问题、有因人道危机压力而考虑投降、有设法解决人道危机问题(死道友不死贫道显然不是出于解决问题)。(上句还没说完XD)的証据的﹐美国一样水准不高(这是事实)﹐也不作为他人(中日苏等)可以合理化的理据。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17-11-16 08:52:00
那就向对马海峡两边港口洒水雷以封锁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