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似乎比较少关于战争心理学的介绍, 小弟在此抛砖引玉. 这本书出版20年了, 作者是
Dave Grossman, 去年有中译本.
这本书主要是在介绍士兵的杀戮行为做系统性论证. 其中有点相当耐人寻味- 在以往的战
役中, 多数人在真的踏上沙场时, 往往成了不愿真的杀敌的士兵.
从前膛枪时代就有过大量的案例, 证明在实战上士兵的武器命中率低劣到无法只用武器天
生缺陷来解释. 就算到了南北战争那前膛后膛万国牌齐放的年代, 在那些著名的血腥战场
如冷港, 血腥巷, 盖兹堡会战中, 双方都非常接近彼此, 甚至维持火力互射好几个小时.
长时间的统计表示, 滑膛枪的每分钟平均命中数只有一到两人. 而在著名的盖兹堡会战后
, 战场上找到27574把前膛枪, 其中接近90%装填但未击发, 其中又有12000多把多次装填.
这些人有可能真的都是因为紧张, 火药受潮或操作失误吗?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6000多把
枪装填了三到十次, 而操作这些武器的士兵多半都有射击经验.
而他们的作战距离理论上应该要有50%以上的命中率.
即使进入后膛枪时代, 1897年的祖鲁战争的Rorkes Drift, 英军分遣队被人数占绝对优势
的祖鲁族战士包围, 双方在距离五六十公尺内的距离内交战, 但学者Richard Holmes 估
计每13发子弹才命中一发. 1876年的印地安系列战争中, 美军士兵在Rosebud creek作战
时射击两万五千次, 但领头的Crook将军却懊恼地发现他的士兵平均射击252发子弹才能命
中一人. 甚至到了二战时期, 马歇尔调查后发现- 只有15-20%的美军地面部队真的瞄准敌
人开火. 而一战时英法两军的前线指挥官都有大量要亲自押在后头, 士兵才愿意瞄准敌人
-至少是假装瞄准- 的作战经验.
答案显而易见- 大多数的士兵在真的面对敌人而不是靶子时, 在那一瞬间就背叛了他们教
官的指导, 宁可虚张声势也不愿真的杀人, 成了被良心和本能绑架的拒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