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是/否/其他条件): 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110-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陈冠妃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历史系大三以上、研究所选修。
δ 课程大概内容
表定:主要是介绍和都市相关的理论、学者研究还有台湾的市镇。
实际:听报告、听报告、听报告、听报告跟等下一个人报告。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很喜欢听报告的人★★★★★★★★★★★★★★★★★
愿意发言的人★★★★★★★★★★★(教授蛮喜欢学生有回应的)
喜欢自己找指定阅读的人★★★★★★★★★★★★★★★★★
觉得大学课堂应该在生命中船过水无痕的人★★★★★★★★★★★★
有日文基础跟对田野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考一下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很多,不一一列出。一周大概两、三份,要自己找文本。不提供的理由是要训练找资料的能力,我是看不出有训练出什么。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实体是先听学生报告(前半学期是指定阅读的内容),一周大概两、三位,报告时教授会提问。报告通常会花一节半以上的时间,然后是教授讲。
远距是同步远距,流程(后半学期是个人的市镇报告)与实体同。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表定是“期中考加‘作业方案二择一’”,不确定有无课堂参与分数(学期最初在课程网好像是写期中考50+报告30+讨论20,但后来改成“期中考加‘作业方案二择一’”,没写占比)。
期中考是四题申论题。教授说会出统整类的大问题,作答实际上比较像抄指定阅读。这次遇到疫情,考试方式是在家限时手写然后把考卷照片上传到cool。(超cool的)
作业的两个方案:第一个是在前半学期任选两篇指定阅读(每篇都是课堂报告加1000~2000字的摘要);第二个是挑一个台湾的市镇,后半学期写一个5000字以内的报告(也要在课堂报告)。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不会点名。人不多,教授对学生多少有点印象。
基础的话,原则上是看得懂中文就好,若懂日文会更方便(找资料时可能会用到)。
加选是拿授权码,应该是都加得到。
投影片的字偏小,然后没有公布期中考成绩,要知道分数的话要寄信问教授。送学期等第的速度偏慢,然后给分不好预测。
教授口条算流畅。可能是为了增加亲和力,教授讲话有时候尾音会上扬,像是:“其实每个城市都是不一样‘的~’”,或是出现“大大五花大五花”之类的句子、闲聊几分钟。
教授比较粗线条,例子像是大家登记完报告书目之后告诉大家档案不见了,请大家再回报一次。此外我觉得期中考的题目有蛮大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硬把课堂的各文本放一起,忽视了各文本立论的前提跟处理对象其实未必相同/容;其他人的看法大部分是觉得不知道在问什么,反正指定阅读抄一抄,抄完不要回想,然后坐等学期默默过去,在看到学期等第出乎意料的高/低之后平淡结束这堂不知道在做什么的课。
教授有处理田野、文化资产相关的议题,若对前述领域有兴趣的同学或许可以来碰碰运气。
Ψ 总结
镜中像,水中月。