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10-2 陈韵如 身分法

楼主: beccaria0711 (寇莉)   2022-07-10 23:15:14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

哪一学年度修课: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陈韵如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法律系大二必修
δ 课程大概内容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上课点名与小组讨论为辅,介绍亲属法与继承法之基本架构、法
律解释、实务见解与理论政策。 除了传统法释义学的操作训练,授课教师将介绍相关法
社会学、法律史与美国批判法学的研究成果,引导同学们检视现存现行法框架,思考法律
改革的方向。(取自cool)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想听老师分享法律史观点的身分法:★★★★★
不喜欢写课后习题:★
喜欢跟老师互动:★★★★★
想要很扎实的学好身分法:★★★
老师本人:满天星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亲属编】 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亲属新论》 。 林秀雄《亲属法讲义》。
戴炎辉、戴东雄、戴瑀如《亲属法》
【继承编】 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 林秀雄,《继承法讲义》 戴
炎辉、戴东雄、戴瑀如,《继承法》
【跨领域与方法论】 王泰升《台湾法律史概论》 Halley, Janet & Rittich, Kerr
y (2010). Critical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Family Law: Genealogies and Conte
mporary Studies of Family Law Exceptiona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58, 753-776. Mnookin, Robert H. & Kornhauser, Lewis (1979). Bargaini
ng in the Shadow of the Law: The Case of Divorce. The Yale Law Journal, 88(5),
950-997.
但基本上不买也没关系(?)毕竟老师的投影片写得很清楚ㄌ
上课要带法条(老师会点人念)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课堂注意事项】 1.上课自备小六法或法条。 2.上课同学请自行准备大字体名牌(可使
用A4纸折叠放在桌上),以利教师认识修课同学以及抽点。
主要以老师用PPT讲授为主,每周会有课后习题作为加分的来源之一(加分方式后详)
,下一周的上课一开始会请助教讲解习题。期中周后有请老师的两个同学来演讲(一个是
家事法院的法官,另一个是家事专业的律师),因为疫情的关系改成线上讲座(老师在开
始前一直跟同学叙旧超可爱)。
上课中会有一些思考题的时间,老师会给个几分钟跟旁边同学讨论之后点人回答。老师每
次都会请助教点名所以还是要来啦(有人整学期都没来),特别是虽然有名牌但是老师还
是按照名单来,而且如果上礼拜都点法学组改成司法或财法、科法(很常会有某一组的人
一整排都没来),很多人不喜欢被点名(或是回答问题)就直接左转刑诉ㄌ。
尽管这学期变成16周,而且还有一次拿来做演讲,但老师还是把亲属和继承上完,而且在
考前一周放了温书假,虽然后期因为疫情的关系变成录影片,但上课的速度真的是宛若跑
车,笔者后期影片要多看几次才能把某个概念弄懂。尚且不只是身分法的释义学授课,前
面有说到老师会补充很多法律史的部分,觉得在了解某个制度如何形成的很有帮助,尤其
在我国身分法受到不少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厘清数十年来的修法变化对于学好身分法有一
定的重要性。
老师本人超可爱,而且还会分享一些以前在美国和日本生活的生活或教学经验,像是105
年那篇文说的老师会真的murmur一些日文。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期末考因为改成线上,故在COOL上考
个人全勤+习题只有一题忘了写,期末还满简单写好写满,最后A+
某位同学据说未曾在法律系拿过A+:最后拿A+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分为选择题和申论题
选择题共15题,45分。
申论题55%+加分题5%(加分题即写一下这学期对于这堂课的感想或是可以改善的地方)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会点名已如前述,基本上有民法总则的基础会好一点(尤其是某ㄍ学者很喜欢回到民总债
总的规定)但是老师的课会尽量讲得很清楚,也不会文邹邹,老师本人超nice,虽然会叫
人唸法条或回答问题但你不回答其实老师也不会凶你。
加签本来是抽学生证,但是后来全签(老师说于心不忍大家只有个位数学分)
Ψ 总结
本人是韵如脑粉,上韵如的课是我每个礼拜二来学校的动力,而且坐第一排老师其实就不
太会点我们(因为太吵ㄌ?),所以本人从未被点来唸法条(某次被点到,老师说:“我
确定你有来我还是点别人好了”)。
但实话实说如果真的想要把身分法学好,要自己把老师上课的内容整理起来,据说老师的
投影片就是诗淳老师上课讲义且经本人借来比较后发现真的是一样的没错。但个人觉得最
赞的方式是去跟另一班借讲义然后对照着看,老师也会补充除了诗淳老师的内容外自己的
一些想法,尤其在对于现行法的反思与思考修法方向、法制史的演变等等。老师也乐于回
答大家的问题,笔者下课偶尔去问问题时已经要排个队(但也没那么多),只是有次我小
跑步去老师还模仿我小跑步ㄉ动作(超好笑)。
闲聊ㄉ部分老师也不吝分享自己的喜好,如:有同学要结婚送喜饼的时候不要送甜的,老
师喜欢吃咸的、有猪肉的等等(笔记笔记)
但评价文就是看看就好,身边还是有人不喜欢老师的上课方式,总而言之还是来上个课就
知道了,不要整学期不来上课然后说老师教得很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