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oy0204758 ( )》之铭言:
: 板上似乎比较少关于战争心理学的介绍, 小弟在此抛砖引玉. 这本书出版20年了, 作者是
: Dave Grossman, 去年有中译本.
: 这本书主要是在介绍士兵的杀戮行为做系统性论证. 其中有点相当耐人寻味- 在以往的战
: 役中, 多数人在真的踏上沙场时, 往往成了不愿真的杀敌的士兵.
我还没看过这本书,先谢谢推荐。
关于战争心理学,我推荐可以看看War in History的第二十期,整本都在谈这个议题,
该期的论文除了概论外,还专门讨论了古罗马、十字军、大革命法国和两次大战。
另外,John Keegan的The Face of Battle应该也是这方面很重要的著作,
不少学者有试图效仿他的研究观点(当然也不免有人批判)。
不过我这里要谈的是从其他地方阅读到的东西。
在Battle Tactics of the Western Front一书中,作者曾提到一战期间的避战倾向。
恕我不是很确定要怎么翻译或说明,这个状况指的是类似“圣诞节停火”一类的事件,
双方的前线单位缔结私下的默契,并不积极互相攻杀。
某种程度来说,这有点像是“诺曼第大空降”影集中,由于出击必须冒着危险,
部分美军不愿贸然出击而蒙受伤亡,选择向上级捏造战报的状况。
在一战前期,这种默契并不算少见,尤其是一些比较厌战的单位会避免主动出击,
因为任何的挑衅或杀伤都会引致另一方的血腥回应(通常是炮轰或夜袭)。
然而这种回避出击的倾向会引致负面的影响,比如说无法取得战俘和情报,
难以削弱敌军的战力与阵地强度,以及无法训练部队的战斗能力。
一战期间,没参加大规模攻防战的部队除了轮调到后方训练和驻扎在前线守备,
主要的任务就是组织小规模的袭击作战,杀伤敌军和抓捕战俘。
虽然乍看之下好像是无意义的消耗战,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战术与战略手段,
不过在前线官兵的眼中,任何没有直接战果的出战都是令人反感的。
大致来说,斗志高昂且不惧怕出击的单位,就会被认为是精锐番号。
有案例是德军向英军单位喊话,请求双方都不要主动攻击,结果英军不予理会。
所谓的精锐,在一战后期的各国陆军之中都占大约三分之一;
另外三分之一是防御阵线有余,但是进攻稍显不足,非精锐的其他主力单位;
最后三分之一是连防守能力都存疑的后段班部队。
换言之,即便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历练,列强军队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单位不堪一战,
当然里面不免有补充新兵的关系,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
要求总体战年代的所有官兵都能够承受面对战争的高压是不切实际的。
至于像是某位叫做厄本的,不要说出击,连送子弹都不会,就是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